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小说文体最初发表论断的是东汉桓谭。他在《新论》中指出,小说文体以琐碎、驳杂、虚妄为特征,它与“圣人文语”明道治国平天下功用不可同日而语。桓谭之后,对小说文体给予发论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盖出于稗官”,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桓谭、班固的认识,代表了中国文人对小说的最初认知。他们普遍表达了对小说的不屑,班固更是将小说列入“子”的范畴,造成了与历史的隔绝。

对小说给予“史补”功能的界定,主要发生于唐代。唐时,史学高度发达,史籍重要性不仅得到官方认可,并获得积极支持。此时,顺应小说创作中长期对史家所遗、所弃之事拾取记载的现实,始有了对小说“史补功能”的明确界定。唐人对小说的认知,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突破。虽然也如以往认为小说“琐碎、妄诞、真虚莫测”,但却使小说与史传之间建立起明确的渊源联系,确立了小说与史传“卑”与“尊”的等级关系,把小说存在价值确定为可为正史编纂提供阙失资料、能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有助于人们博闻强见等。至此,小说始有了明确的“史补”目的。这一目的突出体现于小说创作与评论中对“史”的功能的攀附。“慕史”心态与唐后史学家对小说“史补”的功能论定两相结合,导致唐后小说创作与评论普遍流露出浓郁的自觉而为的“史补”目的。

对“史”之功能进行攀附,小说“史补”的这种价值指向对小说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中国古代小说来说,无论是原初形态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拾史之遗、取史之弃,还是唐以后小说创作的幻设为文,小说之所以流行,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传奇述异、令人赏心悦目的娱乐审美功能。但这一功能倘若没有基于“史补”观下“史”的功能的规引和限制,小说创作很可能滞于“牛鬼蛇神”之奇而难以自拔;审美娱乐而外,倘若没有存故实、播道义等“史”之功能的注入,小说的内涵会显得单一,小说存在的价值与品位不会获得提升。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史补”这一价值追求对小说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郭豫适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序言中指出:“封建史学家那种崇实斥虚的思想倾向,那种过于强调文学著述劝善惩恶、宣扬封建纲常的教化功能的观念和意识,对小说的创作却是一种束缚;史学家的“实录”精神也被不正确地解释和运用到小说批评中去,要求小说创作也像史学著述那样严格地记录史实和事实,这些都不利于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发展其独立的个性,影响到小说的创造精神和艺术的想象及虚构。”对“史”之功能长期而执着的攀附,使得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长期处于被忽略、被轻视的地位。基于“史补”目的下的“实录”观念是对小说想象和虚构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否定。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小说本身个性的成熟与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步伐缓慢而曲折,说到底,皆与小说的这种“史补”观具有紧密关联。

(摘编自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生成的史学渊源与价值指向》)

材料二:

宋元以降,新出现的小说品类——白话小说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敷演”,不仅让普通观众喜闻乐见,并最终赢得文人雅士的青睐。小说创作这一状况,促使人们对小说与史传关系的认知进入新的状态。小说作为文体,其虚构的本质特征,愈来愈受到人们普遍的肯定。这一状况从以下两个层面可以看出:

一是在“小说”文体的阐释上,呈现出明显的与“史”的疏离。《古今小说叙》中,明冯梦龙提出:“史统散而小说兴。”这一论断发出了“小说”欲摆脱“史统”的信号。《隋史遗文序》中,明袁于令不仅明确将“史传”与“小说”视为分途发展的两大类,还同时指出,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为“传信”,一为“传奇”;“传信者贵真”,“传奇者贵幻”。这一分类与界定,显然体现出对小说与史传设定边界、划定范围的深刻用心。

