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_第1页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_第2页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_第3页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_第4页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演示文稿现在是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优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现在是2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现在是3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原则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管理病原携带者)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播媒介、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现在是4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介绍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现在是5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应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因为秋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飘浮在空气中的花粉、粉尘增多,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是人群普遍易感,为做好防控工作,增强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现在是6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①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发病有季节性,一般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潜伏期短,多数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个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临床特点为全身中毒症状重,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全身酸痛,但呼吸道症状轻。根据多年来对流行性感冒发病的监测,每年冬季可出现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易在幼托、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出现传播和发病。应注意预防,平时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加强户外锻炼活动,提高抗病能力;流行季节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可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现在是7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1.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超市、医院、车站、儿童乐园等;现在是8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2.打喷嚏是用纸巾遮口鼻现在是9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②普通感冒

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大,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的,没有季节性,且症状较轻,以散发为主,不会引起大的流行。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现在是10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⑤流行性腮腺炎

好发于一侧或二侧腮部,以肿胀、发热、不化脓、易传染为其特征。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常见于冬春季节。以4-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预防措施,应做到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小学校应注意对学生健康状况观察,一旦发现流腮病人应及时离所、园、校,去医院诊治,做好幼托机构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对易感儿童可应用“麻风腮”联合疫苗或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现在是1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流行性腮腺炎现在是12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⑦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为冬春季节。感染主要对象为5-9岁儿童,部分成年人、孕妇、育龄妇女也可感染本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死产或发生畸形。预防措施上应注意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幼托机构、工厂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去医院诊治;对易感人群可应用“麻腮风”联合疫苗或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现在是13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风疹现在是14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⑧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从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具有传染性。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预防措施上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使用的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定期消毒。现在是15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水痘现在是16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带状疱疹现在是17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①改善通风。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②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工作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勤洗手。勤换、勤洗衣服,天气好时将被褥在阳光下暴晒,不要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现在是18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③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④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现在是19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⑤衣、食细节要注意。气候多变,若骤减衣物,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好饮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⑥及时就医。由于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现在是20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⑦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现在是2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要点病原体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期潜伏期隔离期限医学观察期限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患者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14~15日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医学观察21日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呼吸道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8~30天,平均18天从发病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密切接触者应检疫3周麻疹麻疹病毒急性患者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获得免疫力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10~12天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日密切接触的儿童应检疫21日,如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应检疫28日风疹风疹病毒风疹病人空气飞沫传播多感染儿童,但在学校、军营等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出疹前一周至出疹后一周12~19天皮疹出现后隔离5天医学观察21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细菌和病毒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病人接触性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两周内24小时隔离期限为7~10天医学观察1天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7天内1~3日发病之日期算起七天医学观察3天现在是22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现在是23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2)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1)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现在是24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现在是25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2、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现在是26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2、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4、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现在是27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要点病原体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潜伏期隔离期限医学观察期限伤寒伤寒杆菌患者及带菌者粪---口普遍易感3~60天,平均1~2周症状消失5天后,连续两次(间隔5天)粪培养阴性后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3天霍乱霍乱弧菌患者及带菌者粪---口普遍易感数小时~6天,平均1-3天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连续粪检两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隔离不得少于七天留验5天,在此期间粪检连续两次,若为阴性,可解除留验,阳性者按病人隔离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病人及带菌者粪便污染食物饮水普遍易感1~2天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或在

大便正常后,连续粪便培养两

次(隔日一次)阴性时解除隔离医学观察7天甲肝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口肠道传播普遍易感15~45日,平均30日隔离自发病起不少于30天,临床痊愈及肝功能恢复后继续观察半年至1年医学观察45天手口足病肠道柯萨奇病毒、EV71病人和健康携带者多种途径,经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咽喉液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感染,病人的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亦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也可经污染的水源引起较大范围的流行幼儿普遍易感2-7天学生幼托儿童隔离14天医学观察7天现在是28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秋季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小结(一)管理传染源1、注意个体有无发热、出疹、吐、泻、结膜充血等情况,如果发现应及时对症治疗,做到早隔离、早治疗;2、传染病人达到隔离期限方可解除;严禁带病工作;3、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现在是29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小结(二)切断传播途径1、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门窗的通风;加强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幼托机构还要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等消毒处理,衣物被褥置阳光下暴晒。2、搞好“三管一灭”工作(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3、减少大型集会。现在是30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