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1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2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3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4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年级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书以

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选文围绕人文主题及核心任务,讲

求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情理兼具。

本文出自高中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由三篇教读课文,即《在

《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

和一篇自读课文,即《与妻书》构成,四篇文本古今中外俱有,但诠释了

不同时代的担当精神,契合新课标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根据单元提示

及选文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核心是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

命”的认识,深入挖掘文本的时代价值,并将之投射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

世界,体会真挚情感,思考自己在中国发展之路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正确

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时代价值观。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

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

七十二烈士”。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

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被称为20世纪最美情书。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倾

诉衷肠,直抒心志,体现了林觉民矢志救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舍生

忘死的精神,凸显了“使命与抱负”的人文主题。

《与妻书》属于高二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单元重点是“思路的探究”,

要求梳理作者感情脉络,体会景物、人事所包含的情思。本文属于自读课

文,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同时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还应能根据文章有理

有据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阐发主张;把握书信的结构和内容,注重交流,

并能够自己练习,自由书写书信,体会文章作者的深挚感情。

【学情分析】

经过单元导读的铺垫和前面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书信等

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已有了解。相较于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本文是白话

与文言文相结合的,语言浅近平易,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情质

朴动人,更能引发学生共鸣。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高一学生刚由初中升上来,一般都保留了

初中生那种比较积极活跃的上课状态,同时相对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理

性思维能力又有了提高。但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

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

因此,学习本课,意在加强学生辩证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及透

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但对于高一下期学生来说,他们对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学习还是有畏难

情绪,因此教师要有预习指导,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对于有些常见的文

言词语还要落实巩固。

由于这篇文章时代久远,学生对作者情况和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学生

的深层次阅读又有一定障碍。同时也正因为年代久远,历史隔膜,学生在

价值判断上可能存在碰撞。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点,联系实际,扣住

时代脉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能全情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林觉民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理解句子含义,能复述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

(1)能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理解文章中林觉民在对爱国家,爱妻子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

的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担当。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流露的丰富情感。

三、教学方法

自读法、讨论法

四、课型

新授课、自读课

五、课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频、视频、历史资料

【课前准备】

1.阅读全文,圈画出自己感触深刻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可以采用设计意图:

批注的形式)。通过导学案

2.将导学案上的内容阅读并了解,包括:林觉民生平简介、文本写使学生对文

作经过、文本时代背景介绍。可以自主进行关于本文其他方面的了章背景与所

解。了解,丰富

学生的知识

背景,激发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由导演金舸执导,王柏杰、蒋梦婕、李雪健等人主演的创设情境,

《百年情书》,起义中,林觉民等浴血奋战,攻占了总督府,但终激发学习兴

于因敌我实力悬殊,林觉民的伙伴们一个个悲壮牺牲,林觉民负重趣。

伤被俘,最终不幸就义。

语言导入:同学们,电影震撼人心,而在一百多年前,现实更显真

挚,我知道大家都提前对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以及事件有了基本的了

解,有哪位同学想要分享一下吗?

示例: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设计意图:

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使学生通过

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分享,完善

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自己对于文

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章信息的把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握,进一步

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为自读打好

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给他基础。

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背景资料: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

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

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

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

爆发了武昌起义。

二、处理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1读.一读(排火车按顺序读或抽查读)

卿(qing)恸(tong)晤(wu)语(yu)骰(gou)婉.(wan)

嗟(jie)旁(bang)虐(nue)眷(juan)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明确: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

和悲痛的心情。设计意图:

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在预习和自

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学的基础

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挚爱汝”上,通过对

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重点文言知

四、学习古汉语知识,理清文章大意:识的梳理,

1.出示文本重点文言实词及句式明确文言知

2.学生自读文本并结合语境进行解释识的学习方

3.教师明确法及整体把

4.通过串联文本,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握文章。

五、分享阅读感受

1.请先说一说这份家书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林觉民深情回忆了他与妻子之间的共同生活,阐明了自己献

身革命勇于就死的原因和决心,表达了与妻子生死相伴的心愿,并设计意图:

向妻子嘱咐了后事。通过分享和

2.这份家书让你感触深刻的地方在哪?请分享一下,并说一说你探讨让学生

写了什么批注?明白,这封

(师生之间交流、分享。)信讲述的是

示例:(1)“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革命先烈隔

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引经据典。着家国责任

用孟子的话再次说明.对妻子的爱已普及天下苍生。与使命的感

(2)“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情悲欢,还

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浓缩着当时

空余泪痕。”中国千万人

回忆新婚的日子,两情相悦,共赏美景,无话不谈。现在这样的情在家国情怀

形,让人多么悲伤。与情感之间

(3)“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的纠结。

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我知道即将与你生离死别了,想要告诉你实情,却不忍心让我挚爱

的你承受这痛苦,只能日日借酒消愁。

(4)“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因为爱你,我理解了天下人对爱的需要。林觉民推己及人,将对妻

子的小爱扩充到对天下人的大爱,阐明“爱汝”是其勇于牺牲的原

因。

(5)“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

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

空余泪痕。”

良辰美景,诗情画意,初婚夫妻,燕尔和谐,而今即将死别,怎不

令人悲痛!