二是在“虚构”问题的阐释上,着意区分“史传”与“小说”的本质不同。自白话小说出现之后,对“虚构”的认知,较之唐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警世通言叙》中,明无碍居士认为,小说高下不必以其题材“真”“赝”来辨,只要其蕴含的道理“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皆有其存在的价值。金圣叹从叙事学的角度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运事”者,“实录”之谓也;“生事”者,“虚构”之谓也。“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的区别,恰是史传与小说的本质不同。但它们在“为文”(或文饰)上又有其共通性,即都必须借用文学的叙事方法。在此,金圣叹既看到了史传与小说的本质不同,又看到了二者内在的关联。

(摘编自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对史家遗弃之事有拾遗功能,这一事实直到唐代小说高度发达时才被史学家所承认。

B.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慕史”心态与“史补”价值指向,对唐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古代小说要兼有传播道义和审美娱乐之双重功能,就必须合理重视小说的史补价值追求。

D.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白话小说出现以后,人们对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愈发深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比桓谭和班固二人的认知,唐人的“史补”观念摒弃了对小说的鄙视,这不失为一种进步。

B.中国古代小说正因为有了“史”之功能的注入,其内涵才更加丰富,价值和品位才得以提升。

C.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长期被忽略、被轻视,导致其长期而执着地攀附“史”的功能。

D.冯梦龙的论断发出“小说”欲摆脱“史统”的信号,金圣叹的观点则表明“小说”已摆脱“史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明凌濛初《拍案惊奇序》:今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常理测者固多也。

B.清刘璋《飞花艳想序》:四书五经,如人间家常饭,日用不可或缺;稗官野史,如世上山珍海味,爽口亦不可少。

C.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序》:以二教为儒之辅可也,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

D.明钟惺《水浒传序》:《史记》中极奇绝者,却不在帝记、年表、八书、诸列传,只在货殖、滑稽、游侠、刺客四传。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的认知,唐人和宋元以降之人有哪些区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随军散记(节选)

沙汀

一天早饭过后,贺龙将军开始在火盆边慢条斯理地换着衣服。

秘书是一个相当天真的年轻人,熬不惯沉默。他先是吃吃地笑着,后来终于孩子气地扯起乱谈来了。他亟于要表白出来的,是关于一个新从延安学习回来的断臂团长参加大小黄龙战斗时的勇敢行为。他模仿着那位勇士的神情,随随便便,而且真像面前有架坦克那样,骂道:“扔他妈哟!”同时左手做了一个向下抛掷手榴弹的动作……

这时贺龙将军也忍不住笑将起来。他已经穿好衣服,正在扣上身的纽扣。

“这不算,”他笑着说,“你还没有看见他当红四师师长时候的情形呢。那才叫勇敢!一次在鄂西作战,敌人一师人追我们,他一个人带一班人断后,就蹲在山口上,面前摆起这么大一堆手榴弹!”他比比手势,依旧扣他的纽扣去了。而在一切都弄妥帖之后,他又重新夸奖着那位团长,承认他是一个好干部。

“这简单得很,”他着力地说,“是不是好干部你要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去看他。好的他一定坚持,一点也不悲观动摇。贺炳炎这个家伙就越打越硬,尽管环境极端困难,他也拿得出劲来!”

为了使他的意见在人们的头脑里立得住脚,贺龙是很喜欢举例子的。他接着叙述了一段大小洪山的故事。那个时候他们刚才从洪湖拖出来,非常疲惫,而追击的敌人当然不会想到他们需要休息。但是,要停下来反攻吧,也有问题,他们还没有弄清敌人的番号。于是他把捉俘虏的任务摆在贺炳炎的面前,限他一天办到,他真的很快就办到了。

“你不要看他一只手吧,”贺龙又得意地补充道,“就是现在打起架来,你两个人也打不过他呢。”因为我们好奇的追问,他更用一种抑扬有致的愉快调子叙述了一通他的身世。湖北松滋人,就在长江边上住。只有一个父亲。自己原是在一家铁匠铺当学徒,因为松滋附近便是苏区,这个小铁匠忽然愿意替红军喂马了。

“可是喂了几天,”贺龙将军微笑着,“大家嫌他太小了,都不要。他还哭了他妈一场。我恰恰去碰见,就说,好好好,把他拨到宣传部去提浆糊桶子吧。那时候他才十四五岁,又不肯长,这么点高,不搭板凳就会把标语贴歪!”

