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1)贫者语于富者曰()(2)吾欲之南海()(3)犹未能也()(4)贫者自南海还()(5)西蜀之去南海()(6)蜀鄙之僧()8、富和尚两次问“子何恃而往”,但是语气不同,前者含有的意味,后者含有的意味。(4分)9、上文通过这件事,说明了的道理。(4分)【参考答案】6、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7、告诉去、往还、尚且回来距离边境8、怀疑嘲笑9、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能到达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05福建福州)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字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A.造饮辄尽()B.期在必醉()C.曾不吝情去留()D.赞曰()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译文:8.找出本文揭示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的语句。(3分)答:9.谈谈你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生活态度的看法。(4分)答:【参考答案】6.(4分)A.往、到B.希望、愿望C.吝惜D.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每词1分)7.(4分)(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过分下功夫)。(2分)(2)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2分)8.(3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9.(4分)考生可从多角度各抒己见(或赞赏其生活态度,或对其持否定态度,或二者兼而有之均可),只要言之有理,不要求统一答案。【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005福建南平)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杞③,少④不当意,必再三易之而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①率:标准。②苟且:马虎草率。③简杞:书信。④少:稍微。1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⑴遂七年不返。返:________⑵妻跪问其故。故:________⑶必再三易之而不厌。易;________⑷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益:_________18、用“/”标示下句的句中停顿。(最多标两处,2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⑵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20、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述《文征明习字》一文的大意。(3分)21、两篇短文都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此外,《乐羊子妻》一文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参考答案】17、(4分)每小题1分。⑴返:返回、回家、回来⑵故:原因、缘由⑶易:改变、改写⑷益:更加18、(2分)下列两种断法都可得满分,其余不给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或廉者/不受/嗟来之食19、(4分)每小题2分。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⑵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20、示例:文征明坚持认真书写,越到老年,书法水平越高。21、示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拾金不昧、不贪钱财、为人正直等。【参考译文】【甲】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乙】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都以临摹十本为标准,所以他的书法进步得十分迅速。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合意的,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不感到厌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2005年福建宁德中考试题)【甲】《魏文侯守信》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①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③期猎④,虽乐,岂可无一会期⑤哉?”乃往。(《资治通鉴》)【乙】《楚厉王失信》楚厉王有警⑥,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⑦,饮酒醉,过⑧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韩非子》)【注释]①命驾:命令驾车人(准备车马)。②适:往,去,到。③虞人:管山林的官。④期猎:约会打猎。⑤会期:会面赴约。⑥警:危急的消息。⑦为戍:作守卫之事,即防卫。⑧过:错误。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2)乃往()(3)吾醉而与左右戏()(4)居数月()14.翻译下面句子。(4分)(1)君将安之?(2)使人止之。15.理解语段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甲文中,魏文侯在“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依然不忘“______________”的约定,可表现出他的“守信”;乙文中,楚厉王却因“____________”而忘了“____________”的规定,可看出他的“失信”。在“取信于民”的问题上,两人形成鲜明对比。【参考答案】13.(1)即使(2)于是(3)开玩笑(4)过了14.(1)您要停止吗?(2)让人停止击鼓15.饮酒乐,天又雨与虞人期猎;饮酒醉,过而击之为鼓以与百姓为戍【参考译文】【甲】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难道可以无视一个约定吗?”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取消打猎。【乙】楚厉王(有一道命令),遇上紧急情况时,击鼓召集百姓来防卫。某日喝酒喝醉了,误击了鼓。百姓大惊,(急忙赶着过来),厉王派遣人阻止了,说:“我喝醉了跟旁边的群臣嬉闹,错误地击了鼓。”百姓便都退回去了。过了几个月,遇上危险情况,再击鼓时,百姓就都不来了。于是(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2005年福建三明中考试题)【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③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注释】①捉:握②轩冕(xuānmiǎn):轩,士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车子;冕,大夫以上贵族所戴的礼帽。轩冕用来代指高官。③废:放下。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1)王欲舍所携人()(2)遂携拯如初()(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4)又尝同席读书()11.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宁读如故桓侯故使人问之B.歆废书出观即书诗四句C.华捉而掷去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既已纳其自托其如土石何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宁可以急相弃邪?(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13.甲段所写的华歆是怎样的一个人?乙段所写的华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简要谈谈看法。【参考答案】lO.(1)扔掉,抛弃(2)于是,就(3)一起(4)曾经11.C12.(1)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2)管宁把坐的席子割成两片,跟华歆分开来坐,对华歆说:“您不是我的朋友。”13.甲段所写的华歆是一个言而守信的人;乙段的华歆是一个见财动心,贪恋富贵的人;评价一个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参考译文】【甲】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乙】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2005年福建漳州中考试题)敌未灭,何以为家?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③,饰④名姝遗⑤之。飞曰:“主上宵旰⑥,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⑦,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续资治通鉴》)【注释】①求访:寻找。②药饵(ěr)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交欢:结友。④饰:打扮。⑤遗(wèi):送给。⑥宵旰(gàn):即宵衣吁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⑦营第:建造住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吴玠素服飞()(2)遣人求访()(3)愿与交欢()(4)玠益敬服()2.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帝戒之A.吾欲之南海B.久之,目似瞑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康肃笑而遣之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敌未灭,何以家为?