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高速公路TX合同段HYPERLINK”贵州省毕节至都格"某隧道瓦斯专项施工方案某市交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TOC\o”1—2”\h\z\u1.1 编制依据 1HYPERLINK\l”_Toc357945265”1.2 编制原则 1HYPERLINK\l”_Toc357945266"1.3 编制范围 1HYPERLINK\l”_Toc357945267”2。 工程概况 2_Toc357945269”3.1 施工原则 6HYPERLINK\l”_Toc357945270"3.2 总体施工方案 6HYPERLINK\l”_Toc357945271"3。3 超前地质探测 14HYPERLINK\l”_Toc357945272”3.4 机械设备配备 143。5 施工供电 16HYPERLINK\l”_Toc357945274"3。6 通讯 17HYPERLINK\l”_Toc357945275”4. 超前地质探测 17_Toc357945277"4.2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 194。3 红外线探水 194.4 超前水平钻探 20HYPERLINK\l”_Toc357945280"4.5 加深炮眼 204.6 地质预报信息反馈 215。 瓦斯监测专项方案 215.2 瓦斯检测方案 215。3 自动监控系统的选型与配置 22_Toc357945288”5.6 瓦斯压力测定 345.7 通风方案 36HYPERLINK\l”_Toc357945290”6. 揭煤防突施工方案 40HYPERLINK\l”_Toc357945291”6.1 揭煤防突流程 40HYPERLINK\l”_Toc357945292”6.2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41HYPERLINK\l”_Toc357945293"6。3 防突作业 43_Toc357945296"6。6 安全管理措施 49HYPERLINK\l”_Toc357945297"7. 其它不良地质地段及地质灾害施工措施 50HYPERLINK\l”_Toc357945298”7.1 对断层破碎带处理措施 507。2 突水、突泥处理及灾害预案 507.3 塌方的预防和处理 51HYPERLINK\l”_Toc357945301”7.4 瓦斯提前排放 51HYPERLINK\l”_Toc357945302”7.5 瓦斯塌方处理措施 52HYPERLINK\l”_Toc357945303"8. 关键岗位的岗位职责 52_Toc357945305"8。2 洞口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538。3 通风工岗位职责 548.4 瓦检员岗位职责 559。 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56HYPERLINK\l”_Toc357945309”9.1 防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56HYPERLINK\l”_Toc357945310”9.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56HYPERLINK\l”_Toc357945311"9.3 灾害特点 57HYPERLINK\l”_Toc357945312"9。4 报警、监控系统和报告程序 65HYPERLINK\l”_Toc357945313”9.5 保护措施程序 659.6 信息发布 65HYPERLINK\l”_Toc357945315"9。7 培训和宣传、演练 66_Toc357945318"10。 安全保证措施 6710.1 安全保证体系 67HYPERLINK\l”_Toc357945320”10。2 建立健全监控组织机构 68HYPERLINK\l”_Toc357945321”10.3 技术措施 7010。4 管理保证措施 7210.6 瓦斯隧道施工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 73HYPERLINK\l”_Toc357945325"10。7 隧道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77HYPERLINK\l”_Toc357945326”11. 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78HYPERLINK”http:///tech/detailprof977039LQ。htm"编制说明编制依据《杭瑞高速XX(黔滇界)公路T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毕都高速公路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国家、部门、行业、法律、法规和地方规范、政策;《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爆破安全规程》、《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本工程相关地质勘察、水文资料;本单位的施工能力、同类工程成功的施工技术、方法和经验等;毕都高速公路TX合同段施工调查报告;编制原则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现阶段标标准化管理建设要求,遵循“六位一体”,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工期、科技创新、环保、投资目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在高瓦斯、断层、涌水等不良地质条件下合理划分开挖分部,科学组织工序,按期优质安全高效施工.根据隧道断面尺寸小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及瓦斯监测方案以满足瓦斯隧道的施工要求。重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超前地质预报是工程勘察工作的延续。坚持资源配备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人、材、机等资源。编制范围某隧道左线长1304m,起讫里程桩号为:ZK152+150~ZK153+454。右线长1280m,起讫里程桩号为:YK152+165~YK153+445.