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综合题_第1页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综合题_第2页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综合题_第3页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综合题_第4页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综合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试题汇编一综合题

一、简答题

1.(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春季天干物燥,柳絮飞扬。柳絮极易引起火灾,从燃烧

的条件分析柳絮属于;为避免柳絮引发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是。

二、流程题

2.(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煤燃烧的烟气经空气反应器脱硫后,产物硫酸钙进入燃

料反应器中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气体产物分离出水后得到几乎不含杂质的二氧化

碳,从而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该流程如图所示。

回收co:

1分离

尾气CO1H1O

空气甲烷

(1)已知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

一定条件

2CaCO,+2SO2+O2-2CaSO4+2C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2)燃料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还原铁粉是化工生产及实验室中常用的还原剂。工业上

以绿矶(FeSOr7H2。)为原料制备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见图1。

绿矶稀硫酸适里(NH4):C6溶液

图1

(1)转化时,将(NHQ2CO3溶液加入到FeSO4溶液中,目的是制得FeCO3o

(2)将FeCCh浊液暴露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CO,+6H2O+O2=4Fe(OH)3+4X,其中X是

,,高温*高温

(3)焙烧时,发生的反应有:①2Fe(OH)3=Fe2C)3+3H2Of;(2)CO2+C—2CO;

@3CO+Fe2O,^2Fe+3CO2,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4)在焙烧过程中需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图2为加CaCO.,和不加CaCO3对还

原铁粉产率的影响,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工业脱硫废水中溶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用石

灰乳和烟道气对废水进行软化处理,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石灰乳废气

(1)反应器1中,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用于除去Mg2+,Ca(OH)2与MgCl2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器2中,烟道气用于将Ca2+转化为CaCCh沉淀,烟道气中参与反应的气体

是o

(3)反应器中搅拌的作用是o

5.(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图是富集二氧化碳并合成乙醇的转化过程。

A

(1)分解池内发生的反应为2KHeO3=K2cO3+CO2T+H2O,通入高温水蒸气的目的

是。

(2)分解池内产生的X可循环利用,X是。

一定条件

(3)配平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02+H2C2H5OH+H2O。

6.(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盐酸生产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氯化氢(HC1)气体

试卷第2页,共12页

极易溶于水。

(1)合成塔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由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不经过冷却塔,直接进入

吸收塔,所得盐酸的浓度会(填“增大”或“减小

(3)吸收塔中,水从上方喷洒,气体从下方通入,其目的是。

7.(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MnO2在电池中有重要应用。以软铸矿(主要成分为MnO2)

为原料制备粗二氧化镒颗粒的过程如下。

软镒矿金肉汨主要含MnS。,)|NH,Hg»净化、分离.即印「粗乂”。阳

(1)用硫酸和FeSOa溶液可溶出镒元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T]MnO2+H2SO4+[2]FeSO4=[ljMnSO4+Fe2(SO4)3+H2O

(2)将溶出液中的Fe2(SO4)3等杂质转化为沉淀去除,分离出清液的操作方法是。

(3)在热解过程中镒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三、科学探究题

8.(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化学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探究铝与盐酸的反应。将本寺

除表面氧化膜的铝箔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反应现象不明显,一段时间后反应比较剧烈,

产生大量气泡,出现灰色沉淀。

图1

【查阅资料】

①铝粉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反应均生成氢气。

②氯化铝固体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

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2O3+6HC1=2A1C1,+3H2O。

【实验一】探究灰色固体的成分

1-11-21-31-4

一稀硫酸tfin

L^aOH溶液L蒸溜水

验r无水乙酹

||TTI

操n11

少里灰色

固体少里灰色少里灰色少里灰色

丁1固体

固体固体

验有微量气泡产生,固有少量气泡产生,固

固体部分溶解

现体溶解体溶解

【实验二】探究盐酸浓度对灰色固体产生量的影响

取0.09g铝箔和5mL不同浓度的稀盐酸,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盐酸浓度实验现象

