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税会计基础知识_第1页
辅助性税会计基础知识_第2页
辅助性税会计基础知识_第3页
辅助性税会计基础知识_第4页
辅助性税会计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其他税会计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辅助性税会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各种辅助性税会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各种辅助性税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能力。

第一页,共九十六页。第一节资源税会计

一、资源税概述

(一)资源税概念及特点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调节因资源生成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就其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资源税。第二页,共九十六页。1.征税范围的有限性。从理论上讲,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包括一切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国有资源,但我国资源税法中只规定对矿产品、盐资源进行征税。2.纳税环节的一次性。资源税以开采者取得的原料产品级差收入为征税对象,不包括经过加工的产品,因而具有一次课征的特点。3.计税方法的从量性。资源税以应税产品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采取较大幅度的定额税率,按投资条件好坏、盈利多少区别计税

第三页,共九十六页。(二)资源税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从事开采或生产应纳资源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具体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按照现行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征收资源税。独立矿山、联合企业和其他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第四页,共九十六页。(三)资源税征税范围

1.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从理论上讲,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当包括一切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国有资源。但由于我国开征资源税还缺乏经验,因而税法中只将矿产品和盐列入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7类。2.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1)伴生矿。

(2)伴采矿。

(3)伴选矿。

第五页,共九十六页。(四)资源税税目和单位税额

根据税法规定,资源税按照应税资源的地理位置开采条件、资源优劣等,实行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对税法未列举名称的纳税人适用的税率,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纳税人资源状况,参照邻近矿山税率标准,在浮动30%幅度内核定。其税目税额参见表10—1。

第六页,共九十六页。第七页,共九十六页。(五)资源税纳税期限及纳税地点

1.纳税期限资源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纳税人以月为纳税期时,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日为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算上月税款。

第八页,共九十六页。2.纳税地点

纳税人应缴纳的资源税,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缴纳。跨省开采的矿山或油(气)田(独立矿山或独立油气田、联合企业),其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区、市)的,对其开采的矿产品,一律在采掘地纳税,其应纳税款由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如独立矿山或独立油气田、联合企业),按照采掘地各矿井的实际销售量(或自用量)及适用的单位数额计算划拨。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资源税,应当向收购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纳税人在本省(区、市)范围内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其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省(区、市)税务机关确定。

第九页,共九十六页。(六)资源税的优惠政策

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2.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免税项目。具体包括:对独立矿山应纳的铁矿石资源税减征60%,按规定税额标准的40%征税;对应纳的有色金属矿资源税减征30%,按规定税额标准的70%征税。

第十页,共九十六页。二、资源税计算及申报(一)资源税的计算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取决于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及课税数量两个因素,关键是正确确定课税数量——计税依据。

第十一页,共九十六页。1.资源税的课税数量——计税依据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则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1)原油和天然气。对外直接销售的原油和天然气,以实际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自产自用的原油和天然气,以自用量为课税数量;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销售量或自用量的原油和天然气,以其产量为课税数量。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如与稀油划分不清楚或不易划分的,不再区分稠油量、高凝油量,统按原油的数量课税。

第十二页,共九十六页。(2)原煤。对外直接销售的原煤,以实际销售为课税数量;以自产原煤连续加工洗煤、选煤或用于炼焦、发电、机车及生产生活等用煤,均以动用时的原煤量为课税对象;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动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折算成原煤动用量作为课税数量。综合回收率及洗煤折算为原煤的课税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综合回收率=(原煤入洗后的等级品合计数量÷入洗的原煤数量)×100%洗煤折算为原煤的课税数量=洗煤的数量÷综合回收率

第十三页,共九十六页。(3)金属矿产品原矿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对外直接销售的金属矿产品原矿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以实际销售数量为课税对象;自产自用的金属矿产品原矿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以实际移送数量为课税对象;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销售或移送使用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数量的,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为课税数量。选矿比及精矿课税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选矿比=耗用的原矿数量÷精矿数量=精矿品位÷原矿品位精矿课税数量=精矿数量×选矿比

