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电子教案_第1页
合同法电子教案_第2页
合同法电子教案_第3页
合同法电子教案_第4页
合同法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协议法》电子教案【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规定】《协议法》课程是经济法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部门法学。通过《协议法》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协议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缔约和履约规则,懂得运用协议的保全、担保和责任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系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对碰到的协议问题能查阅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为做好协议法律服务工作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本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第一章合同法概述〖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协议法的基本框架,为学好该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必须领略协议关系的要素及其相对性原理;了解协议的概念和特性;领略协议分类的法律意义;了解协议法的概念、合用范围、功能及其历史发展;深刻理解我国协议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协议的概念和特性;协议的分类及其法律意义;协议法的合用范围;我国协议法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4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一章》全做。〖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概述一、协议的概念及特性(一)协议的概念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二)协议的特性1.协议是当事人之间在自由平等基础上所达成的协议。2.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协议是一种协议3.协议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协议以确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4.协议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二、协议的分类(一)双务协议和单务协议(二)有偿协议和无偿协议(三)诺成协议和实践协议(四)要式协议和不要式协议(五)有名协议和无名协议(六)主协议和从协议(七)预约协议和本协议(八)利己协议和利他协议三、协议关系(一)协议关系的主体协议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协议的当事人,是指在协议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协议关系的内容协议关系的内容是指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义务,即协议债权与协议债务。(三)协议关系的客体协议关系的客体是指协议关系中债权与债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第二节协议法的概念和地位一、协议法的概念和特性(一)协议法的概念协议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权利义务的协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协议法的特性二、协议法的法律地位协议法的法律地位即协议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在我国,民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协议法属于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协议法的法律地位就涉及到协议法与民法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协议法与债权法(二)协议法与物权法(三)协议法与侵权行为法(四)协议法与知识产权法三、协议法的合用范围协议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权利义务的协议关系的法律规范,是以财产为调整对象的,不涉及人身关系。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合用《协议法》。第三节协议法的功能一、保护协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三、为协议当事人提供行为规则第四节协议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协议法二、近代协议法三、现代协议法四、中国协议法(一)协议法的初创阶段(二)协议法的“三足鼎立”阶段(三)统一协议法的起草和制定阶段第五节协议法的基本原则一、协议自由原则(一)协议自由原则的概念(二)协议自由原则的内容1.确认当事人的合法的合意具有优先于法定的任意性规范合用的效力。2.尊重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拟定协议内容和形式、拟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选择自由。(三)协议自由原则的限制二、诚实信用原则(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协议规定的义务。(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在订立协议阶段在协议订立后至履行前在协议履行阶段在协议的变更和解除方面5.在协议的终止方面三、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规定当事人在订约和履约中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协议订立,当事人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协议;3.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四、协议效益原则(鼓励交易原则)(一)协议效益原则的概念(二)协议效益原则的内容缩小了无效协议的范围;严格区分了协议的无效和可撤消;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协议;严格区分了协议的成立和协议生效;协议订立制度充足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协议法将协议的形式作为证明协议存在的标准;协议法明确规定了协议的解释制度;8.协议法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第二章合同的订立〖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成立的概念;掌握要约成立的要件、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的撤回与要约的撤消;掌握承诺的要件、承诺迟延及法律效力;了解协议的内容和形式;把握拟定协议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规则,领略协议的实际成立;能运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难点〗要约的概念和要件;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的撤回与撤消;承诺的要件和承诺迟延的法律效力;缔约过失责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8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二章》全做。〖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订立概述一、协议订立的概念协议的订立就是缔约人达成这种协议的过程,即缔约人互相为意思表达并达成协议的状态。二、协议成立的作用(一)协议的成立旨在解决协议是否存在的问题(二)协议的成立是认定协议效力的前提条件(三)协议的成立是区分协议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的标志三、协议成立的条件(一)存在两个以上订约人(二)订约人须为意思表达且须各意思表达一致第二节协议订立的一般程序一、要约(一)要约的概念和条件要约是指订约人一方以订立协议为目的,向对方所作出的意思表达。作为要约的意思表达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要约必须是以订立协议为目的的意思表达。2.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达。3.要约必须是向受约人发出的意思表达。4.要约的内容具体拟定。(二)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要约邀请是希望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达。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股说明书、商品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一般而言,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一是法律的规定;二是交易习惯;三是当事人的建议内容;四是当事人的意愿。(三)要约的生效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四)要约的撤回与撤消所谓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人发出要约后,于要约生效前,宣告取消要约。