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要成家立业呢?(或:敌人还没有被消灭,要家干什么呢?)4.你认为“少豪饮”这一情节是否有损岳飞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答:没有影响。因为这更能体现他知错就改的可贵品质。5.你对岳飞了解多少,试举两例有关他的典故或名言。典故:精忠报国;训练岳家军;屈死风波亭等。名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满江红》里的诗句。6.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收获?答:学习岳飞孝敬、自律、知错就改、以天下为己任(精忠报国)的品格。【参考译文】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住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寻找他母亲,并把她接了回来。他的母亲患病,经久难愈,岳飞就一定要亲自给母亲喂药。岳飞的母亲去世,岳飞三天不吃不喝。家中没有婢女伺候,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没有接受,将美女送回。吴玠就更加的敬仰岳飞了。岳飞嗜酒,皇帝告诫他:“你等到了河朔,才可以这样酗酒。”于是从此不再饮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2005年福建漳州中考试题)满井游记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汗流浃背浃:(2)呷浪之鳞呷: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3分)。【参考答案】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参考译文】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毛羽鳞鬣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2005甘肃兰州)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12.本文选自苏辙《》一文。苏辙与其父苏洵、兄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仰观天子宫阙之•壮闻一言以自•壮(本篇课文)B.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C.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D.求天下奇闻壮•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14.下列“其”字指代对象不同于其他项的是()(2分)A、不足以激发•其志气B、听•其议论之宏辩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观•其容貌之秀伟15.根据文意填空。作者为了获得韩琦的召见,称颂他出将入相,“才略冠天下”。(3分)(1)在方面贤能如、二人。(2)在方面能干如、二人。【参考答案】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12.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轼13.D14.A15.(1)政治周公召公(2)军事方叔召虎【参考译文】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2005甘肃兰州)董行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选自《太平广记》)(1)根据故事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神探(或:破案高手)(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答: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3)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提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参考译文】唐朝怀州河内县,有个叫董行成的人,能一眼就分辨出对方是否贼匪。有一名贼人在河阳长店偷得路人一头驴和皮袋,在天快破晓时赶到怀州境内,正巧碰到董行成迎面而来。董行成一见他就大声喝道:“你这贼子给我站住!立即从驴上下来!”那人一听立即下驴认罪。事后有人问董行成如何看出那人是贼,董行成说:“这头驴因长途急行而流汗,不是走了很长的路;而是这人见了路人也会引驴绕路,这一定是因他心虚;所以我判定他一定是贼。”董行成将盗贼送到县衙,不一会儿,驴的主人寻着踪迹找来了,实际情况和董行成说的一模一样。(2005年广东中考试题)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三上”文章》作者:欧阳修)注:(1)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皆北宋人名。(2)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1.解释加点的词:而少所嗜好(不多)尝语僚属(告诉)言平生惟好读书(只有)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特别)2.翻译加横线的两个句子:(1)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没有片刻不拿书的。(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3.上文举了三件事,其共同点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甚至连上厕所也读书)。或:笃学。4.请列举一个同样能体现上文这种治学精神的名人的例子。【参考译文】钱思公虽然出身在富贵之家,但是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官员的家属,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歌、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放下书的时候。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吧。”(2005年广东河源中考试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绕白,外与天际,回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7、选出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独立出众)B。不与培土娄为类(小土丘)C.漫漫而游(慢步徐行的样子)D。惴粟(恐惧)8、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余为僇人/行拂乱其所为B。日与其徒上高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C.外与天际/横无际涯D。穷回溪/复前行,欲穷其林9、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颓然就醉/屋舍俨然B。则施施而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故为之文以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日与其徒上高山/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10、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文中第一段写作者纵情于山水,但却掩饰不住他内心的苦闷。B.作者游西山,沿途过湘水,缘溪流,伐荆棘,烧茅草,无不表现出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C.作者登临西山,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寄情山水,物我两记忘,醉而忘归。D.柳宗元游山必醉,可见他无所寄托,整日沉沦于被贬的阴影之中。【参考答案】7.C8.D9.A10.D【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2005广东茂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翻译下面的句子。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2.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八个字的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对君子”慎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联系实际,请简要回答。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参考译文】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藏朱砂的地方就是红色的,有油漆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选择相处的朋友和环境。(2005年广东梅州中考试题)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⑥深广,难测量也。”【注】①汝南:地名。②袁奉高:和后文的黄叔度都是郭林宗的朋友。③鸾luán:车;轭è: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④弥日信宿:指住了几天。⑤陂bēi:池塘。⑥器:气量、气度。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鸾不辍扼辍:停止(2)诣黄叔度诣:到、去、前往、拜访2.你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做人应当具备哪些美好的品质。(答出一个方面均可)

