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_第1页
高考语文“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_第2页
高考语文“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_第3页
高考语文“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_第4页
高考语文“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备考“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07——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话题导读

从2020全国卷及八省联考试题可以看出,“宏大主题”作文应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教育部考试中心解读高考命题导向时说:这类试题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意在引导考生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让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据此,可以认为这类命题将是今后高考作文的趋势,而适应性考试更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写好宏大主题类作文要有主题思想和主题素材的准备。所以平时要注意培养大视野大情怀,要关注时事和社评,提高认识,积累素材,涵养写作的大格局。下邳语文将为学生提供体育强国、劳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美丽中国、探月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专题素材,欢迎关注转发。高考就是最大的政治,高考最终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像脱贫攻坚这样热点事件回避不了也必然会考的,特别是意识形态学科。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下邳语文特别推出“中国精神”作文素材专栏,本期推出“脱贫攻坚精神”,让我们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这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传奇——8年,近1亿人脱贫,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脱贫攻坚的筑梦之旅制定了详细的策略;2020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背后,是无数的英雄执著的坚守,是党的坚强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目录CONTENTE2脱贫攻坚10大先进人物素材3脱贫攻坚10大先进集体素材1脱贫攻坚精神内涵平语近人4脱贫攻坚素材运用事例56脱贫攻坚时文精析

脱贫攻坚作文训练脱贫攻坚精神内涵平语近人一下邳语文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2016年12月31日,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2019年10月,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2020年4月,总书记到秦巴山区陕西省平利县调研。春雨淅沥,他拾级而上,走进茶田。他的身旁,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和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上下同欲者胜。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层层压实责任,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尽锐出战

各行业部门要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尽锐出战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合力攻坚,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影响任务完成的要进行问责。——2019年4月16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加强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善作善成。——2020年1月13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18年4月,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右二)在下乡时向群众了解情况。2019年10月7日,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张小娟因乘坐的车辆坠河不幸殉职。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带上我们村的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必须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精准务实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建档立卡摸清每户致贫原因,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西部贫困的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胜法宝。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令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里坪村农民逐渐脱贫走上了小康路。图为当地农户在一个属于精准扶贫项目的养鸡场内工作。开拓创新

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2015年5月27日,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上级部门要深入贫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瞎指挥。贫困群众需要的项目往往没有扶持政策,而明眼人都知道不行的项目却被当作任务必须完成。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柞水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村民网络卖货直播间。金米村在秦岭深处,老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木耳,还通过电商直播卖货带动销售。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总书记说:“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一声声卖力吆喝、一次次点击下单、一单单物流速递……电子商务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巨大活力。我们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方式,一个个贫困村不断焕发新生机。2020年4月26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枇杷进入收获期,当地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枇杷。攻坚克难