可见,撤回要约的告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所谓要约的撤消,是指在要约生效后,使要约归于消灭的行为。因此,撤消要约的告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告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五)要约的失效要约的失效是指要约丧失法律拘束力。失效的因素有:拒绝要约的告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消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二、承诺(一)承诺的概念和条件承诺是受要约人批准要约的意思表达。承诺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2.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3.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二)承诺的方式承诺原则上采用告知的方式,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白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三)承诺的生效承诺告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告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规定作出承诺行为时生效。承诺的法律效力(四)承诺的撤回和迟延1.承诺的撤回。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告知应当在承诺告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告知同时到达。2.承诺的迟延。承诺的迟延是指承诺在承诺期届满后到达要约人。根据《协议法》的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告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而对于意外迟延承诺,除要约人及时告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第三节协议内容和形式一、协议的内容(一)协议条款的种类(二)协议的提醒条款协议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涉及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和质量;(4)价款或酬金;(5)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6)违约责任;(7)解决争议的方法。(三)格式条款1.格式条款的概念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协议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2.协议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则(1)规定了提供方的一般义务,确立了保护相对人的原则(2)规定了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3)确立了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二、协议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协议,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订立协议一般宜采用书面形式。《协议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四节协议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一、协议成立的时间(一)协议自承诺生效时成立(二)协议书形式的协议成立时间采用协议书形式订立协议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协议成立。(三)确认书的协议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协议的,可以在协议成立之前规定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协议成立。(四)实际履行与协议成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协议,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重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协议成立。二、协议成立的地点(一)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协议成立的地点(二)当事人采用协议书、确认书形式订立协议的,双方签字或盖章的地点为协议成立的地点第五节缔约过失责任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缔约过失责任是指缔约一方当事人,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协议义务,而导致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补偿责任。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一)侵权行为说(二)法律行为说(三)法律规定说(四)诚实信用说三、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一)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二)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四、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条件缔约一方违反先协议义务缔约相对人受有损失五、缔约过失责任的重要类型(一)假借订立协议,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协议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三章协议的效力〖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的效力和协议的成立的区别及其意义;掌握协议的生效要件;了解并能运用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协议;理解效力待定的协议制度,并能辨认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行为;把握无效协议和可撤消的协议制度。〖教学重点难点〗协议的生效要件;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协议;效力待定协议;无效协议;可撤消的协议;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被撤消的后果。〖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10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三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效力概述一、协议效力的概念协议的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协议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协议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广义的协议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协议所发生的法律后果。根据《协议法》的规定,从效力角度可以将协议划分为有效协议、无效协议、效力待定协议和可变更、可撤消的协议四大类。二、协议的效力和协议成立的区别两者的概念和性质不同;两者的要件不同;3.区提成立和生效有助于对的解决各种纠纷。三、协议效力的内容(一)协议在当事人间的效力(二)协议对第三人的效力第二节协议生效要件一、协议生效要件的含义二、协议生效的要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达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三节附条件和附期限协议的法律效力一、附条件协议的法律效力(一)附条件协议的概念附条件协议是指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一定条件用以限制协议法律效力的协议。(二)条件的含义与特性(三)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四)生效条件与解除条件二、附期限协议的法律效力(一)附期限协议的含义附期限协议是指当事人双方以将来拟定发生的事实来限制协议效力的协议。(二)生效期限与终止期限第四节无效协议一、无效协议的概念及特性无效协议又称绝对无效协议,是指自始就拟定的当然的绝对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协议。无效协议具有以下特性:第一、无效协议是自始就不发生效力的协议;第二、无效协议是拟定的不发生效力的协议;第三、无效协议是当然的绝对不能发生效力的协议。二、无效协议的种类(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三、协议中的无效免责条款(一)导致对方人身伤害的免则条款(二)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对方财产损害的免责条款(三)格式条款具有以上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重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第五节可撤消协议一、可撤消协议的概念及特性可撤消协议又称为可变更、可撤消的协议,是指因意思表达有缺陷,当事人一方享有撤消权,可行使撤消权对已经成立的协议予以变更或撤消的协议。可撤消协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可撤消协议在被撤消前是有效的,只有在被撤消后才是自始无效的;第二,可撤消协议的发生事由是因当事人的意思表达有缺陷;第三,可撤消协议是只有有撤消权的当事人可主张无效的协议。