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

2.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A.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

3.“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此句话出自

A.《论语》B.《论快乐》C.《谈时间》D.《围城》

4.我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历史文物研究家的是()A.A.茅盾B.鲁迅C.沈从文D.巴金

5.“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

6.《长亭送别》中,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的最为强烈的曲词是()

A.有梦也难寻觅。

B.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C.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曰别离。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7.“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8.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胡适

9.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

10.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或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论证论点的论证方式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例证法D.比较法

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

12.《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A.金搏清酒斗十千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忽复乘舟梦日边D.多歧路,今安在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

A.婵娟B.明月C.琼楼D.青天

14.《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15.

7

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抒情主人公的是()。

二、填空题(10题)16.《古诗十九首》被编《文选》中,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_________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17.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________,________。

18.《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选自胡适的《__》。

1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但见长江送流水。”

20.《席方平》的作者是___。

21.“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22.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23.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4.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5.《白菜与皇帝》的作者是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7.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8.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9.《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0.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4分)

32.(三)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27~29小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令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33.(三)阅读《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资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乘车人自认为凭什么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选)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一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4分)

35.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36.(三)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六、作文(1题)37.写作题目:甜与苦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小说《风波》通过辫子风波从历史的层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摧毁,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封建意识和愚昧落后的精神也没有被消除。

2.B

3.B

4.C

5.A

6.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应试指导】D项将状元及第、功名利禄视作微不足道的蜗角蝇头,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对恋爱自由的阻挠,表现出女主人公崔莺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批判最为强烈彻底。

7.B

8.B

9.C《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思图。其中,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骑着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出现了人家,而这家不是他的家,这两个画面构成反衬,突出强调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0.D

11.C

12.C

13.B

14.D

15.C

16.刘勰

17.无人会,登临意。

18.读书与治学读书与治学

19.不知江月待何人不知江月待何人

20.蒲松龄蒲松龄

21.春花秋月何时了

22.驳论

23.为何民不加多为何民不加多

24.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25.欧·亨利

26.Y

27.N

28.N

29.N

30.Y

31.李广带兵,在缺粮断水的时候,发现了水,士兵不全都喝过,李广不接近水;士兵不全部吃过,李广一口不尝。他对士卒宽容,不苛刻,士兵因此都爱戴李广,乐意被李广所用。32.本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腐败局面。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给出一段文字要求划分层次并总结各层的含义,这是常考的内容。考生要多训练这方面的技能,以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