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感受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A.鼓膜、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B.听小骨、耳蜗C.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D.半规管、大脑的听觉中枢2.皮肤中既有排泄作用又能调节体温的结构是A.汗腺 B.皮脂腺 C.毛发 D.指甲3.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维生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A缺乏时的症状是神经炎B.维生素B1缺乏时的症状是脚气病C.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D.儿童多吃动物的肝脏可预防佝偻病4.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做法正确的是:()A.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不用你管B.内心世界复杂,不愿意与家长交流C.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整D.尽量避免与异性接触5.一成年人在一次车祸中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A.股骨复位固定 B.注射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C.皮肤伤口作止血处理 D.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7.下列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A.食物残渣 B.尿素 C.二氧化碳 D.水和无机盐8.人体下肢骨骼肌的运动产生许多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时,不会经过的部位是()A.肺动脉 B.右心房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9.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B.人类与黑猩猩在进化方面的一种巧合C.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D.二者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但黑猩猩进化速度较慢10.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类型()A.看见苹果分泌唾液 B.小孩看见护士就哭了C.看小说声泪俱下 D.听到铃声进教室11.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胎儿出生C.卵细胞和精子D.胚胎发育12.“植物人”是指具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到损伤的部分是()A.大脑 B.中脑 C.脑干 D.小脑13.如图所示的是两个人的血液检查结果,赵红和张兰可能的病症分别是()①贫血②遗传病③扁桃体发炎④缺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4.如图所示,是李刚在睡眠、散步、慢跑三项活动状态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分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达李刚慢跑的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A.甲-b乙-a丙-c B.甲-a乙-b丙-cC.甲-b乙-a丙-b D.甲-c乙-b丙-a15.靑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处于靑春期的同学不应该做的是()A.全面营养,均衡饮食B.心理健康,乐于交流C.排遣烦恼,借酒浇愁D.健康交往,彼此尊重16.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而不表现出释放二氧化碳,原因是白天植物()A.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呼吸作用比夜晚微弱 D.光合作用旺盛,强于呼吸作用17.下列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是()A.上腔静脉 B.肺静脉 C.下腔静脉 D.肺动脉18.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甲960.000.001.101.80乙908.000.100.720.03丙980.030.100.720.03A.血浆 B.原尿C.尿液 D.血浆和尿液19.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卵巢、子宫、子宫B.卵巢、输卵管、子宫C.输卵管、子宫、卵巢D.卵巢、子宫、输卵管20.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有可能21.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分解为()A.甘油 B.脂肪酸 C.氨基酸 D.二氧化碳和水22.感受苦味的味蕾较多分布在()A.舌尖B.舌根C.舌两侧D.舌中部23.下列做法中,没有注意食品安全的是()A.买肉时看肉是否检疫合格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和蔬菜C.不吃发芽的马铃薯D.销售有轻度污染的食品24.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25.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脑神经和脊神经D.脊髓和脊神经26.某患者用食指快速指鼻时,所指方向发生偏移,指不到鼻尖上,可知受伤部位是()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27.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我市举办了“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为主题的宜传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无偿献血者、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如图)。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B.每位18--55周岁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C.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避免血液大量浪费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28.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A.心室和心房之间B.心室和动脉之间C.动脉内D.四肢静脉内29.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30.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31.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尿B.排便C.呼出二氧化碳D.排汗32.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33.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质 B.细胞 C.线粒体 D.细胞核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B.单细胞生物繁殖都特别快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D.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3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过程,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A.水和蛋白质 B.水和淀粉C.无机盐和淀粉 D.水和维生素36.如图是叶片的生理活动,其中的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C代表的物质_____。(3)物质D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植物叶片散失到大气中,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_循环。3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1)步骤一、将两个同样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注入2000mL河水,并各培养十只同种且大小、生长状况_____的蝌蚪。步骤二、每隔一天向甲组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乙组不添加______,其他培养条件都相同。步骤三、每天观察甲、乙两组蝌蚪的发育情况,并进行记录。步骤四、将每天记录的数据整理为下表:步骤五、实验结束后,生物学兴趣小组将由蝌蚪发育而来的小青蛙放回大自然。(2)请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①步骤2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②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38.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据调查我国每公顷土地内大约有蚯蚓15万~180万条。由于蚯蚓的掘地性和杂食性,每年每公顷土地内的蚯蚓排出的蚓粪就可以达到几十吨至几百吨。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恢复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此外,蚯蚓在处理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和为入类提供蛋白质新来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1)蚯蚓适宜生活在超潮湿的环境,它主要靠____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2)蚯蚓主要靠肌肉的收缩和_____________的协助进行运动。(3)蚯蚓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列举蚯蚓对人类的益处。(至少三点)__________39.分析下面的资料(表中的数值为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左右1.00%0.50%0.37%尿液>90%3%左右0.05%0.13%0.19%(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粪便和尿液中的成分,含有机物多的是___________。(3)在沼气池中,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___________,可以杀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0.