正说得上劲,那个被贺龙描写的对象,忽然走进来了。矮而粗大,黑眼仁相当小,炯炯地射着闪光。一眼便可以看出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穿着的整饰,就是搬来搁在一个好人身上也毫无逊色。他把右臂的空袖筒那么服服帖帖地塞在荷包里面,乍看起来你会以为他不过是在努力搜取东西,或者不过是一种习惯了的姿式而已。

一看见他我们就更加忍不住笑将起来。而且仿佛做戏一样,秘书又把他抛掷手榴弹的精彩动作表演了一番,这引得对方难为情地笑了。

因为某种原故,我请他告诉我延安的轰炸情形。他简略地说了几句,而接着,却自动搬出沿途碰见的一大堆极不愉快的事件:许多坏蛋威吓老百姓,抬高物价,等等。其间一个小鬼拿着一卷电报走进来了。

这样的电报几乎每天总有一次,报告着晋西北以至大青山一带的战斗情形。但是贺龙将军并不立刻看它,他依旧倾听着断臂团长的洪亮的谈吐,而且一直带着那种愉快的神情,仿佛是在倾听一个亲骨肉谈说自己的冒险经历一样。直到那位健谈家因为觉得不合适而微笑着停歇下来的时候,他才把那一卷电报逐份看了下去。他盘着一条腿坐在炕沿,右手撑在炕上,支撑着他那略微倾斜的身体。

他有时皱皱眉毛,摇摇头,或者长长地松一口气,而在看到最末一份电报的时候,他忽然轻声地朗诵起来了:“白汝斌现已到达包头西乌拉山一带,并已在离包头五十里之地,集合人枪百余。不久可能增至二百以上……”他读着,眼角的笑纹逐渐扩展开来,终至于笑出声气来了。他坐直他那充满精力的魁梧的身体,用右手连连敲击着电报,一面环视着我们,大感兴会地笑道:“你们看顽固派①有什么办法呀!……”

他是笑得那样酣畅,至于呛咳起来了。停停,他又夹着笑声继续说了下去:“这个白汝斌还是他妈一条腿啊!他一出去就会搅出一个队伍来。而且在包头附近!太有趣了,正在谈顽固派!”

仿佛刚才做过繁重的工作那样,他十分舒畅地嘘了一口长气,重新展阅起电报来,但却从未停止过他那种显然是被抑止着的无声的哑笑。而这种笑,无疑只有那些饱尝世间甘苦,而又具有坦白胸怀、崇高理想的人才会有的。他笑的那样纯真而又深澈。

等到看完全部电报以后,他更显出一种沉迷在美丽幻想里的表情,微仰着头,深思地眨着眼睛,然后自语似的笑道:“这个白跛子真太有意思了!……正在谈顽固派!……”

【注】①顽固派:指顽固反共的国民党。

(有删改)

文本二:

沙汀在描绘贺龙的形象时,既没有把他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也没有把他写成粗犷蛮强的草莽英雄或江湖侠士,而是作为革命军队的普通成员,一个平凡而又伟大、可亲而又可敬的革命战士。作品通过对贺龙豪迈爽直的性格特征的刻画,概括了这个人物多方面的革命品格:既在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等大的方面表现了他鲜明的爱憎——他的坚定的原则精神,对民族敌人、阶级敌人烈火般的憎恨以及对党、对干部和群众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又在日常工作和战斗生活中,表现了他的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广博的社会知识,他的革命的人情味等;既表现了他作为共产党领导干部的无产阶级党性,又表现了他在找到共产党之前朴素的反抗封建官府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历程。在刻画性格时,作者善于选择富于典型意义的情节和场面来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充分地揭示了贺龙心灵的美、他的浓郁的人情味,从而形成其真实而富于美感意义的英雄性格。