刚开始反应现象不明显,一段时间后缓慢反应,然后反应比较

2-14.0%

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出现灰色沉淀

先是看不到反应现象,一段时间后缓慢反应,然后慢慢地反应

2-22.8%

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出现少量灰色沉淀

3~4小时后明显有气泡产生,反应慢慢地比较快些,试管底部出

2-32.1%

现少量灰色沉淀

试卷第4页,共12页

2-41.4%反应更慢,出现极少量的灰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所示实验中,刚开始反应现象不明显,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的原因

是o

(3)由实验(填实验序号)可以判断灰色固体中含有铝。

(4)由实验14可知,灰色固体中还含有氯化铝。实验1-3的现象是o

(5)实验二的结论是。

【反思与交流】

(6)为了进一步探究灰色沉淀的出现是否与盐酸中的Ct有关,可以将稀盐酸换成

进行图1所示实验。

9.(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

究其性质。

【查阅资料】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2)右表为部分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crCO;-HCO;

阳离子

Na+溶溶溶

Ca2+溶不溶

【进行实验一】

序号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实验现象

有浑浊

10.1%CaC12溶液+0.1%Na2CO3溶液

11

无明显变化

20.1%CaCl2溶液+0.1%NaHCO3溶液

CaCh

3-溶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Na2cCh与CaCb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结合资料分析,实验2中CaCL与NaHCCh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二】改变溶液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NaHCCh溶液

0.1%1%5%

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

CaCL溶液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

【解释与结论】

(3)将浊液过滤,滤渣用蒸储水洗净后,检验滤渣为碳酸盐需要的试剂是。

(4)NaHCCh溶液与CaCL溶液混合。若想观察到浑浊,可选择NaHCCh溶液的浓度为

(5)NaHCCh与CaCh在溶液中的反应为:

2NaHCO3+CaCl2=2NaCl+CaCO,+H2O+CO2T,部分实验未观察到气泡,可能的原因

是。

【反思与评价】

(6)综合以上实验可知:

①盐与盐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

②影响盐与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因素有。

四、计算题

10.(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工业生产氯化银(BaCb)时会产生有毒的硫化氢(ES)

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硫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Na2S+

2H2O。现有40kg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理论上可吸收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11.(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为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使用催化转

试卷第6页,共12页

催化剂

换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计算当有6gN0被转化时,

同时被转化的C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五、科普阅读题

12.(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芦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人们称为“蔬菜之王”。

芦笋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C6H8。6)的含量是植物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科研人

员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芦笋中维生素C含量及不同贮藏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的

变化。维生素C易溶于水,易被光、热和氧气等破坏。因此,在测定芦笋中维生素C

含量时,应采摘后立即测定,且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快速。采摘3个品种的芦笋,立即测

定不同部位[同一株芦笋分成上(笋尖)、中、下段]芦笋中维生素C的含量如图1所示。

图1图2

选取品种1,探究贮臧条件对芦笋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同一天采摘同一试验区的芦

笋产品,选取同一部位样品,立即测定其中维生素C含量,并随机分成2组,第①组在

室温(25C左右)自然漫射光下保存;第②组在冰箱(4℃)中避光保存。每2天分别

测定每组芦笋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芦笋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使

其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每1kg鲜芦笋中含有蛋白质25g,高于普通蔬菜3~8倍。芦笋

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偏低,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有丰富

的抗癌元素-硒,被视为一种保健食品。

78.96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在测定植物中维生素C含量时,应采摘后立即测定,原因是。

(3)分析图2,请给出芦笋保存和食用的建议是。

(4)芦笋中所含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由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写出一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品种2与品种3笋尖中维生素C含量基本相等

B芦笋中嫩尖部比根部维生素C含量高

C芦笋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13.(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酒的配料表中经常看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什么作用呢?