工程概况某隧道位于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以角村境内,左线长1304m,起讫里程桩号为:ZK152+150~ZK153+454。右线长1280m,起讫里程桩号为:YK152+165~YK153+445。其中左线ZK153+146~ZK153+390、右线在里程YK153+130~YK153+410段内穿越飞仙关组含煤地层。围岩类别有Ⅳ、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开挖方法。某隧道最大开挖断面116m2(紧急停车带Ⅳ级围岩段),最小开挖断面101m2。隧道施工采取双向进洞方案,目前暂由出口端掘进,在进口端路基完成后立即进行进口端施工。2.1康金煤矿概况康金煤矿位于纳雍县新房乡滥坝村,隶属于山东中泰煤业集团,主要许可范围为(副)无烟煤开采(正)煤炭开采.于2009年3月建矿,当年12月试生产,2012年11月通过了“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目前正在进行45万吨/年的扩能工作,最终建设成为年产9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实施瓦斯治理新经验、新办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先后获得了“高瓦斯治理示范矿井”、“2011年度毕节地区煤矿行业先进单位”、“2012年度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纳雍县2012安全生产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据纳雍县康金煤矿《二〇一〇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指出,①康金煤矿井田为瓦斯富集区。《贵州省纳雍煤矿区康金煤矿勘查地质报告》未提供煤层瓦斯赋存、瓦斯含量资料,按照AQ1018-2006标准进行预测,康金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取25m3/t,属高瓦斯矿井。由于纳雍县境内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按照黔安监管办[2007]345号文件规定,纳雍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区,因此,本井田深部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在建井和正规生产期间应按突出矿井进行管理。②本矿为新建矿井,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但纳雍县境内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矿矿区为国家划定的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因此,本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必须坚持“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突出危险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2。1某隧道瓦斯情况根据《毕都高速T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九分册设计说明第2页,“隧道范围内夹煤层约6~8层,层厚0。2~4。8m不等,其中C3煤层层厚2.1米,C4煤层厚2.74米,C5煤层厚4。4米,C6煤层厚2。65米,详见地质纵断面图(见下图)。据“纳雍县工业经济贸易和能源局文件(纳工贸能通[2011]17号)2010毕节地区煤矿鉴定”,其下的康金煤矿CH4相对瓦斯涌出量40.49m3/t,CO2相对瓦斯涌出量4.97m3/t,为高瓦斯突出煤层。”图某隧道左洞地质纵断面图施工方案施工原则瓦斯隧道施工总原则为:控火源,快封闭,防突出,强通风,勤监测。瓦斯隧道必须贯彻“先测后进,有疑必测,不明不进”的指导方针,坚持“加强通风,勤测瓦斯,严禁火源,工序紧跟,勤于量测”基本原则。瓦斯隧道施工,必须把“一通三防"(通风、防治瓦斯、防灭火、防尘)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建立和落实“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保证人员、资金和技术设备到位。总体施工方案瓦斯隧道施工,是以超前地质探测、移动设备防爆改装和施工用电设备器具防爆改装为前提,瓦斯检测和监控为根本,瓦斯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隧道施工组织。瓦斯隧道施工的关键点,在于加强瓦斯预测、瓦斯浓度检测、加强通风(稀释瓦斯浓度、减少瓦斯局部聚集);控制火源点(采用防爆设备和防爆电器设备不产生火花,加强人员管理不带入火源和产生火花);制定严格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制度和一丝不苟的执行各种安全制度,才能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通过地质超前预报,判定瓦斯隧道施工的风险等级,确定隧道的风险等级管理;高瓦斯和瓦斯突出隧道需要对机械设备防爆改装或安装防爆设备;强化安全管理,从设备、人员和制度等管理上杜绝产生火源点,控制住瓦斯事故的源头;隧道各工序施工时,通过自动检测系统和人工检测,调整通风强度稀释瓦斯浓度,确保施工中瓦斯浓度不超安全许可浓度;在瓦斯浓度超限的情况,停止施工,加强通风减低瓦斯浓度至安全浓度以下,经检测测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若超前预测和检测发现存在“突出”的可能时,需要进行“突出”预测,判断是否有“突出”危险,当存在“突出"危险时,需要请专业设计院进行防突设计,按照防突设计现场进行防突治理,经治理后检测无“突出”危险时,再组织施工.瓦斯隧道施工不仅需要在瓦斯超前地质探测和判定、瓦斯浓度监测、施工通风、机械设备防爆性能改装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技术保证,还需要在安全制度的制定和一丝不苟的执行的行政保证。3。