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活及环境好了,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降低,但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成分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的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增重均为25%,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二、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廷和医学院学生班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胰腺切除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资料三、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1)____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4)切除胰腺,使____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糖随尿排出。(5)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常态,证明抽提液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6)小明的爸爸近来身体日渐消瘦,而且多尿.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很低,尿液中还含有葡萄糖成分。根据以上症状,小明的爸爸可能患有__________病.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治疗.(7)由资料三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哪种病的可能性较大(____)A.呆小症B.侏儒症C.坏血病D.巨人症
参考答案1、C【解析】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听觉感受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故选C。【点睛】考查听觉的形成。2、A【解析】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详解】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汗腺能分泌汗液,是形成汗液的器官,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和尿素,所以排汗是排泄的途径之一,所以皮肤中有排泄作用又有调节体温的结构是汗腺,A正确;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脂腺滋润皮肤和毛发的作用,无散热、排泄作用,B错误;毛发是皮肤附属物,具有保护作用,C错误;指甲是皮肤附属物,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点睛】掌握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3、A【解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详解】可见: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A、维生素A缺乏时的症状是夜盲症,错误;
B、维生素B1缺乏时的症状是脚气病,正确;
C、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正确;
D、动物的肝脏富含维生素D,儿童多吃动物的肝脏可预防佝偻病,正确。
可见,骨质疏松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
故选:A。【点睛】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4、C【解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疑虑不想对家人和老师说,觉得自己长大,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生活中的矛盾心理,要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详解】A、青春期遇到烦心事要多和老师、家长交流,而不是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不用你管,A错误。
B、青春期遇到烦心事要多和老师、家长交流,而不是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家长交流,B错误。
C、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C正确。
D、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避免与异性同学交往得做法是不当的,D错误。
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5、D【解析】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流血时通过一定方式处理,快速让血停止向外流动叫做止血。【详解】A.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其中股骨复位固定能有效使骨折的部位逐渐愈合,A不符合题意。B.抗生素能有效抑菌和杀菌,因此注射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B不符合题意。C.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皮肤伤口应作止血处理,避免更多的出血,C不符合题意。D.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段时间内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该伤员失血200毫升,不需要输血,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急救措施。6、C【解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7、A【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详解】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A符合题意。【点睛】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详解】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下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下肢骨骼肌中的毛细血管后,经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体外。因此,“下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时”,不会经过的部位是“肺静脉”。故选D。9、C【解析】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系统和内部器官的构造与人的极其相似,所以身高和体重很相似。10、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看见苹果分泌唾液,听到铃声进教室,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ABD是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类能够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看小说看得声泪俱下,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1、A【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胚胎,胚胎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12、C【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故选D。【点睛】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13、B【解析】
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详解】(1)女性红细胞的正常含量是3.8×1012个/升到4.5×1012个/升;从检查结果看,赵红的红细胞的正常含量是3×1012个/升,红细胞含量低于正常值,故赵红患有①贫血。(2)女性白细胞的正常含量是0.8×1010个/升到1×1010个/升),分析化验单可知,张兰的测定值为1.8×1016/L,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多,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张兰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如③扁桃体发炎等,可以注射或口服消炎药治疗。【点睛】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14、A【解析】
睡眠时呼吸频率最低、心率最慢、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较大;散步时呼吸频率较低、心率较慢、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较小;慢跑时呼吸频率较高、心率较快、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最小。甲图中呼吸频率最大的是b,乙图中心率最快的是a,丙图中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最小的是c.因此能正确表达李刚慢跑的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是“甲-b乙-a丙-c”。15、C【解析】进入青春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同学之间要健康交往,彼此尊重,青春期也可遇到一些烦心的事,但要多与老师、同学或家长交流,决不能借酒浇愁,因为酒精能能损害神经系统,C符合题意。16、D【解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的两个相反的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详解】在光下,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给消耗掉了,因而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不表现出释放二氧化碳。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掌握和理解两者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7、B【解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结构如下图所示:【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及内血液流动的情况。18、A【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乙中含有葡萄糖和大量的蛋白质,乙是血浆;丙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丙是原尿;甲中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而含有大量的尿素,甲是尿液。所以。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血浆。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19、B【解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胚胎与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发育,成熟之后,分娩产出,产生卵细胞的场所,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识记卵巢的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解题的关键。20、B【解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因此,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血管出血特点及止血、包扎方法。21、C【解析】