二、可撤消协议的种类(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协议(二)在订立协议时显失公平的协议(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协议三、可撤消协议的撤消权的行使(一)撤消权的行使方式假如撤消权人向对方作出撤消的意思表达,而对方未表达异议,则可以直接发生撤消协议的后果;假如对撤消问题,双方发生争议,则必须提起诉讼或仲裁,规定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裁决。(二)撤消权行使的期限具有撤消权的当事人至知道或应当知道撤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消权或具有撤消权的当事人知道撤消事由后明确表达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消权的,撤消权消灭。第六节效力待定协议一、效力待定协议的概念效力待定协议是指协议虽已成立,但其效力能否发生处在不拟定状态,尚待有形成权的第三人批准或者拒绝来拟定的协议。二、效力待定协议的种类(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协议(二)无权代理人代订的协议(三)无权处分协议三、不属于效力待定协议的两种特殊情形(一)表见代理(二)超越代表权订立的协议第七节无效协议或被撤消协议的法律后果一、无效协议或被撤消协议不具有履行效力无效协议自始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被撤消的协议也自协议成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被撤消后,协议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应当立即停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协议所涉及的财产依下列规则解决:第一、返还财产。第二、补偿损失。第三、收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可以有效三、协议中独立的解决协议争议方法的条款有效第四章协议的履行〖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履行的含义和原则;掌握协议履行的规则;理解并能运用双务协议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项制度;了解协议保全的概念,掌握债权人的代位权、撤消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把握情势变更制度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重点难点〗协议履行的规则;双务协议履行中的抗辩权;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撤消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情势变更合用条件及法律效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8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四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履行概述一、协议履行的概念协议的履行就是债务人按照协议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全面地、对的地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二、协议履行的特性(一)协议的履行是协议的基本法律效力(二)协议的履行是债务人所为的特定行为(三)协议的履行是给付行为与给付结果的统一(四)协议的履行是协议消灭的一种因素第二节协议履行的原则一、实际履行原则(一)实际履行原则的概念实际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标的履行协议义务。(二)实际履行原则的例外情况实际履行原则的合用并不是绝对的,在下列情况下,当事人也可以不实际履行,而用其他方法加以代替:一是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二是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是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规定履行。二、适当履行原则(一)适当履行原则的概念适当履行原则又称为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适本地履行协议。(二)适当履行原则的内容三、协作履行原则(一)协作履行原则的概念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协议双方当事人不仅应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还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二)协作履行原则的内容四、经济合理原则(一)经济合理原则的概念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讲求经济效益,维护对方的利益。(二)经济合理原则的内容第三节协议履行的规则一、协议内容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协议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协议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拟定。假如仍不能拟定的,则按照以下规定履行:(一)质量规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上述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协议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协议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随时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助于实现协议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的承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二、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协议的履行规则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协议约定的交付期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三、协议履行涉及第三人时的规则(一)向第三人履行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二)由第三人履行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由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第四节双务协议履行中的抗辩权一、同时履行抗辩权(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当事人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前,拒绝履行自己的协议义务的权利。(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1.当事人须因同一双务协议而互负义务。2.当事人双方互负的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且均已届清偿期。3.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未按约定履行债务。4.对方当事人的对待履行是也许履行的。(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二、先履行抗辩权(一)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协议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协议义务的,后履行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自己的协议义务的权利。(二)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1.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协议而互负义务。2.当事人一方须有先履行的义务。3.先履行一方到期未履行债务或未按约定履行债务。(三)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三、不安抗辩权(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不安抗辩权权是指在双务协议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也许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形时,中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1.当事人须因双务协议互负债务。2.当事人一方须有先履行的义务且已届履行期。3.后履行义务一方有丧失或也许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4.后履行义务一方没有对待给付或未提供担保。(三)不安抗辩权的效力不安抗辩权的重要效力在于中止协议,先履行一方有权中止履行,但应即使告知对方。对方提供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协议。第五节协议的保全一、协议保全的概念和意义协议的保全是指债权人为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妥减少而危害其债权,对协议关系之外的第三人所采用的保护债权的一种法律措施,涉及代位权和撤消权。二、债权人代位权(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而害及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导致损害。