(摘编自《沙汀<随军散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直接表现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更易引起读者共情。

B.文本一对贺炳炎的外貌描写,简明而细致。他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的闪光的小黑眼仁却令人印象深刻。

C.文本二认为,沙汀在《随军散记》中,虽将贺龙将军当作普通战士来描绘,但也有人为拔高其形象的嫌疑。

D.文本二中说贺龙“在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等大的方面表现了他鲜明的爱憎”,这在文本一中有多处体现。

7.关于文本一中秘书两次出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年轻秘书的形象。

B.秘书得知断臂团长贺炳炎的勇敢行为后“亟于要表白出来”,说明秘书对贺炳炎十分钦佩。

C.秘书第一次模仿贺炳炎抛掷手榴弹的情节,既表现出秘书的可爱,又表现出贺炳炎的英勇。

D.秘书第二次模仿贺炳炎抛掷手榴弹时,贺炳炎难为情地笑了,这说明贺炳炎腼腆,不善言谈。

8.文本一通过贺龙之口介绍了贺炳炎的哪些事迹?请简要梳理并概括。(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文本二画线句子,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表现贺龙这个英雄形象的。(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须贾为魏谓穰侯曰:“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也。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今王循楚、赵而讲,楚、赵怒而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救亡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是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维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地,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戴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阴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君之及楚、赵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和,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已讲也,必争事秦。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夫兵不用,而魏效绛、安邑,又为阴启两机,尽故宋。秦兵已令,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臣愿君之熟计而无行危也。”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B.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C.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D.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国”字含义不同。

B.“臣以为燕、赵可法”与“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C.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周制一仞为八尺,一尺约合23厘米,文中的“十仞”约18.4米。

D.“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秦军包围大梁城时,须贾告知秦穰侯魏国的大臣和王公贵族要效法燕、赵两国不割让土地的做法,是为了让秦穰侯了解魏国已知道秦国的贪心。

B.须贾认为秦军战胜暴子,得到八县土地,不是因为秦军精锐和计谋完善,而是上天的宠幸。这次秦军进攻大梁,再依靠天命不一定可靠。

C.须贾向秦穰侯表明,魏国召集三十万人留戍大梁,而秦国独自来攻,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大梁进攻不下,秦军必定疲惫,前功尽弃。

D.须贾建议秦穰侯,趁楚、赵两国军队还没赶到大梁,尽早让魏国献上绎、安邑,与魏国讲和,这样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秦穰侯接受了须贾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须贾告诉穰侯,秦国若接受魏国用少割土地来讲和,可以获得哪些好处?(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夏日杂兴①

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②,铩羽③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注】①此诗的写作年代大致为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左右。当时,刘基对元朝的腐败昏庸感到不满,辞官归乡隐居。②语出屈原《九章·悲回风》:“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③铩羽,翅膀伤残,不能高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出句写夏至以后,景色由明转暗,树木高耸,绿树成荫,犹如被催着变换。

B.颔联化用楚辞典故,是为了表现燕雀这类普通鸟雀对飞龙和鸿鹄的不能理解。

C.颈联观察细腻,描写细微精致,“粘”“出”二字把夏至景色刻画得生动传神。

D.整首诗表面描写“夏日景色”,其实落脚于“杂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6.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借助猿鸣来烘托诗人悲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长江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鱼

雁传书”的典故,含蓄表达了书信不能往来的无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登上天子山主峰,视野更加开阔。放眼望去,山的层次更加丰富,①的景观尽收眼底。在天子山的茫茫云海中,无数山峰矗立成一座座“孤岛”。不远处的白雾中,一个倩影②;她头插鲜花,怀抱一只玲珑的花篮,抓起满把的鲜花撒向人间。传说,向大坤兵败后,率残部退守天子山,可十万官兵紧追不舍,八百农民起义军士兵血战到底,不甘被俘受辱的众将士③,跳入神堂湾壮烈赴死。许久以后,一位深爱着向大坤的土家阿妹翻山越岭爬上天子山,寻找将士们的尸骨,但只听到山风哀号,溪水呜咽。阿妹咽下泪水,提着竹篮,漫山遍野采集山花,一边呼唤着向大坤的名字,一边遍撒鲜花,就这样撒啊、撒啊,久而久之,阿妹被岁月凝固成了山岩,但她还是手执花篮,把鲜花撒向人间……