2.1施工方法某隧道准备采用超前探孔方法,用ZY-1250型地质钻机钻探探孔,探测煤系地层地段和瓦斯溢出情况(当前探钻孔未揭煤且孔内瓦斯浓度小于0.5%时,本隧道按照正常隧道施工,施工内容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当前探钻孔揭煤或检测到瓦斯浓度大于0.5%时,本隧道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洞内设置瓦斯自动检测设备,瓦斯检测采用人工检测和自动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洞内供电电缆采用矿用塑料电缆,开关及灯具一律采用防爆型;洞内机械设备一律采用“瓦斯电”闭锁装置或进行防爆改装的设备;隧道掘进施工,Ⅳ、Ⅴ级围岩分别采用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掘进施工,人工风钻(湿钻)打眼,开挖含瓦斯的围岩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和煤矿许用炸药,正向起爆;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初期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和锚网喷砼支护;出渣采用无轨运输;二次衬砌采用模板台车衬砌,混凝土在洞外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隧道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及时进行仰拱施工,尽快完成二次衬砌,及早封闭,减少瓦斯溢出量.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3。2.2隧道开挖及支护使用改装后的机械设备进行出碴。隧道在开挖前必须遵循“先探后掘、仰拱及时、衬砌紧跟”的原则施工。在隧道施工前须对隧道周边进行地质调查和超前钻孔探测,在出现瓦斯的地段,由瓦斯监控单位出具施工方案指导施工。3。2.3钻爆设计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该隧道瓦斯地段采用浅孔微振动控制爆破,火工品采用煤矿许用火工品。钻爆设计图见附图。⑴炮孔装药量计算:a.掏槽眼Q1=η•L•r式中:η——炮孔装药系数,取η=0。9L-—孔深,LIV=2。2m、LV=1.2mr——每米长度炸药量,r=0。78kg/m经计算QIV=1。54kg,取1.5kgQV=0。84kg,取0.8kgb。辅助眼QIV=η•L•r=0.8*2。2*0。78=1。37kg取QIV=1.4kgQV=η•L•r=0。7*1。2*0。78=0。66kg取QV=0。7kgc.周边眼通常为辅助孔的1/3~1/4,取QIV=0.5kg,QV=0。2kgd.Ⅳ、Ⅴ级围岩爆破参数表表Ⅳ级开挖爆破参数表(L=2。0m)序号台阶法炮眼分类炮眼数量炮眼长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单孔装药量合计药量个m卷/孔Kg/孔Kg1上台阶掏槽眼122。251.5182辅助眼3724。51。451。83底板眼25251.537。54周边眼7221.50。5365下台阶辅助眼4124。51。457.46底板眼22251。5337周边眼1021.50.55表Ⅴ级开挖爆破参数表(L=1.0m)序号台阶法炮眼分类炮眼数量炮眼长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单孔装药量合计药量个m卷/孔Kg/孔Kg1上台阶掏槽眼121.230。89。62辅助眼3712。50。725.93底板眼251.230。837.54周边眼72110.214。45下台阶辅助眼4112。50.728。76底板眼221.230。817。67周边眼10110。22⑵爆破设计图a.掏槽眼布置图b.炮眼布置图图上台阶炮眼布置图图下台阶炮眼布置图c.装药结构图:图装药结构图3.2.4出渣运输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所有出渣设备均进行“瓦斯电”闭锁装置,在出碴过程中必须加强瓦斯浓度检测,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出渣车自动熄火,停止作业。揭煤防突施工方案我合同段承担某隧道全部工程,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指标及邻近矿井情况综合分析,隧道前方煤层可能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内煤尘可能有爆炸危险。经设计钻探揭示某隧道左线在里程ZK153+146~ZK153+390、右线在YK153+130~YK153+410段内穿越飞仙关组含煤地层。主采煤层有C3、C4、C5、C6煤层,均为突出煤层。而某隧道又位于康金煤矿巷道上方,康金煤矿属于瓦斯突出矿井,但还不足以判定某隧道是否属于高瓦斯突出隧道,在我项目部完成超前钻孔勘探并经瓦斯监控单位检测瓦斯含量后,再确定隧道是否是高瓦斯还是低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流程某隧道揭煤流程图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某隧道设计为高瓦斯隧道,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可能,对煤层超前地质预报后,确定有煤层具体里程时,标定煤层的准确位置,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及瓦斯状况,并在距离突出煤层垂直距离5m的开挖工作面,对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判定该煤层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其它不良地质地段及地质灾害施工措施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监督制定整改措施及其落实情况,并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分、处罚。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工程施工队队长为安全员的安全小组,并配备一名副经理专门管理安全生产,同样,在每个施工队中也设立一个专职安全员。