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综历史试题24.战国时期的《商君书》《管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从授田、田亩规划到生产、技术的各个操作环节,都有国家行政干预参与其间,流程十分规范,管理十分严格。这一历史现象主要缘于A.大土地所有制确立B.封建小农经济瓦解C.精耕细作农业传统D.兼并战争日趋激烈25.汉代画像(砖)石中出现了不少西域胡人形象。如下图,左侧为河南许昌出土的“穿皮裘者”,右侧为河南南阳新野樊集出土的“持钱袋者”。据此可知,汉代A.社会生活具有开放性B.中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C.中原与藏族联系紧密D.西域习俗融人中原社会26.南宋时,“后官朝有服饰,夕行之于民间矣”。在福州农村的节日上,连农夫贩夫及其妇女都穿上了此前只有士大夫和命妇(受过封号的妇女)才能穿的高级绢服,以及只有道士才能穿的道服。这表明,南宋时期A.社会经济显著发展B.朝廷倡导经商致富C.丝绢服饰日益普及D.四民社会结构瓦解27.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河务官奏请在泗州之西开河。内阁九卿奏请皇帝“亲临河上,指授方略”,遭到拒绝。此后,内阁九卿多次奏请皇帝亲行查勘。康熙帝最终决定南巡,并在发现工程选址极为不当后,彻底中断了该项工程。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当时A.集体议决的合理性B.监察制度的完备性C.中枢决策的务实性D.君主权力的随意性28.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当时A.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理念初步践行C.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29.下表呈现了唐山启新洋灰公司1912~1919年的生产简况。作为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可以说明这一时期年份年产量(吨)设备利用率(%)19125940556.619147592472.319166731464.119189456890.11919106478101.4A.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根本改变B.国民政府经济政策初显成效C.民族工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D.社会变革的基础性力量增强30.1944年1月,中共晋察冀分局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同年5月,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编成出版,很快被抢购一空;不久后,《毛泽东选集》再版,还被发行到了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太岳新华书店和大连大众书店都曾加以翻印。此时中共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主要是为了A.加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推动民族民主革命胜利进程C.提高解放区军民理论水平D.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31.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国家计划合同收购新政策,并规定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另外,农业税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这一政策调整A.赋予了农民经营自主权B.缓解了农产品过剩问题C.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D.增强了农业商品化趋势32.雅典城邦的精英阶层没有政治决策权,他们只能通过提出合理政策建议的方式来获得领袖地位,而且每一项政策及建议都必须经过公民群体的讨论和投票决策。据此可知,雅典城邦A.集体议政避免决策失误B.政治精英控制公民大会C.直接民主方式备受重视D.社会等级差别逐步消失33.下表所示为1816年英国曼彻斯特麦康奈尔和肯尼迪(纺纱)公司的工人年龄分布情况。它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社会矛盾的加剧B.工人纺织技艺的提高C.棉纺织业的衰落D.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34.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向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工人的巴黎以及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宣言一发表就造成很大轰动,英国政府的报纸《观察家周报》威胁马克思,表示要向法庭起诉他。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B.冲击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C.得到了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持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35.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航天法》,成立了航空航天局。同年9月,美国通过《国家国防教育法》,扩大对中小学教育等的资助以及改进科学与数学教育。美国还建立了大批国家实验室,形成以国防为主的研究开发体系。这反映出当时A.美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B.国防是美国科教政策的唯一目的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科教发展D.科技革命植根于政府的强力干预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43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派出使团赴华订立“平等互惠商约”的议案。国务卿给赴华专使顾盛下达训令,“这些港口(厦门、宁波、上海、福州、广州)位于中国物产最为富饶和人口最多的省份,都将成为很重要的商品市场”,“美国商船(要)进入这些港口,与英商享受同等优惠贸易的权利”。1844年7月3日,顾盛与耆英签订了《望厦条约》。1899年9月至11月,美国国务卿向各国宣布“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致英国的照会中提出,“维持在华商业和航海的平等待遇”,以及需要“巩固和维护该帝国政府(清政府)的完整”等。1900年7月,美国向各国再次发出照会,宣称美国“要寻求一种解决办法……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保护由条约和国际法对友好国家所保证的一切权利,捍卫全世界与中华帝国所有地区进行平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摘编自李育民《晚清时期中美条约关系的演变——从“搭便车”到“门户开放”》材料二如果说尼克松访华、卡特推进对华关系正常化构筑了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础,那么里根时期对华关系的调整和改善则标志着中美关系新的支点——“经济合作”的基础开始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执行“新现实主义”对华政策,宣称“美国需要通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要把同中国的关系集中在经济方面”。