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课件_第1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课件_第2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课件_第3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课件_第4页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主讲:陈永生一、辣椒的概述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作物,起源于中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依据辣椒的植物学性状不同,可分为毛辣椒、长柄辣椒、木本辣椒、一年生辣椒四个种。现在我国南北各地栽培的辣椒属于一年生辣椒种。根据栽培方式和食用方法的不同,常分为“菜辣椒”和“辣椒干”。二、辣椒的生物学特性(一)辣椒的形态结构1.根:辣椒的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茎基部不易产生不定根。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养法、水分和固定植株防治植株倒伏。辣椒的主要根群分布在5-20厘米的土层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根系主要是幼嫩的根和根毛进行的,所以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根系的培育和保护,促使辣椒不断地产生新根。2.茎:3.叶:辣椒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幼苗出土后最早出现的叶称为子叶,子叶开始时呈浅黄色,以后逐渐变成绿色。子叶生长的好坏取决于种子本身的质量和栽培条件。种子发育不充实,子叶瘦弱;土壤水分不足,子叶卷曲不舒展;土壤水分过多或光照不足,子叶发黄。因此,幼苗是否健壮,可从子叶的生长状况来判断。子叶以后长出的叶片称为真叶。一般在北方栽培辣椒品种绿色较浅。在种植时,如果氮素充足,则叶形长;钾肥充足,叶幅较宽;氮素过多或夜晚温度过高时,叶柄长,尖端嫩叶凸凹不平,低温时叶柄短;土壤干燥时叶柄较弯曲,叶身下垂;土壤湿度过大时整个叶片下垂。叶片的功能:叶片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散发热量。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工厂,种子长成植株,出水分以外,全部干物质主要依靠叶片光合作用的积累。所以,叶片生长状况可以反映植株的健康状况,一般健壮的植株,叶片舒展有光泽,叶片色深,心叶色浅,相反,叶片不舒展,无光泽,叶色暗,叶片变黄皱缩。4.花:辣椒的花为完全化(两性花),异花授粉,虫媒花。辣椒的花较小,白色或绿白色。花是由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组成,5.果实:辣椒的果实为浆果,由子房发育而成为真果,果实辣椒生产是我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它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由于缺乏一整套的栽培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部分农户的辣椒产量和经济收入,根据近几年种植的基本情况,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土地选择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沙壤土为好。2—3年未种植茄科及蔬菜的地块,前茬以小麦、玉米、豆类作物为好。二、整地在秋耕的基础上,早春用联合整地机进行复式作业耙地保墒,整地标准达到“墒、平、齐、松、碎、净”六字标准,造成上虚下实的土壤结构。三、选用良种:应以羊角王和猪大肠为主,搭配四平头。四、适期播种严格播种质量,努力实现一播全苗。辣椒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为宜。采用机械开沟铺膜点种一次作业。辣椒种子吸水缓慢,发芽顶替困难,要严格整地播种质量,一方面坚决纠正地不平、不细,如播种深浅不一,就造成出苗不全;另一方面残膜不回收,年复一年,芽尖顶在残膜上,造成出苗不齐,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苗全是丰收的保证,苗不全是我厂辣椒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播种时采用干播湿出的方法,播种深度1—厘米,覆土厚度不能超过厘米,分口严密,每穴点种不小于10粒亩播种量600—800克,宽窄行种植(60—40厘米),株距24厘米,沟深20—25厘米,髙垄密植,采用单双株留苗,亩留密度10000—12000株。五、田间管理施肥提倡一次性施足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二铵20公斤,三料磷10公酸钾10公斤,结合整地施乳土壤。播后小水催芽,放苗时再补一水,现行后要及时中耕除草,进行保墒增温,促进幼苗早发。四片真叶施结合中耕进行间苗、定苗,之后蹲苗35—40天。六月中旬结合中耕、施肥及灌水,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2公斤,二铵5公斤,七天后紧跟第二水,封垄前适当培土防倒伏,以后每隔10—15天灌水一次,并且实行隔水施肥的方法,满足辣椒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全生育期追肥2—3次,每次亩冲施尿素10公斤。早晚灌水,严禁中午浇水,要求浅灌,禁止漫灌和串灌,灌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一般灌水8—10次,避免水淹辣椒基部。为了防止“落花、落叶、落果”问题,要十分重视肥水管理,培育壮苗,从养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叶面肥,一般喷3—4次。病虫防治:辣椒病虫危害十分严重,是提高产品和质量的最大障碍,应采取“防早、防小”的方针。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疫霉病。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乳液1000倍,或20%病毒A粉剂500倍液喷雾,或抗毒剂1号200—300倍,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防疫霉病用70%甲霜灵锰锌或70%甲基托布津1:600倍液喷雾,连续2—3次,病害严重时进行灌根2—3次。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和食心虫。地老虎每亩沟施或穴施3%呋喃丹颗粒2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兑水稀释混半20公斤细土制成毒土,并在出苗期对幼龄地老虎适时喷药,用地杀死或功夫等。对老龄地老虎进行毒饵诱杀和人工捕杀。食心虫在初期就要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