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A篇•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甲烷的分子结构、烷燃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乙醇②食盐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蔗糖

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

A.①②④©⑨B.①④⑤⑨

C.①③©©⑦⑧⑨D.①④⑤⑥

答案B

解析食盐、水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三种物质虽含碳元素,但性

质上与有机物有很大区别,不属于有机物。

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

II

H

II:C:H

II

A.结构示意图B.电子式

C.球棍模型D.空间充填模型

答案D

解析这几种形式都可表示甲烷分子,其中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空间充填模型

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空间充填模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甲烷分子中H、C原子的

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

3.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A.CH3C1只有一种结构

B.CH£L只有一种结构

C.CHCL只有一种结构

D.CH,中含有4个C—H极性键

答案B

解析

甲烷无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正方形的平面结

构,A、C、D三项都是成立的;CH2c匕若是正方形的平

C1

I

面结构,则其结构应有两种,即H—C—C1和

I

H

H

I

C

IC1,若是正四面体结构,则其结构只有一种。

H

4.以下结构表示的物质中是烷烧的是()

A.CHsOH

B.CH2=CH2

CH

I3

C.CH3—CH—CH3

CH?

/\

D.CH2——CH—CH2—CH3

答案c

解析烷燃是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的链烧。A中含氧不属于烧;B中含碳碳双键,D中

含环状结构,只有C属于烷煌。

知识点2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3H8C5H8

B.C3H8C5H12

C.CH3—CH2—CH?—CH3CH3—CH—CH3

'I

CH3

D.C2H5CIC3H6CI2

答案B

解析C3H8和C5Hs相差2个C原子,不符合同系物的概念,A错误;C3HH和CsHiz符合通

式(:屁“+2(〃>0),属于烷谿组成上相差2个CH?原子团,属于同系物,B正确;C项中两种

分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C错误;D项中两种分子含有不同个数的氯

原子,组成上不是相差1个CH?原子团,不属于同系物,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D.符合通式CJL+2的不同燃一定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氮气、CH,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A错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

子团,且结构相似的两种有机物才互为同系物,C错误;符合通式&息中的不同烧,可能互

为同系物,也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7.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CH3cH2cH2②CH3cH2cHe%

I-I

CH3CH3

③CH3cHeH2cl④CH3cH2cH2cH2。

CH3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答案c

8.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

构体的是()

A.H与D

B.CH£1WH与CLCOOH

C.CH三CH与C6H6

D.CH3cH2cH2cH3与CH3cHe/

,I

CH3

答案D

解析H与D互为同位素,A错误;乙醇和乙酸、CH三CH与C6H6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

CH3CHCH3

分异构体,B、C错误;CH£H2012cH3与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

体,D正确。

9.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互为同系物的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属于同种物质的有。

①和②35cl和"C1

③CH3cH3和CH3cH2cH3

HCl

II

©Cl—C—Cl和H—C—Cl

II

HH

@CH3(CH2)2cH3和(CH3)2cHeFh

答案②①③⑤④

解析①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是氯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互为同

位素;③中乙烷与丙烷互为同系物;④均为CH2clz,为同一种物质;⑤两者分别为正丁烷与

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同且分子式也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A项,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如

CH3cH20H和HCOOH,错误;B项,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不一定互为

同系物,如环丙烷

(CH,—CH,)和1-丁烯(CH3cH2cH-CH2),错

CH2

误;c项,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

相同,二者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乙焕(CHmCH)

和茉(C6H6),错误;D项,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

同且分子式也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

体,正确。

11.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烧,且含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

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母为C7Hgo含有四个

CH3

甲基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CH2—CH2—CH3、

CH3

.F4

3

C._.

CH3—CH—CH—(H,—CH3、

CH3CH3

CH3—CH—CH2—CH—CH3,共4种。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组成相同、结构不相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饱和”,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煌一定是烷煌

D.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一物质

答案A

解析分子组成相同(即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结构不相同的有机物是同

分异构体,若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则必为同一物质,故A错误,B、1)正确;C项是烷烧

的结构特点,正确。

13.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

①最简式②分子式③相对分子质量④化学性质

⑤物理性质

A.①©③B.②⑤

C.②④⑤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则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则性质