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顿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补偿请求权等权利。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而危及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为保障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三)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注意的问题1.行使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2.行使主体—债权人3.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4.行使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四)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1.对债务人的效力。2.对第三人的效力。3.对债权人的效力。代位权诉讼的成立将使债权人获得来自次债务人的清偿。三、债权人撤消权(一)债权人撤消权的概念债权人撤消权是指当债务人实行减少其财产的行为而害及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得请求法院予以撤消的权利。(二)债权人撤消权的成立条件1.债务人实行了一定的处分其财产或者权利的行为。2.债务人实行的处分行为须发生于债成立之时或之后。3.债务人的处分行为会对债权人导致损害。4.债务人和受让人主观上有恶意或过错。假如是无偿处分行为,则不以受让人主观上是否有恶意或过错为要件。(三)债权人撤消权的行使期间撤消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消权的,该撤消权消灭。(四)债权人撤消权行使的效力1.对债务人的效力。2.对第三人的效力。3.对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就行使撤消权的结果无优先受偿权。第六节情势变更制度一、情势变更的概念情势变更是指在协议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则于当事人的事由致使协议赖以存在的基础或环境发生了异常变化,继续履行协议将对一方当事人产生显示公平结果时,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协议的制度。二、情势变更的理论基础关于情势变更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存在不同的主张。重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约款说(二)法律行为基础说(三)法律制度说(四)诚信原则说三、情势变更的合用条件(一)从客观上看,在协议订立后至履行完毕前,客观情势须发生了异常变化(二)从主观上看,客观情势的变化须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且当事人不可预见(三)从结果上看,客观情势的变化导致履行协议将会显示公平四、情势变更的效力(一)变更协议(二)解除协议第五章协议的担保〖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担保的概念、特性和种类;掌握保证担保的具体规定,特别是保证人的资格、保证方式及保证责任免去的情形;掌握定金罚则的规定,了解定金的概念和种类;掌握抵押的概念、抵押物的范围及抵押物的登记,理解并能运用抵押担保的效力,了解特别抵押的种类;了解质押的种类,掌握抵押和质押的区别;掌握留置的成立条件;把握三种物保并存时在实际中的运用。〖教学重点难点〗保证人的资格及保证方式;保证责任免去的情形;定金罚则;抵押物的范围及抵押物的登记;抵押担保的效力;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留置的成立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8课时。〖参考资料〗《担保法案例评析与实务》、《担保法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五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担保概述一、协议担保的概念和特性协议担保是指为保障协议履行而设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证协议债权实现的制度。协议担保具有以下特性:(一)协议担保一般是由当事人自愿设定的(二)协议担保一般是由当事人通过协议方式设定的(三)协议担保是对协议效力的一种补充和加强二、协议担保的种类(一)典型担保与非典型担保(二)约定担保与法定担保(三)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第二节保证一、保证的概念和特性(一)保证的概念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二)保证人的资格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队不得为保证人。3.公司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二、保证方式(一)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协议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保证责任具有从属性,但不具有补充性。(二)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协议中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三、保证协议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协议。四、保证责任的范围保证责任的范围亦即保证担保的范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保证担保的范围涉及: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补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五、保证期间1.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半年。2.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半年内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3.保证人依法就连续发生的债权作保证,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告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协议,但保证人对于告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六、保证责任的承担和免去在保证期间内,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责任承担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在下列情形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去或消灭:(一)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保证人批准(二)主协议变更未经保证人批准的(三)保证期间届满而债权人未为请求(四)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五)主债务消灭或者保证协议终止七、最高额保证最高额保证是保证人与债权人协议于最高额的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的保证担保。八、共同保证共同保证是指数个保证人共同担保同一债务的履行的保证。同一债务有数个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协议约定的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第三节定金一、定金的概念和种类定金是当事人一方于协议未履行前,为了证明协议的成立和保证协议的履行,在应支付的规定数额内,预先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可分为以下几种:立约定金。2.成约定金。3.证约定金。4.违约定金。5.解约定金。二、定金与预付款定金具有价金的预先给付性,但不同于预付款。两者的差别重要在于:1.作用不同。。2.合用对象不同。3.法律后果不同。三、定金罚则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无权规定对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时,应双倍返还定金。四、定金协议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协议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协议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协议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定金的效力证约效力(二)预先给付的效力(三)担保效力第四节抵押一、抵押的概念和抵押物的范围(一)抵押的概念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特定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二)抵押物的范围1.可以抵押的财产:(1)抵押人所有的或依法有权处分的机器、交通工具;(2)国有土地使用权;(3)房屋或其他地上定作物;(4)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批准抵押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权。2.不得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依法可以抵押的除外,如乡村公司厂房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可以与地上厂房同时抵押;(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队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二、抵押协议和抵押物登记(一)抵押协议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协议。