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1页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2页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3页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4页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本章第一节历史线索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等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及“苏联模式”形成“苏联模式”在战后的推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性弊端的反应,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者。从本质而言属于后资本主义范畴,是试图用社会调节和社会控制的办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性弊端,以实现社会公正而达到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一种思想运动和制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广泛吸收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并深入研究大量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涵盖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十几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起点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介)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重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改变”与“推翻”不同,它包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改变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残余,如封建制、奴隶制残余。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绝不是简单的一种政治制度的建立,而是全方位的美好社会的建设。反封建任务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桩千秋万代的宏伟事业。不仅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从宏观上加以指导,更需要大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科学为之服务(几千门科学)。开设这门课程,就是使研究生既有建国的本领又有治国的学识。政治理论素养人文科学精神2、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并由斯大林给予理论概括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主要内容:消灭剥削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工农大众当家作主;把全民所有制规定为国家所有制,把计划经济规定为国家指令性计划;用行政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集权主义,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党代政,干部特权;大国主义,大党主义¨¨¨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自治”型社会主义模式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家与社会共治理的匈牙利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革新开放中的越南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理论。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而形成深化。从16世纪初期产生到19世纪40年代被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变化,前后经过三个不断深化的阶段。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没有明显暴露出来,无产阶级的意识还很薄弱,社会主义理论还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多用文学形式来表达。著名代表作和代表是:

《乌托邦》,英国,托马斯·莫尔著。《太阳城》,意大利,托马斯·康帕内拉著。《乌托邦》全称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1516年发表。莫尔在书中猛烈抨击当时在英国盛行的“圈地运动”他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羊吃人”现象的最早提出者。

托马斯·莫尔公民社会—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太阳城》是《乌托邦》的姊妹篇,由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爱国者托马斯·康帕内拉于1602年撰写。《乌托邦》和《太阳城》共同描绘了一个没有暴力、没有强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私产,人人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美好社会的一些原则,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8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已经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资本主义的矛盾也逐渐明朗。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了一定发展,由文学描述上升为理性论证和阐述。代表人物有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代表作有《自然法典》;《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观点:第一,论证了人类社会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第三,提出以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方式实现其理想社会。上述观点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被称之为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但因其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原则,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自然法典》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产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明显,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提供了更多考察研究的依据。空想社会主义因此发展到了最高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堪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观点:第一,提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向前发展的过程(开始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第二,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第三,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设想和天才的预测。如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能够满足人们身心需要的社会;社会生产应该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实行全面协作;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参加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三大差别¨¨¨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由、幸福、平等。道德理性宗教救世主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30—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尖锐激化起来。这一切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式诞生。1、马克思恩格斯如何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两大基石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存在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革命因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就会产生冲突,爆发革命,就要废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和1834年两次举行全国性的涉及所有工业城市的所有行业。当时,工人们每天劳动15到18个小时,工资只能买到一磅面包。当时,里昂一位资产阶级作家也不得不承认,年青人一当上工人“过不了多久,就变得消瘦憔悴,面色苍白。四肢不是骨瘦如柴,就是由于淋巴液充斥而浮肿。肌肉松弛无力,身体一般都长得矮小。这就是里昂工人通常的健康情况。”

英国宪章运动争取工人的普选权,持续十年,(1838—1848年)掀起三次高潮,成百万人参加。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爆发,工人们愤怒地谴责工场主“榨尽穷人的血汗,”是“剥掉穷人最后一件衬衣的刽子手和吃人野兽。”成立“正义者同盟”后改称“共产主义者同盟”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

¨¨¨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研究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导,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具有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恩格斯曾经明确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也非常强调自己理论的时代性、地域性,他曾经说:假如有人一定要把我的理论说成是一般理论,不管什么民族,什么时候都要走这一条路。那么,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恩格斯晚年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标签和套语倾向时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千年思想家3列宁、斯大林等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及“苏联模式”形成

列宁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与马克思恩格斯齐名的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现实生活中的列宁是一位平凡而务实的人,他出生于教育世家,充满激情爱心且极富幽默感。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生动地塑造了列宁的形象。1918—1924年列宁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最初一段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所持态度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现有理论,以开放的心态和探索精神,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能这样设想社会主义,不能认为社会主义者先生们会将现成的社会主义托在盘子里奉献给我们,这是不会有的事。”“这里会遇到许多困难,遇到许多牺牲,犯许多错误,这是一桩书本上读不到,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

“社会的改造在历史上必然要经过一条伟大的路程。可是,改造的形式和具体改造的发展速度,我们不知道。只有集体的经验,只有千百万人的经验,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决定性的启示。”目标和宗旨坚定不移政策和策略高度灵活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及“苏联模式”的形成

从1924年——1953年,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把苏联建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大国和军事大国(1928——1940年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5%)。但苏联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一、“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斯大林上任后,苏联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苏维埃共和国仍然是一个红色孤岛,各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对它采取敌视、封锁态度。德、意法西斯势力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斯大林以临战状态领导人民搞建设,他号召人民加快建设速度,认为;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他说;“我们不知道帝国主义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们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党不能等待和应付,它应该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

托洛茨基认为;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要建成社会主义,有赖于欧洲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欧洲乃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苏联一国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20年代中期与托洛茨基的争论托洛茨基埋葬托洛茨基主义20年代末期与布哈林的争论布哈林认为: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必须经过长期的、缓慢的、痛苦的发展过程,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而提出了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