第十四页,共九十六页。(4)盐。纳税人直接销售原盐、井矿盐和液体盐的,以其销售数量为课税对象;以自产的盐加工精制后销售或直接用于制碱以及加工其他产品的,均以自用或加工时移送使用量为课税对象;以自产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销售的,以固体盐的销售量为课税对象。

第十五页,共九十六页。2.资源税的计算

资源税应纳税额,按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其加工的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扣除。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计算公式为:代扣代缴资源税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数量×适用单位税额

第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二)资源税的纳税申报

资源税的纳税人不论本期是否发生应税行为,均应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资源税纳税申报表)一式三份(见表10—2)。

第十七页,共九十六页。第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三、资源税会计处理(一)会计科目设置为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源税税额的计算和缴纳情况,凡是需要缴纳资源税的纳税人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本期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借方登记实际缴纳或允许抵扣的资源税税额,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资源税税额。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生产情况不同其核算方法亦有所不同。

第十九页,共九十六页。(二)资源税会计处理

1.销售应税矿产品的会计处理企业对外销售的应税矿产品,按规定计算出应税矿产品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上交资源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自产自用应税矿产品的会计处理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矿产品应纳资源税的会计处理与销售应税矿产品的会计处理不同,其应缴纳的资源税计入生产成本,即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

第二十页,共九十六页。3.收购未税矿产品的会计处理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按实际支付的收购价款,借记“物资采购”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按代扣代缴的资源税借记“物资采购”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上交资源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4.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会计处理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销售的,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抵扣。所以在购入液体盐时,按所允许抵扣的资源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按外购价款扣除允许抵扣资源税税额后的余额,借记“物资采购”等账户,按应付的全部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企业加工成固体盐后,在销售时,按计算出的销售固体盐应纳的资源税税额,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将销售固体盐应纳资源税税额扣抵液体盐已纳资源税后的余额上交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六页。第二节房产税会计

一、房产税概述(一)房产税概念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二)纳税人

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房屋的产权所有人。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的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六页。1.产权所有人。简称“产权人”、“业主”或“房东”,是指拥有房产的单位和个人,即房产的使用、收益、出卖、赠送等权利归其所有。2.经营管理单位。是指虽不具有房屋产权但拥有其经营管理权的人。3.承典人。是指以押金形式并付出一定费用,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典当房产使用权、收益权的人。4.代管人和使用人。代管人是接受产权人、承典人的委托代为管理房产或虽未受委托而在事实上已代管房产的人;使用人是直接使用房产的人。

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六页。(三)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产权的所有人。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工矿区,是指工商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开征房地产税的工矿区,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六页。(四)税率

房产税税率采用1%~5%的幅度比例税率。在此幅度内,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灵活确定本地区的适用税率、现行税率:自用房产,按自用房产余值的1.2%;出租房产,按租金收入的12%。

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1)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2)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3)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纳税人在办理手续前,即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应从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当月起,缴纳房产税。

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六页。2.纳税期限。房产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征收方法,具体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3.纳税地点。房产税在房产所在地缴纳。房产不在同一地方的纳税人,应按房产的坐落地点分别向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纳税。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六页。(六)优惠政策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4.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5.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

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六页。二、房产税计算与申报(一)

房产税的计算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房产评估值×适用税率实际操作时,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计算:1.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次性减除率)×1.2%

2.按租金收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

第三十页,共九十六页。(二)房产税的申报

房产税的纳税人应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并如实填写《房产税纳税申报表》(见表10—3)。纳税人应依照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将现有房屋的坐落地点、数量、房屋的原值或租金收入等情况,据实向税务机关申报,并按规定纳税。纳税人住址变更、产权转移、房屋原值或租金收入有变化时,要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

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六页。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三、房产税会计处理(一)会计科目设置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准确反映房产税的计提和解缴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金”账户下设置“应交房产税”明细账户进行核算。即在计算应缴纳的房产税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账户。