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再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先经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蛋白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胃,蛋白质在胃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22、B【解析】人类可依靠舌上的味蕾可以尝到食物的味道,味觉感受器分布舌背面和两侧粘膜。23、D【解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详解】现在很多肉是注水的,或是肉里面有病菌的,这些肉都对人体有害,都不允许出卖。因此买肉时应检查看肉是否符合检疫标准,A不符合题意;生的蔬菜或水果的表面可能残留着农药,应用清水浸泡、冲洗后再食用,B不符合题意;马铃薯发芽后有毒,所以不能食用,吃发芽的马铃薯会引起食物中毒,C不符合题意;销售有轻度污染的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没有注意食品安全,D符合题意。【点睛】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与否的大事,应特别注意。24、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并能解毒的作用。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关键要明确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5、A【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故选A。26、C【解析】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某患者用食指快速指鼻时,所指方向发生偏移,指不到鼻尖上,可知受伤部位是小脑。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掌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B【解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所以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故A正确;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故B错误;必要时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如大面积烧伤可以输血浆,严重贫血可以输浓缩的红细胞等,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既提高了输血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故C正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D正确。故选B。28、C【解析】心房心室间的叫做房室瓣,心室动脉间的瓣膜叫做动脉瓣,静脉内的叫静脉瓣。29、B【解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③表达交流。故选:B。【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0、C【解析】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详解】A、C点血糖吸收量最多的点,并非糖尿病的表现,A错误;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的缘故,B错误;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C正确;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00毫克/100毫升,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本题解题关键。31、B【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排食物残渣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排便)。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排泄的概念、途径。32、C【解析】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33、B【解析】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道构成生物体(病毒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即能解答此题。34、D【解析】
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熟记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详解】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点睛】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35、D【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要知道人体消化道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还要知道哪些物质是大分子的,哪些物质是小分子的。【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由此可知:A.水和蛋白质,蛋白质不能直接吸收,A不符合题意;B.水和淀粉,淀粉不能直接吸收,B不符合题意;C.无机盐和淀粉,淀粉不能直接吸收,C不符合题意;D.水和维生素,都能够被直接吸收,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要记住。36、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1)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故图示中的A和D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C代表氧气,B代表有机物。
(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A代表氧气,C代表二氧化碳,D代表有机物。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使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故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来说,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其中为水蒸气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7、相同甲状腺激素对照甲状腺激素【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本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因此,步骤一、将两个同样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注入2000mL河水,并各培养十只同种,且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蝌蚪。该实验小组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因此,步骤二、每隔一天向甲组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乙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都相同。(2)①甲、乙两组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因此除变量---甲状腺激素不同外,每隔一天向甲组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乙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步骤2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②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本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38、湿润的体壁刚毛略【解析】(1)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资金借贷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
- 企业内部实验室应急管理与实施案例
- 企业用房购买合同范例
- 医疗数据共享的保障者-区块链技术的角色与挑战
- 医疗技术IP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 主机租赁服务合同范例
- M视域下浅析优化患方对诊疗记录保密的措施与问题应对
- 个人猪场租赁合同范例
- 公共服务合同范例
- 隆德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测试卷
- 2025届新高考生物热点冲刺复习:蛋白质的分选与囊泡运输
- 【MOOC】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L-T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 敬老院运营服务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四课:印巴战争
- 港口码头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PPT课件
-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四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