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春期第四学月素质测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羹(gēng)澎湃(bài)召唤(zhào)深恶痛绝(è)B.沉淀(diàn)修润(rùn)门框(kuāng)锲而不舍(qì)C.怀恋(liàn)孱头(càn)粗拙(zhuō)得心应手(yìng)D.田垄(lǒng)菌子(jūn)犁耙(bà)盘虬卧龙(qi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条辐深宵马革裹尸荒草凄凄B.自矜陡峭家喻户晓深不可测C.高粱取谛大廷广众毫不相干D.谰语修茸情有可原轰轰列列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进了家门后,他终于放下了肩上的背包,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B、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中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D、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那种微不足道、唯唯诺诺的人。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小桃树能否经受住雨的洗礼,关键在于小桃树拥有坚强的意志。D.人的一生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个寂静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消殒意韵。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并不因其小而不值一提,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其间蕴含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意趣,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湮灭有很多古诗词描写兰花,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志趣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写法,通过回忆自己保姆阿长的几件事情,抒发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与愧疚。B.《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可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活着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7.太爷爷的百岁寿辰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爷爷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你推敲后发现加点词不妥,换成了()(3分)喜逢父亲百岁寿辰,兹与6月22日18:00,在星舟大酒店万华厅举办寿宴。敬请前往!A.家父光临B.乃翁莅临C.令尊驾临D.我爸到来8.【古诗词阅读分享】爱国,是是个常见的主题。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着祖国大好河山,赞颂国家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作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请写出一句爱国古诗词。(3分)二.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捡拾幸福

丁立梅1上下班,常要从一条小巷过,有时骑车,有时乘车,也偶尔,会步行。2小巷很有些年岁了,两边的房都泛着灰。大多数是老式平房,有天井纵深。朝向巷道的一面,开着小店,卖些杂七杂八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蛋糕店、馒头店、卤菜店、理发店、水果店、裁缝店,和一家报亭等。一些小摊见缝插针摆在路边,是些乡下农人来卖时令果蔬的。蚕豆上市了卖蚕豆,草莓上市了卖草莓,青菜上市了卖青菜。来自山东卖炒货的一对老夫妇,在一幢房的边上,搭了棚屋住,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炒货一袋袋,香喷喷,摆在棚屋门口卖。那里的空气中,便常拌着炒货的香。3巷道边上,长着成年的海桐、合欢、荷花、玉兰和栾树,绿荫如顶。人是有福的,大多数时候,抬头就能见花。白,或红,大团的,或大朵的,总是不知疲倦地开。只是日日相见,我们多的是熟视无睹。步履匆匆,花白花红,不落一点到心里。①4那日,我又经过小巷,照例行色匆匆。我走过一家小店,又一家小店,无意中一瞥,看见卖炒货的那对老夫妇,正守着他们的炒货摊,在合吃一只橘。午后三四点,风轻云淡,客少人稀,这清闲的一段时光,是属于他们的。他们肩并肩坐在那儿,你一瓣橘,我一瓣橘,吃得幸福满满的,脸上是闲花落尽后的安然。5我被他们手中的一只橘子击中,傻傻地看他们,看得眼睛微湿。②我望见了这个尘世间最朴质的相守,无关山盟,无关海誓,无关富贵荣华,只要稍稍转过头来,你就能望见我,我就能望见你。6再看眼前的寻常,突然变得样样生动。那些旧的房,是生动的,一缕阳光斜斜地打在上面,波光粼粼,如小鱼在跳舞。守着小摊卖水果的女人,是生动的,唇上一抹红,印在她黝黑的脸上,分外夺目,显然,她是抹过口红的。有孩子的笑声从幽深的天井里传出来,清脆丁零,是生动的,他在玩什么游戏呢?童年时光,寸寸金色。乡下来卖果蔬的老农,是生动的。他半蹲着,笑眯眯看街景,脚跟边,堆一堆新鲜的芋头③。我买几只,想回家做芋头羹吃。他帮我挑拣大个的,殷殷说,全是地里长的呢。为他这一句,我笑了半天。7还有那些树,亦是生动的。我稍一仰头,就与一捧一捧的红蒴果相逢。那是栾树的果,望过去,像纸叠的红灯笼。它把生命的明艳,一丝不苟地写在秋的册页上。8迎面走过来的女孩,亦是生动的。她手捧一盆新买的玉簪,且走且乐,脚步轻盈,眉目飞扬。9我不再急着赶路,而是慢慢走,微笑着看。看天,看地,看树,看花,看人。我像踩着一朵云在走,心里充盈着说不出的美好。四这个寻常的秋日午后,我捡拾到了大捧的幸福。那是一只橘子的幸福。一缕阳光的幸福。一抹口红的幸福。一朵笑声的幸福。④几只芋头的幸福,一捧红蒴果的幸福。一盆玉簪的幸福。是这个恋恋红尘中活着的幸福。