例如: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与人相处等等。【参考译文】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车子尚未停稳,车铃声还在响,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他竟然盘桓整天,还连续住了两夜。旁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叔度如同广阔深沉的湖泊,既不会因澄清而清澈,也不会因搅扰而浑浊。他的气度之深广,难以测量啊!”(2005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吕蒙正不为物累》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妄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太宗尤所眷遇眷遇:器重,宠信B.有一朝士家藏古鉴鉴:镜子C.欲因公弟献以求知知:了解,重视D.其弟伺间从容言之间:时间2.请将文中“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译文:(大概)没有(少)嗜好而不受外物牵(连)累.过去(古代)的贤人也难以做到。3.这个故事写出了吕蒙正廉洁不贪而又宽厚幽默(诙谐)_的性格特点。【参考译文】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2005年广东湛江中考试题)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②罢:通“疲”。(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参考答案】(1)4分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2分。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的给满分;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2分。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参考译文】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2005广东肇庆)蔡磷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④而致之。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1.文中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1)亡何,其友亡。(2)且父未尝语我也。A、(1)wáng逃亡(2)yì语言B、(1)wǘ不(2)yǜ告诉C、(1)wǘ不(2)yǜ词语D、(1)wáng死亡(2)yǜ语句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C)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之: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而:却C且父未尝语我也。且:将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故:所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A.亡何,其人亡(逃走)B.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D.卒辇而致之(送还)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哪里有寄(存)放很多银子却没有凭据的?重诺责,敦风义。译文:守信用,重情谊。卒辇而至之。译文: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5.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蔡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不贪,重义气,讲诚信等7.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往来中最重要的是讲信誉,只有“重诺责,敦风义”,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例二:不需要。追求最高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而“重诺责,敦风义”是次要的。【参考译文】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璘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2005年湖南湘潭中考试题)(2005年广西河池中考试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见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黿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趁,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7、解释下列加粗体的词。(2分)A、方五千里()B、今有人于此()C、舍其文轩()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8、填空(2分)《公输》一文通过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自己说的“”。9、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B、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C、公输盘诎D、忿恚尉,以激怒其众。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译文:。(2)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译文:。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面,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12、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4分)答:【参考答案】7、A、方圆B、在C、有篷的车D、入侵(每空0。5分,共2分)8、对话必为有窃疾矣(每空1分,共2分)9、C10、(1)我认为大王的官吏攻打宋国,正和这个患偷盗病的人一样。(关键词:以、此)(2分)(2)即使如此,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关键词:虽然、必)(2分)11、D12、善于将道义和实力结合。(2分)结合实际谈(2分)【参考译文】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的短衣,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一定是患了偷窃病的人。”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这就像拿美食佳肴与糠糟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楚王说:“好啊!虽然如此,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能攻取宋国。”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公输盘屈服了,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墨子先生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楚王问其中的缘故。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来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楚王说:“好,我不会攻打宋国了。”(2005广西河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8.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11.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参考答案】7.A(A代它B把;因为。c被;给。D代它;的。)8.①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②庞然大物:指高大的东西。也用来形容外表强工团大实际却很脆弱的东西。9.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10.B11.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参考译文】我回忆我幼小时,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我)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我)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赏“群鹤舞空”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做青云白鹤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高兴得喊痛快。我常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花台上小草多而杂乱的地方,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我)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土山,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高兴地自得其乐。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观看这一情景(我)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搬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龄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叫出了声;(等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2005广西南宁)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尽:都。C其弟子谏曰……谏:下对上规劝。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有道理。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参考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2005年广西南宁中考试题)与顾章书吴均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8)。