不同。

14.有下列结构的物质:①CH3(CH2)3CH3

②CH3cH2cH2cH2cH3

③CH3cH2cH2cH2cH2cH3

④CH3cHeH2cH2cH3

CH3

⑤CH3cH2cHeEC%

I

CH3

⑥CH3cH2cH2cHeH3

CH3

CH3

⑦CH3cHeHCH3

I

CH3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________O

A.①②B.②③

C.③④⑤©⑦D.①③

E.③④⑤0F.④⑥

答案BDEAF

15.写出下列各烷妙的分子式。

(1)在同温同压下,烷煌A蒸气的密度是上的43倍:o

(2)烷煌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o

(3)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烧D为o

答案(DC6HM(2)GHz。。⑶酬通

解析⑴2g/molX43=86g/mol,所以14〃+2=86,〃=6,即该烷烧的分子式为

CGH14O

(2)由。乩"+2得2/7+2=200,〃=99,该烷烧的分子式为CM。。。

(3)由C』M+2可知:其中含有(2〃+2)个c—H键,(〃-1)个c—C键,所以(2〃+2)+知一1)

=22,即〃=7,所以该烷煌的分子式为GH总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

人篇•知识对点训练

1.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的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

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

答案A

解析A项,甲烷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先验纯,错误;B项,甲烷燃烧放热,是

很好的气体燃料,正确;C项,煤矿的矿井中有很多的甲烷气体,容易燃烧爆炸,所以要注

意通风并严禁烟火,正确;D项,空气中甲烷含量在5%〜15.蜴(体积)范围内遇火将会爆炸,

所以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爆炸,正确。

2.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

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后Ch完全反应而CH,有剩余

②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

③最后有田、5、、、七种物质共存

CH3CkCH£hCHC13,CChHC1

④只有和两种产物

CH:)C1HC1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有机化学反应进行不彻底,故反应后有CH」和Ck剩余,产物有CLCl、CH£k、

CHCL、CCC和HCL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高温

A.CH,——<+2上

B.2HI+C12=2HC1+I2

点燃

C.CH.,+202——►C02+2H20

D.CH4+C12——►CH3C1+HC1

答案D

解析A属于分解反应,B属于置换反应,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燃烧),D属于取代反

应。

4.已知一些烷烧的沸点,甲烷:一164℃;乙烷:-89℃;丁烷:一1C;戊烷:

36℃,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约一40℃B.低于一164℃

C.低于一89℃D.高于36℃

答案A

解析依据烷燃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可知,丙烷的沸点是介于乙烷和丁烷之间,即高于

-89℃,低于一1℃,A项符合上述要求。

5.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发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高10'倍的“超级温室气体”

全氟丙烷(C-FJ,提醒人们慎用含氟物。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FFF

F:C:C:C:F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由丙烷转化为全氟丙烷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D.全氟丙烷属于烷煌

答案C

解析A项,3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错误。B项,电子式中氟原子周围应

有8个电子,错误。C项,丙烷上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全氟丙烷,正确。D项,

全氟丙烷中含有碳、氟元素,不含氢元素,不属于烷嫌,错误。

CH3—CH—CH2—CH3

6.关于CH,和C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能用组成通式CN,,+2来表示

B.与所有烷燃互为同素异形体

C.因为它们结构相似,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相同

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烧

答案A

解析二者均为烷烧,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后者通常情况下

为液体。

7.有4种碳架如图所示的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o^3cAo

abcd

A.a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B.b和c不互为同系物

C.a和c都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A项,a和d均含4个碳原子,一个形成碳碳双键,一个形成环,所含的氢原子

数也相等,二者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B项,b、c结构相似,

组成上相差1个CH?原子团,互为同系物,错误。C项,a、c上都有氢原子,能与Ck等卤

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错误。D项,a、b、c、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错误。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O、CH£k、CHCL,还是CCL”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与CL反应得到的四种取代物常温下均为液体

答案D

解析通常情况下甲烷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反应,A正确;甲烷分子是

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B正确;甲烷与Ch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sCl、

CH£k、CHCh、CCL及HC1五种产物,其中四种有机产物中CH3cl为气体,CH2C12,CHS、

CCh为液体,C正确,D错误。

9.(1)某气态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L,其质量为2g,该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25%,则该烧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其空间构