1988年,中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从1979年的23.1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100.1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5%,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也从1980年的第24位,上升到1989年的第10位。——摘编自于朝晖《试析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1)根据材料一,说明晚清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性的历史背景。(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美两国的影响。(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孝经》为孔子所编,以孝为中心,阐述以忠孝、孝悌来处理父子、兄弟、君臣等各种社会关系。下表所示为典籍记载的隋唐两代宣讲《孝经》的部分事迹。皇帝事迹史籍隋文帝亲自主持国子学释奠(奠祭先圣先师)仪式,命国子祭酒元善讲《孝经》魏征等《隋书》唐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刘肃《大唐新语》唐太宗“幸国子学,亲观释奠,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刘昫等《旧唐书》唐高宗“令(赵)弘智于百福殿讲<孝经》,召中书门下三品及弘文馆学士、太学儒者,并预讲筵”刘昫等《旧唐书》唐玄宗亲自御注《孝经》,并令弘文馆学士元澹作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乡学之中,倍增教授,郡县官长,明申劝课”董诰等《全唐文》——据金滢坤《唐代儿童的孝道教育——以<孝经>为中心》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围绕“隋唐文化教育”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开始大量任用汉族士人,屯田垦荒。北魏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使北方重归统一。拓跋焘死后二十多年中,北魏政权一度陷入混乱。北魏明堂(古代汉族帝王宣明教化之所)始建于太和改制期间,孝文帝曾在此会见群臣、祭祀祖先。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宣布奉行儒家孝礼,为祖母守孝三年。之后,孝文帝为孔子修建庙宇,并亲题“文圣尼父”。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一改早期鲜卑婚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拓跋皇室一律学汉语、说汉话。迁都后第二年,孝文帝率领群臣到鲁城(曲阜)祭拜孔子。他还颁布法令,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令其死后安葬洛阳。孝文帝还亲自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为自己选了墓地。——摘编自卜宪群等撰《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背景和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对北魏的影响。(5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南方,越南战争爆发。1964年12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向英国首相威尔逊强调:“如果南越战场上有几个穿着英军制服的士兵,就会产生重大心理和政治作用。”威尔逊指出,英国已在马来西亚驻扎54000名军人,在那里从事的同样是反共事业。他还强调,英国已在越南提供一些诸如民事警察之类的服务,而且英国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联合主席国之一,肩负着寻求和平的义务。1965年9月,威尔逊表示“英国将不接受额外的让英国对越南作出贡献以作为美国政府对英镑短期援助的回报的要求”。1966年6月29日,美国对越南北方石油设施进行轰炸。威尔逊即刻声明英国政府对美国在越南的空袭升级表示遗憾,希望尽可能避免对平民的伤害。——摘编自石俊杰《越战时期英美围绕英国出兵问题的分歧与协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及其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政策对越南战争的影响。(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刘国钧(1887—1978),江苏靖江人,1910年在常州开办和丰京货店,附设土染坊印染布匹。1916年起,刘国钧与人合资创办大纶机器织布厂,后又独立创办广益布厂、广益二厂,拥有木机180台、布机36台及锅炉、柴油发电机和浆纱机等设备。1930年,工商界遭外商倾轧,他毅然集资盘下大纶纺织工业布厂,更名为大成纺织染公司,当年即赢利10余万元。1937年,常州沦陷,大成一厂物资被洗劫,二厂被炸毁。此后,刘国钧在重庆创办大明纺织染公司,在中国的重庆、昆明、香港,越南河内,缅甸仰光等地设立办事机构。1944年,他著文对抗战胜利后15年内全国纺织工业发展作了全面规划和设想。1954年,刘国钧率先将工厂实行公私合营。刘国钧曾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至五届代表,历任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等职。——摘编自朱艳燕《爱国实业家刘国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国钧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国钧等实业家体现的时代精神。(6分)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AACBDBDCABC24.D【解析】本题考查先秦社会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内容反映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通过发展农业,壮大国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故选D项;材料中的文献记载并非针对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包括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故排除A项;战国时期,封建小农经济有所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文献记载从侧面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征,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征不是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故排除C项。25.