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答案)高考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常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B.T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携带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DNA的复制

2

C.利用DNA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DNA具有特异性

D.DNA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

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B.在3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D.在与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出现放射性是DNA复制的结果

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B.解旋酶将单个脱氧核甘酸连接成子链

C.子链与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复制过程中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4、如图所示为某基因片段中有一条链被wN标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TTAAG…川

A.限制酶和DNA酶作用于①处,DNA解旋酶作用于③处

1

B.②是胸腺喳咤脱氧核糖核甘酸,图示的碱基对共有14个氢键

C.把此DNA放在含小的原料的PCR体系中扩增3代,子代中含的DNA占1/8

D.若该基因一条链上G+C占60%,则其转录成的mRNA链中G+C一定也占60%

5、如图是某一DNA片段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含4种核糖核甘酸

B.DNA分子中两条单链反向平行

C.DNA复制时解旋酶可催化②断裂

D.DNA分子特异性体现在A与T的比例上

6、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先

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

A.2,16

B.2,8

C.4,8

D.4,16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对噬菌体(见下图)的不同结构用相应的同位素进行标记,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2

A.①——ixOB.①——MCC.(2)——32PD.②——35s

8、金矿杆菌发现于一座金矿地下2.8km充满水的裂沟中,裂沟处没有光线和氧气,水温高达60℃。这种细

菌能够从放射性铀中获取能量,其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可溶解性二氧化碳,氮元素来自于周围的岩石物质。下

列关于金矿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壁,对环境中的渗透压敏感

B.核糖体是金矿杆菌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C.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均由无氧呼吸提供

D.与冰箱中细菌相比,其DNA中腺喋吟比例高

9、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黄身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C.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甘酸序列

10、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

A.R型活细菌

3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C.R型活菌+S型细菌DNA

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

11、一个用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嗦吟50个,在不含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

不含,s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s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嘴咤为m个,则n、m

分别是()

A.3、490B.3、560C.4、1050D.4、1120

12、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RNA只有mRNA和tRNA

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

13、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昔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

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2n=10)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后期进行染色并观察。则可观察到每个细胞中含

有的染色体数目以及发出明亮荧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10,10B.20,10C.20,20D.20,不确定

14、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

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宿

冷S

AB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F四组

C.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D.F组中分离得到的S型菌的遗传信息与B组和D组中的菌均有差异

15、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体是否光滑来区分S型和R型菌

B.格里菲斯的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体内,引起R型菌基因重组且能稳定遗传

D.艾弗里在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采用离心的方法把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分离开

1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可产生4种核糖核甘酸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位于染色体上

D.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能够被DNA酶水解

17、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1)、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

验(实验2)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3)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不能得出R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

5

B.实验2的任意一组实验的培养基上都有R型细菌

C.实验3的35s标记的实验组搅拌不充分不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D.实验2和实验3均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推论出染色体携带着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D.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20、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A.糖类B.蛋白质C.RNAD.DNA

21、金矿杆菌发现于一座金矿地下2.8km充满水的裂沟中,裂沟处没有光线和氧气,水温高达60℃。这种细

菌能够从放射性铀中获取能量,其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于可溶解性二氧化碳,氮元素来自于周围的岩石物质。下

列关于金矿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壁,对环境中的渗透压敏感

B.核糖体是金矿杆菌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C.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均由无氧呼吸提供

D.与冰箱中细菌相比,其DNA中腺喋吟比例高

6

22、把含“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氮源为|州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再放回氮源为NN的环境中培养,

DNA复制一次后,将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NA,如果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则DNA组成分

析应为()

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

23、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RNA只有mRNA和tRNA

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

2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B.八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携带的解旋醐和DNA聚合醉催化DNA的复制

C.利用DNA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DNA具有特异性

D.DNA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

25、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和③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7

B.DNA分子中⑤的含量越低,分子结构越稳定

C.图中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图中④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的千变万化,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多选题

26、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组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带标记的噬菌体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噬菌体与细菌上下分层

C.若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

D.本实验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

27、下图表示某DNA分子片段的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TTTir:

A.若a链中(A+G)占a链的比例为n,则b链中(A+G)占b链的比例为l/n

B.若a链中(A+T)占a链的比例为m,则b链中(A+T)占b链的比例也为m

C.若a链的碱基组成及比例为A:T:G:C=1:2:3:4,则b链的碱基组成及比例为A:T:G:C=2:1:4:3

D.若用3H对a链进行标记,则该DNA片段复制n次后,带标记的DNA链占总链数的比例为1/2

28、某双链DNA分子由6000个脱氧核甘酸构成,其中一条链中A:T:C:G=1:2:3:4,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A:T:C:G也是1:2:3:4

B.口票吟碱基在该DNA分子中共有3000个,每条链中有1500个

8

C.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排列在分子的外侧

D.如果该DNA分子中碱基A和T的比例增加,则该分子的稳定性会增加

29、如果用,H、卜刑、汗、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关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

的放射性元素,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M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3H、人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asSD.可在DNA中找到ISN、32P、35s

30、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由此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3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式

B.DNA分子中A+T的数量一定等于G+C的数量

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32、双链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不连续的:连续合成的新链叫做前导链,主要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随着解

旋的推进,不连续合成的链叫后随链,先由聚合酶a催化合成一个小片段,然后由聚合酶S催化继续往后延伸,

如图1。当聚合酶缺乏时,DNA合成将会出现部分单链(五角星处),如图2-4。单链区的胞喀咤会被催化变

为尿喘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

f

3f

r3

55r

3'图3(3缺乏)3'图4伯缺乏)

A.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是DNA聚合成只能从5,端往3,端合成新DNA链

B.a缺乏引起的单链区域,相对于6缺乏所引起的单链区,前者更加分散

C.图所示情况说明,前导链能否正常进行复制将会影响后随链的复制

D.经过多轮复制后,DNA聚合酶的缺乏容易引起C-G碱基对突变为U-A

33、几个学生充分利用下表提供的材料正确搭建出DNA分子结构模型,但制作的DNA分子片段不尽相同,原

因可能是()

塑料片类别碱基G碱基C碱基A碱基T磷酸/核糖

数量/个3355充足

A.每条脱氧核甘酸单链上的碱基数量不同

B.每条脱氧核甘酸单链上碱基种类不同

C.DNA片段上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DNA片段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34、某研究小组将不含同位素标记的T噬菌体与含:,H标记的大肠杆菌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

2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含量,结果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含量均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噬菌体的DNA需整合到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中进行复制

io

B.上清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C.搅拌的目的是将T,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D.减少培养时间,会降低上清液的放射性

3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位素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探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差速离心:探究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

C.加法原理: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用DNA酶处理S型菌的DNA

D.运用模型作解释:将不同体积大小的含酚献琼脂块加入NaOH溶液中,根据NaOH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

体积之比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36、将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分子用“N标记后置于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三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不考虑交叉互换与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三次细胞分裂都为有丝分裂,则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含MN染色体的细胞最多为8个

B.若三次细胞分裂都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有mN的染色体为8条

C.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后期每个细胞中含|刑的染色体有8条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所有精细胞中含有1-N的染色体共有16条

37、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的含量为30%,a链中G的含量为30%,下列与该DNA分子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为2.4x103个

B.该DNA分子的两条单链中(A+C)/(T+G)的值一定相等

C.该DNA分子的a链中碱基A所占的比例在0〜60%范围内

D.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鸟喋吟脱氧核糖核甘酸2800个

38、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出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

11

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工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用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39、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

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所示)后再连接成长链片段。为验证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噬菌

4

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3H标记的脱氧核甘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15s、30s、60s、

120s时,分离T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全部解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

4

确定片段大小,发现DNA单链片段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

4

3

12

0

的距离

管口

离试

图2

图1

制的原

A复

体DN

噬菌

成为

收,

菌吸

肠杆

被大

昔酸

氧核

的脱

标记

因是

的原

射性

到放

检测

A中

体DN

噬菌

子代

A.

酶类似

DNA

用跟

的作

起到

键,

的氢

子中

A分

了DN

热破坏

通过加

B.

链片段

接成长

逐步连

链片段

因是短

少的原

片段减

中短链

时结果

20s

C.1

证据

了有力

说提供

冈崎假

片段为

的短链

到较多

能检测

实验中

D.

养液中

置于培

噬菌体

标记的

菌和被

大肠杆

然后将

体,

噬菌

记T

别标

5s分

P、3

位素*

性同

放射

组用

究小

某研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