酿酒葡萄采摘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腐烂变质。在低温环境下,添加二氧化

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4℃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

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臧,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下图所示。

4腐烂率必

22

20

8

1

16一未添加so:

*4

A1-6低浓度SCh

12

-0

41

8

6

4

2

01234储藏时间,周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的发酵由酵母菌来

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的二氧化硫作为灭菌剂可有效抑制这些杂

菌的滋生。

由于二氧化硫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其用量。下表是中国和

欧洲对葡萄酒中SO2最高限量的标准。

葡萄酒类型含糖量/(g/L)SO2限量(mg/L)

中国非甜型葡萄酒-250

试卷第8页,共12页

甜型葡萄酒-400

<5150

红葡萄酒

>5200

欧洲

<5200

白葡萄酒

>5250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腐烂变质的原因是。

(2)在低温(4°C)条件下,酿酒葡萄储存一周时,腐烂率最高的是(填序号)。

A.未添加SO2B.添加低浓度SO2c.添加高浓度S02

(3)二氧化硫在葡萄汁发酵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4)欧洲标准中,含糖量相同的红葡萄酒比白葡萄酒S02的限量要(填“高”或

“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葡萄汁发酵发生了化学变化

B.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控制用量

C.用高浓度SCh处理的葡萄,腐烂率一定小于低浓度SO?处理的葡萄

14.(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具有漂白

性,常用于织物的漂白。实验小组对其漂白性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8210.0

——I-------------1----------►pH

无色浅红色红色

1酚配在不同酸碱度溶液中的颜色:

II、ORP可衡量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III、84消毒液标签部分内容如下:

使用注意事项:

*5与洁厕灵等酸性清洁剂混用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

♦勿用40P以上的热水稀释原液

♦宜贮存在避光阴凉处

【进行实验】

实验1:验证84消毒液的漂白性

装置操作步骤现象

(1)滴加2滴酚醐溶液溶液显_______色

(2)滴加一定量84消

溶液恰好褪为无色

1毒液

(3)测所得溶液的pHpH约为13

30mLNaOH溶港

—(pH=13)

(4)再滴加2滴酚儆溶溶液恢复为步骤(1)中的

液颜色

实验2:探究84消毒液漂白能力的影响因素

不同条件下,测得84消毒液的ORP值,记录如下、

84消毒液与水

实验组序号温度/℃ORP值

体积比

①1:10018667

②1:2518610

2-1③1:1018577

④1:253608

⑤1:2516592

2-2⑥1:2552558

试卷第10页,共12页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向NaOH溶液中滴加2滴酚献溶液后,溶液变为______色;加入84消

毒液后,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2)实验2-1的结论是。

(3)分析实验2-2,解释标签中“勿用40℃以上的热水稀释原液”的原因是o

【反思与评价】

(4)84消毒液勿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1)混用,因为NaClO与HC1反应生成

有毒的氯气(Cb),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I+NaC10=NaCl++CLT。

(5)根据标签信息,推测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还可能受影响。

15.(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中富含钙、铁、钾、镁等人体必需元素。以葡萄为原料发酵制成的葡萄果醋含有人

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

某地区光照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玫瑰香葡萄品

质优良。经检测,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H为3.40~3.60,总酸含量为6.4g/L含糖量高,

适于酿造葡萄果醋。葡萄果醋发醛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度和

酒精度变化如图2所示。

糖度

和目

精度

图2酒精发酎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变化曲线

以新鲜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制葡萄果醋,对醋酸发酵过程中的酸度进

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得总酸含量结果如下、总酸含量越高,发酵效

果越好。

葡萄果醋的醋酸发酵实验结果

总酸含量

温度(℃)时间(天)菌量(g/L)

(g/dL)

2690.54.92

2890.55.21

3090.54.68

3290.54.75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香葡萄原汁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由图1可知,在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有(填序号)。

(3)由图2可知,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为(填序号)。

a.糖一>酒精b.酒精一>糖

(4)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要达到最好的醋酸发酵效果,应控制的条件为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葡萄富含钙、铁、钾、镁等元素

B.葡萄果醋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的作用

C.在葡萄果醋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酸的浓度增加,酸性增强,pH会增大

试卷第12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1.可燃物禁止烟火(合理即可)