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2019年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攻坚克难“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祖祖辈辈被困山谷底部,世世代代与世隔绝。重庆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不信天不认命,带领村民耗时7年凿出绝壁天路,摆脱贫困上图为1999年9月,毛相林用钢钎撬大石,带领村民一寸寸凿开出山公路。下图为下庄村新貌。脱贫攻坚到最后,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党和人民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被全部攻克。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不负人民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18年2月10日至13日,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我们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面向中外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掷地有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2017年2月,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正式脱贫。图为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的笑脸合集。摄于2020年7月。下邳语文时代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领导人金句(脱贫攻坚)

1.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2.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4.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5.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6.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7.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8.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9.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领导人金句(脱贫攻坚)10.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11.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12.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13.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14.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15.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16.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17.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8.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脱贫攻坚10大先进人物二下邳语文01.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下庄精神”1959年1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人物语录】那一刻我喊话问老百姓还修不修了,可以说男男女女举双手,喊出来修!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立誓,为了我们子孙后代,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媒体报道】深秋,山谷。一条路,蜿蜒曲折如苍龙,一头扎入谷底村庄,一头通向群山之巅。这是下庄村的出山公路。“我干了40多年村干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了这条路。”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举目四望。那片山,曾将祖祖辈辈死死困住;山上,埋着6个为修路牺牲的兄弟……16年前,毛相林率领100多名下庄村民,硬是用双手在山中凿出了这条8公里长的公路。接着,毛相林和村民们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决战贫困,续写“愚公移山”新篇。——新华网《敢向绝壁要“天路”——记当代“愚公”毛相林》【适用主题】脱贫攻坚;毅力;初心;一心为民;家国情怀02.白晶莹: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1963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人物语录】力‘绣’不欺,只要我们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发展好蒙古族刺绣产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我们伟大的祖国,前程一定会越来越远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媒体报道】为了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白晶莹把自己修炼成了“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没有经费买图样,她用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绣图案,现有的1072种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全部出自她一人之手。农忙时节,老百姓没办法集中学习,她便利用工作日的早晚休息时间和双休、节假日下乡入户培训并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掌握就业技能。——人民网《白晶莹和草原绣娘的脱贫故事》【适用主题】脱贫攻坚;文化传承;创新保护;初心03.刘虎:身患重疾,也要让各族群众喝上"安全水"1974年7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人物语录】吃上了甜水,伽师人祖祖辈辈的梦想成真了。值!此生无憾。【媒体报道】刘虎经常对身边的干部讲:“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在刘虎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原本3年的改水工程,8个多月完成,47.5万名群众彻底告别苦咸水。2020年9月,刘虎住进了医院,被确诊癌细胞扩散,转移至骨髓。盖孜河静静流淌。刘虎用忠诚和大爱、热血和激情,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为民之歌。——新疆日报《“让乡亲们吃上甜水,此生无憾”》【适用主题】脱贫攻坚;奉献精神;大爱;环保;一心为民04.李玉:“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1944年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2012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人物语录】脱贫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但经过这八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摆脱绝对贫困了,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的乡村,原来的落后状态,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面貌,真是让我由衷幸福。【媒体报道】年已7旬的李玉,仍然在食用菌产业的一线忙碌着,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2012年以来,他先后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虽然已经是院士,但在接受采访时,他笑称自己就是一个热爱技术推广的“蘑菇人”。——新京报《贫困标签撕得真不容易我有幸参与其中》【适用主题】乡村振兴;科技扶贫;科学家精神;家国情怀05.张小娟:事故发生前,她本计划连夜赶回县里加班1985年4月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解决群众困难。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人物语录】脱贫攻坚已步入冲刺阶段,此时的我们,也加快了奋斗的步伐,将全部时间都交给脱贫攻坚。【媒体报道】“‘年轻一代’的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他们去外面打工,村子便空荡、寂寞……可是,他们都去见世面了,村子谁来发展?”