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成分_第1页
植物活性成分_第2页
植物活性成分_第3页
植物活性成分_第4页
植物活性成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活性成分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三章植物活性成分312334概述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活性简介制备技术及工艺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概述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明代李时针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中草药1892种,清代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补充中草药1021种。药物的药性来源于其所含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通常是指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活性成分基本是由植物体二次生理代谢所产生。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次代谢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苯丙素类成分。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1.概述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概述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按生源结合化学结构分:糖苷类、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类。按酸碱性来分:酸性成分(脂肪酸类、苯丙酸类、含羧基皂苷、蒽醌类、黄酮类),碱性成分(生物碱、非生碱的有机氮类,如毒蕈碱、辣椒素等)按极性来分:亲水性成分、亲脂性成分。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类:1.概述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植物成分曾经是药物的唯一来源,目前随着化学合成药物的出现与发展,比例有所下降,但比例仍不低于30%,在处方药中的比例不低于50%。植物源活性成分中,有许多重要的代表化合物,其对于药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如作为中枢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吗啡,肾上腺素类的麻黄碱,具有良好抗癌药物的长春碱和紫杉醇等。开发现状1.概述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我国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历了创立期、创建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就。截止2005年,我国生产植物源药物达164个。代表性成就:(1)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青蒿素(2)1971年开发的喜树碱与羟基喜树碱(3)1982年开发的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开发现状1.概述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与理化性质312334碱性成分酸性成分亲水性成分亲脂性成分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1.碱性成分(生物碱)1.多数由C、H、O、N组成。3.大多具碱性,可与酸成盐。4.多具显著的生理活性。生物碱的含义和特点(含N有机化合物的总称)2.N多在环上,少数在环外。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1.碱性成分(生物碱)312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1.1生物碱的分类按植物来源分类如长春花生物碱、石蒜生物碱等)按生源结合化学骨架分类基于生物碱合成前体物的来源按化学骨架分类

按含N基核类型:如吲哚、喹啉等按整个母核类型:如萜类、甾类等分类方法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简单吡咯烷类2.双稠吡咯烷类3.吲哚里西定类(一)吡咯烷类红古豆碱(cuscohygrine)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千里光碱(securinine)来源于鸟氨酸代谢途径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哌啶类生物碱*结构新颖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初被用于重症肌无力和小儿麻痹症,1996年被成功开发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新药。石杉碱甲(huperzineA)来源于赖氨酸代谢途径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托品烷类生物碱阿托品(atropine)R=H(dl)莨菪碱(hyoscyamine)R=H(l–)山莨菪碱(anisodamine)R=OH东莨菪碱(scopolamine)樟柳碱(anisodine)来源于鸟氨酸代谢途径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猪毛菜碱(salsoline)罂粟碱(papaverine)1

2苄基异喹啉类(最多)简单异喹啉类(四)异喹啉类生物碱*(最大的一类)来源于苯丙氨酸和络氨酸途径降压解痉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粉防己碱(tetrandrine)3双苄基异喹啉类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4阿扑菲类小檗碱(berberine)

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

5原小檗碱类木兰碱(magnoflorine)降压清热解毒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吐根碱(emetine)异喹啉环带苯骈喹啉啶环

6

普洛托品类

含羰基的小檗碱开环延胡索丙素(corydalisC)7吐根碱类三环体系催吐2.1.1生物碱的分类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8

α-萘菲啶类

吗啡(morphine)

R=H可待因(codeine)

R=CH3

9吗啡类血根碱(sanguinarine)降压麻醉止咳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奎宁(金鸡纳树皮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含量高达3%)奎尼丁(五)喹啉类生物碱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途径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喜树碱及其类似物喜树碱(camptothecin)R=H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R=OH

抗癌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六)吲哚生物碱(较多,有千余种)长春碱(vinblastine,VLB)R=CH3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R=CHO1.双吲哚类来源于色氨酸途径抗肿瘤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单萜吲哚类利血平(reserpine)降压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七)萜类生物碱二萜生物碱关附甲素(guanfubaseA)紫杉醇(taxol)抗心律失常抗肿瘤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

代表化合物——麻黄碱、伪麻黄碱互为立体异构体,区别在于C1的构型不同。麻黄碱R=H,R’=CH3

伪麻黄碱

(ephedrine)

(pseudoephedrine)(八)有机胺类生物碱平喘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

代表化合物——秋水仙碱秋水仙碱(colchicine)秋水仙胺(colchamine)抑制有丝分裂,毒性大与秋水仙碱作用相同,毒性为其1/30~1/40。抗癌2.1.1生物碱的分类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生物碱的性状

