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方案最终_第1页
边坡监测方案最终_第2页
边坡监测方案最终_第3页
边坡监测方案最终_第4页
边坡监测方案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局集工程限公司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至特钢厂段)中铁十一局集团五程限司二六年一月

目录.误!指书。.............错!指书。.................错误指书。...........................错误指书。.误!指书。............................错误!指书。..........................错!指书。..........................错!指书。..........................错!指书。.........................误!指书。测..............错误指书。..............................错误!指书。.................错误指书。..........................错!指书。..................!指书。...........................错误指书。一、工概况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起点位于沙坪坝区高家花园大桥桥头,终点向北延伸至沙坪坝区的区界处,它的建设能将井口、双碑和磁器口串联起来,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面貌,推动井双片区土地开发利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它是一条城市滨江路,它的建设有利于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的景观打造,由于本项目经过磁器口古镇,因此它的建设对磁器口古镇的交通改善、环境打造、品质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段工程中涉及边坡及挡墙监测施工的主要有:(1)K1+540~K2+300里程段内14#U型挡墙基坑开挖为深基坑高边坡施工。(2防洪护岸位于拟建沙滨路主线里程桩号右侧路基边坡为高填方边坡施工。二、深方和高填方基边坡义深基坑是指挖深高度H≥5m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1.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重庆磁井段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箱涵进口采用桩板墙施工,出口采用放坡开挖,在整个边坡、挡墙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变形观测记录。确保项目安全进行。三、高坡及挡墙监的目的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在施工期间建立边坡监测系统,用监测信息来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坡顶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主要受力构建的支护变形;出水点渗水与降雨的关系等。1据现场监测数据预测边坡变形趋势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边坡动态设计提供依据;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四、监实施流程高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表。

满满足稳定标准竣工清表、放线边坡开挖施工准不需要需要埋设监测仪测点仪器埋设不正常停挖或其他措施五、监项目

初测、调试开挖边坡动态跟踪监测满足稳定标准表1挖方边坡监测流程图本级开挖完毕依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主要监测项目为包括坡顶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主本级加固防护要受力构建的支护变形;出水点渗水与降雨的关系。1、表面位移:在各级边坡顶部、马道和坡脚设置观测标志,用全站仪进行坡顶开挖完毕监测,通过观测各点的位移量、累积位移量、位移变化速率来分析边坡表面的变形情况。继续监测加固措施2、支护结构(挡土墙)变形监测:对高于的挡墙进行监测,在挡土墙顶面布置监测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测量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进而分析挡墙的变形情况。3、裂缝观测:裂缝观测以人员巡视为主,有裂缝出现时布置裂缝监测断面,结合深层水平位移和表面位移观测成果综合分析。以上监测项目具体布置如下图:(1)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如图1图1

(2)高填方路堤监测项目如图2图2(3)高边坡路基监测项目图3图3六、监网布设6.1准点的设1、基准网点1.1择在边坡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良好基稳定且易于保存的地方埋设。2.2、基准点标志用Φ18mm的钢筋加工而成,长约~50c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顶部刻化一个十字丝,十字丝宽度应小于。3.3、在选定的位置挖一个0.3m×0.3m×0.8m长、宽、深)的基坑,用混凝土浇筑约0.7m,埋入测标,露出混凝土面5mm上部制作一个厚约4cm的保护盖。3.4、此点既作为平面位移基准点,又作为垂直位移基准点。3.5、共布设4个高程和水平基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以本工程水准点数据为起算依据。按四等水准观测方法进行施测,构成附合水准路线。3.6、当基准点与测点间不能通视或距离太远时在场地内设置工作基点,每期变形观测时先对其与基准点进行联测,再对监测点进行观测。6.2测点的设1、表面位移监测点在测点位置挖一个0.3m×0.3m×0.5m(长×宽×深度)的基坑,用混凝土浇筑约0.3m埋入长300mm~500mm长钢筋顶端磨圆)或50mm长直径20mm的圆头钢钉作为观测点。2、挡土墙位移监测点在测点位置用电钻挡土墙顶打孔,埋入圆头形螺钉作为测点标志(测钉直径10mm~12mm),共布置监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必要的加密。6.3测控制准1、累积位移量、累积沉降量:小于等于;2、日均位移量、日均沉降量:小于等于天;

其他监测项目的的控制指标据设计指标确定七、监方法及频率7.1面位移挡土墙位移测(1)、监测网的布设本边坡工程位移监测网分基准网、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三级布设。基准网在远离边坡的稳定位置布设,从该工程的建筑基准网导出,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与建筑基准网一致,用于检核工作基底的稳定性。工作基点在边坡体附近布设,用于观测边坡体各级坡面上的监测点。(2)、监测点监测要求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三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位移量。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时间——水平位移曲线。在开始监测前,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对各测点反复测量三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高程相比,计算出累计沉降量。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时间——沉降曲线。(3)、监测频率观测时间应根据位移速率、施工现场情况、季节变化情况确定,施工期间原则上每月观测4次,竣工后每月观测1次。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在边坡顶沉降位移加速期间和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时逐日连续观测。(4)、观测数据整理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按规范进行内业整理,按时提交监测成果资料。(5)、观测数据应用

员为保员员员为保员员边坡变形按一级边坡控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值不大于,日均位移速率不大于2.5mm/天;当坡顶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出现预警值后,监测人员应立即向建设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汇报,以利各方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提出解决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7.2缝监测裂缝监测以人工巡视为主,对于坡面地表发现的裂缝应分条进行编号,每条裂缝的两端、拐弯、中部和最宽处的两侧,应设立成对观测标志,并编号;用钢尺测定成对标志间的距离,变换尺位两次读数,读至.5mm,其差值不应大于1mm,裂缝的观测周期,视裂缝的发展情况而定,一般每月观测次,当裂缝发展较快时,应增加观测次数。把观察到的裂缝的走向同位移监测成果相对比,对出现裂缝的断面要格外引起重视。裂缝标志点的埋设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裂缝的形状、宽度应测绘到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上,从裂缝出现到观测结束,应施测次裂缝平面图。八、监管理体系和证措施8.1测管理系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我单位5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监测分为三个监测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监测组织机构见图7项目经理部监测小组组长:测量主管测

3队组

图7施工监测组织机构图8.2测管理证措组组: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洪(1)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2)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应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3)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4)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5)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6)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规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7)监测数据均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