【详解】从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燃烧达到着火点分析柳絮属于可燃物;为避

免柳絮引发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是禁止烟火等等(合理即可)。

一定条件

2.氧和硫CaSO4+CH4CaS+CO2+2H2O

【分析】(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硫酸钙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反应前氧元素化合价有-2、0,反应后氧元素化合价都是-2,反应前硫元素化

合价是+4,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是+6,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元素、硫元素。

故填:氧、硫。

(2)燃料反应器中,硫酸钙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

一定条件

化学方程式为:CaSO4+CH4—=CaS+CO2+2H2O,

一定条件

故填:CaSO4+CH4'CaS+CO2+2H2Oo

3.CO2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焙烧2~4小时之内,焙烧相同时间,加碳酸钙能够

提高还原铁粉的产率

高温

【详解】(2)由4FeCCh+6H2O+O2-4Fe(OH)3+4X可知,反应前后铁原子都是4个,

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碳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氧原

子是20个,反应后应该是20个,其中8个包含在4X中,所有每个X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

两个氧原子,故X是CO2。

故填:C02o

_高温

(3)@2Fe(OH)3—Fe2O3+3H2OT,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高温

②CO2+C==2CO,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高温

③3CO+Fe2Ch2Fe+3cCh,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第1页,共7页

故填:①。

(4)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焙烧2〜4小时之内,焙烧相同时间,加碳

酸钙能够提高还原铁粉的产率。

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焙烧2〜4小时之内,焙烧相同时间,加碳酸钙能够提高还原铁

粉的产率。

4.Ca(OH)2+MgCL=CaCL+Mg(OH)二氧化碳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

应速率

【详解】(1)Ca(OH)2与Mg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Ca(OH)

2+MgCl2=CaCh+Mg(OH)2jo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器2中,烟道气用于将Ca2+转化为CaCCh沉淀,则烟

道气中参与反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3)反应器中搅拌的作用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5.加热使碳酸氢钾受热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钾63

【详解】(1)由题干可知:碳酸氢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池内通入高温水蒸气的目的是

加热使碳酸氢钾受热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碳酸氢钾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钾,碳酸钾在吸收池中可以使用,故分解池内产生的X

可循环利用,X是碳酸钾。

(3)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

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

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

一定条件

个数都相等。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为:2co2+6H?=^^C2H5OH+3H20。

点燃

6.(1)H2+CI2^2HC1

⑵减小

(3)使水和气体充分接触,反应更快,更充分

【解析】(1)

合成塔中发生化合反应也就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气体,对应的化学方程

答案第2页,共7页

点燃

式为凡+C12==2HCI。

(2)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由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不经过冷却塔,那么温度较高,气体

也就越少,接着直接进入吸收塔,氯化氢气体较少,所以所得盐酸的浓度会减小。

(3)

吸收塔中,水从上方喷洒,气体从下方通入,目的是使水和气体可以充分接触,反应更快,

更充分。

7.(1)2I2

⑵过滤

(3)+2+4

【解析】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Fe,故硫酸

铁的化学计量数为1,生成物中含4个硫酸根离子,故硫酸的化学计量数为2,反应物中含

4个H,故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填:2;1;2;

(2)

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故分离出清液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3)

碳酸镭中碳酸根离子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镒元素显

+2价,二氧化钛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镐元

素显+4价,故在热解过程中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一+4价。

8.2A1+6HC1=2A1C13+3H2T盐酸先与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再

与铝反应,出现明显气泡1-1和1-2固体部分溶解在实验二的条件下,稀盐酸浓度

在1.4%~4%之间,随着盐酸浓度的降低,得到灰色沉淀的量依次减少稀硫酸

【分析】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

成氯化铝和水,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详解】(1)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I+6HC1=2A1C13+3H2T。

答案第3页,共7页

(2)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盐酸先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然后盐酸和铝反应

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图1所示实验中,刚开始反应现象不明显,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

