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_第1页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_第2页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_第3页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_第4页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学问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学问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学问点: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着陆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光明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改变的现象。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依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化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来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依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改变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肯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状况。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渐渐下降的改变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肯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渐渐增高的改变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改变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改变(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着改变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肯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着、风向改变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8.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改变状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状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9.水体与水圈水体是指由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0.径流与径流量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肯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1.汛期与洪水期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2.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干脆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限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浇灌、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涵“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自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隐藏的动能资源。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3.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4.矿物、矿产与矿床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基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不肯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肯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5.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缘由,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6.断裂与断层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肯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高考地理最常见易混概念对比17.印度详板块与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