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因此,涵育文化修养与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前,担负新的时代使命的历史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历史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历史研究又越来越不依赖于对独家材料的占有,更多体现为资料共享,这就对历史研究工作者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全球化”视域的强化。理论与现实都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自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提出和研究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历史研究尤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促使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瘟疫、灾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生态史,灾害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历史学分支研究可以大有作为。三是历史学公共性需求迅速提升。以古鉴今、资政育人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历史研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基础。新的征程上,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史学智慧和历史借鉴,充分体现历史学的公共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坚定历史自信。(摘编自黄兴涛(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有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B.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这一功能有利于形成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C.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会有纵深视野,常常会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去审视和定位。D.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了历史资料的共享,这对历史研究工作者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从保持记忆功能、涵育文化修养与增强文化底蕴、提高科学思维三方面,由主到次论述了历史学的价值。B.文章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是时代要求。C.文章阐述了“历史感”的内涵和意义强调综合整体把握,关注角度与认识深度等。D.文章最后分析了新时代历史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原因,意在提醒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有紧迫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历史知识是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所以我们要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和反思。B.当前,历史研究工作者应当以强化“全球化”视域为时代使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C.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历史学只有从生态史、灾害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研究,才能大有作为。D.我国史学有着优良传统,历史学公共性需求迅速提升更是为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契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反排木鼓舞源起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动作语汇、舞蹈节律与象征意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认知和族群历史密不可分。过去,反排木鼓舞遵从严格的仪式禁忌,只出现在祭祀场合;现在,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反排木鼓舞早已突破了仪式场景对它的限制,更多地承担起今人赋予的“传播文化”“打造地方名片”等功能。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排木鼓舞进京表演,之后多年间参与不同地域、范围的调演和展演多次,扩大了它的知名度;1986年,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赞誉,由此名声大噪,逐渐由乡间活生生的仪式文化场景走向了世界,逐渐成为贵州苗族的文化符号表征。对于反排木鼓舞的保护,近年来黔东南州和台江县先后出台了保护条例和一系列措施,如:地方政府财政单独划拨保护经费;建立传承人档案,提供生活补贴;传承人办班授课,纳入当地中小学乡土课程;建立数据库,不断充实普查信息;每5年举办一次全县参与的大型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措施可有效增强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提高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近年来,反排村及周边村寨自发形成了多支民间木鼓舞表演队,频频出现于国内的文化旅游表演市场与体育舞蹈竞赛活动。木鼓舞为传承人带来了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也带来了收入,多种合力客观上促进了反排木鼓舞的传承和延续。