型为。

(2)如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

示出与之紧邻的4个氢原子的位置。

H

I

正四面体

解析(1)该燃的物质的量为〃=2.8L+22.4L•molT=0.125mol,该燃的摩尔质量

M—2g-4-O.125mol—16g,mol';1mol该燃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H)=16

gX25%4-lg•mor'=4mol;1mol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C)=16gX(1-25%)4-12

g,mol-l=lmol,所以分子式为CH8

(2)CH,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在立方体中互不相邻的四个顶点各有一

个氢原子,即构成正四面体结构。

10.有①甲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4种烷也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烷烧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上述气态烧,消耗6的量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

(3)在120°C、1.01XIO,Pa条件下,某气态炫与足量的6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

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烧为。

点燃

答案⑴&H20+2+与皂a--/£0z+(〃+1)丛0

⑵④⑶①

解析(D烷烧的燃烧通式为

点燃

>

C„H2n+2+----nC02+(力+1)H20O

(2)1mol上述气态煌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然■mol,故丁烷消耗G的量最多。

(3)由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知:

1+彳一=〃+力+1,〃=1,即为甲烷。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1.下列有关烷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烷煌中除甲烷、乙烷外,其他都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B.所有的烷烧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L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烧的分子通式为。息“+2(〃为正整数),符合该通式的炫一定是烷烧

D.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煌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A

解析烷烧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k发生取代反应,烷煌均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这是烷烧的主要特性;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烧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因分子通式CM“+

■An为正整数)中碳原子的化合价已达饱和,故符合分子通式。上“+2S为正整数)的有机物只

能是烷烧。

12.在光照条件下,CH,与S能发生取代反应。若1molCH,与5反应,待反应完成

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7(CH3C1):〃(CH2cl2):〃(CHCh):〃(CC机=

1:2:3:4,则消耗5的物质的量为()

A.1.0molB.2.0mol

C.3.0molD.4.0mol

答案C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CH,与Ck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1molCH£1消耗1mol氯气;

生成1molCH2ch消耗2mol氯气;生成1molCHCL消耗3mol氯气;生成1molCCL消

耗4mol氯气。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H£1):/?(CH2C12):n(CHCl3):〃(CCL)

=1:2:3:4,根据碳原子守恒,生成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HClhCl)、HCH2CI2)、

/2(CHCL),"(CCL)分别是0.1mol、0.2mol、0.3mol、0.4mol,消耗的Ch为0.1mol+

2X0.2mol+3X0.3mol+4X0.4mol=3.0mol。

13.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IK1

B.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1mol甲烷与4mol氯气反应生成1molCCli

答案C

解析甲烷与氯气一旦发生取代反应就不会停止在某一步,四种有机物都会产生,故得

不到纯净的A错误,C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每取代1mol氢原子,消耗1mol

氯气,生成1molHC1,故产物中HC1最多,B错误;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为连锁反应,故1

mol甲烷与4mol氯气反应不会得到1molCCli,D错误。

14.将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后,气体的体积

为()

A.11.2LB.22.4LC.33.6LD.44.8L

答案A

点燃

解析CHi+20?——►CO2+2H2O,因11.2L甲烷与22.4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2

L的CO?气体,此时-HQ不是气体,故选A。

15.如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中注入10mLCH„

同温同压下乙中注入50mLCk,将乙中气体推入甲中,用漫射光照射一段时间,气体在甲

中反应。

0(^llui山山

甲乙

(D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红色;②实验过程中,甲中活塞向内移动;③甲中内壁有油珠;④产生

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o

(2)甲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o

(3)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Q,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

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又观察到。

答案(1)②③(2)取代反应

(3)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光光

解析在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连锁反应:CH4+C12--CHaCl+HCl.CHaCl+CL——►

光光

CH2CI2+HCI,CH2C12+C12——<HCh+HCl,CHCh+Ch——►CCll+HClo

⑴理论上,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氯气与甲烷体积比

为5:1>4:1,说明氯气过量,最终气体中仍有氯气。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

有氯化氮和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强减小,甲中活塞向内移

动。

(2)甲烷和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⑶生成的HC1会与AgNOs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同时因CH2ck、CHCL、CC1,M

溶于水而看到液体分为两层,因CL有剩余,若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

16.(1)完全燃烧0.1mol某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

得浓硫酸增重9g,浓碱液增重17.6g。该燃的化学式为,并写出其所有可能的结

构简式:

(2)某煌2.2g,在在中完全燃烧,生成6.6g«)2和3.6g1L0,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

