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B.彗星和流星体 C.海洋中航行的轮船 D.河外星系【答案】B【解析】【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属于人造天体。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和海洋中航行的轮船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排除AC;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不是天体,排除D;彗星和流星体属于自然天体,B符合题意。故选B。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A.紫外线部分 B.红外线部分 C.可见光部分 D.紫外线和红外线部分【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由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构成,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能的50%,红外线部分约占43%,紫外线部分约占7%,因此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部分是可见光部分,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读下面的1996-2009年月平均黑子数监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年份中,最有可能出现太阳活动高峰的是()A.2013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22年4.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子和耀斑增多时,能释放出大量能量B.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是太阳活动的强烈显示C.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耀斑的强烈爆发会扰乱无线电长波通讯D.太阳活动增强时,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多5.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年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答案】3.A4.D5.B【解析】【3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由图可知,月黑子平均数实测值最高的年份为2000年-2001年之间,下一次出现高峰年可能是2000年/2001年+11=2011年/2012年,最接近的是2013年,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4题详解】耀斑是太阳能量的剧烈释放,增多时,能释放出大量能量,A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的强烈显示,故B错误;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耀斑的强烈爆发会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C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会发生异常变化,许多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多,故D正确。所以选D。【5题详解】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年的年份),增加户外活动,会受到紫外线照射,出现皮肤病,A错误。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年的年份),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防范效果不大,C错误。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不是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故选B。【点睛】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最内层的光球层;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能量的剧烈释放。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东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甲在丁的西北7.当晨昏线经过丙、丁两地时,下列说法一点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B.此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C.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相同D.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答案】6.D7.C【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丁的地理坐标分别为(30°S,110°E)、(30°N,105°E)、(40°N,120°W)、(50°S,120°W),比较经纬度判断,甲在乙的东南,乙在丙的西南,丙在丁的正北,甲在丁的西北,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丁的地理坐标分别为(30°S,110°E)、(30°N,105°E)、(40°N,120°W)、(50°S,120°W),其中丙丁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当晨昏线经过丙、丁两地时,就是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太阳直射赤道。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纬度值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甲、乙、丙、丁四地的纬度不都相等,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不都相同,A错误;太阳直射赤道后,可向北移动,也可向南移动,B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包括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相同,C正确;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应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高,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应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高,而此时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故选C。【点睛】春分日(3.21)和秋分日(9.23):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秋分日(9.23)至春分日(3.21):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8.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详解】地壳内部三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为地核,A错误;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B错误;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C错误;纵波能在固、液态中传播,而横波不能通过液态,故D项正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 B.② C.③ D.④10.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11.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答案】9.C10.D11.B【解析】【9题详解】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③是地面辐射③,④是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图中的③,故选C。【10题详解】利用人造烟雾可以增加空气的颗粒、水汽,还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加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夜间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达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此人造烟雾使④增强,D符合题意;人造烟雾不会使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减弱,可能会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可以减缓地面辐射(③)减弱速度,排除ABC。故选D。【11题详解】白天陆地气温高,为低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对;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散射作用形成的,A错;阴天时,昼夜温差小,因为白天云层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气温上升不高,夜晚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明显,所以昼夜温差小,C错误;与热力环流原理不同,春季多沙尘暴天气是因为冷锋等天气系统影响造成的,因此D错误。故选B。【点睛】大气的两大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湖南祁阳产的板岩是“祁阳石砚”的石料,永顺产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是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由③到④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A.冷凝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重熔再生13.制作石砚的“燕子砚”和“祁阳砚”的砚石分别属于上图中的哪一类岩石()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答案】12.D13.A【解析】【12题详解】图中岩石①是由风化物形成的岩石,因此①是沉积岩,三类岩石均可以直接转化为④,则④为岩浆,③由④(岩浆)形成,应为岩浆岩,则②应为变质岩。据此判断可知,由③(岩浆岩)到④(岩浆)的地质作用应为重溶再生,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3题详解】图中岩石①是由风化物形成的岩石,因此①是沉积岩,三类岩石均可以直接转化为④,则④为岩浆,③由④(岩浆)形成,应为岩浆岩,则②应为变质岩。材料信息表明,“燕子石砚”的原料是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即图中①;“祁阳砚”石料是板岩,板岩是变质岩中的一种,即图中②。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天下甲”之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甲、乙、丙、丁中,与庐山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5.甲、乙、丙、丁四种地质构造中,最适合打井寻找地下水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4.C15.B【解析】【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庐山属于地垒形成的块状山地。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判断,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弯曲,应为背斜构造,图中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构造,丙处岩层相对两侧岩块断裂上升,应为地垒构造,丁处岩块相对于左侧断裂下降,可能为地堑构造,因此与庐山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丙,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5题详解】根据前题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其中向斜是良好的储存地下水的构造,因此最适合打井寻找地下水的是乙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向斜岩层形态利于地下水汇集,是很好的储水构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利于油气储存,是很好的储油构造;由于背斜的拱形构造结构稳定、地下水分流不易透水,因此背斜构造有利于建设地下隧道。