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_第1页
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_第2页
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_第3页
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_第4页
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优选危重病人各种管道的护理目前二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分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目前三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分类(一)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目前四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分类(二)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漂浮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例:胃管有三重作用:(1)进食。(2)减压(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目前五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

管道护理

目前六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

评估

病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管道的种类管道的数量管道的位置目前七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通畅标示时间、日期整理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床的一侧,便于观察。固定:妥善固定,给予双固定,以免滑脱观察:定期观察量、色、质目前八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护理的一般原则妥善固定原则保持通畅原则严密观察原则防止感染原则严密记录原则保持置管的功能护理目前九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一、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1、维护换药2、观察3、保持通畅4、定时冲管5、药物输注注意事项6、CVP的监测目前十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目前十一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一、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1、排尽管道内气体,防止气泡进入体内形成气栓。2、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

3、测压管道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4、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目前十二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二、人工气道护理(略)尿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气囊注水10~20ml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2、保持引流通畅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1000ml尿液.目前十三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二、尿管的护理

3、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1)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2)保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次/天;精密集尿袋一周更换一次。(3)更换导尿管1次/2周,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4)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目前十四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二、尿管的护理

4、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尿常规检查1次/周,及时发现与控制感染。5、气囊注液的选择,首选灭菌注射用水。6、插管深度,见尿后再插1-2厘米。7、拔管前采用间歇性引流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目前十五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放置部位:排气: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排液:腋中线第7.8肋间

2、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翻身或搬运及更换引流瓶时,务必先双重夹闭引流管。

3、有效体位和引流

半卧位,此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咳嗽、深呼吸运动。水封瓶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10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目前十六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4、维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

定时挤压引流管,术后初期30~60分钟一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观察水柱波动,正常波动4-6cm,引流液量、色、质,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及全身情况,每日更换水封甁。目前十七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5、观察注意事项:颜色、性质、量: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80ml/h,开始时为血性,以后为浅红色,不易凝血,24h小于500ml。第一个8小时多为血性液,如果引流液连续3小时>100ml/h,颜色为暗红色或鲜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伴休克症状,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开胸止血;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更换无菌引流瓶,用胶布作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并做好记录。目前十八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6、拔管指征

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7、拔管后观察

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出血、皮下气肿症状。拔管后第2天应更换敷料。

目前十九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安放位置血浆管通常安置在腹腔的低位,吻合口,或易发生出血渗出的部位,但若为了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或肠吻合口发生漏者,引流应保留7--10天,胰腺的手术都要进行负压吸引。目前二十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妥善的固定。3、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感染.4、保持管道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造瘘管可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油膏保护局部皮肤。引流袋每日更换。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5、保持通畅定时挤压,术后当天需1~2小时挤压一次,如引流液多者应15~30分钟挤压一次,甚至连续挤压。如遇阻塞现象,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引流液有袋子一半時,予以傾倒。

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6、观察引流管引流的量、性质及颜色,并做好记录,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7、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发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8、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五、T管的护理

主要目的: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③支撑胆道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五、T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2、

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引流袋应低于腹部切口30cm以上,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五、T管的护理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凉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五、T管的护理

4、预防感染:

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实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应放开2~3日,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五、T管的护理

6.拔管后观察

T管拔除后,仍需观察患者饮食、大便色泽和黄疸消退情况,同时注意有无腹痛和发热及引流管口胆汁流出情况,避免形成胆汁性腹膜炎。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六、胃肠减压的护理

1、

置管前的评估

2、置管置入长度一般是45~55cm,因为插管在45cm以上者,能提高胃肠减压效果,鼻饲管插入长度男性为42~43cm,女性40~41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3

、心理护理目前三十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六、胃肠减压的护理

4、

置管后的护理①妥善固定:要先用干毛巾擦干局部,特别是鼻翼两侧,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六、胃肠减压的护理②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负压引流器应低于头部。③保持胃管通畅:④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

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六、胃肠减压的护理⑤加强口腔护理⑥防止胃管长期压迫,鼻咽腔至粘膜损伤溃疡,可用液体石蜡2~3滴,滴入鼻孔沿橡皮管流下。

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六、胃肠减压的护理5、拔管护理胃肠道术后48~72小时,拔胃管时,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防止病人误吸。

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三十七页\编于十八点七、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1.严密观察是否通畅,术后8h内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保持引流通畅。2.具体挤压方法:用左手捏紧引流管近皮肤处,然后用右手顺着引流管向下挤捏引流管,产生负压,然后松开左手,再松开右手,借管腔变扁变窄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出心包纵膈内积血。目前三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