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_第1页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_第2页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_第3页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_第4页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知识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你做好哪些学问点的复习预备了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学问点,信任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关心的。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学问点(一)

(1)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意义。

1)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其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由于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0.4~0.76微米),约占总能量的50%。因而也被称为短波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及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在1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上,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叫做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此外,天空中的云量、云层的厚度、海拔高度等都对太阳辐射强度有影响。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

1)汲取作用: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其中的一小部分被大气汲取。假如把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作为100%,其中仅有约19%被大气直接汲取。大气将汲取的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用于自身增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剧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等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汲取很少,大部分可见光可透过大气直接射到地面上来。

2)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此质点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散射开来,这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散射可以转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当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时,将发生有选择性的散射。由于空气分子的直径较小,这时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最简单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当太阳辐射遇到微小尘埃时,将发生无选择性的散射。由于尘埃颗粒直径较大,这时可见光各波长的光都能被散射,散射光看上去是白光。因而当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白色。

3)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可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弱了太阳辐射,这就是反射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三种方式中,反射作用最重要,其次是散射作用,最终是汲取作用。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再加上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平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约为47%,均被地面汲取而使地面增温。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地面汲取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释放辐射能量,这就是地面辐射。由于地面辐射的波长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也被叫做长波辐射。

2)大气汲取地面辐射:大气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汲取力量很差,但是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可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汲取,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因而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这就是大气辐射,它属于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天空中有云,特殊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可以大大增加大气逆辐射。

4)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汲取地面长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75%~95%)截留在大气中。通过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学问点(二)

地质地貌灾难

地质地貌灾难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难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殊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1、地震:

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全部自然灾难中威逼最大的一种灾难。理解地震的震级、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规律。特殊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构造地震破坏性一般大于火山地震。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但不是周期性消失的(如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台湾近些年地震较频繁,一是由于其处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二是近些年此地处于地震活跃期)。精确     预报地震仍是全人类努力的方向。

2、火山:

火山爆发给带来惨重的灾难,严峻影响地球生态环境。21进入世纪以来,全球火山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供应了非常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最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被称为火山国。

3、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多发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两省的西部。这主要有以下缘由:地形以山地为主;地震频发导致岩石破裂,风化严峻;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及大规模的工程兴建起了诱发作用。

4、滑坡

另:过量开采地下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使地上建筑物塌陷。沿海会引起海水入浸,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可实行人工回灌的(方法)填补地下水漏斗区。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学问点(三)

1、气象气候灾难的时空分布:

时间:

1月:寒潮、冻害、(大雪)等。

4月:华北、西北春旱华南暴雨、洪涝、冰雹。

7月:梅雨、长江流域的伏旱、台风。

空间:

东北:暴雨、洪涝、低温冻害。

华北:干旱、暴雨、洪涝。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伏旱、台风。

华南地区: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台风。

西北地区:干旱、冰雹和暴雨。

西南地区: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台风。

2、等压线的判读与灾难天气系统

等压线是反映大气运动和灾难性天气的载体,依据等压线分布判读高、低气压中心等气压场,特殊是副热带气压中心的判读,进而判读各种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锋面、锋面气旋、寒潮、台风等,结合相关大气学问分析各地天气状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特殊是依据等压线图判读灾难性天气系统――寒潮、台风。

3、自然灾难与(热点)地区、热点材料

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今后单一考查自然灾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自然灾难的考查将以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地区、大事作为背景材料或者试题的切入点,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加以考查。因此关注热点大事和热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如考查太阳活动的学问,可以我国今年放射的"神五'飞船为背景材料切入设问。再如三峡水库开头阶段蓄水会不会导致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我国与印度每年的旱涝灾难及产生的缘由。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学问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你做好哪些学问点的复习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