山谷所资(9),于斯(10)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11)注释:(1)[仆]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4)(限)遮断。(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竹实]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9)〔资〕出产。(10)[斯]这里。(11)〔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1、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环境幽深,景色怡人,食源丰富。2、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2005年贵州黔西南中考试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徙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缘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3.选文出自《》,作者是,是唐代杰出文学家。(2分)4.将空缺语句写在下面。(2分),。5.请任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含义。(2分)①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③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④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①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7.文章以“始得”为题眼,却先写未得西山时寻幽探胜的乐趣,意图是什么?(3分)8.文中有很多描写山水景色的优美语句,请写出同样描写山水景色的一篇课文题目,并将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默写在下面。(2分)【参考答案】3.《柳河东集》柳宗元(2分)4.将空缺语句写在下面。(2分)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5.请任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含义。(2分)①意:心②冥合:融合为一。③僇人:受过刑的人,这里指受贬谪的人。④际:合,接。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①它遥远广大得与自然之气融为一体,不知道自己的边际在什么地方?浩浩荡荡地和神灵同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才是尽头。②自己以为凡是永州的奇山异水间,都有我的踪迹,真没想到西山的景色才是胜景。7.(3分)先写未得西山时寻幽探胜的乐趣,意杂衬托“始得”西山之乐,为下文描绘西山做了铺垫。8.略。能写出篇名,摘录出其中写景的句子即可酌情给分。(2分)【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2005河北廊坊)晏子使楚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8、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的真正原因何在?答:9、面对楚王“齐无人耶?”的挑衅,晏子是怎样针锋相对地与楚王进行较量的?答:10、楚王听了晏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一番回答后,心里有何感想?答:11、你喜欢文中的晏子吗?为什么?答:【参考答案】8、是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特别是齐国的国家尊严9、首先极力夸张,表明齐国的人民之多,然后再说明齐国派遣使者的原则,讥讽、嘲弄楚王的不肖。10、略(言之有理即可)11、喜欢(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2005湖北恩施)隆中对(节选)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董卓已来(通“以”)(2)名微而众(而且)(3)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4)利尽南海(物资)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3.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4.(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2005年湖北黄冈中考试题)贾人渡河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B)A、贾人渡河(gu,经商。)栖于浮苴(qi,停留。)B、予尔十金(yu,给以。)勃然作色(bao,蓬勃。)C、向许百金(xiang,刚才。)黯然而退(an,不舒服。)D、舟薄于石(bo,迫近。)许金不酬(xu,答应。)2、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ha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③作动词:如“号脉”。一读“ha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1)栖于沲苴之上,号(hao大声哭)焉。(2)未至,贾人急号(hao大声叫喊)曰:……3.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投诸渤海之尾”一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之于。“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若为佣耕”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你。4.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5.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对此,你的看法是:言而无信,人格贬值。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是许金不酬者也贪财重利,见死不救,太过冷酷【参考译文】从前,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渔夫承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银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银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渔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到石头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这是因为他答应给我的钱却没有兑现。”渔夫站着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2005年湖北黄石中考试题)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3.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B.利尽南海利:利用C.国险而民附附:归附D.时先主屯新野屯:驻扎4.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贤能为之用②不足为外人道也B.①而其主不能守②舍生而取义者也C.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②辍耕之垄上5.句子翻译。(3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译文:【参考答案】3.B4.5.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本题要注意“殆”、“资”及反问语气,翻译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2005湖北荆门)晏子①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③[临淄]齐国国都。④[袂]衣袖。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晏子使楚()(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3)傧者更道()(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9、翻译下列句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10、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参考答案】8、(1)出使(2)做,设置(3)改(4)适宜9、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10、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地维护国家权益。【参考译文】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2005湖北武汉)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有盲手道涸溪道:取道,过(或走)。②视此省战省:醒悟,反省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译: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译: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答: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参考译文】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栏杆,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己料想只要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盲人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一会儿,力气渐渐用尽了,便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