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名句_第1页
初中语文 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名句_第2页
初中语文 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名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名句名句定义名句,往往就是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给人启发的经典诗句。主要是因为它在表现手法上独具一格,有的是写景方法的独特,有的是修辞手法运用的巧妙,有的是感情浓烈,意蕴悠远……因此经过时代的洗涤和沉淀,这些名句仍广为传颂,散发着怡人的光芒。所以对于名句的鉴赏,我们可以抓住以下这些方面来分析:一、分析名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名句,月亮本无情,但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寄”字赋予了明月人格化的特征,我将自己忧愁的心寄托给明月,在这忧愁的心中包含着李白对好友王昌龄贬官、仕途失意的同情和慰藉,也包含着对他即将远行“龙标”的担忧,更流露着两人即将分隔两地的酸楚,和对好友王昌龄深深的不舍。修辞手法的赏析,是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我们需要通过读诗歌题目,了解诗人生平,并结合诗句把握诗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名句的赏析,主要是诗歌情感的赏析,这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二、分析名句中关键字词的特点理解诗人炼字的精妙之处。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所以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是相当传神的,但还不止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仅仅是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一直转弯,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但在三峡行船,即使惠风和顺,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也尽然表现。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因此,分析名句中的关键字词,需要我们先对这些字词进行翻译或者组词,再将解释过的字词放回诗句中体味诗句的意思,在体味意思、把握情感的过程中,再思考是否存在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等。三、分析名句中独特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等。例: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李商隐与妻子分离两地,羁旅之愁与不得归的苦可想而知,然而又遇上了巴山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的场景,更添了一份凄凉酸楚。在这一句中,诗人实写巴山的雨景,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氛围,也借景抒发自己独处异乡的孤寂落寞。接着,诗人由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因此这一句中的“巴山夜雨”便是虚写。诗人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而此时的自己却独听巴山夜雨,无人共语。两处“巴山夜雨”,虚实结合,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四、分析名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首先要先从字面入手,再由此推出一般规律,体味它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深思。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先从字面入手,在夜晚还没完全褪去的时候,朝阳已经在江面上升起;在新年还没有真正到来的时候,江南之地已经有了春日的气息。接着在理解大体意思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事物:日和春。朝阳代表着一天的开始,代表着生命力,同样春天也象征着一年的开始,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那么由“日”和“春”我们可以提取出它们共同的象征意义——美好的新的事物。相较于新事物“日”“春”,“残夜”和“旧年”便是旧事物。接着抓住动词“生”和“入”,我们便能得出一般的规律:新事物诞生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新事物。这句名句就妙在诗人本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更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精练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请从艺术表现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诗歌一二两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赏析“暗”和“满”字)参考答案:1.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诗人以笛声反衬洛城春夜的宁静。2.“暗”:悄悄,玉笛声悄悄在夜里响起,表明吹笛之人原本并不打算被人听见笛声,实属意外之举,却触动了听曲人的离愁别恨;此外,“暗”既呼应了题目中的“夜”字,又有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