2013年,反排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与苗族多声部情歌(国家级非遗)也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名片,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摘编自陈正府、陈海容《反排木鼓舞:文化自信与传承坚守》)材料二:“活起来”告诉我们,仅将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文化遗产应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换言之,文化遗产只有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关注与分享,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排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而且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在物质文化比较发达、精神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代社会,经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无疑是对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当然,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利用。(摘编自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材料三:要想让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必须依托人进行活态传承,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比如,可以在保护区(文化核心区域)内搭建实验性的舞台化互动与活动空间,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也可以对特定的文化空间进行微改造,如增设社区美术馆、艺术画廊、创意书店、生态绿地等,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静态的文化,而居住其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流动,他们的生活习惯代代相传,形成了鲜活而有温度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非常值得发掘、铭记与保存。所以说,最好的城市记忆不仅存在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中,更存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细节与民生故事中。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内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民生故事,如同街区无形的毛细血管,连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还是城市历史某个断面和城市文化某个侧面最好的写照。因此,在探索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追寻历史的角度、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还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当下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建立诸如“老北京文化活态博物馆”等以居住为主要形态的社区,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硬件展示。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就要通过文化遗产增加社会互动、突破传播的时空限制、建构新的传播模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化与物联网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摘编自于小植《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反排木鼓舞突破了严格的仪式禁忌和祭祀场景限制,这使得反排木鼓舞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认知等关系变得疏远。B.反排木鼓舞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各地表演,扩大了知名度;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声大噪。C.文化遗产不能仅仅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更应该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进而达到合理保护与利用的目的。D.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从保护文化、追寻历史、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也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黔东南州和台江县先后出台保护反排木鼓舞的条例和措施,有效增强了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提高了苗族人民对反排木鼓舞的认知度。B.反排村及周边村寨形成的民间木鼓舞表演队频繁参加国内文化旅游表演和体育舞蹈竞赛,为传承人带来收入,也促进了反排木鼓舞的传承与延续。C.虽然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静态的文化,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却是动态的,他们世代生活形成的民俗文化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文化遗产。D.三则材料阐述的核心话题都是文化遗产,材料一侧重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和利用,材料二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材料三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利用。6、某社区要对其历史遗迹改造成文化街区,请你根据材料,给该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夜魏巍雪夜。在前方,也有动听的锣鼓声。现在周仆正坐在知琴里的一个茅屋里,守着他那盏旧马灯,动情地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这是各连的战士们,正在赶排节目,准备明天的庆功大会。几天以前,各兄弟军已经隐蔽地突然地迫近了“三八线”。一场新的搏战就要开始了。二次战役结束以来的十多天里,周仆虽然忙碌,却特别愉快。整个师穿插成功,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本团虽然因为陆希荣的事件受到批评(陆希荣受到留党察看、降职到第六连担任连长的处分),但整个成绩是肯定的。