在张小娟的文章《寂寞城马》中,提出了对家乡城马村发展的设想——“城马高山上有蕨菜,花椒树在这里长得不错,城马不缺水,适宜各类果树的生长,尤其是核桃……想办法发掘一切资源,创造有利条件,使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事情可做,大概是一条必要的路径。”——澎湃网《扶贫路上的格桑花》【适用主题】脱贫攻坚;青年榜样;一心为民;家国情怀06.张桂梅: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1957年6月生,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人物语录】我这辈子的价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边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媒体报道】“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光明日报《张桂梅为何让人热泪盈眶》【适用主题】教育扶贫;初心;坚守;无私奉献;红色教育07.赵亚夫:40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1941年4月生,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34000元。【人物语录】我的爱好就是帮助农民富起来,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想要继续奋斗。【媒体报道】“年轻人的任务就是为祖国的建设,要为贫困农民能过上好日子奋斗。”1958年赵亚夫就读宜兴农林学院,开学典礼上,一位领导的发言让赵亚夫牢记了半个多世纪,而后的几十年经历也证明,赵亚夫就是这样做的。再过一个多月,赵亚夫就将迎来八十岁大寿。“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农村,退休没能停下来,现在已经80岁的我,仍旧还不想停下来。”赵亚夫说。——新京报《帮农民过上好日子80岁仍要“继续奋斗”》【适用主题】科技扶贫;乡村振兴;奋斗;初心;家国情怀08.姜仕坤:“解决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1969年12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6年4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人物语录】我是农民的兒子,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要做对得起农民的事情。【媒体报道】一支蜡烛,燃烧的光芒越大,损耗的速度就越快。为了晴隆人民尽快迈向小康,姜仕坤牢记党的宗旨,肩挑责任和重担,把生命当蜡烛燃烧。而当春蚕丝尽,蜡炬成灰,生命激情燃烧中所释放的巨大光芒,将以崇高、忠诚和无私的精神力量,让人震撼和景仰,定格成为永远值得怀念的风景。——人民网《赤子之心公仆情怀》【适用主题】脱贫攻坚;忘我精神;无私奉献;家国情怀09.夏森:累计捐出自已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1923年9月生,夏森同志14岁开始投身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人物语录】我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到每一位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媒体报道】包括夏森在内,一大批英雄模范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了满腔的赤诚,带领、帮助群众攻坚克难摆脱贫困,用热血和实干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无悔的坚守点亮贫困群众通向幸福的明灯。穿越岁月的时光,在颁奖现场,他们依然顽强向上、精神矍铄,给人满满的正能量。——人民日报《“轮椅上的获奖者”》【适用主题】教育扶贫;无私奉献;初心;艰苦朴素;家国情怀10.黄文秀:“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1989年4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6月,她在从百色市田阳区返回乐业县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人物语录】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媒体报道】黄文秀整天在城乡间奔忙,在村屯间穿梭。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两万五千公里,她为此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黄文秀快乐而充实的一年,换来了丰硕成果:百坭村完成屯内1.5公里道路硬化,新建4个蓄水池,安装17盏路灯,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有88户418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到2.71%。——光明日报《初心镌刻在脱贫征程中》【适用主题】脱贫攻坚;无私奉献;青年责任与担当;家国情怀脱贫攻坚10大先进集体三【简介】1962年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数据】2017年以来,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5.6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媒体报道】59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荒原上建成百万亩林海,栽下的树一米一株可绕赤道12圈。从“一棵树”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了塞罕坝的成长,记载着生态建设的进程。据统计,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万人呼吸一年,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10倍,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澎湃新闻《塞罕坝:荒原上建成百万亩林海》【适用主题】脱贫攻坚;坚守;不忘初心;生态文明;环境保护01.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简介】大湾村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29.12%。脱贫攻坚战以来,大湾村依靠发展“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数据】2018年,高质量实现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20元增长至2019年的14236元。建设完成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129户439人,其中贫困群众62户201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定制有机茶园50.8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人,户均年增收7000余元。积极开发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项目,2020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35万多人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媒体报道】雨后的大湾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灵气秀美,生机盎然,幢幢小楼错落有致,男女老少有说有笑,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山路颠颠簸簸,进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甚至家徒四壁……作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直到2014年,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6%。大湾村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业等支柱产业,蹚出了一条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子。实践证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老区希望无限!——求是网《大湾村的幸福故事》【适用主题】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脱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02.