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考生读背版(一)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考生读背版(一)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考生读背版(一)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考生读背版(一)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考生读背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鉴赏梳理(一)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翻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作品简介:《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著的乐府歌辞集。主题思想:本诗借写一个老兵从军回家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封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反映了百姓在战乱社会中的痛苦。重点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夸张,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其中途未能回来。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两句以哀景写哀景,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主人公亲友的离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采用近景描写,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家中无人、庭院芜杂的荒凉破败的画面。诗人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家中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用野谷和野葵做饭,“不知贻阿谁”表现出主人公的孤苦伶仃。最后两句,采用动作描写,以老兵的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翻译: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作者简介: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主题思想:这首诗虽以送别为主旨,衬托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从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困苦,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重点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卷”“折”二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即”写出了诗人对这里冬天到来之早的惊奇。“飞”字勾勒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通过联想把边塞雪景描绘成春景,营造出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意境。“愁云惨淡万里凝”,“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做铺垫。“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为下面的送别营造出一个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氛围。“胡琴琵琶与羌笛”运用渲染,用“胡琴”“琵琶”“羌笛”等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动静结合,从视觉角度写出红旗与飞雪的状态。“掣”字真实地描写了红旗被冻住,被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运用夸张和反衬,写出了边塞的奇寒,表现了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最后两句,“不见君”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别的主旨。“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的特点,表明了处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无限惆怅的心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翻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作者简介: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词作,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懦弱无能的丑态。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感情。重点赏析:“悠悠”写出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年少”指孙权,词人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最终战而胜之。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意图的南宋朝廷的鞭挞。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作者简介: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重点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概括了诗人的两次难忘经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险要、情况危苦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忧虑不安,孤苦伶仃的心情。最后两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翻译:(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作者简介:张养浩,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写景与想象,勾勒出王朝兴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重点赏析:本曲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开头从写景入手,大处落墨,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气势的雄浑。“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战乱受苦人民的同情。全曲之“眼”,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翻译: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作者简介: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主题思想:这首诗写诗人被元军押解,路过南安军,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志。重点赏析:首联点明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说到梅花,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颔联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颈联对仗工整,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尾联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翻译: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作者简介: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主题思想: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重点赏析:“羁旅”一词将诗人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表达了诗人内心自然涌起的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尾联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翻译: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作者简介: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主题思想:这首散曲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重点赏析: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楚汉”运用讽刺的手法,说明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做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规律性的概括。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翻译: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作者简介:王磐,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著有《王西楼乐府》、《王西楼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