(二)抵押物的登记1.当事人以下列财产进行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公司的厂房,林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以及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应向法定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协议自登记之日起生效。2.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当事人可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的,登记部门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三、抵押担保的范围抵押担保的范围涉及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补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四、抵押担保的效力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一)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处分受到限制(二)抵押权人有权保全抵押权(三)抵押权人有抵押物孳息的收取权(四))抵押权人对抵押权的处分五、抵押担保的实现当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而没有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就可以行使抵押权,将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1)抵押协议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2)抵押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第(1)项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协议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六、特别抵押(一)最高额抵押(二)共同抵押(三)财团抵押第五节质押一、质押概述(一)质押的概念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转移其财产的占有给债权人以供作债权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出质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质押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二)质押与抵押的区别二、动产质押(一)动产质押的概念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移交动产的占有给债权人以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二)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三、权利质押(一)权利质押的概念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用益物权以外的财产权利为质押财产用以担保债权的行为。(二)权利质押的范围下列财产权利可以质押: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4.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三)质押协议的生效质押协议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或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但以股票、商标专用权以及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应向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协议自登记之日生效。第六节留置一、留置的含义和成立条件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协议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权的发生须具有以下条件:第一,须债权人按照协议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第二,须债权人的债权与债务人的债务是基于同一协议发生的。第三,须债务人未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债务。第四,须留置财产不违反双方的约定并符合法律规定。二、留置权的效力(一)留置担保的范围留置担保的范围涉及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补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二)留置权的行使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协议中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协议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应当拟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告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人逾期仍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物。留置物折价或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返还债务人,局限性部分继续由债务人清偿。三、留置权的消灭(一)债权消灭或者留置权实现(二)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并被债权人接受(三)留置物占有的丧失(四)留置物灭失第六章协议的变更和转让〖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变更的概念和协议转让的概念与种类;掌握协议变更的程序和法律效力;掌握协议权利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掌握协议义务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掌握协议权利义务概括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教学重点难点〗协议变更的程序和法律效力;协议权利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协议义务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协议权利义务概括转让的要件和法律效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3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六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的变更一、协议变更的含义协议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协议变更涉及协议重要诸要素的变更,即不管是主体、客体还是内容的变动,都为协议的变更。这里所说的协议变更是就狭义的协议变更而言的,是指协议主体不变,而变更协议的内容。二、协议变更的程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协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协议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三、协议变更的效力协议变更生效后,变更后的协议内容即取代原协议中的相关内容,当事人应按照协议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协议,而不能再按本来的协议内容履行。第二节协议的转让一、协议转让概述协议的转让也就是将协议设定的权利义务转让,是指在不改变协议内容和标的的情形下,协议关系的主体变更。二、协议权利的转让(一)协议权利转让的含义和方式协议权利的转让,是指不改变协议的内容,协议债权人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享有。协议权利转让可分为协议权利的部分转让和协议权利的所有转让。(二)协议权利转让的有效条件1.须转让的协议权利有可让与性。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根据协议性质不得转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2.须所转让的协议债权为有效债权且让与人享有所转让的协议债权。3.须转让当事人的意思表达无暇疵。(三)协议权利转让的程序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告知债务人。未经告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四)协议权利转让的效力协议权利转让的内部效力。协议权利转让的外部效力。三、协议义务的转让(一)协议义务转让的含义和方式协议义务的转让是指在协议内容和标的不变的情形下,债务人将其协议义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协议义务的转让可分为协议义务的部分转让和协议义务的所有转让。(二)协议义务转让的有效条件1.须经债权人批准。2.须转让的协议义务有效存在并具有可让与性。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三)协议义务转让的效力1.承受人在受移转的债务范围内承担债务,成为新债务人,原债务人不再承担已移转的债务。2.新债务人取得原债务人享有的抗辩权。3.主债务的从债务一并由新债务人承担。