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_第1页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_第2页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_第3页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_第4页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概要: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聚散苦匆匆的怅恨,从古到今,永远都没有穷尽,,因此抒写离愁别恨的诗歌也是绵绵无穷。这些妙词佳句之所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是因为诗人经常选用一些典型的意象来表达深情厚谊。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古诗词中表达离愁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芳草“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如相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以绵延天涯无情的芳草来显示作者的多情重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聚散苦匆匆的怅恨,从古到今,永远都没有穷尽,,因此抒写离愁别恨的诗歌也是绵绵无穷。这些妙词佳句之所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是因为诗人经常选用一些典型的意象来表达深情厚谊。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古诗词中表达离愁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芳草“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如相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以绵延天涯无情的芳草来显示作者的多情重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是一个很早就被咏唱的对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乐府有?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句。

折柳寄托离情的风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李白有?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句。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络。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大概是因为一者“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二来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那么象征着情意绵绵,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又可以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鹧鸪常喻惜惜别情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均借鹧鸪之意象抒怅惘之离愁。

流水以绵绵不断的流水来喻无穷的离愁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诗人把离忧与滔滔江水连在一起,喻离愁之深之多之久。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阑或是阑(栏)干往往象征着离愁。

宋欧阳修?临江仙?:“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宋周邦彦?蝶恋花?:“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宋潘牥?南乡子?:“生怕倚栏干。阁下溪声阁外山。唯有旧时山共水,仍然。〞李煜?浪淘沙令?“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笛声表达离情的意象

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把离别的悲凉之情表达的极为深沉。?夜冷?李商隐“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深夜闻笛声,更增添了无限的离愁。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玉笛吹奏汉代著名的?折杨柳?曲,抒发离别之苦情,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南浦离别之所,常带有深深离愁

概要: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劳劳亭也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亭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大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谢亭?诗:“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李白还有诗云:“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许浑也有?谢亭送别?诗。反复不断的离别在谢亭上演,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了一层离愁了。灞陵和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络在一起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也是水边的送...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劳劳亭也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亭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大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谢亭?诗:“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李白还有诗云:“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许浑也有?谢亭送别?诗。反复不断的离别在谢亭上演,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了一层离愁了。

灞陵和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络在一起的。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也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仍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唐冯延巳?三台令?“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照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骊歌劳歌阳关送别之歌,总带有深深离愁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李白的?灞陵伤别?有诗句“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原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阳关王维?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