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功能评定_第1页
手部功能评定_第2页
手部功能评定_第3页
手部功能评定_第4页
手部功能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部功能评定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11章手部功能评定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四节手部功能损失的综合评定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全手的截肢或100%的手功能损失被认为是损伤整个上肢的90%,损伤整个人体的54%。参照国际手外科学会的标准,拇指占手功能的40%,示、中指各占20%,环、小指各占10%(图11-1),其中感觉和运动分别占50%的功能。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王澎寰等将腕部的运动作为影响手功能发挥的一个因素加以考虑,对该标准加以调整。调整后功能分配为,拇指占手功能36%,示、中指分别占手功能18%,环、小指分别占手功能9%,腕掌部占手功能10%(图11-2),其中感觉与运动功能各占50%。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11章手部功能评定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四节手部功能损失的综合评定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根据手指桡、尺侧皮肤感觉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感觉权值,如表11-5所示,手部感觉可分为12个区。

12个区依次为:①拇指桡背侧;②拇指掌尺侧;③示指桡侧;④示指尺侧;⑤中指桡侧;⑥中指尺侧;⑦环指桡侧;⑧环指尺侧;⑨小指桡侧;⑩小指尺侧;⑨手掌;⑩手背。504030100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为了使临床对感觉检查的规范化,目前手外科医师通用的对感觉检查分级标准(表11-2,表11-3)。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感觉和两点辨别试验这两种检查方法都是对神经功能的检查,检查结果不仅反映痛觉还注意到质感、立体感,这两种检查结果是彼此一致的。但在神经损伤或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两者又可以是相对独立存在,王澎寰对这种一致性做了恰当的界定(表11-4)。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11章手部功能评定第一节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第二节手部感觉功能损失评定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四节手部功能损失的综合评定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屈伸运动20%收展运动20%对掌运动60%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当关节强直在功能位时,功能损失值最小。手指各关节的运动功能损失可以通过功能损失图查出,即伸直损害(IE)+屈曲损害(IF);再乘以该关节占全手功能的系数(%),可以得到此时对全手功能的损失值。示、中指运动功能各占手部功能的9%(图11-2),掌指关节(MP)、近指间关节(PIP)及远指间关节(DIP)对手功能的损失系数并不相等。已知自MP水平截肢时手指功能损失100%;自PIP水平截肢时手指功能损失80%,自DIP截肢时手指功能损失45%。即PIP比DIP多35%功能;因为MP,PIP,DIP运动功能之和占全手功能值9%,因此可以计算出示、中指各关节运动占全手的功能系数分别为MP4%,PIP3.2%,DIP1.8%。同理,可计算出环、小指各关节运动功能占全手的功能系数分别为MP2%,PIP1.6%,DIP0.9%。根据各指不同关节的功能损失图表以及各关节占手功能的权值即功能系数可以计算出该指运动功能损失情况,并可换算成对全手功能的损失值(图11一)。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伸直损害(IE)+屈曲损害(IF)]*该关节占全手功能的系数(%)示、中指各关节运动占全手的功能系数分别为MP4%,PIP3.2%,DIP1.8%环、小指各关节运动功能占全手的功能系数分别为MP2%,PIP1.6%,DIP0.9%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屈伸运动20%收展运动20%对掌运动60%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拇指占手功能的36%,其中运动功能占手功能的18%。拇指的运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发生在掌指关节(MP)和指间关节(IP)的屈伸运动,发生在腕掌关节的内收、外展运动和发生在腕掌关节的对掌运动。其中对掌功能为拇指最重要的运动功能,占拇指运动功能的60%,其余两个方向的运动分别占拇指运动功能的20%。由此可以得出拇指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的3.6%,收、展运动占全手功能的3.6%,对掌运动占全手功能的10.8%。

