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传记练习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传记练习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传记练习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传记练习_第4页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传记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复习传记练习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要子儿女日后的生活。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曰寇死战。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插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1)(5分)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错,属无中生有。B、“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不恰当,原文为“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C、“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错,原文为“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湖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细途中,曾斌《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传记的基本常识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记的基本常识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引用);

5.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题的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传记的基本常识探究类如何解答传记中的探究类问题一、明确探究题的考查方向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地表达。2.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3.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二、了解传记中探究题的设题角度1.传主人物身上表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社会影响角度)(篇)2.传记文本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特色。(写作艺术角度)(线)3.传记文本独特的社会价值。(选材角度)(线)4.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点)设问方式:对文中传主的某一观点(说法),你是否认同,说说你的理由.题目提出的两种观点,你如何看,请结合传主的事例,谈谈你的三、解题思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①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②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③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信息。四、明确解答探究题的原则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5.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和需要解答。五、掌握探究题的答题格式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注意事项:1.观点句:观点鲜明,“观点”(正题、反题)在题干中。2.分析句:“论据”在文本中。3.辩证说理:“内引”文本(信息、材料、观点),“外联”理由。“联知识”包括文体知识以及分析鉴赏知识。“联实际”即现实情况、社会影响。“联自身”即生活体验、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