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

唐·

白居易

一、教学目标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描写音乐的艺术二、教学内容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淫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白居易生平与创作: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3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

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2.解题(1)关于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4.疏通字词贾(gǔ)人荻(dí)花管弦(xián)六幺(yāo)钿(diàn)头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虾(há)蟆陵5.琵琶行并序6.课文详解(1)小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全文结构与内容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A.第一部分: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B.第二部分: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第三层:听众的反映。C.第三部分:第三诗段: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第一层: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的动作和神情。第二层: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D.第四部分: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E.第五部分:第五诗段: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结构与主旨归纳:琵琶女三次演奏示意图: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演奏《霓裳》《六么》(详写)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青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琵琶女自述身世诗人述“迁谪意”同时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照应侧面烘托琴技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主旨小结:艺术特色A.写作特点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a.音乐描写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B.创作特色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高超的音乐描写:描写音乐的句子:运用比喻写音乐效果演奏者的动作态度运用拟声词音乐中的感情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繁密粗重柔美幽细

清脆圆润宛转流利低沉入微激越高亢

气势雄壮

戛然而止

b.典型性归纳:典型乐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典型境界:典型氛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典型感情:c人物形象分析1.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2.“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诗人琵琶女送客闻琵琶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三、知识点梳理主题内容: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歌女,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女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基础知识:A.一词多义1.言:

2.数:3.语: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使快弹数曲(几,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4.为:5.轻:6.泣: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B.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C.文言句式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再见!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

第一课时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国古代有哪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俞伯牙弹琴,钟子期竟能领会“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为知音。你怎样赞叹音乐之美?“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杜甫“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清·刘鹗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2.正音,熟读课文,整体感知;3.疏通“序言”文意,明白“序言”的作用。学习目标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前期:仕途顺利,为民请命。讽喻诗(如《卖炭翁》)后期:贬为司马,独善其身。闲适诗、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文体知识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铮

悯然转徙

浔阳声声思

霓裳衣裳

红绡

钿头银蓖

谪居还独倾间关贾人荻花裂帛幽咽船舫

虾蟆陵呕哑

嘲哳

阑干琴弦zhēngmǐnxǐ

xúnsì

niǎnníchángchángxiāodiànbìzhé

huánjiāngǔdíbóyèfǎnɡhámɑōuyāzhāozhālánxián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使快弹数曲年长色衰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今漂沦憔悴歌以赠之凝绝不通声暂歇秋月春风等闲度梦啼妆泪红阑干

却坐促弦弦转急去来江口守空船暮去朝来颜色故

初读课文读懂词句贬官第二年畅快容貌才于是创作一共命名漂泊沦落作歌暂时随随便便纵横交错的样子退回去了以后衰老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

元和十年,我贬官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一个商人。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序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地点:湓浦口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事情:奏曲、自叙身世、作诗写作动机:同病相怜伤迁谪感情基调:凄切伤怀小序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的时间、背景、缘由、动机,并确立了诗歌的主题:同情琵琶女,控诉社会现实,抒发内心苦闷、失意之情。

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千古绝唱。布置作业1、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退出第二课时1.梳理段落,理清文章结构。学习目标整体感知1.请认真读课文,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江心聆听琵琶曲江中听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

歌女生涯寂寞处境邀见琵琶女琵琶女演奏听众反应2、研读第一段。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时茫茫江浸月。点名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别研读课文2、研读第二段。说说琵琶女音乐演奏过程及效果。第二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找出音乐描写的叠音词、比喻句。琵琶演奏情况,声情并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一:大量运用比喻。二:摹声与比喻结合。三:叙议结合,妙语点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女演奏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曲终

倾诉悲情急切愉快幽愁暗恨激越雄壮曲终收拨前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3、研读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诗的前半部分写欢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世矛盾?不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起对比反衬作用采用了什么手法?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年得意老年失意门庭若市年轻貌美昔日欢笑独守空船今日辛酸年长色衰鲜明的对比诗歌的第三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4、研读第四段诗人慨叹自己的命运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慨叹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白居易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同是天涯沦落人5、研读第五段琵琶女第三次演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为君翻作《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满座重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移船相近邀相见东船西舫悄无言又闻此语重唧唧江头送客闻琵琶千呼万唤始出来曲终收拔当心画整衣敛容叙身世月夜船上弹琵琶《琵琶行》结构

行文结构有何特点?双线结构:明线:琵琶女的身世暗线:诗人的感受民间变化朝政动乱《琵琶行》白居易江头夜送客月夜弹琵琶月夜听琵琶乐女话身世之苦诗人述迁谪之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白居易明线暗线开篇置景营造氛围结篇点题抒发感情引出引出双线结构一是以乐女弹奏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虚实相生第三课时1.分析人物形象。(谁解青衫泪)2.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谁解琵琶声)3.体会诗歌主题,欣赏环境描写。(谁解风物意)学习目标谁解青衫泪1、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2、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5、“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3、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4、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思考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忧愁暗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沦落”是谁造成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共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伤感自己遭贬之泪,表达了对歌女的同情,抒发了自己遭贬的郁闷心情,隐含了社会动乱给人造成的痛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却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有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谁解琵琶声品读:琵琶女的演奏(三次)请你找出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互文)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一次演奏:“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思考朗读第二段诗文,思考作者用了那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琵琶女出场急切欣喜矛盾含羞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音乐是抽象的,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形的音乐形象化了。在第二次的音乐描写中,共有九处比喻,你能找完整吗?问题三:比喻句

音乐幽细戛然而止激越雄壮繁密(粗重)清脆圆润低沉停顿宛转流利激越雄壮低沉入微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形容乐声粗重繁密形容乐声轻柔细致形容乐声清脆圆润形容乐声婉转流畅形容乐声缓慢低沉形容乐声沉咽暂歇形容乐声雄壮激昂形容乐声戛然而止——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找出描写相应乐曲声的比喻句。2、琵琶女演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