组成多数含有C、H、O、N,少数含有S、Cl

形态

多为结晶性固体,有些为非晶性粉末,少数为液体(如烟碱、槟榔碱)味道

多具苦味(盐酸小檗碱),少数呈辛辣味

颜色

一般无色或白色;少数具有长链共轭体系的具有一定颜色。如,小檗碱:黄色;小檗红碱:红色;一叶萩碱:淡黄色挥发性与升华性少数液体及个别小分子生物碱具挥发性(麻黄碱),少数具升华性(咖啡因)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产生条件

具有手性碳原子或手性分子影响因素

A.手性碳构型B.测定溶液C.pH值D.浓度研究意义

生理活性与旋光性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左旋体的活性比右旋体活性强。如,L-莨菪碱的散瞳作用比D-莨菪碱大100倍。(二)生物碱的旋光性

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游离生物碱亲脂性叔胺碱和仲胺碱,溶于有机溶剂,溶于酸水亲水性主要指季铵碱和某些含N-氧化物生物碱;液体或分子较小的生物碱亲脂又亲水。如东莨菪碱、氧化苦参碱、烟碱、麻黄碱。具特殊官能团两性生物碱(吗啡、小檗胺、槟榔次碱):可溶于酸水及碱水,pH8~9产生沉淀。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类似一般叔胺碱,但在碱水中可以开环形成羧酸盐溶于水,加酸又复原。(三)生物碱的溶解性

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生物碱盐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无机酸盐>有机酸盐;无机酸盐中含氧酸盐>卤代酸盐;小分子有机酸盐>大分子有机酸盐溶解性特殊的化合物吗啡为酸性叔胺碱:难溶于氯仿、乙醚,可溶于水石蒜碱叔胺碱:难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喜树碱: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溶于酸性氯仿高石蒜碱的盐酸盐: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盐酸小檗碱、麻黄碱草酸盐:难溶于水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产生原因N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能接受质子或给出电子而显碱性理论依据表示方法pKa碱性大小与pKa关系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pKa7~11为中强碱,pKa11以上为强碱碱性基团pKa值顺序胍基>季胺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五)生物碱的碱性

1.共轭酸碱概念及强度表示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杂化方式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氢键效应

2.碱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碱性类型杂化举例脂肪胺脂氮环sp3

11.311.29.5芳杂环sp2

0.45.174.945.14氰基sp-C≡N1)杂化方式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甲基苯环2)诱导效应氨基其他烷基酰基,双键羟基,醚氧供电子基吸电子基碱性增强碱性减弱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苯胺型酰胺型烯胺型N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p-π共轭时,碱性减弱3)共轭效应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烯胺型特例:N原子α,β-位有双键可能转化为季铵蛇根碱

(serpentine)pka10.8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pka8.2pka5.6pka3.8番木鳖碱假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N:处在桥头,为刚性结构,不发生未共用电子对的转移,故不形成季铵碱。4)空间效应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生物碱的共轭酸盐若能生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与含氧基团),则碱性增强。和钩藤碱

pka6.32

异和钩藤碱

pka5.20

5)氢键效应2.1.2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2.酸性成分31233苯丙酸类蒽醌类黄酮类第四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本结构——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羧酸。多具有C6-C3结构的苯丙酸类。常见的苯丙酸类:R1R2桂皮酸HH对羟基桂皮酸OHH咖啡酸OHOH阿魏酸OHOCH3异阿魏酸OCH3OH2.2.1苯丙酸类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蒽醌化合物的分类蒽醌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2.2.2蒽醌类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主要包括:蒽醌,氧化蒽酚,蒽酚,蒽酮及蒽酮的二聚体。2.2.2.1蒽醌化合物的分类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单蒽核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

1,4,5,8位为α位

2,3,6,7位为β位

9,10位为meso位2.2.2.1蒽醌化合物的分类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其中羟基蒽醌分为两类: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

(1)大黄素型(-OH在羰基的两侧)(2)茜草素型(-OH在一侧苯环上)2.2.2.1蒽醌化合物的分类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氧化蒽酚衍生物氧化蒽酚及蒽二酚不稳定,氧化蒽酚易氧化为蒽酮,蒽二酚易氧化为蒽醌,故较少存在于植物体中。2.2.2.1蒽醌化合物的分类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性状颜色——无Ar-OH近乎于无色,

助色团越多,颜色越深如:黄、红

橙、紫红等,多为有色晶体存在状态:蒽醌类往往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中2.2.2.2蒽醌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溶解度