经常性地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每个施工环节制订施工安全措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环部部长工程部长综合办主任安全工程师各施工队队长、安全员各工班组长、兼职安全员操作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安全组织机构图建立健全监控组织机构(1)监控组织机构针对某隧道围岩中赋存瓦斯的特点,在隧道施工管理的基础上,成立了相应的瓦斯安全管理机构,在施工作业队成立通风防爆班组,组织瓦斯检测和结果分析工作,各工作面配备瓦检员,实行日夜现场检测、收集数据。聘请有经验的地质专家和煤矿安全顾问,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生产、安全副经理和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参加组织实施的防爆领导小组。瓦斯防爆领导小组见下图。组长:项目经理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作业队专职瓦检员施工作业人员工程部安环部监控中心物资部财务部(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总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安全检查制、班前安全讲话制、周一安全活动制、安全设计制、技术交底制、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交接班制、安全操作挂牌制、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安全生产奖惩制等十二项管理制度,同时经理部根据人员分工和机构的设置制定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施工队长、项目部办公室、物资部、安质部、财务部、安全员的岗位安全职责。(3)建立健全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瓦斯隧道爆炸物品管理制度。瓦斯隧道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洞口空压机房人员安全防范措施。紧急救援与抢险制度。通风工岗位职责。瓦检员的岗位职责。瓦斯防爆防火安全警械制度。瓦斯检测、监控、报告报告制度。瓦斯隧道爆破安全管理规程,洞内爆破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三人连锁放炮制"(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确保瓦斯浓度小于0。5%后方可施工。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制度.瓦斯隧道仪器、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瓦斯隧道钻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瓦斯隧道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当瓦检员发现异常情况口,可直接下达停工指令,指挥施工人员有序撤离.(4)建立瓦斯隧道的信息逐级汇报制每道工序施工前,瓦检员必须在现场认真检测瓦斯浓度并做好记录,有责任告知该区域是否安全,瓦检记录表上需明确注明,值班领工、当班班组长现场签字,并填写施工作业区瓦斯检测告示牌,每个班组不得少于三次,不得漏检和弄虚作假;作业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有权利监督瓦检员是否在现场按规定频次检测。

每日瓦检员将瓦检资料归类整理后上报经理部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将资料上报驻地办或总监办,达到对瓦斯的逐级监控。(5)强化瓦斯知识培训凡是参与隧道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证上岗.让每位干部、职工了解事故发生的预兆和规律,掌握事故防治和应急措施,工人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对于电工、爆破工、瓦检员、安全员、质检员等特殊工种,必须经专业机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6)建立奖惩制度在经理部实行安全奖惩制度,对发现违规操作并及时制止和上报的职工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厉惩罚,造就人人自觉、遵章受纪的氛围.技术措施(1)瓦斯的有效监控①瓦斯的自动监控在某隧道设立瓦斯监测中心,安装KJ90型矿井瓦斯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对洞内瓦斯、风量和主要风机实施风电瓦斯闭锁及风量控制,及时准确地对洞内各工作面的瓦斯状况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将洞内各监测点采集的数据经过矿用监控仪传输到洞外,通过通信接口及系统软件智能化处理由终端显示,并伴有声光报警,可有准备、有预见地防止瓦斯隐患,保证了隧道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条不紊地进行。②瓦斯的人工监控设立专职瓦检人员:共6人、3班倒连续检测,检测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每班洞内同时有2名瓦检员,以确保掌子面、模板台车随时有一名专职瓦检员,另一名瓦检员巡回在横通道、断面变化处检测,并且保证有一名副经理值班。带班作业人员及工班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保证每个工作面及二衬砌地段瓦斯浓度随时监控;瓦检员必须随时配带光学瓦检仪,重点部位必须使用光学瓦检仪,坚持使用瓦斯断电装置连续监测,其探头悬挂位置要能反映隧道风流中瓦斯的最高浓度.③技术培训KJ90系统采购合同的签定宜在系统投入使用前1个月,合同签定后即刻选派人员参加培训,提前掌握.在随后的设备安装、调度过程中再次进行学习。待厂方技术人员对其技术能力进行确认后,方可上岗操作.④安全技术交底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瓦斯监控单位对瓦检员、通风工、煤矿电工、值班人员等进行相应专业的交底,做好交底记录。⑤设立洞口门岗洞口门岗坚持24小时值班,门岗设洞内工序状态揭示牌,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其他人员需进洞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洞口值班室登记方可进入,洞内施工机械实行进、出登记制,并建立详细记录台帐。