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中原地区的画像(砖)石中出现了西域胡人形象,表明中原与西域各族已建立经济文化联系,反映出汉代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开放性,故选A项;西域胡人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包含中国境内民族关系,中外交往表述不正确,故排除B项;藏族生活的地区不属于西域,故排除C项;胡人形象无法体现中原社会对西域习俗的接受程度,故排除D项。26.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经济文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宋奢侈消费从宫廷到民间、自仕宦至庶民、由城市到农村流行开来,表明社会消费能力增强,这源于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故选A项;南宋依然实行抑商政策,并未倡导经商致富,故排除B项;福州乡村庶民只是在节日上穿绢服,另外史料只能反映京师和福州两地的情况,“普及”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奢侈消费对四民等级造成冲击,但“瓦解”表述绝对,故排除D项。27.C【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前期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疑难河务,清朝内阁九卿官员一再奏请皇帝亲临现场查勘,康熙帝最终接受南巡建议,最终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这体现了此时清朝中枢决策的务实性,故选C项;清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并非集体议决,故排除A项;内阁九卿并非监察机构,材料所述的事件与清朝监察制度无关,故排除B项;康熙南巡缘于官员的一再恳请,取消工程源自选址不当,这不能体现皇帝权力的随意性,故排除D项。28.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总统提交拟任政府部长名单,由作为立法机关的参议院通过并确认,体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这是近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初步践行,故选B项;孙中山与参议院的行为均属于正常履行职权的行为,且他们最终达成共识,故排除A项;孙中山按照民主程序组建政府,不能表明其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故排除C项;1912年3月,《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故排除D项。29.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民国初年,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力量快速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基础性力量,故选D项;民国初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故排除A项;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启新洋灰公司设备利用率提高,不等于设备技术水平提高,故排除C项。30.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传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通过编辑发行《毛泽东选集》,宣传中共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主张,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进程,故选B项;毛泽东思想的创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描述的只是对中共理论成果的宣传,故排除A项;《毛泽东选集》不只面向解放区发行,故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故排除D项。31.D【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5年,计划合同收购外的农产品可以进入市场自由流通,农业税货币化也促使农产品进一步参与市场流通,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农业商品化发展趋势,故选D项;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并未出现农产品过剩问题,故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C项。32.C【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公民大会由城邦全体公民组成,政治精英的政策及建议都要经过公民大会议决,反映出雅典城邦对直接民主方式的重视,故选C项;公民大会集体议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但无法完全避免失误,故排除A项;公民大会拥有决策权,并未受制于政治精英,故排除B项;雅典城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社会等级差别明显,故排除D项。33.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分析图中数据可知,19世纪初英国棉纺企业大量雇用童工,资本主义剥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故选A项;棉纺织机器的使用,使得纺织生产对工人的技艺要求降低,故排除B项;工业革命中,英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故排除C项;资本原始积累存在于工业革命前欧洲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故排除D项。34.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的历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871年5月底,巴黎公社运动失败,但它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对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进行了猛烈冲击,马克思对此大加赞扬,而英国资产阶级政府试图阻止公社运动影响进一步扩大,故选B项;关于“法兰西内战”的宣言中并未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原有主张的发展,故排除A项;该宣言发表于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无法体现各国工人对巴黎公社的支持,故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失败,此后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低谷,故排除D项。35.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过国会立法和机构设置等途径,加强政府对科技教育事业的干预,以适应强化国防的目标,这体现了此时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故选C项;材料中缺乏美国与其他国家科教水平的对比,无法判定其领先地位,故排除A项;国防是美国科教政策的主要目的,但并非唯一目的,故排除B项;政府强力干预加快了科技革命进程,但科技革命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故排除D项。