H2OMeOHEtOHEt2OCHCl3游离醌—++++成苷+(热)++——3.挥发性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即可升华2.2.2.2蒽醌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

酸性蒽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具酸性,遇碱可成盐;萘醌和蒽醌的苯环上的羟基酸性:β-羟基>α-羟基游离蒽醌的酸性强弱顺序为:含COOH>2个以上β-OH>1个β-OH>2个以上α-OH>1个α-OH溶于NaHCO3溶于Na2CO3溶于1%NaOH溶于5%NaOH2.2.2.2蒽醌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2.2.3黄酮类第五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母核:9(8a)10(4a)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a.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B-环联接位置(2-或3-位)c.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分类标准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木犀草素,抗菌作用黄芩苷,清热解毒槲皮素:R=H芦丁:R=芸香糖最常见的黄酮醇类化合物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类flavonols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氢黄酮类

flava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s橙皮苷Vp样作用

甘草素对溃疡有抑制作用水飞蓟素保肝作用,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损伤等。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异黄酮类

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类isoflavanones大豆异黄酮鱼鳞酮农业杀虫剂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查耳酮类chalcones橙酮类aurones红花的颜色变化较少见黄花波斯菊花:硫黄菊素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醇类矢车菊素:R1=OH,R2=H飞燕草素:R1=R2=OH天竺葵素:R1=R2=H锦葵花素:R1=R2=OCH3黄烷-3-醇R=H黄烷-3,4-二醇R=OH儿茶素:抗癌活性麻黄宁A/B:抗癌活性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苯骈色原酮类xanthones苯色原酮类异芒果苷:止咳祛痰芒果叶和知母叶呋喃色原酮类凯林khellin红镰枚素:R1=CH3,R2=H去甲红镰枚素:R1=R2=H红镰枚素-6-β-龙胆双糖苷:

R1=CH3,R2=龙胆双糖基其他黄酮类2.2.3.1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形态: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颜色:

黄酮(醇)及其苷:显灰黄--黄色。若7-及4’-位引入-OH和–OCH3等,颜色加深。

查尔酮:显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醇)及异黄酮: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颜色随pH不同而变化:

pH<7显红色;pH=8.5显紫色;pH>8.5显兰色。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1.性状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游离苷元: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旋光性其余黄酮类化合物无旋光性。

苷类:因为糖分子的引入,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2.旋光性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行为与其结构及存在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苷元:

难溶或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苷:

可溶于水、乙醇、甲醇中,难溶于苯和氯仿水溶度:

苷元<苷,连糖越多,水溶度越大

3.溶解性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取代基对溶解度的影响:羟基数目越多,水中溶解度增加;羟基甲基化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增加。黄酮(醇),查耳酮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型分子花色素离子水溶性增大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酸性:酚羟基可溶于碱水、吡啶、DMF中酸性强弱取决于羟基数目和位置7、4’-二OH>7-或4’-OH>一般酚OH>5-OH>3-OH应用:

提取、分离和鉴定中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γ-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有未共用的电子对,表现出微弱碱性,与强无机酸生成盐。但稳定性很差,遇水即水解。5.碱性2.2.3.2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亲水性成分31233氨基酸与寡肽强心苷类皂苷类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氨基酸与寡肽概况氨基酸与寡肽的工艺学特性2.3.1氨基酸与寡肽类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分为蛋白质氨基酸和非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主要是α-氨基酸,是组成多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非蛋白质氨基酸主要有β和γ-氨基酸,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有灭蝇、驱虫、抗菌之功效。寡肽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Da的肽,是由2~1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肽。2.3.1.1氨基酸与寡肽概况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性状氨基酸均为无色结晶,大多没有明确熔点,熔融时放出二氧化碳;呈两性,可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绝大多数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2.酸碱性与等电点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溶液的pH,对于任何一个氨基酸来说,总有一个合适的pH,使基净电荷为0,此时的pH称为等电点。处于等电点的氨基酸水溶性最低。寡肽也系两性,具有等电点。2.3.1.2氨基酸与寡肽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3.旋光性除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垫子中均至少含有一个手性碳,呈旋光性;寡肽除由单一甘氨酸组成外,其余均可表现出旋光性,其比旋光度是各个氨基酸比旋光度的总和。4.水解性寡肽中含有肽键,在特定的条件下(酸性、酶),肽键发生水解,生成游离氨基酸。2.3.1.2氨基酸与寡肽的工艺学特性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强心苷基本概况强心苷的理化性质2.3.2强心苷第七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二、三十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如西地兰、地高辛、毛地黄毒苷等。但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若超过安全剂量时,可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2.3.2.1强心苷基本概况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2.1强心苷基本概况苷元母核A,B,C,D四个环的稠合构象对强心苷的理化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天然界存在的强心苷元B/C环是反式,C/D环是顺式,A/B环大多数为顺式---洋地黄毒苷元(digitoxigenin),少数为反式----