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简介】上世纪80年代,下党乡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脱贫攻坚战以来,下党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脱贫,坚持紧紧依靠群众,感恩奋进、埋头苦干,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创新扶贫定制茶园,带动茶农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创立“下乡的味道”农产品公共品牌,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建共享机制。【数据】2020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9元,1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民宿等旅游业态56家,2020年接待游客和学员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媒体报道】“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昔日的下党乡是福建全省唯一的“五无乡”,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下党乡没有一条路。三十多年来,在下党乡这片土地上,发生着“滴水穿石”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如今这个昔日的“五无”乡镇,全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已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使寿宁县至下党乡的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到45分钟。昔日的天堑变通途,路通了,下党乡逐渐从闭塞落后的穷乡僻壤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红色旅游小镇,全乡面貌焕然一新。——金台资讯《乡村振兴是“战场”,我们要加油干!》【适用主题】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脱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03.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简介】叶坪乡有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8户、8908人。脱贫攻坚战以来,叶坪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担当实干、尽锐出战。【数据】全乡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124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16个,带领78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新精准扶贫“五个一”管理模式,实现“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率先探索贫困人口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筑起健康扶贫“第四道保障线”;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形成万亩蔬菜、万亩脐橙、万亩白莲、十万生猪、百万蛋鸡的“五个万”基地。。【媒体报道】脱贫攻坚是一项全新的“试验”,没有任何现成的路可走。只有放开手脚,才可能闯出新路。叶坪乡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全乡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124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16个,带领78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新精准扶贫“五个一”管理模式,实现“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都市现场《坚持90年的初心,叶坪乡脱贫闯新路》【适用主题】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创新;勇于尝试04.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简介】十八洞村两委班子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就业扶贫、产业发展、兜底保障、互帮互助上精准发力,2016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根基,探索“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数据】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先后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5大产业体系,2013年至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668元增长至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突破200万元。坚持开放交流、互学互鉴,成为中国精准扶贫对外交流窗口。。【媒体报道】2016年,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6.76%下降到2016年的1.28%,目前,十八洞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1466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6.4万元,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这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追梦者的时代,为告别贫困喝彩,为小康生活喝彩!——中国青年网《美!十八洞村的脱贫面孔》【适用主题】精准扶贫;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奋斗;因地制宜05.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简介】三河村是大凉山腹地的深度贫困村,过去三河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贫困发生率达46.47%。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实现脱贫致富。【数据】全村土豆种植面积3300亩,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花椒种植1500亩,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利用发放产业扶持周转金等措施鼓励贫困户养殖家禽、能繁乌金母猪、西门塔尔牛等,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利用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已形成5000箱的养殖规模。此外,三河村还发展了核桃、云木香等产业,建立起旅游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媒体报道】“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人民网《脱贫不放松,凉山发总攻》【适用主题】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奋斗06.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简介】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3条“电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织起了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光明网”。特别是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历史,标志着西藏迈入统一电网新时代。