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与植被》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生物圈与植被》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生物圈与植被》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生物圈与植被》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生物圈与植被》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4《生物圈与植被》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对植被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归纳各类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与作用。2.分析说明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各类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与作用。2.分析和归纳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意义。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航拍中国库布齐沙漠》,以大致了解人类通过大力植树种草等恢复植被的措施治理沙漠,使沙漠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的事例,理解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植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欲望。【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和掌握了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地表植被的主要类型、分布、主要生长特征等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植被的相关知识,包括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认识和理解植被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现在开始学习吧!(板书)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拓展】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阅读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环境为植被的发育、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2.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3.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的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板书)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环境对植被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1.自然环境深刻影响植被的种类与分布。(1)气候:不同热量、降水及组合状况,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不同。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的地区——森林植被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荒漠植被(2)土壤、地形等因素也会影响植被的种类与分布。①土壤:碱性土壤利于紫薇生长;酸性土壤利于马尾松、茶树生长。②地形:海拔不同,会引起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变化。2.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小结,完成表1.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分布可以指示环境:植物种类指示环境苔藓阴湿环境铁芒萁酸性土壤碱蓬碱性土壤接下来,教师展示系列图片资料或示意图,依次展示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与作用。1.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主要通过热量和降水决定植被的种类和特点。2.土壤对植被的影响:土壤的类型决定植被的种类。3.地形对植被的影响:海拔高度影响植被的类型。4.水文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影响植被的分布。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新疆被誉为著名“瓜果之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并回答:试分析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新疆晴天多,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②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植物养分积累学生进行活动探究2:影响龙井茶产地分布及品质的自然因素。龙井茶是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又以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的西湖龙井最为知名。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14℃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而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若在我国北方地区栽植龙井茶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生:(可能的答案)不会成功。(1)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温度过低,易形成低温冻害。(2)春季生长期降水量少,影响茶树生长。(3)北方地区主要以中、碱性土壤为主,且在春季土壤湿度较低。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因素。银杏是一种“色相”树种,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非常适合城市绿化。进入秋季,金黄黄的银杏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影响树叶变黄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光照、风力和树龄等。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银杏树属于哪一类森林植被?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你能判断哪一个城市的树叶先转黄吗?说出理由?生:(可能的答案)1.银杏树冬季落叶,故可判断为落叶阔叶林。2.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原因主要是温度降低,与南京相比,北京的气温先降低,故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东北地区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原因。东北大米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与一般的大米相比,有机大米含有的这些微量元素有很多是普通大米所没有的,而这些微量元素又刚好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这也是东北大米特别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试解释为什么东北能够种植出如此优质的大米?生:(可能的答案)东北盛产优质大米的原因主要在于有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体表现为:①肥沃的黑土②生长期长③昼夜温差大(板书)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观看视频《森林、湿地与草原生态系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植被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生:(可能的答案)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接下来,教师展示相关文字材料及图片资料,学生逐一阅读并分析理解以上四点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与意义。阅读材料一,概括森林植被对环境有什么意义?材料一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据统计,0.4公顷林带,一年中可吸收并同化100000千克的污染物。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千克的二氧化硫。因此森林中的空气清新洁净。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森林里有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负氧离子,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呼吸平稳、血压下降、精神旺盛以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测定,在城市房子里每立方厘米只有45个负离子,林荫处则有100~200个,而在森林、山谷、草原等处则达到10000以上。生:(可能的答案)1.森林能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阅读材料二,概括森林植被对环境有什么意义?材料二森林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据统计,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生:(可能的答案)2.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阅读材料三,概括森林植被对环境有什么意义?材料三森林植物通过生化反应,在大气、土壤和降水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并贮存在体内各器官的年价值量为0.21万亿元。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达0.17亿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森林生态系统为生物物种提供生存与繁衍场所,对其起到保育作用的年价值为2.40万亿元。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为数以万计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场所,具有强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生:(可能的答案)3.森林能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阅读材料四,概括森林植被对环境有什么意义?材料四狂风吹来,树木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生:(可能的答案)4.森林能防风固沙,保育土壤。【归纳总结】森林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图示:森林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学生进行活动探究5:流石滩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旬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阅读以上材料,思考并回答:1.高山流石滩自然环境有何特点?生:(可能的答案)1.自然环境特点:(1)大气圈(气候):低温、风大、光照强;(2)水圈(水源):缺水;(3)岩石圈(土壤):土壤贫瘠;(4)生物圈:动植物稀少。(问题承上)2.高山流石滩植物的各种特征有何好处?师生小结,图示: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因素。【归纳提升】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共同完成表2.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表2.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影响气候太阳辐射(光照)光照充足,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热量热量条件好,植被生长快,较茂密。降水量降水丰富利于植被生长,年降水量400mm以上适合森林,200mm~400mm草原,不到200mm荒漠日较差日较差大,利于植物养分积累地形海拔(水分和热量),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影响土壤发育),山顶和山麓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酸碱度,墒情(湿度)水源水源丰富的地方利于植物生长学生进行活动探究6:华北地区传统民居栽植树木与环境的关系。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试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归纳提升】自然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影响。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1.读图1,指出“旗形树”形成的影响因素。2.读图2,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是怎样适应干旱环境的?3.读图3,指出铁芒萁分布区的土壤类型。生:(可能的答案)1.风向。2.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很小呈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根系发达,以便从地下吸收水分。3.酸性土壤。学生进行活动探究7:从三北防护林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步建成横跨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土地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草原和林网生态逐步好转。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涉及到哪些植被类型?2.图中植被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3.假如你从内蒙古高原东部到西部旅行,可发现植被是怎样过渡的?原因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1.天然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植被;防护林等人工植被。2.环境为植被提供了生长条件,同时植被会改造某些其生长的环境条件。3.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原因:自东向西水分条件越来越差。学生进行活动探究8:纳马夸兰沙漠的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材料纳马夸兰沙漠南临好望角,西濒大西洋,是一块南北狭长、荒凉干旱、地貌地形多样的沙漠。这里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年平均降水量约150mm,部分区域不足50mm,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为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超过3000种植物,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000多种,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即可满足其生存需要。为了存活,在某些时候纳马夸兰地区大部分多肉植物会选择“休眠”度过。根据以上材料,讨论并回答: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有哪些?生:(可能的答案)①沙漠形成早,生物进化时间长;②地形地貌多样,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③沙漠南北狭长,水、热条件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的生存环境;④少量雾气和露水存在使肉质植物可长期存活,大量繁殖;⑤沙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课堂小结】【当堂练习】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回答1~3题。1.该漫画反映植被适应的环境特征是()A.高寒 B.干旱C.温暖 D.湿润2.该漫画反映植被适应环境特征的习性是()A.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茎叶覆盖茸毛C.具有肉质茎或叶 D.叶片为革质3.该植被分布地区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石漠化B.土壤酸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