(2)稳扎稳打预防塌方,防止瓦斯突出及时根据收集前方地质资料调整开挖方法和循环进尺。采取“超前探测、提前排放”,有效降低瓦斯压力,杜绝瓦斯涌出的可能。(3)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①洞内不间断通风,并根据隧道的瓦斯浓度情况,调整风机的档位,同时采用局扇防止瓦斯积聚。设置专人对通风设施进行检修,安设活动支架,提高出风口角度,使风直接吹入拱部,以稀释洞顶的瓦斯浓度,局部通风机与掌子面的距离始终保持5m左右,使掌子面的瓦斯浓度控制在0。5%以下。②对瓦斯易积聚部位,隧道加宽段、防水板后、坍腔内以及横通道设置局扇或用高压风管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消除瓦斯积聚的隐患.管理保证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工作面风量不得少于1000m3/min,确保工作面瓦斯浓度不大于1%,距工作面后方20m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大于0.75%,整个隧道中无瓦斯积聚。⑵加强瓦斯管理。工作面及隧道中各个作业环节及工作范围,配备专职和兼职检察员负责工作环境瓦斯的检查工作,若瓦斯浓度超过1%,回风瓦斯浓度超过0.75%限值,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采取措施。⑶加强隧道内所有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和照明线路及灯具管理,必须采用矿用防煤型装备和设施,随时由专人检查维护,必要时安装风电闭锁装置。⑷加强隧道的放炮管理,放炮时须停电、停风、撤人,放炮前工作面不装药的炮眼要用黄泥堵塞全孔.⑸加强瓦斯围岩地段作业时的矿山救护及工地安全员、瓦斯检测员的值班,做到“一炮三检”制度及巡检隧道风流中瓦斯浓度是否有瓦斯局部积聚,观察突出预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到现场交接班、不得漏检。⑹对所有参加隧道工作的人员进行瓦斯知识和瓦斯爆炸的安全教育,并佩戴个体自救器。⑺洞内设避难所、安装直通洞外电话,建立瓦斯预告牌,并将瓦斯测定情况及时间向各级主管部门汇报。组织安全保证(1)隧道洞内设专人指挥、调度,“三管两路"设专人管理,保证照明、通风、排水设施良好,道路平顺通畅,灯光明亮.(2)专职安监人员配戴袖标上岗,凡进洞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格执行爆破作业规程,专人排险。(3)加强洞内调度指挥,设置好运输线路安全信号,确保洞内、外机械设备运输安全。(4)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前,依设计文件、工期要求、施工调查报告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方案,制定保证隧道台阶法施工的安全措施。(5)本隧道为瓦斯隧道,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瓦斯隧道施工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10.6。1防止和处理瓦斯燃烧和爆炸的专项技术措施10.6。1。1隧道施工中瓦斯引燃与爆炸的主要原因违返操作规程,如在洞内点火吸烟,爆破器材不良,携带易燃品入内,明火照明等。偶然事件引起,如洞内炽热的电灯泡被打碎,电路绝缘不良产生电火花等。瓦斯在坑道内燃烧时,受到坑道的阻碍而压缩,燃烧极易转化为爆炸。放炮也可能导致瓦斯爆炸。总之,在隧道施工中应防止火源的存在。10.6。1.2瓦斯防治的一般技术措施防治措施隧道在掘进过程中,预防瓦斯燃烧与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通风以降低瓦斯浓度,使其在允许值之下。防止喷出及突出在掘进工作面的前方或两侧钻孔,探明是否有断层、裂缝和溶洞及其分布位置、瓦斯贮存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①排放瓦斯:瓦斯含量不大时,使其自然排放,亦可用风筒或管子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或距工作面20m以外的坑道中,以保证工作面开挖放炮的安全。当瓦斯量大,喷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时,则可插管排放,当开挖面瓦斯含量较大,而且裂隙多、分布广时,可暂停开挖,封闭坑道抽放瓦斯。②在裂隙小、瓦斯含量小时,可用粘土、水泥浆或其它材料堵塞裂隙,防止瓦斯喷出.③在开挖工作面前方接近煤层3m以上,向煤层打若干φ75~300mm的超前钻孔排放瓦斯,钻孔周围形成卸压带,使集中应力移向煤体深部,达到防止突出的目的。④水力冲孔。在进行开挖之前,使用高压水射流,在突出危险煤层中,冲击若干直径较大的孔洞,使瓦斯解吸和排放,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⑤震动性放炮诱导突出。在工作面布置较多的炮眼并装较多的炸药,撤出人员后远距离起爆,利用爆破时强大的震动力一次揭开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⑥深孔松动爆破。在开挖工作面向煤体深部的应力集中带内布置几个长炮眼进行爆破。其目的在于利用炸药的能量破坏煤体前方的应力集中带,在工作面前方造成较长的卸压带,从而预防突出的发生。⑦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使煤体湿润以改变煤的物理机械性质,减小或消除突出的危险性.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管理.其它措施:1)加强施工通风,强化措施。2)施工中应详细记录瓦斯涌出地段涌出量的变化、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加强瓦斯检查和量测工作.3)洞内机电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坑道内只准用电缆,不得使用皮线。4)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程的规定:①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并在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严禁放炮;达到1。