红三连的事迹轰动了全师全军,整个部队充满着喜悦和欢腾。周仆正在准备明天庆功大会的讲话,电话铃叮叮地响起来。他拿起耳机,是师长的声音。师长是询问派出的侦察组回来了没有。“千万不能大意。”师长说,“如果回不来,要再派一个侦察组去。这件事关系到全军的行动。”周仆连声答应:“现在雪下得很大,我量了一下,已经有一尺深了。我估计咱们最担心的事情,可能没有问题。”“靠估计不行!”对方纠正道,“我刚才也到外面走了一下,雪是不小,但是风并不大。现在风比雪重要。能够厉厉害害地刮上半夜才好。”“请首长放心吧,”周仆说,“如果两个小时内他们回不来,我马上再派一个组去。”说完,他挂上了耳机。周仆原来的构思被打断了。他的心飞到了几十里外白茫茫的临津江畔。现在离新的战役发起只有两天时间,而这条江水还没有完全封冻。据报告,昨晚,江的两岸倒是结冰了,但江心仍激流翻滚。这正是全军上下所一致关心焦虑的问题。两个小时以后,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二营教导员李芳亭报告说:陆希荣在查哨时被特务打伤,倒在雪地里。周仆立刻打电话,命令团保卫股长前去搜查。过了一段时间,电话铃又急促地响起来。保卫股长请求周仆最好能够亲临现场。周仆匆匆沿着山径向靠近沟口的一簇人家走去。夜色被雪光照得相当明亮,但是雪很深,山径完全被大雪掩盖住了,没有走出几步,雪就灌到靴筒里。大雪仍在继续飘落,大朵大朵的雪片不断地飞到脸颊上。周仆赶到二营六连的驻地,陆希荣已经被抬到屋子里去了。大门口站着一簇人正在嘁嘁喳喳地低声议论。“特务捉住了没有?”周仆赶到跟前忙问。“捉个鬼吧!”那个低矮粗胖的保卫股长冷笑了一声,“这是自伤。”“自伤?”周仆一惊,“确实吗?有根据吗?”“这种事别想瞒我。”保卫股长摸摸他的少白头,又冷笑了一声,“你去看看,连伤口都是黑的。”“的确是自伤。”医生也说。“要搞确实。”周仆说,“这种事可不能马虎。”“这还有什么不确实的?”保卫股长说,“他还事先伪造了特务的脚印,结果一直是他老先生自己的脚印。……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周仆怒火上升,推开院门,大步闯到屋子里。陆希荣长长的身子蜷曲在地上,正在大声小声地呻吟。一看政委进来,哼得更起劲了。“政委呀,政委呀,”他带着哭腔喊,“我这个人怎么这样倒霉呀!……眼看新的战役要打响了,我下定决心洗刷自己的错误,没想到狗特务一枪就把我扣倒在雪地上了!”周仆弯下腰往他的裤腿一看,果然腿肚子上黑乌乌的一片。“我,我真倒霉呀,政委,”他还在喊,“我真想不到呀!”“你真不觉得可耻!”周仆厉声地说,把门一关,就走了出去。“把他马上送卫生队!”他吩咐人们,“处分问题以后另外讨论。”周仆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说:“看起来还是估计不足,想不到他会走这一步。”“这也难怪。”李芳亭说,“他感到他追求的一切都破灭了。前几天,他降了职来到六连,我就赶快跑去跟他做工作,他反而说:‘老李,你别再给我上政治课了,我一切都完了。你们都是前程远大的人,你们就好好干吧!’……瞧,这是什么话!”周仆点点头说:“确实,这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毁灭!”周仆回身向团部走,胸脯里像塞了一团脏东西似的恶心和难受。走了不远,忽听前面路边有人唤他。是侦察班长老牛的声音。周仆大步赶过去,见雪地里站着三个人,浑身上下都是雪,像三尊白皑皑的石膏像一般。“你们可回来啦!”周仆抢上去同他们握手。一只只大手,全冻得像冰棍似的。“没问题啦,政委,没问题啦!”老牛兴奋地说。“江心也封冻啦?”“都冻住了!”“冻得结实不结实啊?”“结实极了!”老牛说,“我们在冰上爬到江心,生怕冰薄,后来我们站起来,跺了好几十脚也没事儿。正在这时候,哧地一声来了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了。我走过去一看,冰窟窿呼呼地朝外冒水,伸手往下一摸,冰层足有半尺来厚,当时真想背一块来给首长看!”周仆高兴得哈哈大笑,从内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热爱,他真想用双手抱着来亲亲这些可爱的战士们。“你们到南岸去了没有?”周仆又问。“上啦,上啦。”老牛说。“好好,”周仆又亲热地握握他们的手,“你们赶快吃饭休息去吧!”周仆心中十分愉快,迈开快步向团部走去。敌人的夜航机在云层里时远时近地嗡嗡着,丢着照明弹。在照明弹的亮光里,可以看到大朵大朵的雪片,好像万万千千只白蝴蝶,得意扬扬地翩跹飞舞。各个连队赶排节目的锣鼓声,也显得更加起劲,更加动听了。(节选自《东方》,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节选部分善于用自然环境来烘托人物,如结尾写大朵的雪片,好像白蝴蝶得意扬扬地翩跹飞舞,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B.小说语言描写既刻画人物,如保卫股长的语言表现了他对陆希荣的厌恶;也推动情节发展,如周仆与师长在电话中的对话。C.“浑身上下都是雪,像三尊白皑皑的石膏像一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侦察组战士在恶劣环境中不辱使命的精神。D.小说节选部分讲了雪夜发生的几件事,其中的人物形象交相辉映,不仅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8、小说节选部分数次写到“锣鼓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9、魏巍善于塑造群体英雄形象,本小说塑造了侦察组成员感人的群体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令人动容的精神?小说又是如何表现这些精神的?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陶渊明,或云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亦不能致也。颜延之与渊明有旧交,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昭明文选》)文本二: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怀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咸和九年六月疾笃,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节选自《晋书•陶侃传》)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B.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C.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D.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晋代蒋诩归隐乡里,在院中开辟了三径,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B.解绶,意思是解下印绶,指辞去官职。“解官”“致仕”也有此意。C.孤,即“幼失怙”,指幼年失去父亲;独,即“幼失恃”,指幼年失去母亲。D.