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联盟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下表是部分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概念,其中哪一组的关系与图示不吻合甲乙丙丁①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②脑大脑小脑脑干③复杂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闻香垂涎④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A.① B.② C.③ D.④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A.200—400mlB.200—300mlC.300—400mlD.1200—1500ml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4.人体在下列哪一时期生长发育得最快?(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5.哺乳动物体腔内特有的结构是()A.肺B.心脏C.膈D.胆囊6.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B.鸟的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C.昆虫体表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环境 D.青蛙的幼体蝌蚪适于水陆两栖生活7.一份病人尿样检查显示:他的尿液中尿蛋白含量明显偏高。最可能发生病变部位的是()A.肾小球 B.肾小囊C.肾小管 D.肾盂8.能正确表示人体平静吸气时膈肌状态的模式图是()A. B. C. D.9.刷牙时,牙龈常出血,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10.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 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11.糖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对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注射胰岛素 B.口服胰岛素 C.静脉注射降压药 D.口服降压药12.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A.听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13.图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表述正确的是A.鼓膜能产生振动,它是图中的③ B.图中的④、⑤和⑥共同构成中耳C.听觉是在②外耳道产生的 D.⑥耳廓,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14.将离体猪心脏的下腔静脉扎紧,把清水注入上腔静脉,水流出的血管是()A.主动脉 B.肺动脉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15.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A.淀粉 B.维生素CC.脂肪 D.蛋白质16.人体产生卵细胞的结构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17.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卵巢、子宫 B.输卵管、胎盘 C.输卵管、子宫 D.输卵管、输卵管和子宫18.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19.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征的是()A.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B.身高迅速增长C.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D.出现第一性征,并迅速发育20.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生来就有的是()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婴儿的吮吸21.图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填空。(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到达眼球内部,要经过________等的折射,才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2)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________像。(3)视网膜获得的图像信息会通过________神经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22.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请分析回答:图甲图乙(1)阅读上表可知,吸入气体中_______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2)观察图甲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________。(3)分析图乙得出,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___。(4)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况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

图中甲包含乙、丙和丁,乙、丙和丁是并列关系。【详解】①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正确。

②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正确。

③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闻香垂涎是生来就有的,属于简单反射,错误。

④人体内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正确。

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反射、人体内的激素等。2、B【解析】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可见B符合题意。3、C【解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4、C【解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常情况下,在青春期每年至会长高5-6厘米左右,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故选C。5、C【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在胸腔中有心脏、肺等器官,而胃、肝脏、肾脏、膀胱、小肠等器官位于腹腔中。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兔体内的生理结构。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可结合家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6、D【解析】试题分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黏液,能减少水的阻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能煽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飞行生活。昆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选D。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7、A【解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以及其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过滤和重吸收,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偏高,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的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大,可能使部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故A符合题意。【点睛】正确的分析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血浆与原尿相比,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相比主要区别在葡萄糖。8、C【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膈肌的舒缩状态、膈的运动方向、胸廓的变化、肺的变化。【详解】A.膈肌向上运动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回缩变小,表示的应是呼气状态,A错误。B.肺扩张,膈肌应处于收缩状态,膈肌应该向下运动,B错误。C.膈肌向下运动表示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变大,肺扩张变大,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表示的应是吸气状态,C正确。D.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D错误。故选:C。【点睛】要准确的把握吸气和呼气时,呼吸肌、胸廓、肺的容积、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9、C【解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增强抵抗力,C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缺乏患相应的缺乏症是本题解题关键。10、D【解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森林大量消失。【点睛】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直立行走,明确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11、A【解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果口服会被消化液消化掉而失去作用。【点睛】要注意: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12、C【解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详解】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了文字的含义,前方道路不通;小狗却照样前行,是因为小狗没有语言中枢,不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语言中枢。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3、A【解析】

图中结构名称:①是耳耳廓,②是外耳道,③是鼓膜,④是听小骨,⑤是咽鼓管,⑥是耳蜗。【详解】A、③鼓膜可以把声波的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A正确;

B、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③鼓膜、鼓室和④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B错误;

C、外界的声波经过②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中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C错误;

D、耳耳廓收集并引导声波传至外耳道,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D错误。

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14、B【解析】试题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已结扎)灌水入猪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考点:心脏的结构。15、A【解析】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中有胃液,在小肠内蛋白质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脂肪在小肠里在胆汁、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的化学消化的过程,故选A。【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6、A【解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据此解答该题。【详解】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符合题意;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点睛】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各器官的功能要熟记于心,才能正确解答。17、D【解析】考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受精的部位、胚胎发育的场所.解答时可以从受精过程、胚胎发育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故应该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18、B【解析】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臀部肌肉注射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是臀部的平滑肌肌细胞;有些血管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19、D【解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此答题。【详解】AC、青春期的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A、C不符合题意;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B不符合题意;D、人的第一性征在没有出生以前就形成了,不是进入青春期出现的,D符合题意。【点睛】熟练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征,是做这题的关键。20、D【解析】试题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简单件反射,热天出汗,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故选D.21、晶状体倒视【解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视网膜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