在天子山脚下的一条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溪流中有欢快游动的鱼儿和闪烁着绚丽光泽的各色鹅卵石。阳光透过林间的树隙照射下来,在水面上荡起斑驳的浅影。我环望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凉,忍不住不禁停下脚步,连连按下快门,举起相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从古至今,咸作为“百味之首”,①。人们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高盐饮食却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隐匿杀手”,带来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脑卒中等多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③,高盐饮食排在第一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有些家庭甚至达到了11.2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天最高5克的标准。

③。膳食中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增大血容量,并“抬高”血压;同时,钠离子的大量摄入,会促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因子。在这种因子的“煽风点火”下,血管细胞兴奋性容易“失控”,结果表现为动脉收缩,血压增高。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收缩压随之平均增高2.86毫米汞柱。而血压升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语段内容,简要分析“隐匿杀手”和“煽风点火”所用修辞手法及其含义。(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五四青年节时,莫言给大家讲述了他爷爷和大风的故事。一次,莫言与爷爷外出割草。推车回程时,天象大变,狂风骤起。风那么大,大到莫言必须抓住野草,才勉强不被吹走,而爷爷顽强地与大风对抗。风扯烂了他的小褂,抛散了车上的草料,却未能让爷爷后退半步。他像雕塑一样站在那里,一直等到大风过去,才缓缓地直起了腰身。“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但是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与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们搏斗,他一一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上述材料能给处于奋斗中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这一事实直到唐代小说高度发达时才被史学家所承认”错误,根据材料一“唐时,史学高度发达,史籍重要性不仅得到官方认可,并获得积极支持”可知,不是唐代小说高度发达时,而是史学高度发达时才被史学家所承认。)

2.B(A项,“唐人的‘史补’观念摒弃了对小说的鄙视”错误,根据材料一“虽然也如以往认为小说‘琐碎、妄诞、真虚莫测’”“确立了小说与史传‘卑’与‘尊’的等级关系”可知,唐人没有完全摒弃对小说的鄙视。C项,因果颠倒,“中国古代小说长期而执着地攀附‘史’的功能”是因,“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长期被忽略、被轻视”是果。D项,“金圣叹的观点则表明‘小说’已摆脱‘史统’”错误,根据材料二“金圣叹既看到了史传与小说的本质不同,又看到了二者内在的关联”可知,金圣叹的观点并不能表明“小说”已摆脱“史统”。)

3.C(A项,点明现实中本就蕴含着大量的奇事奇物,不必再向“耳目之外”寻奇,不可支撑材料一观点。B项,点明正统经书和小说野史不同的特征和价值,不可支撑材料一观点。C项,点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可补史传之不足,可支撑材料一观点。D项,点明《史记》中讲述经商之人、能言善辩之人、侠客、刺客的内容最为精彩,不可支撑材料一观点。)

4.材料一首先借桓谭和班固的观点指出小说最初是与历史隔绝的,然后点明小说从唐代开始有了明确的“史补”目的,接着分析“史补”价值指向对小说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引用郭豫适的话阐述“史补”价值追求对小说发展的消极影响。(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①在小说文体的阐释方面,唐人明确了小说与史传之间的渊源联系,确立了它们之间“卑”“尊”的等级关系;宋元以降之人则认为小说与史传是不同的两类,通过设定边界、划定范围来对它们进行区分。②在虚构问题的阐释方面,唐人认为小说“妄诞、真虚莫测”,只能为史传补缺;宋元以降之人则认为小说与史传的本质区别就是一虚构一实录,不可因小说内容虚构而否定其价值。(每点3分,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B(A项,“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错误,文中人物对话较少,主要是贺龙将军语言描述。C项,“但也有人为拔高其形象的嫌疑”错,于文无据。D项,“这在文本一中有多处体现”错,文本一主要表现了贺龙将军对好干部的“爱”,没有表现其“憎”。)