产生的原因是盐酸先与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再与铝反应,出现明显气泡。

(3)铝粉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反应均生成氢气,

实验1-1有微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实验1-2有少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故由实验1-1和

1-2可以判断灰色固体中含有铝。

(4)氯化铝固体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由实验1-4可知,固体部分溶解,

则灰色固体中还含有氯化铝,故实验1-3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

(5)实验二的结论是在实验二的条件下,稀盐酸浓度在1.4%~4%之间,随着盐酸浓度的降

低,得到灰色沉淀的量依次减少。

(6)为了进一步探究灰色沉淀的出现是否与盐酸中的C1-有关,稀硫酸中不含氯离子,铝和

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故可以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进行图1所示实验。

【点睛】盐酸先与铝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再与铝反应生成氢气,出现明

显气泡,在实验二的条件下,稀盐酸浓度在1.4%~4%之间,随着盐酸浓度的降低,得到灰

色沉淀的量依次减少。

9.Na2CO3+CaCh=2NaCl+CaCO4NaCl和Ca(HCO3)2均可溶,没有沉淀生成,不

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1%##5%NaHCCh溶液的浓度

小,C02产生的量少,溶于水中盐的种类、盐溶液的浓度

【详解】(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12=2NaCl+CaCO3j,;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交换成分后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钙交

换成分后为NaCl和Ca(HC03)2均可溶,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检验碳酸根离子常用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然后将气体通入澄

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滤渣为碳酸盐需要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4)从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NaHCCh溶液与CaCL溶液混合,若想观察到浑浊,可选择

NaHCCh溶液的浓度是1%(或5%);

(5)NaHCCh与CaCL在溶液中的反应为:2NaHCO3+CaC12=2NaCl+CaCO4+H2O+CO2t-

部分实验未观察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NaHC03溶液的浓度小,CCh产生的量少,溶于水中;

(6)根据实验的过程,影响盐与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因素有盐的种类、盐溶液的浓度。

10.解:设可吸收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是x

答案第4页,共7页

H2S+2NaOH=Na2S+2H2O

3480

x40kg

34二x

80-40kg

x=17kg

答:可吸收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是17kg。

【详解】见答案。

11.解:设被转化的CO的质量为x。

催化剂

2CO+2NO2CO2+N2

5660

x6g

56_x

而一而

x=5.6g

答:当有6gNO被转化时,同时被转化的CO的质量为5.6g。

【详解】详解见答案。

12.3维生素C易被光、热和氧气等破坏低温避光,尽早食用硒的元素符号是

Se(或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或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等AB

【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难度不高,考查能力范围较广,考察了学生从长文本、图

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还考察了与元素周期表有关的知识。

【详解】(1)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6,因此维生素C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此空

填3。

(2)根据题干信息“维生素C易溶于水,易被光、热和氧气等破坏。因此,在测定芦笋中

维生素C含量时,应采摘后立即测定,且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快速。”可知,在测定植物中维

生素C含量时,采摘后立即测定的原因是:维生素C易被光、热和氧气等破坏;

(3)根据图二分析,在相同的天数下,②组的维生素含量要多于①组,因此在冰箱(4℃)

中避光保存的芦笋维生素含量会更高。故芦笋保存条件应为:低温避光。由图我们还可以看

出,无论是①组还是②组,放置时间越长,芦笋中维生素C的含量越低。因此芦笋的食用

建议为:尽早食用。

(4)根据元素周期表有关知识,我们可以从图中得知:硒的元素符号是Se;硒元素是34

号元素;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等,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5页,共7页

(5)由图一可知,品种12与品种3的上段(笋尖)维生素C含量基本相等,故A正确;由

图一品种1、品种2、品种3上段与下段维生素C含量比较,芦笋中嫩尖部比根部维生素C

含量高,故B正确;由题干“芦笋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偏低,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可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AB。

【点睛】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从长文本、从图中提炼信息的能力,本题并不难,但需要学

生耐心仔细作答。

13.葡萄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