【数据】先后完成833个易地搬迁扶贫点、4807个扶贫产业项目配套电网建设任务,保障搬迁群众1.98万人安全稳定用电。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189支1222人赴41个贫困村开展帮扶,投入帮扶资金1100万元,大幅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带动4383名群众脱贫。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媒体报道】这个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为世界屋脊织起了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光明网”。正是因为阿里联网工程,西藏主网覆盖从2015年底的58个县供电人口218.4万人到2020年74个县供电人口近330万人,全区总人口的97%用上了大网电,标志着西藏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4县的统一电网新时代——中国电力新闻网《听,雪域高原的幸福歌声》【适用主题】为人民服务;全面小康;民族团结;精准扶贫07.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简介】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户、548人,贫困发生率30.7%。脱贫攻坚战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截至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3元。建成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于一体的村服务体系。【数据】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日光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年存栏3000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2300头生猪养殖场,总规模500KW的光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媒体报道】郝家桥变了,昔日崎岖坎坷的土路变成了条条蜿蜒平坦的公路,昔日堆放着垃圾与杂物的荒地变成了别致美丽的文化广场,昔日破败萧条的校舍变成了现代化的校园。郝家桥变了,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昔日冷清沉寂的村庄如今到处荡漾欢歌笑语、彰显勃勃生机。从贫穷落后的偏僻村落,变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乡亲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陕西日报《郝家桥的变迁》【适用主题】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08.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简介】2015年底,班彦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600元,村集体经济为零。脱贫攻坚战以来,班彦村把发展生产同促进就业相结合,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相结合,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风貌相结合,2017年3月完成了整体搬迁,年底整村实现脱贫。【数据】紧紧围绕脱贫致富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线引领,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等各项致富产业多点开花、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总体目标。202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41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9万元。。【媒体报道】“班彦”,土族语言中的意思是“富裕幸福的地方”。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班彦村,拥有“幸福”的名字,曾经却因为地处穷山沟,村民生活并不富裕。2017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后,班彦村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如今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扶贫搬迁改善生活,特色产业促进发展,教育改变未来。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突然想起,盘绣园里有朵“太阳花”。这个土族人创造出来的图案,七彩艳丽,包含多重美好寓意。如今,班彦村就是那朵最美的“太阳花”,向阳生长,朝气蓬勃!——新华社《班彦村: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适用主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精准扶贫09.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简介】1997年4月,闽宁协作对口帮扶领导小组作出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命名为“闽宁村”。23年来,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引企业、育产业、惠民生,形成葡萄酒、菌草、黄牛、劳务经济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东西协作的脱贫之路、产业支撑的致富之路、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数据】从最初8000人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媒体报道】在银川南端、贺兰山东麓,有一个被誉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的小镇——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移民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人民日报《山海协作地美丽新乡村》【适用主题】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脱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四脱贫攻坚素材运用事例

贫困,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必须要踏碎的山石;脱贫,是中华民族必须要成就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速度,攻坚克难,扎实践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脱贫奇迹”。贫攻坚历程中的“地标”。近年来,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帮扶下,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山苗族贫困村到脱贫攻坚示范村的变身。曾经被贫困压得褪了色的山水裹上了鲜活美丽的外衣,游客络绎不绝;昔日被贫困压得弯了腰的村民各寻产业、各有出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十八洞村的蝶变,是我国脱贫事业的缩影,也将会是各贫困村县的未来写照,见证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运用示例1、2

中国的脱贫之路,注定是艰辛的,是难行的,是荆棘之路与泥泞之路。要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在于千千万万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的基层干部。他们是时代的“逆行者”,选择到最困难的地方奉献青春,诠释扶贫领路人的责任与担当。“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九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迎丰村村主任王丰华,与村民同频共振,收集了260多个村民梦想,以梦为马,建设美丽乡村。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担当精神,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无私精神,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的攻坚精神。这些基层干部迎难而上,甘于奉献,为贫困群众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迎丰村的“梦想墙”