5%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个别地段达到2%时,人员撤离并立即进行处理,瓦斯浓度必须在1%以下,才准开动机器。②禁绝火源火种入洞。5)当隧道通过煤层时,宜采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6)含瓦斯地段隧道衬砌断面,宜采用带仰拱的封闭式衬砌或加厚铺底,并视地质情况向不含瓦斯地段延伸一段距离(一般可采用10~20m).对施工缝、沉降缝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填塞严密。7)瓦斯含量较高而且压力很大时,除采用上述封闭式衬砌结构外,还应向衬砌背后压注水泥化学浆液,隔绝瓦斯通路。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结合防水要求局部或全部设防水层籍以隔绝瓦斯渗入洞内.8)整体式衬砌或复合式衬砌的二次衬砌,宜采用就地灌筑混凝土,加强捣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或采用防水混凝土。9)无论正洞或其它辅助坑道,必须随掘进随衬砌,务使迅速缩小围岩暴露面,尽快封闭瓦斯地段,以免瓦斯积滞。10)隧道竣工后,应继续对瓦斯渗入及含量进行观测,当封堵等措施仍无法隔绝时,应考虑增设运营期间机械通风。10。6。2防止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10。6。2.1通风措施火灾在工作面附近,应保持正常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如果已停风,切不可再送风,可设法切断自然供风,造成缺氧条件使火灾自行熄灭;因火灾中断工作面的通风,使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得不到排除,因此必须撤出人员;因瓦斯喷出、突出造成瓦斯燃烧时,如果喷出和突出数量较小,而且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以下,应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供风量,以防止瓦斯浓度上升,发生爆炸。如果瓦斯喷出和突出的数量很大,且为高浓度瓦斯时,应停止供风或隔断风流,对火灾进行封闭;防止瓦斯积聚所需风量Q,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沼——灾区内涌出量,可根据回风风量和回风风流中瓦斯浓度求出(m3/min);P1—-瓦斯浓度爆炸下限,一般取5%;P2—-供风风流中瓦斯浓度(%).10。6。2.2处理爆炸事故的一般技术措施首先对遇险、遇难人员立即进行抢救;爆炸引起火灾而灾区内有遇难人员时,必须采取直接灭火法灭火;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全部撤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反风措施;确认没有二次爆炸危险时,可以对灾区进行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10.6。2。3处理爆炸事故的安全注意事项(1)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能进入灾区进行侦察;(2)抢救队进入灾区后,必须随时检查瓦斯和其它气体浓度,掌握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连续爆炸。待采取措施后,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方可进行工作;(3)救护队进入灾区前,应切断灾区电源;(4)不应轻易改变通风系统,以防引起风流变化,发生意外事故;(5)在有明火存在时,要严格控制风速,不使煤层飞扬;(6)注意坍方冒顶,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护.10.6.2。4瓦斯突出事故处理技术措施处理瓦斯喷出、突出事故的措施①救护队迅速抢救灾区遇难人员,并对充满瓦斯的坑道进行处理;②通知灾区附近受到威胁的人员停止工作,撤出危险地段;③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大风量供给灾区,以最短路线排除瓦斯;④为了防止瓦斯扩散,应封堵瓦斯排放源;安全注意事项①进入隧道抢救遇难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以防止人员触电和出现火花引起瓦斯爆炸;②进入隧道必须认真检查气体和温度的变化,发现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温度升高现象,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③当瓦斯喷出突出,发生燃烧时,可采用干粉、惰气灭火等措施,将火源扑灭,如果是大型瓦斯燃烧事故,应立即撤出人员,对灾区进行封闭;④排放瓦斯时,应尽量避免排放的瓦斯空气流经过带电的电气设备,瓦斯浓度超过0。75%的气流排出洞口,洞口50m内应设岗哨。严禁烟火,除特许的人员以外,其它人员不得接近该地;⑤为防止二次突出,防止突出孔洞的煤岩坍落伤人,应设置防护板,打密集支柱;⑥处理二氧化碳突出的事故,要戴好防烟眼镜。超限排放瓦斯的一般原则:①超限排放瓦斯应由救护队执行;②瓦斯通过的坑道,必须切断电源;③不得在经过没有熄灭的火区排放瓦斯;④为了加快瓦斯的排放速度,应减少坑道内通风阻力,消除坑道堵塞物;⑤排放瓦斯时,瓦斯流经的坑道必须撤出人员,没有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排放瓦斯的坑道;⑥在洞内总回风道中排出的瓦斯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瓦斯排放技术措施:①瓦斯含量不大时,使其自然排放,亦可用风筒或风管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或距工作面20m以外的坑道中,以保证工作面开挖放炮的安全;②当瓦斯量大,喷出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则可插管排放;③在开挖工作面前方接近煤层2m左右,向煤层打若干超前钻孔排放瓦斯,钻孔周围形成卸压带,使集中应力移向煤体深部,达到防止突出的目的;④当开挖面瓦斯含量较大,而且裂隙多、分布广时,可暂停开挖,封闭坑道抽放瓦斯。