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_第1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_第2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_第3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_第4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藤忠雄简介光之教堂建筑概况光之教堂CAD图光之教堂模型图总结目录当前1页,总共22页。没文化的“鬼才”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神戸北野、大阪心斋桥)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当前2页,总共22页。“鬼才”之作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教堂三部曲(风、水、光之教堂)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霍姆布洛伊美术馆当前3页,总共22页。建筑概况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光之教堂的设计的重点不是外部而是内部。空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空间,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架”——抽象、洗练和诚实的空间纯粹性,达成对神性的完全臣服。沉溺于安藤神话的想象与忏悔,置身其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当前4页,总共22页。朗香教堂是1950年所建,设计者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年生于瑞士,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先后在贝瑞、贝伦斯学习、工作。他曾参观过地中海一带的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受风格派、法国纯净主义、立体主义绘画及密斯巴塞罗那馆抽象均质空间的影响,从“新建筑”走向追求表现力度的建筑构成和实在触感的建筑而独成一体。

有人说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另一转变,没有初期现代建筑的迹象、也没有机械美学的五点特征。该教堂“每个角落都隐藏着光辉……”也有人解释为其理性主义工业到塑性主义浪漫的转变。但其中的另一说法却令我感触尤深,据日本“边缘派”建筑师今井兼次的考察,柯布西耶曾在设计朗香教堂前,两次回故乡瑞士参观斯泰纳的唯一建筑作品高忒馆(Goethe)。作为哲学家的斯泰纳,其作品“灵的空间”的建筑实感存在着,并被今井的“佐贺大隈纪念馆”借鉴。这样的建筑,有人评论为“生命体的建筑”,是人类最早的“掩蔽体”,是“洞窟”,是人类潜意识中温暖、柔软、阴暗的母体。从这个概念出发去体会朗香教堂,可以从精神的角度理解、感知其内在的联系;从建筑的形体塑造、墙体与屋顶的交接处理,去体味钢筋混凝土的柔化;从墙体镂窗形成的神秘氛围、光与影的阴柔“洞窟”去体味对上帝之光的崇尚和敬畏。它抛开传统宗教建筑和巴洛克的手法,墙上却开着与圣卡罗教堂壁龛和凹间有几分相似的洞窗,虽没有强调圣坛的做法,但其内在氛围的塑造却有着西方宗教神学的神秘与空灵,地中海的地域文化和斯泰纳的“灵的空间”都完全体现在建筑的固有氛围之中。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依然在建筑本身传承的哲学意识和文化底蕴当中,母体的庇护和对神的冀望使整个空间变得灵动,虔诚的祷告和赋予力量的复出成为教堂不变的宗旨。

上帝之光——从朗香教堂到光之教堂的设计理念当前5页,总共22页。

在万神庙单纯几何形体的垂直空间与日本建筑非几何学水平意象的对峙中,安藤的观点是:①场所是支撑建筑的大前提;②纯粹的几何学是支撑建筑的骨架;③人工化的自然,从自然中抽象出秩序,抽象出光、水、风。在欧洲征服自然和日本传统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中,他“构筑了一种自然与人类之间保持紧张感且相互对峙的建筑,只有保持这种紧张感,人类才能觉醒自身,实现自我。自然并不是理性的对抗物……”光之教堂的设计,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正是他所谓对自然进行抽象化的作业。

在该设计中,没有欧洲传统宗教建筑的空间和形式,也没有西方神学的空灵与征服,只是通过对场所的应用、初期现代建筑几何形体的运用、宗教“十”字符号的抽象引用和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这是宗教建筑的另一种静寂的平和与秩序,表象了日本传统水平空间的过渡和融通。特别是在一、二期建筑期间,在室内外空间的处理上,都体现了亚洲传统哲学和建筑观。在教堂单纯几何形体中,光“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体现了西方宗教的神秘及其与自然的对峙。建筑的混凝土没有做任何柔化处理,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张和对峙,而整个场所空间的渗透和过渡,又体现了与自然相融的一面,这是在自然平等大前提下的对峙,是传承哲学意识和文化底蕴下所形成的建筑观。

两位建筑师的年代、地域相差甚远,但也有其共通点。一是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也就没有了学院派思想的束缚;二是均以初期现代建筑为开端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三是设计之初均考察研究了欧洲古建筑,后对地域性建筑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建筑观和地域性建筑创造。当前6页,总共22页。结构分析