古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近有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再有近代以来因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民不聊生而引致的贫困梦魇……历史告诉我们,贫困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更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无数的科学技术人员前往贫困区,授之术,立其业,帮助当地人习得技艺,找到收入突破口,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使经济方面的改善也渐有起色。短短三年时间,八亿人口成功脱贫:杂草丛生的盐碱地,盛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荒无人烟的偏远山沟,运出一批批精美的工艺品;黄沙漫天的戈壁荒漠,立起一株株绿色的身影;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横贯南北,一座座工厂传来百姓的希望与欢笑声……著名作家余光中曾在《欢呼哈雷》中写道:“我们的国家永远积极向上,民族的意志也永远向前。”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精神,是由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等,在脱贫攻坚战中书写锻造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到了他们中的楷模: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让伟大的精神始终在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运用示例3、4

摆脱贫困,难;巩固脱贫成果,更是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个起点,擦亮着奋斗的底色,凝聚着迈向更好生活的力量。应该说,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逗号”,我们用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写下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叹号”。展望未来,为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我们要继续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开创新的伟大奇迹。

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时代的目标,也是青年的理想;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的路上,乡村无疑将担当重要的角色,如何让乡村再现生机活力,如何建设出更好美丽乡村,将是青年们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青年更应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不断思考,尽己所学,在扎根乡村的基础上,带给乡村一次又一次崭新的变化。耶鲁大学毕业的村官秦玥飞,回乡奉献,尽己所能,扎根乡村,为了乡村腾飞的理想,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道路,于追寻理想、实现自身的过程中也切合了时代的伟大命题——实现乡村振兴。保有蛙鸣阵阵,良田千顷,从长远上让乡村真正成为的“富村”,而不是“扶村”,这才是青年与时代共同的理想,亦是个人奋斗的目标。运用示例5、6五脱贫攻坚时文精析①“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大大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数据是脱贫伟业最好的证明,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西海固人告别了世代饮用的苦咸水,喝上了“有点甜”的自来水;是怒江两岸的人们结束了溜索过河的艰险,走上了代表新生活的钢架大桥;是新疆、藏区的牧民摆脱了千百年来梦魇般挥之不去的肺结核、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以健康体魄拥抱新希望……这些数据表征着曾经的贫困家庭子女再不会堕入因贫失学的绝望;表征着贫困群众再不会蜷缩在漏风漏雨的危房中长吁短叹……】01.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来源:人民日报②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脱贫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攻坚难题。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当时我们面对的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不仅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弱,而且大多分散在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高山大川阻隔的地方。在8年攻坚期内,我们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短短8年时间,从温饱有虞到吃穿不愁,从看病、上学有困难到基本医疗、义务教育有保障,从住危房、喝苦咸水到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从交通闭塞到内联外畅,从产业匮乏到百业竞兴,从坐等救济到自强不息,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贫困地区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历史性、标志性、趋势性的伟大成就。【脱贫大战的号角,吹响在神州大地贫落后、发展薄弱的区域,注定是在困难之石中“开采机遇”、创造奇迹的一场硬仗。论述中“8年蝶变”的一组排比层层递进,注意积累。】③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成功地打破了减贫边际效果递减的“规律”,历史性地实现了绝对贫困清零。2012年底,我国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用8年时间帮助这么多人摆脱贫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成功地攻克了减贫边际效果递减、贫困人口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往往难以继续下降的世界难题。国际经验表明,当贫困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的3%左右时,减贫就会进入最艰苦的阶段。2017年我国接近这个临界点时,党中央及时作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2017年,大大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谈到:“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并将以“三区三州”(“三区”指的是西藏、四省涉藏州县、南疆四地州,“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锚定为脱贫攻坚战后半程的主攻对象。曾经刷屏全网的大凉山“悬崖村”,就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从藤条到铁梯,天堑变成通途,“悬崖村”是“三区三州”咬定青山、闯关夺隘的见证,也是中国打赢减贫最艰难战役的标志。】有了这样的战略部署,我国的减贫速度才得以保持。2018年至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仍分别减少1386万人、1109万人和551万人。【脱贫大战的征程,冲破了减贫边际效果递进、趋势放缓的铁律,跨越了疾风骤雨的“疫情加试”。】④称之为奇迹,是因为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2020年10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全球可能将新增1亿多极端贫困人口。这是世界银行1990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次。【世界贫困人口暴增,让中国的减贫数据更加光彩熠熠,中国的脱贫经验更为弥足珍贵。】而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出色地答好了抗疫、抗洪两道“加试题”,如期兑现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大战的成果,是世界减贫的生动样本,全球贫困顽疾的破局密码。】