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六页。(二)会计处理

【例10—5】恒达生产企业有闲置门面房4间,出租给金龙连锁超市作营业用房,月租金收入30000元。该企业应纳房产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应纳房产税额=30000×12%=3600(元)

借:管理费用——房产税3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3600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六页。第三节契税会计

一、契税概述(一)契税概念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更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不动产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而订立契约时,由承受方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具体分为买契税、典契税、赠与契税三种。

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二)契税纳税人

契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单位是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个人。

第三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三)契税征税范围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3.房屋买卖。

4.房屋赠与。

5.房屋交换。

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六页。(四)契税税率

契税实行3%~5%的幅度税率。各省、巾、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在规定的幅度税率范围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适用的税率。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五)契税纳税期限、地点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契税征收机关应当向纳税人开具契税完税凭证。纳税人应当持契税完税凭证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十九页,共九十六页。(六)契税优惠政策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契税;3.因不可抗力丧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4.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征、免征契税的项目。

第四十页,共九十六页。二、契税计算与申报(一)计税依据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在土地、房屋权属发生转移,当事人签订契约时的房产价值。由于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不同,定价方法不同,因而计税依据也略有差别:

第四十一页,共九十六页。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成交价格是指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方应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2.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3.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以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为计税依据。即交换价格相等时,免征契税,交换价格不等时,由多支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一方交纳契税。4.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

第四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成人民币结算。

第四十三页,共九十六页。三、契税会计处理企业在购买土地、房屋产权,计算缴纳契税时,借记“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契税”账户。

第四十四页,共九十六页。第四节车船使用税会计

一、车船使用税概述(一)车船使用税概念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按其种类、吨位和规定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车船使用税只对国内的内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外籍个人暂不适用车船使用税。

第四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二)车船使用税纳税人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在一般情况下,车船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同属一人,纳税人既是车船的拥有者,又是车船的使用者。如果发生车船的租赁关系,拥有人和使用人不一致时,则应由租赁双方协商确定纳税人;租赁双方未商定或无租使用的车船,以使用人为纳税人。

第四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三)车船使用税征税范围

1.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指依靠燃油、电力等能源作为动力运行的车辆,如汽车、拖拉机、无轨电车等;非机动车辆指依靠人力、畜力运行的车辆,如三轮车、自行车、畜力驾驶车等。2.船舶。包括机动船和非机动船舶。机动船指依靠燃料等能源作为动力运行的船舶,如客轮、货船、汽垫船等;非机动船舶指依靠人力或者其他力量运行的船舶,如木船、帆船、舢板等。

第四十七页,共九十六页。(四)车船使用税税率

车船使用税实行定额税率,对各类车辆分别规定一个最低到最高的年税额,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同一计税标准的车辆,具体确定适用税额(见表10—4)。对船舶税额采取分类分级、全国统一的固定税额(见表10—5)。

第四十八页,共九十六页。第四十九页,共九十六页。第五十页,共九十六页。(六)车船使用税优惠政策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车船;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3.载重量不超过1吨的渔船,4.专供上下客货及存货用的趸船、浮桥用船;5.各种消防车船、洒水车、囚车、警车、防疫车、救护车船、港作车船、工程船;6.按有关规定缴纳船舶吨税的船;7.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车船。

第五十一页,共九十六页。二、车船使用税计算与申报(一)计算

1.机动车(载货汽车除外)和非机动车:应纳税额=应税车辆数×单位税额2.载重汽车、机动船: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量×单位税额3.非机动船:应纳税额=载重吨位数×单位税额4.机动车挂车:应纳税额=挂车净吨位×(载货汽车净吨位年税额×70%)5.从事运输的拖拉机:应纳税额=所挂拖车净吨位×(载货汽车净吨位年税额×50%)6.客货两用车:应纳税额=辆数×(适用乘人汽车年税额×50%)+净吨位×单位税额

第五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二)申报

车船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纳税人应按车船使用税法规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如实填写《车船使用税纳税申报表》(见表10—6)。车船使用税的纳税地点为纳税所在地。