薨,原指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喜欢饮酒,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原要把公田都用来种植秫,在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下,他才将二顷中的五十亩用来种植粳。B.陶渊明虽然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琴,每逢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C.陶侃受到刘弘的赏识,刘弘称赞陶侃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在陈敏之乱时,因为内史扈怀的挑拨离间,刘弘逐渐疏远了陶侃。D.陶侃严格约束部属,下属中有人因清谈赌博而贻误公事,就命人收取这些酒器和赌博用具并投入长江,如果是小吏,就加罚鞭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2)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①黄庭坚壮气南山若可排②,今为野马与尘埃。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周鼎不酬康瓠③价,豫章④元是栋梁材。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注]①七叔祖:黄注,曾任终南阳主簿。旧题:旧时题诗的遗迹。②“壮气……”句:形容黄注意气非凡。③康瓠:空壶,一说破罐。④豫章:大木,樟类乔木。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七叔祖气概、才情与悲剧命运之间的巨大落差,包含无限的沉痛惋惜之情。B.颔联具体阐发七叔祖的“壮气”,塑造他才力纵横而睥睨世俗、侠肝义胆的形象。C.“眷然挥涕”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了斯人已逝,诗人哀伤不已的不尽追思的情感。D.诗人见七叔祖旧题而引发感怆,念祖感怀;诗歌笔力较重,对仗工稳,深刻沉着。15、“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四、默写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而在《赤壁赋》中作者则用“____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短视频中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在众多短视频类型中,美食短视频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收视火爆,使美食纪录片进入大众视野。之后,自从《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早餐中国》等用户深受喜爱的作品陆续涌现,开展了美食纪录片的创作热潮。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美食题材视频在短视频领域中脱颖而出,凭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和社交属性,(还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吸引了大量粉丝,可观的商业价值被创造)。随着技术发展,创作者运用高清摄像、特写、后期调色等手段将食物的色彩、形状之美展现得①_________,使受众获得视觉、触觉、味觉交织的“美”的享受。挂着水珠的柿子、码得整整齐齐的酸菜、吱吱冒油的腊肉、酥酥脆脆的彩色虾片、沾满糖霜的果脯,这些用特写突出的食物让人②_________。美食短视频就像一个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棱镜,不同类型的博主对美食的表现视角和对文化的侧重面③_________。这些作品在展示美食的过程中融入对中国风俗习惯、地理风光、人情世故的展示,这些人文场景唤起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7、文中画框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8、文中括号内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太恰当,请进行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可调整语序。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人把2021年称为太空旅行的元年。尽管因为疫情2021年全球旅游业受到重创,①_________。截至12月底,已有三家私人公司将10位左右非职业宇航员送往太空,人类完全开启了太空旅行的大门,太空旅行不再是奢谈。世界各国众多富豪们都把目光聚集到了太空旅行。太空旅行所能够提供的旅行体验,是其他任何地面的旅行团都无法比拟的。首先,②_________,太空旅行者能够感受到超过自身体重几倍的加速度,那种感觉,可比蹦极带来的心跳感觉强多了;其次,飞到十八公里以上后,你就能看到蓝色的地球曲线,以及上方的黑色天空,感受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但限于高昂票价门槛,太空旅行想真正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③_________。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六、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②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贾岛《送集文上人游方》)③春山无近远,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朱耷《题山水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远意”的追寻,其实就是对美好的向往,往往也是对付现实压迫的一种心理希冀。心有“远意”的人更懂得深情,心有“远意”的人也更能发现美。寻到了“远意”,便是在心底种下了花儿。心有“远意”,不必归隐终南山,处处皆是桃花源、水云间;心有“远意”,心才不会困于尘世的方寸之间,情才不会淹没于晨昏的喧嚣之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2、答案:A解析:3、答案:D解析:4、答案:A解析:A.“这使得反排木鼓舞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认知等关系变得疏远”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反排木鼓舞源起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动作语汇、舞蹈节律与象征意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认知和族群历史密不可分”“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反排木鼓舞早已突破了仪式场景对它的限制,更多地承担起今人赋予的‘传播文化’‘打造地方名片’等功能”可知,反排木鼓舞突破了严格的仪式禁忌和祭祀场景限制,承担起今人赋予的“传播文化”“打造地方名片”等功能,故“使得反排木鼓舞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认知等关系变得疏远”的结论错误。