(一)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1)引题(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们创造了奇迹);(下文分析何以称之为奇迹)——(2)原因1:办成多年未解难题(过去到现在:十八大拉开序幕—8年攻坚伟大成就);(3)原因2:打破规律绝对清零(精准扶贫,数据对比);(4)原因3:提速减贫贡献经验(他国和我国对比论证)(可以加个简单的总结结尾)结构思路①近日,一条“截至去年年底,超1800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热议。大众感叹道:“人类历史的奇迹,不是说大话、空谈出来的,是一脚脚泥,一把把土,一滴滴汗,一条条命真抓实干出来的!致敬!”纵观1800背后的一帧帧故事或许有所不同,但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熠熠生辉的宝贵品质都让我们肃然起敬!【这篇文章是依托于“1800多名战士”谈脱贫攻坚精神。大大在表彰大会上将脱贫攻坚精神概括为24个字:上下同心(党团结带领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全党动员、举国行动、合力展战贫的磅礴力量)、尽锐出战(发挥制度优势、集中精锐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智慧和精神状态)、精准务实(实事求是、科学施策、真抓实干的实践品格)、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精神)、不负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和使命担当)。】02.致敬1800背后的你来源:四川新闻网②“1800”背后是勇于担当的宝贵品质。【“1800”回荡着勇于担当的铿锵足音】“腿上有泥,心中有党,手上有劲,脑中有方,身后有光”,这就是扶贫人最真实的刻画。【这也是党员干部投身基层工作的生动写照。】当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扶贫干部们在人民群众的期盼中,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时不我待的气魄,砥砺冲劲、锤炼拼劲、铆足干劲、集聚韧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智慧与力量。他们走进深山、扎下帐篷、签上名字立下军令状,在脱贫一线扎下“根”与“魂”,千方百计找准每个贫困户致贫、返贫、脱贫问题的“病根”,力在激活贫困户的“精气神”,为贫困群众找准最切合实际的脱贫“药方”。【上下同欲的力量最为磅礴,因为有广大扶贫干部的主动担当、倾情投入,把智慧和希望洒在一个个贫困村,才激发了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带动了更多力量参与扶贫,让神州大地呈现一派“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虽然生命定格在扶贫的岁月里,但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将永远铭刻在祖国的尺寸土地上,烙印在乡亲们的心尖处,他们身负使命砥砺向前的宝贵品质我们应当致敬并继续践行,为今后的乡村振兴之路再添薪火!02.致敬1800背后的你③“1800”背后是愈挫愈勇的宝贵品质。【“1800”标注着愈挫愈勇的奋进足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贫困就像风,风是有力量的,弱者总是被风吹倒,而强者则迎风而上,把风甩在身后。】,骨头越硬越要啃下,担子越重越不推卸,不断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把责任“米秒不差”地落实,这就是扶贫人愈挫愈勇的宝贵品质。在扶贫的路上他们身怀“绝技”,对各项扶贫政策“了如指掌”,脑海中形成系统清晰的工作“现状图”、“明白账”、“路线图”。他们把红色资源变致富产业,筑牢不断流的“主动脉”;他们开出教育、就业两道“药方”,让贫困深山的孩子接受教育后,顺利就业带动全家脱贫;他们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医疗互助平台,精准缓解因病致贫返贫……8年,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却刻下永恒印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拔掉“穷根”,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奋斗在“娄山关”,挑战在“腊子口”,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正是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出扶贫史上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勇毅的脸庞背后愈挫愈勇的坚定信念和宝贵品质引领我们的脱贫事业走向成功!【这段论证运用大量比喻,既生动又接地气,大家可以积累下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02.致敬1800背后的你④“1800”背后是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1800”映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光芒】“人民不必记得我,祖国的山河会记得我”,这就是扶贫人的胸怀。很多基层扶贫人员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日,日夜不息奔跑在扶贫一线,连回家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支书、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直到生命的“极限”,用时间、脚步读懂了群众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用行动诠释赤诚,以赤诚赢得民心。他们燃烧着自己,却成就了家国人民,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这些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追逐人民的梦想,用热血燃烧出信仰的熊熊之光…让我们向扶贫路上付出青春、生命的扶贫干部们致以诚挚的敬意,正是他们舍小我、为大我,在无私奉献之中铸就家国大爱,中华民族才能在摆脱绝对贫困的大道上阔步挺进!【这里补充一下大大在表彰大会中提到的脱贫先进人物: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02.致敬1800背后的你⑤这一路,栉风沐雨,焚膏继晷。扶贫干部们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一任接一任奔赴“战场”挥洒热血,锤炼出平凡而伟大的宝贵品质。当百年党旗辉映全面小康,扶贫将成为一段历史,很荣幸,我们以艰辛的努力,让绝对贫困在中国已成为“过去时”。02.致敬1800背后的你结构思路(1)引题:牺牲的1800人的宝贵品质让人肃然起敬;(下文分析分别都是哪些宝贵品质)——(2)分析1:勇于担当(腿上有泥,心中有党,手上有劲;砥砺冲劲、锤炼拼劲、铆足干劲、集聚韧劲);(3)分析2:愈挫愈勇(现状图、明白账、路线图,红色资源变致富产业,筑牢不断流的主动脉);(4)分析3:无私奉献(解释+例证+总结:李保国、张桂梅、黄大发、黄文秀、黄诗燕);(5)结尾总结(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百年党旗辉映全面小康)【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天地,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从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径、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方面真实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这篇文章以《白皮书》为线索展开,结构和观点比较清晰,也有较为丰富的素材可供积累。】03.人类减贫的宏观叙事,中国用奋斗来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