第五十三页,共九十六页。第五十四页,共九十六页。三、车船使用税会计处理(一)会计科目设置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准确反映车船使用税的计提和解缴情况,企业应在“应交税金”账户下设置“应交车船使用税”明细账户进行核算。即在计算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车船使用税”账户。

第五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二)会计处理

【例10—9】顺达公司有净吨位为500吨的机动船舶3艘,载重吨位为50吨的非机动船舶2艘,净吨位为8吨的载货汽车10辆,奥迪小轿车2辆。该公司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注:该公司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规定,载货汽车每吨全年税额so元,小轿车每辆全年税额120元。)全年应纳车船使用税=(800×1.60×3)+(50×0.80×2)+(8×50×10)+(2X120)=2400+80+4000+240=6720(元)借:管理费用6720

贷:应交税金——应交车船使用税6720

第五十六页,共九十六页。第五节印花税会计

一、印花税概述(一)印花税的概念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第五十七页,共九十六页。(二)印花税纳税人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所称单位和个人,是指国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上述单位和个人,按照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不同.可以分别确定为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

第五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三)印花税征税范围

1.经济合同。包括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等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用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3.营业账簿。包括单位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设立的各种账册,即记载资金的账簿和其他账簿。4.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专利证、土地使用证。5.财政部确定征收的其他凭证。

第五十九页,共九十六页。(四)印花税税率

1.税目。印花税的税目分为5大类,即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2.税率。印花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1)比例税率。印花税的比例税率共有五个档次,即2‰、1‰、0.5‰、0.3‰、0.05‰。按比例税率征税的有:各类经济合同及合同性质的凭证、记载有金额的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等。(2)定额税率。印花税的定额税率是按件定额贴花,每件5元。它主要适用于其他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这些凭证不属资金账或没有金额记载,规定按件定额纳税,可以方便纳税和简化征管。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如表10—7所示。

第六十页,共九十六页。第六十一页,共九十六页。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六页。(五)印花税纳税期限、地点

印花税应当在书立或领受时贴花。具体是指,在合同签订时、账簿启用时和证照领受时贴花。如果合同是在国外签订、并且不便在国外贴花的,应在将合同带入境时办理贴花纳税手续。印花税一般实行就地纳税。对于全国性商品物资订货会(包括展销会、交易会等)上所签订合同应纳的印花税,由纳税人回其所在地后及时办理贴花完税手续;对地方主办、不涉及省际关系的订货会、展销会上所签合同的印花税,其纳税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六页。(六)印花税优惠政策

1.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凭证的正式签署本已按规定缴纳了印花税,其副本或者抄本对外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仅备存查的免贴印花。但以副本或者抄本视同正本使用的,应另贴印花。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其中,“社会福利单位”是指抚养孤老伤残的社会福利单位。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六页。5.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6.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7.农牧业保险合同。8.军事物资运输、抢险救灾物资运输,以及新建铁路的工程临管线运输等特殊的货运凭证。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二、印花税计算与申报(一)计算

从价计税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所载金额×适用税率

从量计税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单位税额

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二)申报

印花税的纳税人,应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并如实填写《印花税纳税申报表》(见表10—8)。

第六十七页,共九十六页。第六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二)会计处理

【例10—10】迅捷建筑安装公司2001年8月承包弘大工厂建筑工程一项,工程造价为60000000元,按照经济合同法,双方签订建筑承包工程合同。订立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应按合同金额o.3‰贴花。计算应纳税款,并作如下会计分录。应纳税额=60000000×0.3‰=18000(元)借:管理费用18000贷:银行存款18000第六十九页,共九十六页。第六节城市维护建设税会计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概念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1.具有附加税性质。

2.具有特定目的。

第七十页,共九十六页。(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

城建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但目前,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城建税。

第七十一页,共九十六页。(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1.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2.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税率为1%。

第七十二页,共九十六页。(四)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期限、地点

1.纳税期限由于城建税是由纳税人在缴纳“三税”时同时缴纳的,所以其纳税期限分别与“三税”的纳税期限一致。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规定,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均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根据营业税法规定,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第七十三页,共九十六页。2.纳税地点