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这一矩形体量包含了三个直径为5.9m的球体,同时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切成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为主要人口空间。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高5.35m、宽1.6m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处理成台阶状,由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当前7页,总共22页。环境分析光之教堂环境---封闭的教堂+空十字缝+自然光当前8页,总共22页。功能分区在安藤忠雄的观念里,建筑师人与自然的中介空间。那片独立的以15°角斜插进教堂矩形体量的L型墙体,不仅为教堂的空间感增加了“看点”,而且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的所有难题。教堂的基地靠近道路,除了面向内院的西墙,其他墙开窗洞是不合适的。L型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的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是室内空间神秘化,神圣化,同时也遮蔽了现存内院之中的牧师住宅,净化了教堂周边的视觉环境。而且,还隔离了喧嚣的外部环境,维护了教堂庄严神圣、静谧的氛围。当前9页,总共22页。交通流线分析

交通空间放在建筑的四周,既不破坏空间的流动性,同时给人一种跳跃感。同时由于建筑的功能原因,建筑与路的指间有植被的遮挡,能有一种安静舒适的环境。建筑业在两路的交叉口也有利于出行,这就决定了光之教堂主要由二层临街入口为主入口进入,再经主要交通弧形楼梯下到一层,一层有平台踏步可以直接进入花园。除去这条主要的交通流线,其余分支分别进入到市内各个地方。当前10页,总共22页。平面分析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教堂的入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上,可以形成完整的沿街立面。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教堂南立面并不是完全朝南,而是与东西方向轴线呈30°的角。这显然是经过建筑师认真规划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这片与墙体呈30°夹角的墙体是与教堂主体矩形平面呈“平行”关系的。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做礼拜一般为上午的时间,南立面与东西方向有了夹角之后,可以保证光线从早到晚都十分充足,从而使人们做礼拜的时候可以“欣赏”到炫亮的“十字”光影。同时,十字光线也随着阳光入射角的变化在室内呈现出不同的位置,也暗示了时间的变化

当前11页,总共22页。光之教堂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是十分独特的,安藤忠雄以其抽象的、肃穆的、寂静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栖息之地。教堂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没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与日本枯山水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建筑在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位来决定的。建筑通风靠墙体和顶部的缝隙空间分析当前12页,总共22页。立面分析在安藤的这所光的教堂里,理性的几何形体限定的外形虽然都被整合成简单纯粹的几何形体,但室内的空间却不是单调的,而是变化精致的。“纯粹空间”是安藤在建筑几何学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创造一种抽取了人性、功能性和生活方式的抽象空间,因为他的建筑首先表现为裸露的空间。他希望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纯化表现,去除一切非本质的因素,同时在此过程中把人的全身心与空间交织在一起,通过极简化的形式,最大程度的创造平衡。在自然的变化之中,通过单纯的形式,将多层次的复杂的景象展现开来。当前13页,总共22页。形体设计和质感光之教堂的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这道独立的墙体把空间分割成为礼拜堂和入口部分。廊道两侧为素面混泥土墙顶部由玻璃拱与H形衡量构成。廊道前后没有墙体阻隔,新鲜空气自由的在这个空间中穿行,其末端是绿色的树木好遥远的海景。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可以感受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的,而不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光之教堂由混泥土做墙壁,除了那个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并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安藤忠雄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

15度,与矩形对角线平行形体设计和质感当前14页,总共22页。可靠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模板900x1800x12mm普通胶合板,外覆聚胺脂层(据环境不同,模板可用2-3次),为防水防尘需要,混凝土表面每隔二三年土上新保护层。混凝土强度270kg/cm,水泥重含量333kg/cm,水与水泥混合比52%,细砂与总骨料比47%(一般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水,细砂,粗骨料,添加剂,最小强度210kg/cm,坍落度<=15cm,水与水泥比<55%,空气含量4%,水泥含量最小值270kg/cm)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仟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光的教堂中,清水混凝土演奏的是一曲光与影的旋律。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日本的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在这个世纪,很少有人像安藤这样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安藤的建筑给人的是一种素面朝天的感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建筑风格第一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要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最后一个要素是“自然”。他追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建筑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