四、协议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一)协议权利义务概括转让的含义协议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是指协议当事人一方将其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承受。协议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既可因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发生,也可因法律的直接规定发生。(二)协议权利义务的合意概括转让当事人一方经对方批准,可以将自己在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合用权利转让和义务转移的规定。(三)协议权利义务的法定概括转让协议的法定概括转让重要有两种情形:1.因继承而发生的;2.因法人的分立、合并而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协议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协议权利,履行协议义务。当事人订立协议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协议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第七章协议权利义务的终止〖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了解协议解除、抵销、提存、免去和混同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协议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因素;理解协议解除的法律效力;掌握协议解除的条件和程序;掌握抵销、提存、免去和混同的条件和效力。〖教学重点难点〗协议的解除;抵销的条件和效力;提存的因素及效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5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七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权利义务终止的概述一、协议终止的概念协议终止又称为协议的消灭,是指协议当事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于客观上已不复存在。二、协议终止的因素(一)基于协议目的达成而终止(二)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终止(三)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终止三、协议终止的效力(一)协议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消灭。(二)债权的担保及其他从属的权利及义务消灭。(三)负债字据的返还。(四)协议终止后的附随义务。(五)协议终止不影响协议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第二节清偿一、清偿的概念及性质(一)清偿的概念清偿是指债务人按照协议的约定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二)清偿的性质二、清偿的基本规定(一)清偿的主体(二)清偿的标的(三)清偿期、清偿地、清偿费用三、清偿的抵充(一)清偿抵充的概念(二)清偿抵充的成立条件(三)清偿抵充的拟定方法第三节协议的解除一、协议解除的概念和特性(一)协议解除的概念协议的解除是指在协议依法成立后而尚未所有履行前,当事人基于协商或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而使协议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行为。(二)协议解除的特性二、协议解除的种类(一)协议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协议。(二)约定解除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协议的条件。解除协议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协议。(三)法定解除当事人一方依照法定的条件行使解除协议的权利。三、协议法定解除的条件(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协议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达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白不履行重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重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协议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四、协议解除的程序(一)协议解除协议的程序双方协商一致。(二)法定解除协议的程序一方主张解除协议的,应告知对方。五、协议解除的效力(一)协议解除的朔及力问题协议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性质,当事人可以规定恢复原状或采用补救措施,并有权规定补偿损失。协议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协议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二)协议解除与损害补偿责任的问题协议解除后,当事人可以规定补偿损失。第四节抵销一、抵销的概念和种类(一)抵销的概念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互相负有给付义务,将两项债务互相充抵,使其互相在对等额内消灭。(二)抵销的种类抵销可分为法定抵销和合意抵销。二、法定抵销(一)法定抵销的概念法定抵销是指在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时,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达所为的抵销。(二)法定抵销的条件1.须双方互负有债务,互享有债权。2.须双方债务的给付为同一种类。3.须双方的债务均届清偿期。4.须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法定抵销的方法和效力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告知对方,告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的效力重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双方的债权债务于抵销数额内消灭。2.抵销的意思表达溯及于得为抵销之时。3.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三、合意抵销合意抵销是当事人基于协议而实行的抵销。协议法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第五节提存一、提存的概念和性质(一)提存的概念提存是指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协议债务的行为。(二)提存的性质二、提存的条件(一)提存主体合格(二)提存的协议之债有效且已届履行期(三)提存因素合法有下列情况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依法办理提存:第一,债权人无合法理由拒绝受领标的物;第二,债权人下落不明;第三,债权人死亡未拟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未拟定法定代理人;第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四)提存客体适当提存客体适当涉及两层含义:一是提存标的物,原则上是债务人应给付的标的物;二是提存标的物应为适于提存的物。不动产不适于提存,不能为提存的标的物;动产中不适于提存的物,如有毁损灭失危险的物、易腐易烂的物、提存费用过巨的物,可按法定程序变卖后将其所得价款提存。三、提存的程序四、提存的效力(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承担。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及时告知债权人或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二)在提存人与提存机关间的效力提存成立后,提存机关有保管提存物的义务。(三)在提存机关与债权人间的效力提存成立后,债权人与提存机关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提供担保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规定应当拒绝领取其提存物。第六节债务免去与混同一、债务免去(一)债务免去的概念和性质债务免去是指债权人免去债务人的债务而使协议权利义务部分或所有终止的意思表达。债务免去是债权人的单方行为,是一种无因行为,无偿行为。(二)债务免去的成立条件1.免去的意思表达应向债务人为之。2.债权人须有处分能力。3.免去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三)债务免去的效力债务免去的效力是使协议消灭。债务所有免去的,协议债即所有消灭;债务部分免去的,协议于免去的范围内部分消灭。主债务因免去而消灭的,从债务也随之免去。二、混同(一)混同的概念混同是指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而使协议关系消灭的事实。(二)混同的因素发生混同的因素可分为两种:一是概括承受,即协议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概括承受别人权利与义务。二是特定承受,即因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承受权利与义务。(三)混同的效力混同的效力是导致协议关系绝对消灭,并且主债消灭,从债也随之消灭。