(选自丁立梅《走着走着,花就开了》)9.对文章第二段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交代了巷子里的事物,体现了巷子很朴实的特点。B.这段对巷子的描写为下文写生动的巷子景物做了铺垫。C.该段文字引起了下文,也和后文的人和事相呼应。D.它和文章题目没有任何关联,属于赘笔,可以删去。10.对文中四处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处,“不落”表层含义是花不落,文中深层含义是指巷道边的景物没有刻在我们心里。写出了作者对小巷子的陌生。B.第②处,用“击中”一词刻画自己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橘子让作者意识到一切身边细小的事物都是如此生动美好,变现了作者内心的震惊和感动。C.第③处,作者细致地捕捉到了老农的动作和神态以及“新鲜的芋头”这个细节,将他们构成了一幅简单而生动的街头场景,表现了自己见到这个场景时内心的快乐。D.第④处,“一朵”修饰“笑声”,数量词陌生化使用,将笑声当作花儿来写,表现了芙声的美好和作者内心的愉悦。11.文章作者在小巷“捡拾到了大捧的幸福”,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见过“恋恋红尘中活着的幸福”,请你选择其中一次偶遇的细节,写下来与大家分享。(3分)(二)阅读选段,完成12—14题。(11分)紫藤萝瀑布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5“我在开花!”它们嚷嚷。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7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982年5月6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文在描写紫藤萝时,先写整体感受,再局部细写,凸显了紫藤萝花的茂密、旺盛。B.从开头的“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的心情也从疑惑痛楚到宁静喜悦,最后振奋了起来。C.文章第八段第一句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嗅觉与味觉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处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D.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予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1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14.请写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4分)(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破窗效应心理学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往往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自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而一旦地上开始有垃圾出现,就会毫无愧疚地跟随。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材料二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材料三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逐渐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下列关于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生活现象中,只要是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地方,人们就都会很自觉地不扔垃圾。“破窗效应”警示:情况一旦坏到一定程度,人们往往会放弃努力、任其变糟糕。在心理上,一件事被人们认为不值得做,实际上反而会让人更轻松愉快地完成。D.“不值得定律”启示: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处境中变换工作,体现不一样的价值观。16.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运用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会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你。B.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和中国古代“严师出高徒”是一个道理。C.教师对学生持续地激励,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自信进而打开进步空间。D.“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杜绝对学生的批评行为。17.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活现象。自己都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做好。“权威性谎言”实验效果证明,孩子们具有“优异发展可能”。孩子们也应该自我激励,尽量克服对于成长环境的过度依赖。三.古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诗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养竹记(节选)白居易竹似贤=1\*GB3①,何哉?竹本=2\*GB3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3\*GB3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4\*GB3④者。竹心空,空以体=5\*GB3⑤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6\*GB3⑥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7\*GB3⑦焉。【注解】=1\*GB3①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2\*GB3②本:根。=3\*GB3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4\*GB3④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5\*GB3⑤体:体悟。=6\*GB3⑥虚受:虚心接受。=7\*GB3⑦实:充实。18.解释加点词。(4分)(1)香远益清()(2)陶后鲜有闻()(3)何哉()(4)夫如是()19.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故君子人多树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水陆草木之花康肃笑而遣之何陋之有20.句子翻译。(8分)(1)濯清涟而不妖。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21.甲乙两文的作者把莲和竹子都比喻成哪类人?请从以上两文中找出莲和竹子在外形上共有的一个特点,并说说这以特点象征了这类人的哪种美德。(3分)(二)古诗赏析。(7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2.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敦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23.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分)(三)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6分)24.(1)脱我战时袍,。(2)无丝竹之乱耳,。(3),决眦入归鸟。(4)浩荡离愁白日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