为1.9643g-L-1,其化学式为。

(3)某烷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炫的化学式为o

答案⑴CM。CH3cHzcH2cH3、

CHCH3CH3CH3⑵C3H8⑶C9H2。

176w9g

解析(1)0.1mol燃中含〃(C)=二"一[=0.4mol,含〃(H)T~~\X2=

44g•mol18g,mol

1mol,则每个烧分子中含4个C原子、10个H原子,即分子式为CM。。该烧结构简式有两

CH3

CH3—CH2—CH,—CH3,CH3—CH—CH3O

(2)该煌的摩尔质量〃=22.4L•mol-lXl.9643g•L-l^44g•mol-1,一分子中

〃(C):77(H)=

惘"6g:3.6g*2=3:8。最简式为CM,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化

44g•mol18g•mol

学式也为,3上。

(3)设该烷速化学式为CJi2n+2,则14A+2=128,解得:〃=9,化学式为C9H如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课堂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A篇•知识对点训练

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煌

C.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D

HH

\/

C=C

/\

解析乙烯的结构式为HH,键角约为120。,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上,但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B.C3H6

C.H:C::C:C:HD.CH2=CH—CH3

答案D

解析A项中的小球(比碳原子小)不一定是氢原子,可能是氟原子,即CF2=CF—CF:s(全

氟丙烯);B项可能为H2cCH2(环丙烷);C项中少了1个H原子,C3H5是不存

在的;1)项是丙烯的结构简式。

3.下列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C2H3clB.CHCh

C.CH£H=CHzD.CH3—CH:t

答案A

解析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2H3cl的分子结

构与乙烯类似,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H,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含有一Qh及其类似结

构的分子,其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4.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

的是()

CH,

/\"

A.H2c——CH2B.乙烷

C.甲烷D.CH3cH-CH2

答案A

解析A项的分子式为C3H6,与乙烯(CH,)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

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乙烷和甲烷与乙烯的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不相同。D项物

质与乙烯属于同系物。

5.根据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推测,丙烯(CHz=CH—CH:,)聚合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正

确的是()

A.-ECH2—CH—CH33nB.-ECH——CH玉

C.-ECH+D.£CH2—CHi

CH2—CH3CH3

答案D

解析丙烯合成聚丙烯的过程类似于乙烯合成聚乙烯的过程,但丙烯分子中的一CHa只

能作支链,选项D正确。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可被酸性高锯酸钾溶液和滨水氧化

B.通过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都可以生成CH3cH2cl

C.乙烯具有可燃性,在点燃前要验纯

D.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滨水除去

答案A

解析乙烯遇酸性高镭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乙烯遇滨水发生加成反应。

7.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B.CH3cHek

C.CH3CH2OHD.CH3CH2Br

答案B

催化剂

解析A项,CH2=CH2+H2——►CH%

催化剂

C项,CH2=CH2+H20——►CH3cHzOH;

加温、加压

催化剂

D项,CH2=CH2+HBr——►CH3CH2Br,,由于乙烯双键两端的碳上已有2个H原子,故B

不是乙烯的加成产物。

8.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将混合气依次通过盛有下列哪

种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KMnO,酸性溶液、浓硫酸

C.滨水、浓硫酸

I).浓硫酸、KMnO」酸性溶液

答案C

解析除去QL中混有的C2H„所选试剂只能吸收CM而不能吸收CH„且最后CIL中不

能含有水蒸气,KMnO,酸性溶液氧化CM生成CO?,CO?不能被浓硫酸吸收,故应先通过澳水,

再通过浓硫酸。

9.某实验室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

C.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乙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氢原子的位置和个数难以控制,将得到多种

氯代燃和氯化氢的混合物,A错误;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生成的是1,2二氯乙烷,B错

误;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生成乙烷和1,2二氯乙烷的混合物,C错误;乙烯与氯

化氢加成反应可生成较纯净的一氯乙烷,D正确。

10.从南方往北方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

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酸性高锦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酸性高镐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被催熟

D.利用酸性高锦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答案C

解析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利用酸性高锯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使

乙烯浓度减小,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故C项正确。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燃通式为C凡.

