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知导入

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莫泊桑又来到路口,这次走得更近了,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

福楼拜听后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东西。”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福楼拜听后苟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走近作者

他于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等。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文学常识链接背景链接

本文发表于1883年,是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小说创作有着它的社会时代背景: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纷纷踏上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思想上,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腐蚀着社会人际关系。作者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本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读读写写拮据()栈桥()糟蹋()

别墅()褴褛()女婿()

端详()恭维()阔绰()

煞白()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jiéjūzhàn

tàshùlánlǚxuxiángxianggōngchuòshàjùwěnzhèng字词补充蚝油(

牡蛎(

)撬开(

)赔偿(

)诧异(

)赚钱(

)嘟囔(

)牵累(

)永不变更(

háomǔlìqiàochánɡchàzhuàndūnanglěiɡēnɡ解释词语【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褴褛】(衣服)破烂。【端详】仔细地看。【恭维】为了讨好而赞扬。【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煞白】本文指由于恐惧、愤怒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的奥妙。【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文体知识回顾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2、小说的情节由__、__、__和__构成。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情节、人物、环境。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4、环境分为

环境和

环境?自然社会整体感知·梳理情节小说三要素之情节篇1、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1-4):写菲利普一家人热切盼望于勒的归来。发展(5-19):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高潮(20-47):巧遇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他们自私、虚伪、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本性。结局(48、49):躲避于勒。故事情节

于勒---

于勒---

于勒---

于勒盼(1-4)开端发展结局2、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按照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结构划分课文层次,请以“——于勒”的形式给每个情节起一个小标题。赞遇躲(5-19)(20-47)(48-49)高潮喜读来信热切盼望学做贵族惊慌失措同情叔叔钱有有无无无3、把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找出来。想一想:

这些称呼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钱有有无无无全家人惟一的希望全家人的恐怖小子、贼、讨饭的、流氓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3、把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找出来。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的于勒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4、这一切因为什么?请补一个横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世态炎凉钱不如人唯利是图钱重于情金钱至上4、这一切因为什么?请补一个横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细读品味·分析人物小说三要素之人物篇1、于勒是个怎样的人?2、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3、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早:中:后:行为不正、糟蹋钱正直、有良心自食其力、不拖累人于勒形象:1、于勒是个怎样的人?2、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神态、动作、语言

菲利普一家生活很拮据,可是每星期日,一家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表现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势利的性格。(行动)

菲利普夫妇形象

菲利普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请女儿女婿吃牡蛎。

表现他爱慕虚荣

吞吞吐吐地说话……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给这个流氓!”母亲势利、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语言、神态)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自私虚伪、贪婪、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菲利普夫妇性格归纳

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勤的冷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

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

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3、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若瑟夫(“我”)形象:若瑟夫,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3、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①“我”是叙述者,但“我”不是主人公,只是起着穿线的作用。②“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态度的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刻。③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通过我与父母的对比揭示主题,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孩子的眼睛是纯真的,用孩子的眼睛来展现他父母那拙劣的一幕幕,这种讽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另外,在孩子身上是否也寄托着莫泊桑对这个社会、对人类的一种希望?孩子的童心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完全沾染,虽然已经有那么一点点。

《最后一课》——都德

与莫泊桑同时期的许多法国作家,都善于通过写小人物来表现大主题,耐人思考。莫泊桑和都德都选择了“孩子”作为叙述者,而且都是“可靠的叙述者”。

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精段选读

1、阅读1-4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家庭经济状况(2)第二自然段中用来表示家中经济状况不佳的一个形容词是:

——拮据(3)这一段先用“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一句总括家里经济紧张的情况,然后,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从

三个方面举例具体叙述。吃用穿(4)为什么每星期日全家都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希望“无意”中迎接到于勒。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心情。——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5)“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惊喜”的原因是什么?

——他回来了,就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1)父亲请吃牡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反映菲利普爱慕虚荣,故作高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埋下伏笔。2、阅读22----28自然段(2)“我怕伤胃……吃多了要生病的”,说得冠冕堂皇,请加以评价。然后说明这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质上是既照顾面子,又节省开支。表现了她吝啬而又爱慕虚荣的特点。

(3)“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一段,运用了

三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男主人公

的心理。神情动作语言惊恐和失魂落魄品读鉴赏·环境作用小说三要素之环境篇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事件发生时间、时令、季节、地点、背景等②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④深化作品主题⑤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为下文遇到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反衬。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形成了鲜明对比。“紫色的阴影”一语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环境环境衬托:愉悦心情;阴郁心情金钱至上:一个女婿写出一个社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2、辨析研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3、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主题研讨1、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小说的主旨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世界,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因贫穷而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小说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寄予了作者对贫苦人们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关系了。”

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于勒。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而“我”是见证人,记叙者;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2、辨析研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3、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对于这样的弱势群体,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和帮助。而不是嘲笑和冷漠!我的叔叔于勒引出矛盾——盼望于勒(开端)插叙旧事——夸赞于勒(发展)故事结尾——躲避于勒(结尾)望眼欲穿唯一希望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中心事件——巧遇于勒(高潮)计划千种十年不变穷水手态度变化改换乘船以免再遇板书设计

1.本文选自_____国著名文学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通过他们对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法莫泊桑羊脂球菲利普夫妇课堂练习2.填空。⒈本文故事的情节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躲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3、小说中这么多被钱操纵着的人,你认为谁最可怜呢?流浪汉于勒主要情况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政治面貌

主要经历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可怜之处于勒是最可怜的人?于勒男50多岁法国哈佛尔无无钱,行为不端、糟蹋钱有钱,正直、有良心,阔绰无钱,自食其力、不拖累人一生坎坷,老年也无家可归,连自己的兄长都无法真诚以待,只能潦倒一生,客死他乡主要情况调查表籍贯

政治面貌

可怜之处菲利普夫妇是最可怜的人?法国哈佛尔无朝思暮想,眼巴巴盼望于勒的归来,并且计划到用这位叔叔的钱买一栋别墅,但期盼的于勒却成为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贩,可谓是晴天霹雳。希望顿时成为泡影。主要情况调查表籍贯

年龄

可怜之处“我”是最可怜的人?法国哈佛尔十来岁不能同亲叔叔相认,却要跟随父母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我”的善良与整个社会显得十分的不和谐拓展提高1、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他人身上,应该自己去奋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