41.(25分)(1)稳定性:维护美国在中国的均等贸易机会(或维护片面最惠国待遇)。(3分)发展性:由通商航海扩展到政治领域;由追随英国发展到引领列强对华政策。(4分)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激烈争夺“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6分)(2)特点:先政治后经济,逐步推进;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平等基础上对华进行经济交往。(6分)影响: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加强了中美两国经济联系;扩大了美国在华商品市场,促进了美国经济恢复发展;客观上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6分)【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美国对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商船(要)进入这些港口,与英商享受同等优惠贸易的权利”“维持在华商业和航海的平等待遇”“保护由条约和国际法对友好国家所保证的一切权利,捍卫全世界与中华帝国所有地区进行平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可以得出“稳定性”主要为维护美国在中国的均等贸易机会(或维护片面最惠国待遇)。根据材料“巩固和维护该帝国政府(清政府)的完整”“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可以得出“发展性”主要为由通商航海扩展到政治领域、由追随英国发展到引领列强对华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运动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美国需要通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要把同中国的关系集中在经济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先政治后经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对华关系正常化”“从1979年的23.1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100.1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也从1980年的第24位,上升到1989年的第10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分析。42.(12分)示例论题:隋唐两代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实施社会文化教育。(2分)阐述: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隋朝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实现统一。唐朝在隋末动荡中建立,急需稳固统治秩序。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儒家经义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各级教育机构宣讲的核心。隋唐两代皇帝,对包括《孝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大加推崇,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官民思想和行为,以建立并维护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秩序。(9分)综上,包括《孝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在隋唐文化教育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对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文化教育,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仔细阅读和梳理材料,隋唐两代在社会上宣讲《孝经》,而《孝经》里面含有大量的关于伦理道德的内容,由此可以拟定论题“隋唐两代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实施社会文化教育”。然后,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概况、统治者重视儒学教育的原因及目的等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对阐述部分进行总结,点明论题,但不要与论题重复。45.(15分)(1)背景:北魏太武帝利用汉化政策,统一北方;北魏文化落后,政局动荡;北方形成民族交融潮流。(4分,答出两点即可)特点:重视儒家伦理教化,吸收汉族文化成果;审时度势,循序渐进;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与强制相结合,多措并举。(6分,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北魏统治秩序;塑造了政权合法性,巩固了北魏统治。(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北魏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使北方重归统一”“北魏政权一度陷入混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局势、文化状况、民族交融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奉行儒家孝礼”“为孔子修建庙宇”“孝文帝一改早期鲜卑婚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颁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故宫停车管理办法
- 2024年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慰问抚恤管理办法
- 村民安居管理办法
- 房租减免管理办法
- 战略激励管理办法
- 投资融资管理办法
- 惠民项目管理办法
- 恒辉奖惩管理办法
- 抽检监督管理办法
- 物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方案(月度、季度、年度)
-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 2023-2024学年黄山市物理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ERP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医腰痛病针灸治疗
-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与预防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 2024河北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招聘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10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聚氨酯生产工艺》课件
- 《某基金路演材料》课件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