HH

B.乙烯的电子式为H:C::C:H

C.从乙烯与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澳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

稳定,易发生断裂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答案B

解析选项A,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比相同碳原子数的

烷嫌少2个,因此单烯煌通式为。上“;选项B,乙烯电子式为

HH

H:C::下,:H;选项C,对比乙怖的加成产物的结

构可以明显看出,乙埔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经加成反应

后变为碳碳单键,即反应时碳碳双键中断裂一个键,此

键相对于烷妙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来说不稳定,易发生

断裂;选项D,乙烯燃烧时伴有黑烟的现象是碳不完全

燃烧导致的,这是因为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使分子中

碳、氢原子的个数比增大,含碳量增大。

12.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和HQ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易与澳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需消耗1mol漠单质

I).乙烯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只能说明煌的组成,不能说明其结构特点;燃烧和被

酸性KMnO,溶液氧化,不能说明乙烯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1mol乙烯只能与1mol漠单质

加成,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13.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一定条件

A.CH2=CH2+HC1——►CH3cH£1

点燃

B.2cH3cH3+7。2——MCO2+6H2O

一定条件

C.CH3CH=CH2+H2——►CH3cH2cH3

D.CH2=CH2+Br2―»CH2BrCH2Br

答案B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H

=2

cH

CH

II

CH2

A.分子式为C9Hi2

B.1mol此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上发生反应

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此物质属于烯燃

答案C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直接数出碳、氢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出分子式为CM2,A正确;1

mol该分子含4mol碳碳双键,故可与4mollb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因含碳碳双键且只

有C、H两种元素,因此属于烯嫌,D正确;该分子中最中间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之

相连的四个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C不正确。

15.两种气态烧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0,和也0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烽物质

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煌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可能有CzH*②一定没有GHe③一定有C:凡

④一定有CH,⑤可能有C2H6

A.②@B.④⑤C.①@④I).②③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混合炫的平均分子式为配6乩,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另一气

态垃中氢原子数为4,故①②④正确。

16.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并检验生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

问题:

(1)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2)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查阅资料,乙烯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

(填装置字母)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填序号,下同);除去甲烷

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溟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镐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I).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1)催化作用

(2)CH2=CH2+Br2―►BrCH^—CH2Br

(3)溶液紫(或紫红)色褪去

(4)D(5)BCB

解析(1)碎瓷片可作石蜡油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乙烯和滨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CH2Br„

(3)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现象是溶液紫红色褪去。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烯与酸性高镐

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5)检验甲烷和乙烯,利用乙烯能使溪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的性质,B、C

正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引入新杂质,故不能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因为乙烯会转化

为CO2气体,可以利用滨水,B正确。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课堂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

A篇•知识对点训练

1.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A.懵纶B.塑料C.尼龙D.羊毛

答案D

2.下列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聚物或聚合体,因为它们大部分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结构并不复杂

C.对于一块高分子材料,〃是一个正整数,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答案C

解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CHz—CH?中,n是一个正整数,但不是一个确定的正整

数,故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确定的。

3.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制飞船,进入太空探索。其依据是()

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大量生产

B.塑料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更优良的新型材料

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

D.塑料是有机物,不和强酸强碱作用

答案B

4.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

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

C.盐类1).非金属单质

答案B

解析塑料、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橡胶都属于有机物。

5.当前为减少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将废塑料深埋B.将废塑料焚烧

C.将废塑料倾倒在海洋中D.将废塑料回收再利用

答案D

解析重新利用是废物处理的最好方法。

6.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强度较差。为了增加某些橡胶制品的

强度,加工时需进行硫化处理。硫化程度越高的强度越大,弹性越差。下列橡胶制品中,加

工时硫化程度较高的是()

A.橡皮筋B.汽车外胎

C.普通气球D.医用乳胶手套

答案B

解析根据信息知,强度大、弹性差的硫化程度较高,A、C、D均为弹性很好的橡胶制

品,故选Bo

7.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

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B.PVC的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鉴别PE和PVC时,可将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

纸,若试纸变红,则为PVC;若不变红,则为PE

答案B

解析PE、PVC的单体分别为CH2=CHZ、CH2=CHC1,CH2=CHC1可由乙快与HC1加成

制得,而乙烯与HC1加成生成CH3cHzCl,B错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通常是聚乙烯

C.有机玻璃是一种透光性好的塑料制品

D.服醛塑料绝缘性好可用作电工器材

答案A

解析塑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聚氯乙烯受热易分解形成对人有害的HC1,不

可作为食品包装用,用作食品包装的是聚乙烯塑料,B正确;有机玻璃是一种透光性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