7.D(“这说明贺炳炎腼腆,不善言谈”错误,从后文“他依旧倾听着断臂团长的洪亮的谈吐”“直到那位健谈家因为觉得不合适而微笑着停歇下来”可知,贺炳炎并非不善言谈。)

8.①介绍了贺炳炎在鄂西作战时,带一班人断后的勇敢行为。②介绍了贺炳炎一天就完成捉俘虏任务的事迹。③介绍贺炳炎的身世和参加红军的经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①善于选择富于典型意义的情节和场面来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文本一通过对贺龙情不自禁夸奖断臂团长的情节的叙述,和对贺龙看电报这一典型场面的描绘,来表达他对好干部发自内心的喜爱。②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充分地揭示了贺龙心灵的美、他的浓郁的人情味。如文本一中,贺龙看电报过程中“皱皱眉毛”“眼角的笑纹逐渐扩展开来”“十分舒畅地嘘了一口长气”“深思地眨着眼睛”等细节描写,反映了贺龙将军内心的变化,表现了贺龙将军为白汝斌打开工作局面感到由衷的高兴。(每点3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0.B(“乎三梁”是状语后置,“战胜乎三梁”连在一起,意为在三梁打了胜仗,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子之”作“杀”的宾语,“故国”作“破”的宾语,“杀子之”和“破故国”句式一样,中间需断开,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1.D(A项,第一个“国”意为“国土”;第二个“国”意为“国都”。B项,第一个“以为”意为“认为”,第二个“以为”是“把它设为”的意思。D项,两个“尝”的意思都是“曾经”。故选D项。)

12.A(“是为了让秦穰侯了解魏国已知道秦国的贪心”错,须贾表明魏国要效法燕国、赵国不割让土地的做法,是为了让秦穰侯接受讲和而退兵。)

13.(1)现在它又赶走了芒卯,攻进了北地,这不只是要进攻大梁,而且也是要胁迫大王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入”“非但”“劫”各1分,句意1分)

(2)大王如果要讲和,一定要少割让土地而得到秦国的人质,不这样一定会被欺骗。(“讲”“有质”各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

14.①楚、赵、魏三国合纵联盟被拆散,秦国可以从容选择盟国。②秦国不受任何损失就可以获得围攻大梁的目的。(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国在华阳战败魏国,赶跑了魏将芒卯,又包围了魏都大梁。大夫须贾为魏国对秦穰侯说:“我听说,魏国的大臣和王公贵族都对魏王说:‘当初惠王进攻赵国,在三梁打了胜仗,十万大军攻下了赵都邯郸,赵国坚持不割地,而邯郸又回归赵国。齐国攻打燕国,杀了相国子之,攻陷燕国故都蓟城,燕国坚持不割地妥协,而旧都蓟城又回归燕国。燕、赵两国之所以能保全国土,兵力不衰,而没有被诸侯吞并,是因为他们能忍辱负重,所以又收复了失地。宋国和中山国几次遭到攻伐,几次割地求和,可接着就被灭亡。我认为燕国、赵国可以效法,而宋国、中山国的举动不值得称道。秦国是贪婪凶暴的国家,没有它所亲近的国家,(他)蚕食魏国,(使)魏国从晋国分得的土地将要被吞并尽了,秦国战胜韩将暴鸢,魏国割让八县土地,土地还没有完全接收而秦国军队又出兵了。那秦国的贪心哪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又赶走了芒卯,攻进了北地,这不只是要进攻大梁,而且也是要胁迫大王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现在大王避开楚国、赵国去讲和,楚国、赵国恼怒而同大王争着服事秦国,秦国一定会接受他们。秦国携同楚国、赵国的军队再来进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