1.拇指屈、伸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拇指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的3.6%,在屈伸运动中,掌指关节(MP)与指间关节(IP)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等;在功能权值分配上,MP应大于IP。从图11-9显示拇指自MP水平截肢被认为拇指100%功能损害,自IP水平截肢被认为拇指50%功能损害,说明MP水平的截指比IP水平截指多50%的功能损失,可得出权值MP:IP=1.0:0.5或2:1的关系,由于拇指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的3.6%,可进一步计算出拇指MP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值2.4%,IP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值I.2%。参照拇指各关节的功能损失百分率(图11-10、图11-11),可计算出拇指MP,IP在某一活动范围时所带来的手功能损失。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拇指MP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值2.4%,IP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值I.2%[伸直损害(IE)+屈曲损害(IF)]*该关节占全手功能的系数(%)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屈伸运动20%收展运动20%对掌运动60%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收展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拇指内收功能主要发生在拇指腕掌关节,拇指的内收功能测量方法通常是测量拇指IP关节掌侧横纹到第五掌骨远侧掌横纹的距离,以厘米计算(图11-12)。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对于该测量结果受到手的大小个体差异的影响,王澎寰等将该方法测量所得值用拇指全长(T)值做均值,以解决因手的大小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拇指长度(T)的测量方法:在拇指MP,IP伸直0°位时测量拇指尖到第一掌骨桡背侧基底(A)点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图11-13)按该方法进行拇指内收、外展检查:手指及手掌在0°伸直位,拇指紧贴掌平面作平行的内收(Ad),外展(Ab)运动。经拇指尖做一条与手长轴平行的直线,测量A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也可以测量拇指尖到经第一掌骨基底A点平行于手纵轴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内收时该距离称为Ad,外展时该距离称Ab。当拇指尖处于A点桡侧时Ad或Ab的值均为负值。在评定内收、外展功能损失时是计算Ad/T或Ab/T即Ad或Ab用多少个T值(拇指长度)来表示,以排除个体差异。拇指内收功能评定标准(表11一6)。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由于拇指内收功能占拇指运动功能的20%,拇指运动占全手功能的18%,两者相乘可以计算出拇指内收占全手功能的3.6%。根据拇指内收功能损失图表,即可算出因拇内收障碍所带来整个拇指功能损失值及其对全手功能损失值。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屈伸运动20%收展运动20%对掌运动60%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3.拇指对掌功能损失评定对掌功能是拇指运动功能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主要发生在腕掌关节。占拇指运动功能的60%,占全手功能的10.8%(运动50%x拇指36%x对掌60%)。对掌功能的测定方法是测量拇指指间关节(IP)掌侧横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厘米计算(图11-15)o

该检查方法简单,但依然受手大小个体差异的因素影响。王澍寰用拇指长度T值作为均值,消除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使对掌功能的表达由多少个厘米变为cm/T,即多少个拇指长度来表示。同时注意到拇指在对掌运动中存在两个相反方向的功能运动,除最大距离对掌外,还存在拇指向掌心运动。只有当这两个方向的运动都得以充分发挥时,拇指才具备正常的对掌功能。

1994年王澍寰完善了拇指对掌运动功能检测的方法,如图11-16所示。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手指及手掌在完全水平位伸直,拇指在与示指同一个矢状面内腕掌关节旋前位,做最大的离掌心运动测量MO,即测量拇指指间关节(IP)掌侧横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的距离。然后做向掌运动测量mo,即拇指指间关节(IP)掌侧横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间的最小距离。评定拇指对掌功能时不单考虑MO和mo,而是用拇指长度(T)作为均值,计算MO/T与mo/T的值。拇指对掌活动范围在MO与mo之间,拇指对掌运动功能损失值通过拇指的每一个对掌运动功能损失值而获得(图11-17、表11-7)。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由于拇指对掌运动功能占全手功能的10.8%,根据以上图表可以计算出因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所带来整个拇指功能的损失值及其对全手功能损失值。应用以上拇指收、展及对掌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对170例(340只手)无手外伤及手疾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左、右手分别测定,结果Aa/T,Ab/T值和MO值经正态性D检验证明总体为正态性分布,并计算出单侧95%的正常值。由于mo值为非正态分布性资料,所以用百分位数法计算获得正常值,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正常值(表11-8)o用这一标准对340只健康手的内收、对掌功能评定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其功能损失评定值为0(即无损害),正常值验证结果可靠。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1、手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2、拇指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屈伸运动20%收展运动20%对掌运动60%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

3、腕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桡腕关节屈伸运动功能60%,桡偏、尺偏运动20%,尺桡关节旋前、旋后运动20%。腕部运动功能损害占全手功能的5%3%1%1%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手部运动功能损失评定

1.桡腕关节运动功能损失评定桡腕关节的运动包括掌屈、背伸和桡偏、尺偏两个方面的运动,其运动幅度通常是从背伸60°到掌屈60°,桡偏、尺偏的运动幅度通常为桡偏20°到尺偏30°。一旦桡腕关节运动发生功能障碍,同时就会对手的运动功能发挥产生影响(图11-18、图11-19)。根据腕关节屈伸运动占全手功能3%,桡偏、尺偏运动占全手功能1%,由图11-18、图11-19腕关节运动功能减损百分率可以计算出腕关节在某一运动角度时所带来的对全手功能的损失值。

2.尺桡关节运动功能损失评定尺桡关节的运动主要是旋转功能,检查时患者需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做旋前、旋后运动,测量其最大旋前或旋后位轴线与中立位0°轴线间的角度。其正常活动范围通常旋前可从0°到80°一90°,旋后可从0°到80°一90°。尺桡关节的旋转功能对手功能的发挥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旋后或旋前的运动障碍都会对手部运动功能发挥产生影响。尺桡关节旋前、旋后运动功能占全手功能1%,根据尺桡关节旋前、旋后功能减损百分率(图11-20),可以计算出尺桡关节在某一运动角度或范围内带来的对全手功能的损失值。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