乌沙苷元(uzarigenin)。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2.1强心苷基本概况苷元母核上的C3,C14位上都有羟基:

C3位-OH多为β-型---洋地黄毒苷元,少数为α-型(命名时冠以“表”字)——3-表洋地黄毒苷元(3-epidigitoxigenin)。C14位-OH都是β-型(C/D环顺式)。C10,C13,C17位有侧链,C10,C13多为β-CH3。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C11,C12和C19位可能连羰基;C4,5、C5,6、C9,11、C16,17可能有双键。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2.1强心苷基本概况

C17位上连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分为海葱甾二烯和蟾蜍甾二烯。OOHHHORaObdr乙型2021222324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2.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强心苷多为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中性物质,有旋光性,C17侧链为-构型的味苦,α-构型味不苦,但无效。对粘膜有刺激性。2.溶解性:强心苷的溶解性与所连糖的种类和数目有关,一般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难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2.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3.内酯环开环:强心苷具有内酯结构,当用强碱水溶液处理时,内酯环开裂,但酸化可环合。如用强碱的醇溶液处理,内酯环开环后发生异构化,开环不可逆。4.水解性:强心苷的苷键可被酸、酶所水解,由于苷键中糖的结构不同,水解难度也不相同,产物亦有区别。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甾体皂苷基本概况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2.3.3甾体皂苷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1甾体皂苷基本概况具有螺甾烷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一类皂苷。主要分布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契科、龙舌兰科等单子叶植物中。甾体皂苷元共有27个碳原子组成,六个环,C22是E环和F环共有的碳原子,以螺缩酮的形式相联。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1甾体皂苷基本概况依照螺甾烷结构中C25的构型和环的环合状态,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螺甾烷醇类C25为S构型,27为直立甲基异螺甾烷醇类C25为R构型,27为平伏甲基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1甾体皂苷基本概况依照螺甾烷结构中C25的构型和环的环合状态,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呋甾烷醇类F环为开链衍生物变形螺甾烷醇类F环为五元四氢呋喃环第八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2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

皂苷元有较好晶形,皂苷多为无定形粉末。味苦而辛辣,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2.旋光度多为左旋体。旋光度与双键间有密切关系,未饱和的苷元或乙酰化物均较相应的饱和化合物为负,因此在推定结构上有重要作用。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2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3.溶解性

皂苷元:亲脂性,易溶于氯仿、石油醚等皂苷:一般可溶于水、热水和稀醇4.铅盐沉淀甾体皂苷能与碱式铅盐、钡盐形成沉淀。5.溶血作用溶血作用的有无与皂苷元有关,溶血作用的强弱与糖部分有关。但F环开裂的皂苷不产生溶血作用,且表面活性降低。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3.3.2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6.分子复合物的沉淀反应①凡是含有C3位β-OH的甾醇都可与皂苷结合生成难溶性分子复合物。

②若C3-OH为α构型,或者是当C3-OH被酰化或生成苷键,就不能与皂苷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

③生成的分子复合物用乙醚回流提取时,胆甾醇可溶于醚,但皂苷不溶,从而达到纯化皂苷和检查是否有皂苷成分的存在。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亲脂性成分31233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香豆素基本概况香豆素的理化性质2.4.1香豆素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通常将香豆素分为四类: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香豆素其他香豆素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线型和角型)吡喃香豆素(线型和角型)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㈠简单香豆素类

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取代基: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烯基等。由于绝大多数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官能团存在,因此,7-羟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7-羟基香豆素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㈡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线型和角型)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㈢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线型和角型)第九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1香豆素基本概况㈣其他香豆素类

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还包括二聚体和三聚体。C3、C4上常有取代基:苯基、羟基、异戊烯基等。Kotamin(二聚体)黄檀内酯rutaculin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㈠物理性状游离状态:

结晶形固体,有一定熔点;不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或热水。大多具有香气;具有升华性质分子量小的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出)

UV下显蓝色荧光成苷后: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溶于水。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兰色荧光