隧道消防安全技术措施⑴消防(防火)设施:a.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利用高山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保持一定的水压;b.设置灭火器等灭火设备或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⑵洞内火源管理:a。严格执行“严禁烟火进入隧道”的安全规定,作业人员进洞前,经洞口值班人员检查,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洞;b。洞内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等;c。洞口值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⑶易燃品管理:a。瓦斯隧道洞内及洞口附近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及时运出洞外;b.加强油料运输管理,不得在瓦斯隧道洞内及洞口附近发生油料的“滴、漏、跑、冒”现象,留下安全隐患.职业健康保护措施(1)劳动保护用品配备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的要求,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棉衣、手套、防护口罩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选购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应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及时更换。(2)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建立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管理规定,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接受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是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正确,是否穿戴足够防护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掌握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正确发挥防护用品的作用,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3)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施工现场由于机械震动多,噪声大,在水泥装卸、搅拌及电焊、隧道施工中,工人常接触、吸入大量粉尘,易引起矽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聋、震动病等。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预防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有毒或粉尘多的地方,作业人员要戴防毒、防尘口罩。改变施工工艺,减少生产性粉尘。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取消和减少手持震动机械,操作时使用防震垫、防震手套,电、气焊作业尽量实行隔离作业,电焊工必须戴专用的防护用品.在施工、生活区域内设置标志、信号和防护装置,在坑、洞、沟等设置防护装置.在经常过往的地点,设置通道、便桥,安装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机电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在运转机械上设置安全启动和迅速停车装置。(4)健康教育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向广大施工人员宣传各类疾病的生理反应和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贻误病情.加强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宣传,做好卫生防病工作.(5)降低劳动强度施工作业尽量采取机械化,体力劳动强度保持在中等强度以下.如必须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则缩短一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休息的交替次数。施工现场由于工序施工、工作条件及特殊性需要,工作日不受固定工作时间限制,采用无定时工作日工作。因此要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有劳有逸,劳逸结合。(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予以监测,建立完整的监测技术档案,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对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超过规定允许标准时,提出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的技术方法、措施、方案,在治理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使施工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始终处于允许范围和受控状态。(7)定期体检对施工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施工中定期统一组织进行一次工中体检,以便尽早发现各类疾病患者,并严密监测各种传染病,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每次体检按健康监护要求认真记录,以完成全程动态监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