(6)“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

也。”

对妻子的叮嘱,一可见林觉民的理想大义和革命情怀,二可见夫妻

二人的爱情不只是儿女之情,还可以是思想、信仰、灵魂的深深相

知与完全托付。

(7)“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林觉民以自己的体验去设想妻子的不舍、一次又一次做梦,如此表

达情感层次更深,两人相互思念,心心相通。但是,梦中的甜蜜是

无奈的,悲伤的,辛酸的。“恸”二字回肠寸断,表达了想见却永

远不能再见、不舍却必须舍弃的大悲恸。

小结:同学们批注的非常好!这些句子再现了林觉民夫妻的生活细

节;还有一些句子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释,感人

肺腑,教人激奋;还有的体现了“情至生死永相旁,志高不幸生中

国。”的真情实理;有的言由衷出,希望妻子将孩子抚育成人,继

承自己的遗愿,让我们感受到林觉民崇高的思想和伟大人格,倾诉

了他“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死”的献设计意图:

身精神以及由此而阐述的道理。通过再读文

六、再读书信本,使学生

1.再读文本,感受这封书信体先出的林觉民面对大爱和小爱的挣感受到林觉

扎和抉择(可配乐)。民为造福天

2.教师指导朗读,归纳文章结构下苍生而放

应读出对妻子的不舍,对家的眷恋,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天下苍生弃自己幸福

的怜悯。的和生命的

3.我们如何面对两难抉择?决心,充满

出示ppt: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一《孟子•鱼我所欲也》着对妻子的

找学生解释这句话并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爱和对国家

明确: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但鱼和熊掌的选择不难,林觉民生的忠诚。

与死,情与义的抉择体现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无论他选

择哪个,都要付出情感上道义上的牺牲,但他为了天下苍生,依然

选择英勇就义,让人佩服。设计意图:

七、课堂拓展通过相似文

大家能想到还有什么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和林觉民与他的妻子一章或事例,

样?使学生加深

示例:1.《荷花淀》中水生嫂和他的丈夫对革命精神

2.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青画直上云霄”和信仰的理

八、课后作业解,担当起

1.翻译全文,译出其中的感情,下节课交流分享。中国青年的

2.课后搜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摘抄他的感人语录(可在电影、责任。

小说中寻找)

九、板书设计设计意图:

为天下人谋幸福按照文章顺

生死诀别-->含泪告别-f为天下苍生-r要英勇就序进行板书

义----->再诉衷肠——>望妻理解总结,能理

清文本思路

与情感。

【教学设计依据原理】

一、心理学原理

1.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因此要注意对学生的创意发

展引导,引导学生多读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妻书》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情境

构建要轻松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如通过音乐等渲染一种诗化情调,以放松和

沉思为特征,施展想象力。

2.用语言、图画、吟诵、节奏,韵律和情感等各种交流方式,比如在朗读课文时

加上配乐,或通过电影片段激起学生好奇心,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多种刺激,这些

刺激主要针对右脑,对于右脑的开发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设计要倡导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悉心呵护和着意

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自己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

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思考,新见解、新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求异性、发

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比如对名言警句的解读中加入自己

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和求

异性。

二、哲学原理

1.语文教学设计是科学性的问题,应从科学主义哲学中吸收系统论等科学方法

论的思想内涵,以建构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体系。

2.语文教学设计要满足不同个体的要求,就必须以人为本,这是人本主义哲学思

想。

3.要把人文化的内容渗透到语文教育中,这正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文以载道”

的教育原则的应用。

三、教学论与认识论

1.语文教学设计必须贯彻“文道统一”(文与道的关系),在《与妻书》中体现

文与道的关系是很容易的,林觉民先生给妻子的书信每一个字就承载着他对于妻

子的爱,对家的眷恋,更多的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天下苍生的怜悯。情感是

有基调的,从《百年情书》的电影片段进入课文,渲染文章的情感,使学生正确

把握感情基调。

2.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语文的基本特性。

(1)学与思的关系,在课前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学习,同时分析课文的大意,是

通过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在课本中做批注落实学与思、,

(2)知与行的关系,知可以指导行,也可以理解为学与做的关系,知识的获得

可以从行动中得到丰富,即通过预习、做批注,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解

文章意思。

(3)故与新的关系,利用以往学过的文言知识来分析文本,再加之老师的提醒,

即可获得新的文言知识。

第三、语文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妻书》是自读

课程,所以把课堂上的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给学生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文

章结构篇章,归纳语言规则,继而实现理解文章情感。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