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_第1页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_第2页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_第3页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_第4页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第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自主神经系统组成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分布第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第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自主神经分布第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①自主神经由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组成,节前纤维属B类纤维,节后纤维属C类纤维③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②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1-腰3)段灰质侧角,副交感起自脑干的脑神经核和脊髓(骶2-骶4)段侧角④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较局限⑤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和肾只有交感神经支配第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紧张性支配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3.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交感:在环境急骤变化时,可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副交感: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等功能第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与应急反应(emergencyreaction),动员循环、呼吸等系统储备功能,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有利于机体适应内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

迷走—胰岛素系统起休整恢复、积蓄能量作用第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心率心率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呼吸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呼吸道粘膜腺体分泌消化消化消化分泌粘稠的唾液分泌稀薄的唾液泌尿生殖排尿排尿分娩;生殖分娩;生殖眼扩瞳缩瞳皮肤汗腺分泌;竖毛肌收缩内分泌和代谢肝糖原分解胰岛素分泌表: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第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的内脏调节功能脊髓是某些内脏活动如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反射的初级中枢(二)低位脑干的内脏调节功能延髓—基本的生命中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第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下丘脑的内脏调节功能1.

体温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为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2.

水平衡调节下丘脑外侧区有饮水中枢存在脑渗透压感受器,控制ADH分泌3.

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4.

生物节律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是控制日节律的关键部位5.

其他如产生某些行为欲,调节摄食、饮水和性行为等第1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监察细胞感受激素浓度下丘脑调节肽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调节激素的分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第1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下丘脑摄食中枢外侧区外侧区第1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下丘脑饱中枢腹内侧核腹内侧核第1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大脑皮层的内脏调节功能(2)边缘系统(1)新皮层第1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1)新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电刺激新皮层能引起一系列内脏活动的变化,内脏功能活动可以建立条件反射。第1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2)边缘系统大脑半球内侧面环绕脑干头端的环状结构

第1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边缘系统功能(1)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2)调节情绪和行为(3)调节摄食行为(4)参与记忆功能第1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本能行为摄食行为下丘脑存在摄食中枢和饱中枢;杏仁核。(1)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

(2)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饮水行为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量减少渗透压感受器肾素-血管紧张素性行为下丘脑;杏仁核第1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情绪定义: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特殊心理体验和特定的行为反应恐惧和发怒腹内侧区是防御反应区,刺激背侧区逃避,外侧区攻击与杏仁核、中脑也有关愉快和痛苦奖赏系统或趋向系统惩罚系统或回避系统情绪生理反应动机

第1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第2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学习与记忆学习:通过神经系统接受环境信息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记忆:将获得的信息在脑内储存,读出的过程第2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学习和记忆的形式1.学习的形式非联合学习(如突触可塑性,例如习惯化和敏感化)联合学习(如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第2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操作式条件反射:动物必须通过自己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操作,才能得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海马回路:海马穹隆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第2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条件反射建立

将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无关刺激在前,非条件刺激在后,这一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无关刺激成为条件刺激第2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第2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条件反射的泛化条件反射的分化条件反射的消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消失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原先把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化为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第2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几乎是无限的;具有易变性和灵活性,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第2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两种信号系统

现实具体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客观事物的抽象信号——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第一信号系统,人和动物共有;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称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是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生理基础。第2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记忆的形式陈述性记忆情景式记忆语义式记忆非陈述性记忆根据记忆的储存和回忆方式: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短时程记忆中时程记忆长时程记忆第2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按储存与回忆方式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第3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人类的记忆过程和遗忘1.人类的记忆过程感觉性记忆:〈1秒单个神经元后电位作用第一级记忆:几秒神经环路活动第二级记忆:几分-几年蛋白质合成第三级记忆:相对永久突触改变前两阶段属短时性记忆,后两阶段属长时性记忆。第3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记忆的信息流示意图第3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表:按记忆时程的记忆分类及机制第3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遗忘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定能力,遗忘并不意味着记忆痕迹的消失顺行性遗忘:慢性酒精中毒;老年痴呆逆行性遗忘:脑震荡第3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大脑皮层的语言活动功能大脑皮层语言功能区,大脑皮层损伤引起的语言活动障碍二、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第3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①损伤中央前回下部的前方(44区Broca区):运动性失语症②损伤额中回后部:失写症③损伤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症④损伤角回:失读症第3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与语言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第3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病名损伤部位症状