8-OH导入绿色荧光减弱或消失-OH例:7-OHCoumarins

一般蓝色或紫色荧光羟基醚化或引入非羟基荧光减弱或变紫多烷氧基取代的呋喃香豆素一般呈黄绿色或褐色荧光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如C8位取代基的适当位置上有>C=O、>C=C<、环氧等结构者,可与水解新生成的酚羟基起缔合、加成等作用,可阻碍内酯的恢复。碱浓度不同,产物亦不相同。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碱水解反应的易→难原因:7-OCH3的供电子共轭效应使羰基C难以接受OH-的亲核反应。7-OH在碱液中成盐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

指异戊烯基双键开裂并与邻酚羟基环合形成环的大小决定于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应用:环合试验可以决定酚羟基和异戊烯基间的相互位置注意:不宜使用浓酸,否则会发生重排反应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酸的反应

2.醚键开裂:如:东茛菪内酯的烯醇醚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一百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酸的反应

3.双键加水反应如:黄曲霉素

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在控制条件下氢化的先后次序为2.4.1.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木脂素基本概况木脂素的理化性质2.4.2木脂素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2.1木脂素基本概况木脂素(lignans):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少数为三聚物和四聚物。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2.1木脂素基本概况桂皮醇(cinnamylalcohol)丙烯苯(propenylbenzene)桂皮酸(cinnamicacid)烯丙苯(allylbenzene)木质素的组成单位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2.2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多呈无色晶形,新木脂素不易结晶游离——亲脂性,难溶水,溶苯、氯仿等成苷——水溶性增大多数不挥发,少数有升华性质大多有光学活性,遇酸易异构化。形态溶解性挥发性旋光性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遇酸易发生异构化(构象异构):2.4.2.2木脂素的理化性质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12挥发油基本概况挥发油的理化性质2.4.3挥发油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3.1挥发油基本概况挥发油(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挥发油多具有祛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作用。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3.1挥发油基本概况来源作用与用途丁香罗勒油唇形科植物丁香罗勒镇痛,防腐。用于龋齿八角茴香油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芳香调味,健胃药薄荷油唇形科植物薄荷芳香调味,驱风药满山红油杜鹃花科兴安杜鹃止咳,祛痰,用于气管炎松节油松科松属植物皮肤刺激药,用于肌肉关节痛杜荆油马鞭草科植物杜荆止咳,祛痰,用于气管炎肉桂油樟科植物肉桂驱风药,健胃药注:蓖麻油等压榨油为脂肪油,非挥发油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3.1挥发油基本概况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

其它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如薄荷油、樟脑等;如桂皮醛、茴香醚、丁香酚等;如正癸烷(存在于桂花的头香成分中)和小分子醇、醛及酸类化合物(如正壬醇,存在于陈皮挥发油中);除上述三述化合物外,还有一些挥发油样物质,如大蒜油(mustarkoil)等,也能随水蒸馏,故也称之为“挥发油”。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3.1挥发油基本概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4.3.2挥发油的工艺学特性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色:无色或微带淡黄色,少数具有其它颜色形态:常温液态,有的在冷却时可能结晶(脑)2气味:具有特殊气味,呈中性或酸性4挥发性: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各别成分可以升华(樟脑)3性状2.4.3.2挥发油的工艺学特性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溶解度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物理常数多数比重小于1,个别大于1。沸点在70~300℃之间。均具有光学活性,且具有强烈的折光性。稳定性挥发油经常与空气、光线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树脂化),使挥发油比重增加,粘度增大,颜色变深,因此挥发油应装入棕色瓶内低温保存。2.4.3.2挥发油的工艺学特性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活性简介312334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保肝作用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活性简介356378中枢兴奋与镇静镇痛M胆碱受体拮抗剂及胆碱酯酶抑制剂抗炎活性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制备技术与工艺天然药物制备过程主要有中药材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制剂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前处理主要是依据药材特性及后续工艺要求,将药材进行精制、切制、干燥、炮制等处理;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剂型加工等环节依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含量及后续加工要求的不同而差异很大。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制备技术与工艺312334酸性成分制备技术碱性成分制备技术亲水性成分制备技术亲脂性成分制备技术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1.酸性成分方法:碱提酸沉法黄芩苷工艺及操作如下:黄芩原料粗粉,用pH=8的碱水60oC下加热浸提,浸提48h后,过滤得到黄芩苷的提取液。滤液加盐酸调至pH=2~3,即出现大量暗黄色沉淀物。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用少量乙醇洗涤,再将其分散到水中,加氢氧化钠调pH=7,再加2%的活性炭进行脱色30分钟,分离后液体用盐酸调pH=2~3,搅拌静置得到黄色结晶,再经离心分离,乙醇洗涤,60oC下真空干燥即得粗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