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1页
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2页
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3页
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4页
2021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1高考生物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5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eq\a\vs4\al(网络构建)■易错辨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提示:大部分植物是生产者,但有的植物是消费者,如菟丝子;大部分动物是消费者,但有的动物是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2.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 (×)提示: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含碳化合物的循环。3.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提示:蓝藻的水华现象可以说明物质循环的特点。4.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5.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提示:捕食者的信息也会被被捕食者发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1.若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会被破坏. (×)提示: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可以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其相对稳定.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 (×)提示: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弱。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提示: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少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提示: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5.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提示: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提示:距排污口越近的地方有机污染物越多,需氧微生物越多,溶解氧含量越少.7.互花米草产于美洲,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8.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提示:尚不清楚的生物的使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长句冲关··················································································1.减缓温室效应的两项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大力植树造林;(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2.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如果河流或土壤被有毒物质重度污染后,其恢复原状的时间漫长,难度极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被重度污染后,其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这些河流或土壤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被破坏了4.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有物质投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人工生态系统不断会有产品输出,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指实际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实际光合作用。因为生产者的同化量等于呼吸消耗(呼吸作用)与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净光合作用)之和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的作用(1)生产者: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模型(2)“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3.碳循环的过程(1)碳的存在形式eq\b\lc\{(\a\vs4\al\co1(在无机环境:主要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与细胞呼吸等同吗?请说明理由。提示:不完全等同。微生物分解作用是微生物分泌酶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也可能生成无机物),然后再吸收进入细胞,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细胞呼吸作用。2.红萍叶片内共生的固氮蓝藻可促进红萍生长,与“稻-鱼"农田相比,“稻-萍-鱼”生态农田的鱼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所增加。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引入红萍使鱼和水稻增产的原因。提示:引入红萍使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红萍和害虫都可以作为鱼的食物,鱼排泄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肥料,实现物质循环,使鱼和水稻增产。3.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处于第二营养级的D种群的情况.提示:4.某地建立“氧化池”,用藻类植物、芦苇、鱼、鸭等生物构建人工湿地,起到净化水体作用,取得良好效果.若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也排放到这个氧化池,那么饲养的鸭子能否食用,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积累,使最高营养级的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人吃了后会影响人体健康(或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2020·安徽A10联盟高三摸底)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果农在科研人员的建议下,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培养草菇的材料由农民种植的玉米秸秆加工而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果树同化的太阳能B.“玉米→草菇→人”,这条捕食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草菇是该果园内的分解者,而蚯蚓和昆虫是该果园内的消费者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但不利于物质循环A[流入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果树和草)固定的太阳能以及玉米秸秆中的能量,A正确;玉米与草菇之间不是捕食关系,进而“玉米→草菇→人”不能构成捕食食物链,B错误;蚯蚓是分解者,C错误;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D错误。]2.(2018·全国卷Ⅲ)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eq\o\al(\s\up1(-),\s\do1(3)),通常植物根系对NOeq\o\al(\s\up1(-),\s\do1(3))的吸收是通过__________运输完成的.[解析](1)蚯蚓属于异养型生物,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利用的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需要考虑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及异化类型、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等。(3)通常植物根系对NOeq\o\al(\s\up1(-),\s\do1(3))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答案](1)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主动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2019·全国卷Ⅱ)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营养级的牧草的个体数量远大于作为第二营养级的羊的个体数量,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金字塔形。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营养级的乔木的一个个体上生活着大量的作为第二营养级的昆虫个体,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为倒金字塔形。]2.(2020·湖湘名校高三联考)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B、C、D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碳在A和D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C.D数量减少会导致B数量随之减少D.若C增加xg,至少需要消耗D5xgD[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D为植物,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B、C、D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正确;碳在A和D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正确;生产者减少,消费者随之减少,C正确;传递效率只适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流动有关计算,D错误。]3.(2020·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846795MJ/hm2,是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B.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净光合量之比C.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该生产模式把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还有人工输入的能量,总能量大于846795MJ/hm2,A错误;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总光合量之比,B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桑基鱼塘模式将很多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D正确.]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3点提醒(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②能量利用率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b。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c.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2.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2个误区(1)误以为碳循环就是CO2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碳循环和物质循环中的其他循环一样,指的都是某种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具体某种物质的循环。(2)误以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主要的途径,除此之外,化能合成作用也是途径之一。考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3.三种水体污染的成因4.理清生物多样性三个层面、三种价值与四类保护(1)三个层面: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eq\a\vs4\al(三,种,价,值)eq\b\lc\{(\a\vs4\al\co1(直接价值: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旅,游观赏、陶冶情操,间接价值: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也叫做生态功能,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3)四类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1.某草原生态系统正在发生严重鼠害,农业部门在防治鼠害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投放高效鼠药;方案二:引入鼠的天敌。你认为有利于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是哪一个?简述理由。提示:方案二。投放鼠药,在消灭鼠的同时,也会杀死鼠的天敌,鼠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入鼠的天敌,由于鼠与天敌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可以长期将鼠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若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并得到净化。请在下图相应位置绘制曲线表示该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趋势。提示:3.城市中的垃圾经过降解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相关内容,请列举出三种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提示: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燃烧发电等。4.由于污染物激增,大型水生植物退化等原因导致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严重受损,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出现水华现象.请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2条能够解决淀山湖水华现象发生、恢复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提示:重建、恢复、补种高等大型水生植物,引入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减少过度捕捞(从增加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析1.(2020·安徽高三期末)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杭州举办,我国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多种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均可以循环利用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D.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是各种生物之间,A错误。]2.(2020·黑龙江高三二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其中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2)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________成分(填图中字母)。(3)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离不开信息传递,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人们向某池塘中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若最终该池塘生态系统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两个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固定下来作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是图中的A。(3)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例如,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抵抗力稳定性,二是恢复力稳定性。(5)由于人们向某池塘中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使得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更严重的破坏,该过程表现为恶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越来越偏离平衡状态,表现为正反馈调节,最终该池塘生态系统由于污染严重而被破坏,说明人类活动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进而生态平衡被打破,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A(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5)正反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2020·枣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