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庭坚登快阁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常到快阁览胜,有感而发。②这是黄庭坚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研讨思考: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借事抒情,借景抒情,虚实兼生)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孤傲不羁,厌烦官场事;②了却官事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③欣赏美景的轻松愉悦心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借景抒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④对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孤独苦闷惆怅和感慨。(用典)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⑤归隐情怀。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直抒胸臆、用典)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英宗治平三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陈与义、陈师道)。他又能词,与秦观齐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张耒[lěi]米芾[fú]结合注释,边读边逐句翻译,读懂大意。我忙完了一天的公务,登上快阁,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万木萧条,千山叠嶂,天地光阔。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一道白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了弄弦吹箫的兴致,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还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和那里的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再读本诗,读懂诗意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了却:完成。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倚:倚靠落木:落叶澄江:指赣江。澄,澄澈,清澈。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弄:演奏与白鸥盟: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赏析
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全诗明白如话,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紧扣,层层关联,用典贴切,无一字无来处,体现了江西诗派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虚实相生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实是虚的基础(实生虚);虚由实来实现,实在虚中加工)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实虚平等,强调共同描写)二者都是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相生表示关系更紧密,结合则疏远些。(其实都差不多,如果是考试一般不会追究那么细)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黄庭坚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了却”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颔联意境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尾联“归船”“白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愿望?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1)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自嘲之语,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2)“了却”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者营造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澄净明净,空旷辽远、澄澈空明的特点③表达了诗人了却官事后登上快阁欣赏美景的轻松愉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雄浑苍凉,沉郁悲凉,传达出一种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壮感。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本诗的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异同。答: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意境,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诗的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答:①孤高傲世。诗人感叹世无知己,不愿再施展才华,暂且借美酒以遣怀自娛。②归隐山水。诗人逃脱公务,逍遥山水,想驾扁舟归去,与白鸥为友,有归隐之志。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1)伯牙摔琴谢知音。《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阮籍青白眼事。《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斜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正眼)”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消愁的孤独苦闷之情。用典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用典用典分两种:其一、用历史、传说及寓言故事为典,如第一句用晋夏侯济的话、第五句用伯牙钟子期故事、第六句用阮籍能为青白眼故事、第八句用《列子》中“鸥鸟忘机”的寓言故事分别表达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蕴藉之效。其二、点化前人诗文句子入作品,如颔联即化用了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显得不露斧凿痕迹,巧妙而自然表情达意。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呼应的。尾联“归船”“白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愿望?“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对归隐而去的冀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了“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暗示诗人的人生追求,弃官归隐的意向。诗人将永远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归隐生活。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步进电机制造行业前景动态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柠檬酸行业发展趋势与产销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有机复混肥行业消费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手机陶瓷盖板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盈利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消费趋势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女性私护市场营销格局及未来投资走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大米市场销售战略及需求竞争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塑胶音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地面筛沙机行业风险评估及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防腐木材供应合同(2篇)
-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 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物资领用登记表
- 临床药师培训理论试题含答案(呼吸专业)
- 玉雕教学讲解课件
- 家谱宗谱WORD模板
- 民俗学概论全套精美课件
- 应用文写作概述课件
- 危重症孕产妇交流课件:妊娠遇到主动脉夹层抢救成功病例分享
- 高中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教学设计
- 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细则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