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程目标: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导入新课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在!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问题: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又是什么事件?1、秦灭六国一、秦朝的统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大王之贤,由早上早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背景:(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条件:(3)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日益强盛。(3)秦王嬴政励精图治,广纳人才,积极策划。秦灭六国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秦统一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问题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原因有哪些?一是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皇帝称号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至尊权力不可转移皇权不可僭越

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三公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直接控制(统率)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牵制)(统率)(虚设)推行郡县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官员产生方式划分标准影响相同点:目的:巩固自己的统治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性质:世袭产生皇帝任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齐楚燕韩赵魏秦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齐楚燕韩赵魏秦统一文字(“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简便的隶书长城始建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以后的秦朝、汉朝都有修建,修建长城的目的多被理解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

焚书坑儒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1、秦的暴政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佰(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太半之赋,发阎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于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赡)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材料展示二、秦朝的暴政及其灭亡材料二:“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这说明了什么呢?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材料一: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展示材料二:《汉书•刑法志》:陵夷至于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夷三族);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残酷的肉刑多出于秦。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这说明了什么呢?严苛的刑法(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刑罚严苛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2、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阅读材料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一想下面两个成语从何而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巨

鹿

战时

间公元前207年战争双方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结

果项羽取得胜利特

点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项羽刘邦VS3、楚汉之争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反抗秦的暴政帝位之争农民阶级农民战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结束给我们什么启示?

刘邦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陈胜、吴广起义及楚汉之争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站(项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刘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C221年—BC207年秦朝一统天下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障碍秦国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民心所向经济发展秦商鞅变法后,实现法治、奖励耕战秦王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统一条件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吕氏春秋》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李斯上《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中国古代最大的“屌丝”逆袭史秦国崛起与统一屌丝逆袭历程屌丝逆袭启迪BC771年前,秦国先祖只是因会养马受封于秦地避出身,掌握技能很重要!BC771年,因“烽火戏诸侯”西周被犬戎所灭,秦国先祖因护驾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受封为诸侯,封国为已沦为游牧民族控制地的关中以西。抓机遇,出师有名很重要!

BC771年—BC475年,整个春秋时期,秦国基本上都被东部土豪诸侯视为苟活于西荒的穷屌丝。秦国历代国君都主要做两件事:一是致力于与游牧民族的较量来拓展生存空间;二是努力向东融于土豪诸侯行列,故国君墓地向址基本上都是坐西向东。有目标,持之以恒很重要!BC475年—BC221年,商鞅变法、招贤纳士、远交近攻、东灭六国等讲策略,团队合作很重要!屌丝逆袭宣言:当初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BC230-221年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基本实现统一BC215年北击匈奴大将蒙恬、收回河套,修筑长城、修建直道。BC218-214年南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三郡。BC221年

管辖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加强控制。统一及拓疆过程评价秦朝统一:顺应了...

建立了...

促进了...秦朝采取哪些手段来有效巩固国家的统一?“海内为郡县”,实行郡县制。一、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革命性创新皇帝制度特征:皇位独尊,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中央集权负责全国政务。郡县制彻底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官僚制。“道”二、其他巩固统一举措经济: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等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考核,不得世袭。其特征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法律:以法为教社会: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秦朝的暴政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百姓徭役繁重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开拓边疆、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刑法严苛,人们摇手触禁。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等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秦二世密织刑网,变本加厉结果: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加上六国残余反秦势力的鼓动,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BC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速亡BC206年—BC202年,刘邦、项羽四年楚汉战争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最终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辩疑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的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大批秦简,创作于秦始皇时期,记述了当时的法律规范,行政文书和医学著作等。其中《徭律》:如果迟迟不出发,惩罚二甲;迟到了三天至五天不等,斥责;迟到十天网上,罚二甲;遇到天降大雨不能够动工的,免除这次的工作……

总而言之,没有说“只要是迟到就立刻斩杀的”。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立;新朝开新局,始建皇帝制;统一度量衡,还有币和字;土地定私有,移民扶蛮夷;社会初未稳,皇家真奢靡;城池和陵墓,征兵加赋役;百姓皆多难,重刑增新疾;被迫揭竿起,天下再争一。

秦统一的实施、巩固统一的举措自然被后世朝代所学习;而秦的暴政、秦的二世而亡自然被后世朝代所警醒。如何摆正君主和百姓的位置?如何找到合适的治国思想?如何做到长治久安?就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前259年—前210年)前256年—前195年再见3.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标要求1.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包括条件、时间、过程。2.知道秦朝建立后的制度创新及巩固统一的措施。3.结合材料及合作探究,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及其深远影响4.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秦朝灭亡与暴政的联系5.认识秦朝的建立及其措施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知识概览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国最终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制度上,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外,秦始皇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统一。但由于秦朝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新知导入新知导入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乱局面,完成了华夏大一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新知讲解一.秦的统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新知讲解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新知讲解在北方,派大将蒙恬北南匈奴,收回河套,修筑万里长城、修建直道。在南方,征服百越,开凿灵渠,设置三郡,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统治。陇西南海东海长城合作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希望实现统一吗?2.完成统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最具备这些条件?4.秦国是如何实现这些条件的?知识小结秦统一的条件政治: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障碍秦国秦国地理位置的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秦商鞅变法后,实现法治、奖励耕战秦王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材料引导李斯上《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统治者励精图治,广纳贤才自主学习二.秦的巩固-制度创新与维护统一的措施秦朝采取哪些手段来有效巩固国家的统一?自主学习依据教材P16,完成下列表格,概括秦巩固统治的措施主要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法律社会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等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法律,以法为教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新知讲解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皇帝制度“皇帝”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王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特征:皇位独尊,至高无上。材料引导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新知讲解皇帝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里、正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全国听命于国君,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实现君主专制新知讲解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新知讲解秦朝修筑的直道合作探究秦朝采取这些措施有何积极影响?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经济、文化: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新知讲解三.秦的暴政-暴政体现及影响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教材内容,概括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新知讲解繁重的徭役阿房宫兵马俑新知讲解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新知讲解知识小结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百姓徭役繁重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开拓边疆、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刑法严苛,人们摇手触禁。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等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秦二世密织刑网,变本加厉秦朝暴政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新知讲解公元前218年,张良派刺客于阳武县博浪坡刺杀秦始皇新知讲解四.秦的灭亡-秦末农民起义与楚汉之争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合作探究结合教材P19“学思之窗”,分析为什么陈胜号称“张楚”六国中,楚国对秦国最为痛恨。陈胜、吴广是故楚国人,手下也多是楚人,用这个政权名称,有增强起义军凝聚力的作用。新知讲解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材料引导材料: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也:亟役万人,暴其刑威,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结合材料,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暴政激起人民的反对合作研究秦朝灭亡的教训秦速亡的主要教训在于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所以,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除了对统治思想的正确解读,建立健全的制度,选择英明的领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且能够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让全国百姓认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课堂总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秦朝统一:有利条件统一过程历史意义制度措施: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秦朝灭亡:秦朝暴政陈胜、吴方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