5、答案:D解析:D.“材料二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材料三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利用”错误。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论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没有侧重保护或利用。6、答案:①依托人进行活态化改造,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②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采取必要措施,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充满活力。③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化与物联网化,使大众关注与分享。解析:由材料三“要想让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必须依托人进行活态传承,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可概括出:依托人进行活态化改造,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由材料三“在探索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追寻历史的角度、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还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当下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建立诸如‘老北京文化活态博物馆’等以居住为主要形态的社区,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硬件展示”可概括出: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采取必要措施,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充满活力。由材料三“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就要通过文化遗产增加社会互动、突破传播的时空限制、建构新的传播模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化与物联网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可概括出: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化与物联网化,使大众关注与分享。7、答案:B解析:8、答案:(1)渲染气氛。以雪夜锣鼓声渲染欢庆的气氛。(2)衬托人物心情。以锣鼓声衬托周仆愉快的心情。(3)首尾呼应,暗示情节发展。以欢快的锣鼓声开头,以各个连队赶排节目的锣鼓声结束,前呼后应,结构匀称、完整,暗示志愿军的此次军事行动也会像锣鼓声一样获得圆满胜利。解析:9、答案:精神:(1)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侦察班战士冒风雪去临津江侦察江面封冻情况,为大部队下一次战斗做准备;周仆以大局为重,为整个师的成功而喜悦。(2)坚持原则、尽忠职守的精神。周仆深夜冒雪去现场处理陆希荣事件。(3)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侦察班战士冒风雪去临津江侦察江面封冻情况,在恶劣环境中英勇无畏。手法:(1)环境侧面烘托,展现雪夜恶劣的环境特点,以环境烘托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2)正面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志愿军群体形象。(3)人物形象对比。陆希荣的自私自利、怯懦偷生与志愿军侦察班战士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进行对比,突出志愿军指战员的正面形象。解析:10、答案:A解析:11、答案:C解析:12、答案:C解析:13、答案:(1)州里征召他担任主簿,他不去就职,亲自耕作来养活自己。(2)陶侃私下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处稳固刘弘对自己的信任。解析:14、答案:B解析:15、答案:①在当世,贵重的周鼎还不如一把瓦壶的价值,要知道,大樟树原来可是栋梁之材啊!②颈联运用典故,借“周鼎”“豫章”的遭遇,写七叔祖怀才不遇,感慨朝廷不识栋梁之材,流露出诗人的痛心之情。解析:16、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卷起千堆雪;白露横江(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解析:17、答案:之后,《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早餐中国》等深受用户喜爱(或改成“用户十分喜爱”)的作品陆续涌现,引发了美食纪录片的创作热潮。解析:18、答案:吸引了大量粉丝,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还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解析:19、答案:①淋漓尽致;②垂涎欲滴;③各有千秋解析:20、答案:①但太空旅行却蓬勃发展;②发射和降落之时;③仍需假以时日(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解析:第①空,此处填写“2021年称为太空旅行的元年”的原因,句式应表达为“但……”根据后文“截至12月底,已有三家私人公司将10位左右相职业宇航品送往大空,人类完全开启子太空旅行的大间,大空旅行不再是奢谈”可知,大空旅行逢勃发展,故可填写但太空旅行却蓬勃发展”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后文“太空旅行者能够感受到超过自身体重小倍的加速度,那种感觉,可比蹦极带来的心跳感觉强多了“中的“加速度“蹦极”等词可知,此处应些的是“发射和降落”时的感受,故可填写“发射和降落之时”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根据“高昂票价门槛”可知,太空旅行想真正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很难马上实现的,故可填写仍需假以时日(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之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