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教学案原创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视野融合_第1页
选修三教学案原创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视野融合_第2页
选修三教学案原创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视野融合_第3页
选修三教学案原创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视野融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融知集第一次世

原因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第一阶段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于疯狂扩军备战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持久阵地战界大战

进程结局影响

第二阶段1915~1916年,协约国掌握主动权1917~1918年协约国反攻与胜利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给人类造成大灾难;催生了新世界;影响了人类生活专探一、全面解第一次世界大战1战争的原因(1)随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2)19纪末20纪初欧出现了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大集团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日益临近。(3)1914年6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战争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的双方来说,都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3战争的经过(1)1914年月战争爆发。战争的重心在西线,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没有得逞,它被迫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2)1915年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但德军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没有达到。(3)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发生了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战争向不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4)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战争的进程。(5)1918年战争引起了革命。苏俄退出了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战争最终结束。4战争的影响(1)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摧毁了四个大帝国在战争期间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俄国,促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战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1

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总统威尔逊在1914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19151月1916年,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结论。材料三

到1917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请回答:(1)指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2)材二中豪斯的“结论”是否正确什么?(3)材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战争后期参战的原因。解析:本题以美国对参加一战的态度变化为主题,考查综合、分析及比较能力。题第一问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超脱的态度倚的态度此即可得出结论;第二问注意关键信息“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此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要意结合一战发展的史实分析、评价其“结论(3)题要注意站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归纳。答案:(1)政立”政策。优越条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2)正。原因:一战是一场具有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停止战争。(3)矛:材料一中美国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材料三中美国于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原因:①战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②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美国参战是为了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收回;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美国的利益;④美国为争夺战后的胜利果实及夺取战后世界霸权创造条件。二、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1.平衡的表现⑴经济上: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⑵政治上:政治民主制发展不平衡,英法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完善,而德、日、俄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建专制统治。⑶对外关系上:英法拥有较多殖民地,而德国很少。2.本矛盾及焦点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法要复仇,德要遏制法。俄奥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英德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地——主要矛盾。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6前南斯拉夫地区最后一个联盟解体。一切是那么自然,一切是那么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未曾发生。2008年2日科索沃宣布独立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间,这里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牵动世界。(1)上世纪初这里曾发生了什么震惊世界的事件因有哪些?果怎样?(2)该区主要体现了哪对列强间的什么矛盾(3)其果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解析:本题以新材料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一战的背景和影响。题考查一战发的背景,可依据教材回答。(2)题查战前列强间的矛盾。(3)题考查一战的响,可从世界格局、人类社会生活两方面回答。答案:事件:拉热窝刺杀事件。原因:这里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处于亚欧交界地带。战略位置重要;帝国主义在这里争夺激烈,成为大战的“火药桶果: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该区主要是俄奥矛盾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2

者自居;奥匈帝国也致力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3)①于战争的性质使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间的矛盾的战争又在酝酿。②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明与新军事理论诞生的催化剂;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兴起。高赏1(2009浙江高考综,一本史学著作说一次世界人战还标志着曾在世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①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舍①的选项,②③④分别从经济政治、殖民体系、国际地位等方面说明了一战对欧洲的消极影响。【答案】D2、海南高考16)1920年9月潮》杂志载文说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四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淡政议法的声浪梢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露了西方文明弊端【解析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会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即一战的影响。【答案】D3(2008四川文综,纪初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一项声明中约定国政府同意彼此给予外交支持,以便使关于埃及和摩洛哥的本声叫能够实现内容反映的是()A英法结盟B.俄结盟c德奥结盟D.俄结盟【解析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英法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1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答案】A4(2010·上高考)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克里米亚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解析】选D。题主要考查一战的历史大背景。三国同盟协约尔萨斯洛林、殖民对手,充分体现了一战前各国的矛盾,矛盾积累因而触发矛盾的导火线即萨拉热窝事件。答案:D5四川卷)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3

【解析中“灯光”是指欧洲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答案6、(2007宁夏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914年夏季,大部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16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堑壕战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的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分)(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析]

第(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战争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第(2)设问具有开放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从全局和整体角度而言,一战应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针对一个具体国家而言,当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