(1)代征代扣“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建税的纳税地点在代征代扣地。(2)跨省开采的油田,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一个省内的,其生产的原油,在油井所在地缴纳增值税,其应纳税款由核算单位按照各油井的产量和规定税率,计算汇拨各油井缴纳。所以,各油井应纳的城建税,应由核算单位计算,随同增值税一并汇拨油井所在地,由油井在缴纳增值税的同时,一并缴纳城建税。(3)对管道局输油部分的收入,由取得收入的各管道局于所在地缴纳营业税。所以其应纳城建税,也应由取得收入的各管道局于所在地缴纳营业税时一并缴纳。(4)对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应随同“三税”在经营地按适用税率缴纳。

第七十四页,共九十六页。(五)城市维护建设税优惠政策

1.城建税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计征,即随“三税”的减免而减免。2.对于因减免税而需进行“三税”退库的,城建税也可同时退库。3.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4.对机关服务中心为机关内部提供的后勤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在2005年12月31日前,暂免征收城建税。5.对个别缴纳城建税确有困难的企业和个人,由县(市)级人民政府审批,酌情给予减免税照顾。

第七十五页,共九十六页。二、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算与申报(一)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应纳税额是按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二)申报城市维护建设税与“三税”同时申报缴纳,纳税人应按照有关税法的规定,如实填写《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申报表》(见表10—9)。

第七十六页,共九十六页。第七十七页,共九十六页。三、城市维护建设税会计处理(一)会计科目设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会计核算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计提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应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本科目;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应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交而未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七十八页,共九十六页。(二)会计处理

【例10—11】阳光汽车厂所在地为省会,当月实际已纳的增值税2750000元,消费税4000000万元,营业税250000元。则: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2750000+4000000+250000)×7%=490000(元)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9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490000缴纳税款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490000贷:银行存款490000

第七十九页,共九十六页。第七节土地增值税会计

一、土地增值税概述(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二)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单位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三)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四)土地增值税税率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即以纳税对象的增值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土地增值税税率表,见表10—10。

第八十页,共九十六页。第八十一页,共九十六页。(五)土地增值税纳税期限、地点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于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到房地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向税务机关提交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转让和房产买卖合同、房地产评估报告以及其他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资料。纳税人因经常发生房地产转让而难以在每次转让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以定期进行纳税申报,具体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情况确定。房地产所在地是指房地产的坐落地。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坐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应按房地产所在地分别纳税。

第八十二页,共九十六页。(六)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可免缴土地增值税。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可免缴土地增值税。3.居民个人拥有的普通住宅,在其转让时,暂免缴纳土地增值税。4.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人股进行投资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时,可免缴土地增值税;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的,可免缴土地增值税。第八十三页,共九十六页。二、土地增值税计算与申报(一)计算1.应税收入的确定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应税收入,应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从收入的形式看,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八十四页,共九十六页。2.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包括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或出让金,以及按国家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2)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纳税人房地产开发的实际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等。(3)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4)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是指在转让旧房及建筑物时,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重置成本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后的价格。评估价格须经当地税务机关确认。(5)与房地产转让有关的税金,包括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印花税列入管理费用中,不予单独计算扣除)以及教育费附加。(6)财政部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还可按上述第(1)、第(2)项金额之和,加计20%的扣除。

第八十五页,共九十六页。3.增值额的计算土地增值额的计算公式为: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的收入-扣除项目金额4.应纳税额的计算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只有在计算增值率后,才能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并据以计算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100%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或可采用下列简便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第八十六页,共九十六页。(二)申报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分为从事房地产开发(专营与兼营)的纳税人(即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其他纳税人两种类型。这两类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要求有所不同。(见表10—11、表10—12)。

第八十七页,共九十六页。第八十八页,共九十六页。第八十九页,共九十六页。第九十页,共九十六页。第九十一页,共九十六页。三、土地增值税会计处理(一)会计科目设置土地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计提土地增值税时应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本科目;交纳土地增值税时应借记本科目,贷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