第八章违约责任〖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性;理解违约责任的归则原则;掌握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解损害补偿的概念和特性;掌握损害补偿的完全补偿原则及其限制原则;掌握违约金的具体合用;了解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把握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的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补偿的完全补偿原则;违约金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8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八章〖教学内容〗第一节违约责任概述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性(一)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责任是指协议当事人因违反协议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二)违约责任的特性1.违约责任是以协议债务为基础的民事责任。2.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3.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4.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规定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规定其承担侵权责任。第二节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和作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拟定违约方的违约责任的根据或准则。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归责原则决定着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第二,归责原则决定着举证责任的内容;第三,归责原则决定着补偿责任的范围。二、国外法中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三、我国协议法中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协议法》的规定,对于不同的违约纠纷应当合用严格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特殊过错责任原则三种不同的原则来解决。我国实行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导,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体系。(一)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也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违反协议义务即应承担责任。《协议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二十一条有规定。由此可见,严格责任原则合用于一般的协议关系中。(二)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协议当事人违反协议义务且存在过错时才承担违约责任。这一原则在仅在少数协议关系中合用,如《协议法》第四百零陆条规定:“有偿的委托协议,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导致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规定补偿损失。”(三)特殊过错责任原则特殊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违反协议义务且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时才承担违约责任。这一原则仅合用于无偿协议。第三节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违约责任构成要件的概念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须具有的条件,也就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协议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二、违约行为违约行为又称为违反协议的行为,是指协议当事人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协议的约定履行协议义务的法律现象。违约行为可分为:(一)预期违约预期违约是指在协议履行期到来之前,协议一方当事人没有合法理由明示或默示表达将不履行协议,涉及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二)不履行协议不履行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主线就没有实行履行协议义务的行为。不履行协议行为又分为拒绝履行和不也许履行。(三)不适当履行不适当履行是指协议债务人虽有履行协议义务的行为,但该履行行为不符合协议的约定。第四节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一、违约责任免责事由的概念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又称为免责条件,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免去违约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违约责任免责事由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二是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的条件,一般称为免责条款。二、不可抗力(一)不可抗力的概念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二)不可抗力的构成不可抗力的效力1.部分或所有免去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协议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所有免去违约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去责任。2.告知义务和提供证明义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协议的,应当及时告知对方,以减轻也许给对方导致的损失,并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3.当事人可以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三、债权人的过错(一)因债权人的过错导致协议不履行(二)因债权人的过错导致违约损害后果扩大四、法律规定的其他免责事由第五节违约责任的形式一、继续履行(一)继续履行的概念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于协议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义务或履行协议义务不符合约定期,违约方应当承担的按协议的约定履行协议的责任。当事人订立协议均基于一定目的。只有协议义务得到全面履行,当事人的订约目的才干最终实现。《协议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零一十四条第二款有规定。(二)继续履行的合用条件1.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请求继续履行。2.继续履行须有也许。3.继续履行须有必要。4.债务的标的须适于强制履行。二、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概念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的一方违反协议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款项。(二)违约金的种类(三)支付违约金的条件1.协议中须有关于违约金的约定或者法律中有关于违约金的规定。2.违约方的违约行为属于应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四)违约方与补偿金的关系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导致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长;约定的违约金过度高于导致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五)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合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三、补偿损失(一)补偿损失的概念和特性补偿损失是指违约方补偿因其违约而给对方导致的损失。补偿损失具有以下特点:1.补偿损失具有普遍合用性。2.补偿损失具有并用性。3.补偿损失具有补偿性。4.补偿损失的拟定方式具有双重性。(二)补偿损失的合用条件1.受害人一方受到损害。2.受害人的损害与违约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三)补偿损失的原则1.完全补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使受害人遭受的所有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补偿责任。《协议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导致损失的,损失补偿额应相称于因违约所导致的损失,涉及协议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2.合理预见原则。根据我国《协议法》第113条的规定,损害补偿不得超过违反协议一方订立协议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协议也许导致的损失。3.减轻损失原则。即在一方违约并导致损失后,另一方应及时采用合理的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失负责。4.损益相抵原则。是指债权人基于与损失发生的同一补偿因素而受有利益时,其所能请求补偿的数额应为从损失额中减去其所受利益的差额。5.过失相抵原则。又称混合过错规则,指受害方对违约损失的发生或扩大亦有过失时,可以减轻或免去违约方的补偿责任。