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_第1页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_第2页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辽阳市弓长岭区高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随着太仓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强烈,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程度,数学学力80%处于中下水平;升入普高后,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探索研究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力图针对学生学力薄弱的实际,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突破:(1)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2)探讨“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二、《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理论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困生”。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4.“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实践基础1.“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67%,50%;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差生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相结合教育思想,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央教科所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三、《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实验设计实验目标量进行培养,使实验班研究变量正向迁移;“学困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从而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进行界定。探索“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把实验班的学生按学习基础分为“A、B、C”CA、BA、B《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构想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哪些是主因,哪些又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因此选定“学困生”成因中三个主要变量,包括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界定。“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构想。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转化评价等几个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变的十分迫切而重要。I.“三理”整合,分析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使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优化,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正向迁移;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目的;II.“导学前置”思维意境状态,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发展知识潜能;III.“诱思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诱思、学生探究的教学程序;IV.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综合学力。备课:不仅要考虑三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考虑“三理”整合在三组学生中各自的不同状况;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教学过程设计上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使“导学”有效果、“诱思”达目的、“探究”遵程序;教案要展现设计过程。上课:依据“三理”整合、导学案反馈信息,对A、B、C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设计出“诱思探究”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自觉完成建构知识,主动进行探索研究,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每一个个体综合学力的目的。辅导: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运用“诱思探究”程序,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点拨各环节,从而扩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辅导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忽供信息,以便改进教学结构设计。评价:在实验周期内,对不同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分层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分层点拨、课堂作业分层布置、单元检测分层测试、综合评价分层评定等;使教学评价具有“实效性”和“激励性”。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准备。I.选定实验班;实验教师选定成绩相当的班作为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分组;根据升学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分析考查,划分ABC三组学生名单;设计研究变量调查量表,建立研究变量变化轨迹库,学生个体成长档案。分阶段运用谈话、观察、问卷、测评等手段,分析ABC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学习成绩等方面发展状况,并及时登录实验数据库进行分析。化情况,学习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与对照班的比较情况。实验效果的初步验证;I.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写出研究总结论文;II.水平考试升学考试的成绩;III.主管部门的鉴定。4.实验计划第一阶段:2007130——2007430200751——2007830第三阶段:200791——2008630第四阶段:200871——2008830200891——2008930四、实验教师及分工选定实验教师、聘请专家顾问;理论功底;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课题负责人:曲乐坪课题组核心成员纪长宏 李宝芹 姜雪 刘锡娟 高庆伟 范冰徐良辰 徐旭 文峰 崔雪冬 王丽 徐萍 王 云 王仲辉实验教师分工;及“导学探究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