16.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前曾是海洋。导致青藏高原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外力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前曾是海洋,后经地壳运动隆起上升,海拔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变成了“世界屋脊”,而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A符合题意;导致青藏高原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与流水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和外力作用无关,排除BCD。故选A。17.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纬度变化规律判断,左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右图中河流位于南半球,河水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会发生偏转,左图中河流的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转,②处河水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①处河水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因此小岛可能连接①处河岸,右图中河流的河水顺着流向向左偏转,③处河水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④处河水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因此小岛可能连接④处河岸,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8.下列现象中,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A.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B.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多云的夜晚C.城市比郊区气温低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答案】D【解析】【详解】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体现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错误;霜冻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B错误;城市比郊区气温低体现的是城市热岛效应,C错误;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是因为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D正确。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字母E所代表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 D.极地高压带20.下列能正确表示F处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答案】19.A20.B【解析】【19题详解】读图可知,字母E所表示气压带分布在30°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断,该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符合题意;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排除B;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0°)附近排除C;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极点(90°)附近,排除D。故选A。【2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F所在风带处于40°~60°S之间,应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北风。读选项中的图可知,①是西南风,②是西北风,③是东南风,④是东北风,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21.某日晨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一天可能是()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答案】D【解析】【详解】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开始时间与日出时间同步,某日晨7时36分(北京时间)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表明该日此时日出,此时当地地方时约为7时20分,经计算当日昼长约为(12-7:20)×2=9小时20分钟,昼长接近北京的最小值,因此此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日期应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劳动节(5月1日)、清明节(4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排除BC;国庆节(10月1日)、元旦节(1月1日)两个日期中,元旦节更接近冬至日,D符合题意,排除A。故选D。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完成下面小题。22.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A.10°N,112°E B.10°N,116°EC.10°S,116°E D.10°N,124°E23.此时属于东半球中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大于1/2 B.大于1/3C大于1/4 D.小于1/5【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在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值相同,则当地纬度为10°N(北半球才能看见北极星)。当地时间为2时44分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3时,则当地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16分钟,说明当地经度位于120°E以西4°,为116°E。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3题详解】东半球经度范围在20°W向东至160°E。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3:00,则东五区的区时为0:00,则与船只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7.5°E(东五区西边边界)向东至180°,此时属于东半球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7.5°E向东至160°E,经度跨度为92.5°,该范围在全球占比为92.5°/360°,大于1/4,但小于1/3,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35°C.66°34' D.55°25.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南极圈内出现极夜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半球昼长夜短【答案】24.B25.A【解析】【24题详解】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热水器吸热面应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垂直,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当地纬度为35°N,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5题详解】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冬至日,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大陆冰川外围融冰形成的冰山较多,则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A正确;冬至日时,南极圈内应出现极昼,B错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离太阳直射点最远,则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C错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误。故选A。【点睛】冰山大多在春夏两季形成,那时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在冰川或冰盖(架)与大海相会的地方,冰与海水的相互运动,使冰川或冰盖末端断裂入海成为冰山。还有一种冰川伸入海水中,上部融化或蒸发快,使其变成水下冰架,断裂后再浮出水面形成冰山。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是____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2)E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AE为____(晨线或昏线)。(3)此时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是____时(区时)。(4)此时南极圈上昼长为____小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5)C点在B点的____方向,C点的日落时刻是____时。(6)图中AE的最短距离约为____千米。【答案】(1)北(2)①.(120°W,66°34′N)②.晨线(3)4(4)①.0②.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5)①.西北②.20(6)5000【解析】【分析】本题以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地理坐标、区时、正午太阳高度、最短距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图中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应该是北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小问2详解】E点和60°E关于极点对称,应该位于120°W。此图是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晨昏线应该和北极圈相切,E点的地理坐标为(120°W,66°34′N)。顺自转方向经过AE,是有黑夜进入白天,AE是晨线。【小问3详解】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西4区,此时60°E是12点经线,中国南极长城站区时是4点。【小问4详解】夏至日南极圈上昼长为0小时。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小问5详解】C位于60°W,B位于0°。C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C点日出时刻是4点,日落时刻是20时。【小问6详解】图中AE是晨线的一般,最短距离约为5000千米。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乙、丙三地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质构造:甲____,丙____。地形:甲____,乙____。(2)工程隧道的选址最佳的是____,可能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填“甲”、“乙”、“丙”)。(3)简要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4)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答案】(1)①.背斜②.断层③.谷地④.山岭(2)①.甲②.丙(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成为谷地。(4)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