(四)损失补偿额的计算四、采用补救措施所谓补救措施,是指矫正协议不适当履行的责任形式。具体涉及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采用补救措施重要合用于当事人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五、定金制裁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规定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第九章协议的解释和法律合用〖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协议解释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协议解释的规则;了解协议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掌握涉外协议的法律合用;掌握协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时效;了解协议的行政监管。〖教学重点难点〗协议解释的规则;涉外协议的法律合用;协议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时效。〖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2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九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协议的解释一、协议解释的概念和特性协议解释是指当事人对协议条款的理解不一致以及各协议文本所使用的词句不一致时,对该条款及词句的真实意思所作的理解和说明。可见,协议解释具有如下法律特性:第一,《协议法》所规定的协议解释是广义上的协议解释;第二,《协议法》所规定的协议解释的客体是发生争议的协议条款和使用不一致的词句。二、协议解释规则(一)文义解释规则《协议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协议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协议所使用的词句……拟定该条款的意思”。(二)整体解释规则又称为体系解释,是指将所有协议的各项条款以及各个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根据各个条款以及各个部分的互相关联性、争议的条款与整个协议的关系、在协议中所处的地位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来拟定所争议的协议条款的含义。(三)目的解释规则在解释协议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订约目的。(四)习惯解释规则习惯解释是指在协议文字或条款的含义发生歧义时,按照交易习惯的含义予以明确。(五)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规则我国《协议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六)保存解释规则保存解释是指在对协议内容发生争议时,基于能使协议发生效果所进行的解释。(七)历史解释规则历史解释是指应当根据当事人交易的整个过程中的事实材料,如来往文献、协议草案等来解释协议。第二节协议的法律合用一、协议的法律合用(一)《协议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二)《协议法》与《民法通则》的关系(三)《协议法》与三个协议法的关系(四)涉外协议的法律合用1.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涉外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解决协议争议所合用的法律。2.当事人对涉外协议所合用的法律没有选择的,合用与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协议、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协议,必须合用中国法律。二、协议的行政监管三、协议争议的解决(一)协议争议解决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协议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协议争议的时效因国际货品买卖协议和技术进出口协议争议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协议争议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章买卖协议〖教学目的与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买卖协议的概念、特性与种类;掌握买卖协议中出卖人与买受人应承担的义务,特别是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与标的物意外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和利益承受;了解特殊买卖协议的种类;掌握房屋买卖协议的有关规定;了解互易协议的有关规定。〖教学重点、难点〗买卖协议的概念和特性;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标的物意外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和利益承受;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房屋买卖协议的有关规定。〖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自学、课堂讨论、练习题。〖教学时数〗6课时。〖参考资料〗《协议法要义与案例析解》(分则)、《新协议法原理》〖课后练习〗配套习题第十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买卖协议概述一、买卖协议的概念和特性买卖协议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买卖协议具有以下特性:第一,买卖协议是出卖人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协议;第二,买卖协议是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协议;第三,买卖协议为诺成协议、有偿协议、双务协议、不要式协议、要因协议、有名协议;二、买卖协议的种类(一)一般买卖与特种买卖(二)即时买卖与非即时买卖(三)批发买卖与零售买卖(四)非竞价买卖与竞价买卖(五)一时买卖与连续交易买卖(六)特定物买卖与种类物买卖三、买卖协议的内容和标的物(一)买卖协议的内容买卖协议的内容除了具有一般协议的条款外,还可以涉及包装方式、检查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协议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二)买卖协议的标的物依据《协议法》第130条的规定,买卖协议的标的物,应认定为实物。(三)买卖协议的当事人买卖协议的当事人涉及出卖人和买受人。第二节买卖协议的效力一、出卖人的义务(一)交付标的物在买卖协议中,出卖人应将买卖协议的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如标的物有从物,若当事人无此外的约定,应当随同交付从物。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可以亲自履行,也可以由第三人履行。出卖人应按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出卖人应按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5.出卖人应按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标的物。(二)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依《协议法》第133条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三)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规定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规定。(四)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在买卖协议订立时,买受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的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出卖人不承担该项义务。(五)交付有关单证和资料的义务出卖人还应当按照约定或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二、买受人的义务(一)支付价款支付价款是买受人的重要义务。买受人支付价款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数额、地点、时间为之。(二)受领标的物买受人有依照协议约定或交易习惯受领标的物的义务。对于出卖人不按协议约定条件交付标的物,买受人有权拒绝接受。(三)及时检查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1.当事人约定检查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约定期间内及时检查并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告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告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符合约定。2.当事人未约定检查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及时检查并在发现或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将该情形告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未告知或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告知出卖人的,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