失读症角回视觉、语言功能正常,却看不懂文字含义。失写症额中回后部能听懂语言、看懂文字、会讲话,却不会书写。感觉失语症颞上回后部会讲话、会书写、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谈话。运动失语症Broca区能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却不会讲话。

表:皮层语言代表区及相应病变

(阅读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说话中枢)第3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优势半球(dominanthemisphere):(二)优势半球和皮层功能的互补性专门化概念:语言活动功能主要集中在左侧大脑半球,是一种一侧优势特点:①此种现象仅限于人类②右利手的优势半球在左侧第3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大脑皮层的功能优势现象

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的大脑半球称优势半球,90%以上的人为右手利,其优势半球在左侧大脑皮层。左手利者,其优势半球可在左侧,亦可在右侧,或两侧兼有。裂脑人实验第4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左侧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及抽象思维能力上占优势右侧大脑半球在非词语认知功能(如空间辨别、触觉认识、深度知觉、音乐欣赏)上占优势。两侧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现象既有先天因素,又因后天训练而形成。

第4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脑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spontaneouselectricactivityofthebrain)在无明显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大脑皮层经常性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皮层诱发电位(evokedcorticalpotential)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自发脑电活动可用引导电极在头皮表面记录下来,临床上用特殊的电子仪器所描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如果将颅骨打开,直接在皮层表面安放电极引导,记录出的脑电波为皮层电图。两者均是大脑皮层自发的电活动。第4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皮层诱发电位主反应后发放次反应体感诱发电位第4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特征表:正常人四种基本的脑电波频率/Hz8~1314~300.5~34~7波幅/μV20~1005~2020~200100~150活动深睡困倦αβδθ安静闭眼脑电图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诊断作用第4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脑电图第4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α波阻断当睁开眼睛或受到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转而出现β波,这一现象称α波阻断。脑电活动由同步化转变为去同步化时,表示皮层兴奋活动增加脑电活动由去同步化转变为同步化时,表示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第4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alphawavesEyesopenEyeclosealphawavesalphaBlockα波阻断α波在人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常具有α波的“梭形”波群变化,当睁开眼睛或受到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转而出现β波,这一现象称α波阻断。第4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睡眠和觉醒觉醒时,脑电波一般呈同步化快波睡眠时,脑电波一般呈同步化慢波前者占1/3,后者2/3两者比较:睡眠时机体与外界主动联系大为减弱,失去对环境变化精确的适应能力。①感觉减退②肌肉松弛③副交感活动占优势两者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第4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睡眠特点①

不同的年龄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成人:7~9h;老人:5~7h;儿童:10~12h;新生儿:18~20h②

不同的动物,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④

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种时相③具有促进精力和体力恢复的作用第4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不同动物的睡眠时间第5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1.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2.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PS)快波睡眠(fastwavesleep,FWS)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sleep)入睡:慢波睡眠,少异相睡眠醒来:慢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慢波睡眠→快波睡眠→慢波睡眠(反复)第5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脑电慢而同步(δ波),循环、呼吸,植物神经活动降低且稳定。正常人无论睡眠长短,SWS长度大致相同,深而相对无梦,生长激素分泌↑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第5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PS)出现去同步化波(快波睡眠,快动眼睡眠)各种感觉进一步↓,唤醒阈提高,肌肉完全松弛,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眼球快速转动,植物NS呈明显不规则的短时变化,生长激素分泌↓,多梦。儿童快波睡眠T>成人快波睡眠T第5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动物实验发现PS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利儿童NS成熟,有利于建立新突触联系而促进记忆,也有利于促进精力恢复。是夜间突发某些疾病的部分原因。第5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睡眠两时相转换刚入睡时进入SWS,80’-120’后转入PS,20’-30’后又转入SWS,整个睡眠转换4-5次,后期PS延长,两时相都可唤醒,但入睡只能进入SWS两种睡眠都是必不可少的第5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反应慢波睡眠快波(异相)睡眠脑电图

慢波快波感觉↓↓↓肌反射及肌紧张↓↓↓血压心率低而稳升/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