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第3课教材图片说明-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知识解析】第3课教材图片说明-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知识解析】第3课教材图片说明-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知识解析】第3课教材图片说明-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知识解析】第3课教材图片说明-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吕氏春秋》书影

《吕氏春秋》约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即公元前239年,距离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仅十九年。《吕氏春秋》反映了战国后期统一的历史潮流。战国后期,先秦各派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已到了一个总结阶段。《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学术作了一次大规模的综合性概括,不别门户,集其大成,以利于国家的统治。《吕氏春秋》以十二纪为首,每一纪以月令开头,“以第一篇言天地之道,而以四篇言人事”,每纪五篇,最后一篇是《序意》,共六十一篇。

其次是八览。八览宗旨:“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从开天辟地出发,探究国家祸福由来,博论治国之术,现存六十三篇。最后是六论,共三十六篇。《吕氏春秋》以当时的现实政治为纲,纲举目张,全书编次条贯系统,而且富有中国重实践、讲辩证的思维特色,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伦理、军事等领域,博引诸子典籍,为秦统一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先秦学术资料。《吕氏春秋》书影2.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秦始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以宏大气魄推动了统一事业的进程。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的历史作用也应被肯定。秦王朝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他所创建的许多制度,在当时来说都是适应历史进步的大胆改革。秦王朝的许多制度和措施一直影响至今。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秦始皇为政勤勉,精力过人。他每天亲自处理大量奏章文书,不完成规定的数量就不休息。

秦始皇完成了秦国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酷烈”的统治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恣意享乐,加重了人民苦难,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3.里耶秦简户籍簿里耶秦简户籍簿

2002年4月至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山县文物管理所等文化部门对龙山县里耶镇里耶战国-秦代古城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出土简牍37000余枚,绝大多数为秦代简牍。这批秦简均为木质,最常见长度是23厘米,宽度为1.4-8.5厘米不等。其宽窄根据内容的多少决定,一般一事一简,构成一件完整的公文。简牍所用木材绝大多数为杉木,也有一定数量的松木和其他树种。

这批简牍是秦代洞庭郡迁陵县政府档案,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文书、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等级和转运、里程书等。里耶秦简的出土和整理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的认识。

本图是其中记载户籍的简牍。编户民著籍于一地,政府就能掌控一户的人力资源。政府掌握全国户籍,就可以对国家资源作出相应调配。有确切的劳动人口数字和年龄组别,就能够根据相应人口多寡进行土地分配、征发赋役。

本图反映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共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栏是户人,名为“夫”,身份是“士五”,户人一般是成年男子。第二栏是户人的妻子,名叫“沙”,“大女子”表明沙为成年女子。第三栏、第四栏记录了户人的两个女儿,名为“泽若”和“伤”,两人都是未成年女子。户籍内容还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4.秦朝形势图秦朝形势图

秦完成统一,建立起一个东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西至今甘肃东部,南至今越南中部,北迄黄河、阴山至辽东半岛,幅员辽阔的国家。疆域内除人口众多的华夏族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自此中国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族为主多民族共居的统一国家。秦始皇开拓疆土,使中国从此以东方大国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本图反映了秦朝疆域及其各郡郡治分布的情况。5.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初即位就在骊山下为自己修陵墓,统一后又继续建造。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的陵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目前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可证明此记载是可信的。有人利用地质探测仪器在始皇陵地面测试,初步断定地下可能埋藏有汞。经过初步普查和钻探可知:始皇陵的建筑遗迹南北长7.5千米,东西长8.5千米,周长32千米。其外部封土高大,其坟高120多米,1962年陕西省文管会对始皇陵调查,测出陵丘下部已成方形,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周长1390米,在陵丘正西约277.7米处实测封土约43米。始皇陵内城城墙东西长580米,南北长1355米,周长约3870米,城墙宽约8米,推断其高度应在8-10米以上。

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以北探出大型宫殿遗址,其中一处,南北长62米,东西宽57米,总面积为3524平方米。仅从遗留下的门道、地面就可看出,这座宫殿十分讲究。这只是陵墓的附属建筑,其正殿内有用青石板铺成的台阶,殿内地面是在原筑的夯土台上,又叠铺四层鹅卵石,中间以细沙灌缝,上铺一层2厘米厚的泥土,再上残存着略略雕过的线雕菱纹石铺地。地面就如此讲究,其他就不言而喻了。近年来,秦始皇陵附近钻探、调查发现的许多遗物、遗迹都表明汉人所说的“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汉书·楚元王传》)是毫不夸张的。6.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的900名戍卒,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时遭遇大雨,无法如期抵达。秦律规定,失期要处斩。屯长陈胜、吴广号召戍卒杀死秦军官,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起义军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各地纷纷响应。陈胜攻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称王,建立政权,国号“张楚”,分兵数路攻打秦。

起义军将领周文一路长驱直入,攻至距咸阳仅几十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本图反映了陈胜、吴广起义地点,进军方向,起义军根据地和控制地区以及重要战役等情况。7.楚汉战争示意图楚汉战争示意图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十二月,项羽与刘邦领导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政权进行了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而告终。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进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不久,项羽也率兵入关,开始与先入秦都咸阳、退军驻守灞上的刘邦发生冲突,随后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项羽入秦都,火烧咸阳宫后东归。东归后的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分封到汉中称汉王,驻军南郑。刘邦乘项羽出击齐地时,还定三秦,并继续东进,攻占彭城。公元前205年十二月,刘邦据守荥阳,开始修筑甬道,由敖仓运输粮食来荥阳,与项羽对峙,双方进入相持状态。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设计令汉军士卒在夜晚高唱楚歌,使楚军丧失斗志。项羽率军突围。最后,项羽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边,因当年率江东8000子弟西击秦军,至今无一人生还,竟不肯渡江。他与汉军搏斗,身负重伤,自刎江边。本图反映了刘邦进军路线韩信进军路线、项羽进军路线和败退路线,以及楚汉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情况。8.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有关秦律的竹简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有关秦律的竹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秦简牍,其中11号墓出土1100多枚竹简,4号墓出土两块木牍。秦简的长度在23厘米至27.7厘米之间,即约秦尺一尺至一尺二寸。竹简以丝绳分三道编组。简牍的内容包括:《编年记》(秦昭王元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即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17年间国家与墓主家庭的大事年表)、《语书》(原题,南郡守发给属县的文书)、秦律的部分抄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等)。在法制史上,秦律竹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我们未能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秦律是汉代九章律的基础。秦简中的法律条文,尽管不是秦律的全部,但保留了秦律的很多内容,大大丰富了对秦律的理解,对研究我国封建时代法律制度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