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作者直言进谏的责任担当。2.分析作者高超的劝谏技巧及说理艺术。3.倾听理性声音,把握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教学环节课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正式上课,先导入。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疏通了文言字词句,对文章内容已有全面的了解。魏征是一代名臣,无论是他的精神品格,还是他的治国才能,都值得我们敬仰。学习任务:情境导入“五一”临近,为方便广大游客,魏征故里计划开发“云旅游”。当地文旅部门向广大网友征集《谏太宗十思疏》的朗读音频和解说文稿。(ppt呈现:一张魏征故里图,一张全文书法作品)活动一:我来选过渡:现在已经征集到了两段不同风格的朗读音频。同学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朗读音频,你认为哪个音频更好?说明理由。如果有需要完善之处,提出你的建议。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1.(1)缓慢:毕竟是说给皇帝听,语气上应该柔和一点,但柔和不是怕死,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份,这是为臣之道,作臣子的,应该循循善诱,目的是让皇帝听得进去。①体现了语重心长,真诚恳切之心。②说明他思虑周全。③有停顿,留有缓冲思考的余地。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吗?(如果有,就讲一下读急促的好处;如果没有,就跳过不讲)(2)急促而笃定:这是魏征的身份决定的,他是一名诤臣,敢于直谏,之所以要急促,是因为这件事非常重要,皇帝再不去改正,后果不堪设想。他一心为大唐的未来着想,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总结:其实,无论采用哪种语气来读,都是一种理解的声音表达。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魏征作为大唐的一名臣子,他深知自己为臣的责任任与担当,为国长治久安考虑,敢犯龙颜,哪怕被杀也不惜。师:同学们,看来两种读法均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非常好。你课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录制一段朗读发到云旅游网站。今天,我们全班先来录制一段,读出魏征的一片赤诚之心。活动二:我来写过渡:刚才我们录了一段朗读音频,接下来,我们为“云旅游”写一篇解说文稿。因为文章较长,我们在课堂上很难完成整篇文章的解说文稿。所以需要分工,每个组只写其中一段,然后将三段综合起来,我们就能完成解说文稿的写作。大家好,我是解说员______。《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谏疏的第一段……谏疏的第二段……谏疏的第三段……(从劝谏思路、方法、效果等角度进行解说)讽谏帝王,是极其危险的事。太宗此时“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但看完魏征的奏疏之后,亲笔书写了一篇长达788字的《答魏征手诏》作为回应,言明“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由此可见魏征在劝谏上的智慧。即使是现代,文中的很多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大家好,我是解说员,我为大家解说的是谏疏的第段。这段第一段:说理分析(6分钟)1.学生分享,分享完之后,将学生的成果贴在黑板上。2.重点分析比喻论证过渡问:刚才同学们的分享非常精彩,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大致明白,第一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1)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国喻体:木、流(2)设喻之巧——正面设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①木和根的关系、源和流的关系设喻。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现象。这现象暗含一定的道理与哲理,简单容易让人接受。②切合目的——引出德义的重要性。正贴合读者——唐太宗。因为唐太宗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用木和水来比喻国家,国家能像苍天古木一样生长,帝位福祚能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这是一个国家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个比喻特别贴合听者的内心。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针对同本体,可以有很多喻体可以对应。讲清楚本体、喻体及比喻论证的运用。(3)用喻之巧——反面析喻①作者设的比喻并不是一次就用完,而是进一步用这个本体和喻体进行了反面分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②通过改变条件,加了“不”,得出结果的荒谬性,得出结论的正确性。(3)总喻之巧——递进析喻:①针对对象固定,前面只是一般性的道理,这里则直接针对皇帝来讲,这是出喻的巧妙。直接指出德义对皇帝的重要性。(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②对皇帝言明,不积德义,造成的危害,就如同伐根和塞源。伐根想求木茂,塞源想水流长远,这是极其荒谬绝伦的事。同理,不积德义,想国家长治久安,也是极荒谬之事。总结:①这是比喻三巧,一喻三用之法。②对于国君来讲,“德”是最重要的。分享完之后,教师点评,再补充:作者不直接说观点,而用比喻方式,用生活中浅显道理来讲抽象的治国之道,可谓是“迂回说理,曲径通幽”。第二段分析(5分钟)1.学生分享2对比论证:表达观点更明确,更能坚定皇帝的主观态度,更能明白自己的选择方向。(1)善始(繁)与克终(寡)对比(2)殷忧道著与功成德衰对比创业的艰难,故殷忧;功成的享受,易放纵,德变衰,就会失去基业。(道出千古历史规律)(3)竭诚(吴越一体)与傲物(骨肉行路)对比对比论证之巧:用一般性的历史事实规律,让皇帝警醒,让皇帝明白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总结:自古以来的所有国君都是善始但不能克终,这是历史现象。接着,又向太宗讲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呢?那是因为开始时国君能竭诚待人,而功成之后就傲视人民。这样做,当然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政治结局,竭诚能使吴越一体,傲物则会骨肉为行路。最后,从根本上指出,人心重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可见,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从现象到原因到本质揭露,层层深入,以史为鉴,最终落到“人心”上,希望国君能“以史为鉴”,博得人心。第三段分析(3分钟)1.学生分享2.排比句式使用(略)用排比的方式具体陈述十思内容,接着又讲了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治国效果。师:这一部分魏征直陈十思,接着又给皇帝绘制大唐盛世的宏伟蓝图,“晓之以利”,最终从根本上劝谏成功。总结:同学们,三段的解说我们都写完了。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及说理艺术。第一段向皇帝讲明,一个明君应该积德义,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段通过对比,以史为鉴,讲明“民心”的重要性,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段是告诉国君具体怎样做的十条建议,也就是十思,只有做到这十思,才能“不言而化”“亏无为之大道”,才能出现太平盛世。说得再简单点,就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最后“怎么做”。我们最后综合文稿时,写成一篇完整的解说文稿,大致可分为五段,第一段总说文章特色与价值,再按三段顺序说,最后再总结这篇文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篇完整的解说文稿。当然,因为时间关系,这项任务的完善工作只能课后完成。活动三:数字留言薄1.过渡: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云旅游”的任务。网友们在云游览后,也一定会有些感悟与思考。为方便网友在“云旅游”后交流,特开通了“数字留言簿”。请以网友身份在“数字留言簿”上留言,写一句你的理解或思考。一篇《谏太宗十思疏》,。(师口述:同学可以从魏征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品格与智慧上讲,也可以从自己获得的做人启示讲)2.魏征一生向太宗上过很多谏疏,这只是其中一道谏疏,但就是这道谏疏,让太宗对自己的治国有了重新认识。他读了这道谏疏,写了一道手诏: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翻译:读了你的奏章,感觉你的态度非常诚恳,你的意见言无不尽,恳切备至,我常谈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忧国情深,晓以大义,又怎能把这些治国良策写出来,弥被我的不足之处呢?

最后环节:课堂结束今天,我们通过“云游览”任务,完成了全文的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个任务加以完善。今天课上到这里,下课。数字留言薄作为君主,务必要正视自我地位,明责任之大,把天下苍生放于首位,以国家大局为重。治国之道,从根本治国,用心治国,以及在反思中治国。魏征的直言敢谏,心系天下。人君要治国安定必厚积德行,以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