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6/7第十章醛酮醌第一节醛酮第二节醌22023/6/7本章重点:
①醛/酮的结构与命名;②羰基上亲核加成反应(加HCN、NaHSO3、ROH、H2N-Y、RMgX等);③羟醛缩合反应、碘仿反应;④醛与Tollen’s及Fehlling’s的反应;⑤羰基还原为羟基的反应,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反应。32023/6/7第一节醛酮(一)醛和酮的命名(二)醛和酮的结构(三)醛和酮的制法(四)醛和酮的物理性质(五)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六)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42023/6/7分类:①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将醛、酮分为: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②根据醛、酮分子中羰基的个数,可分为:一元醛、酮,二元醛、酮等;③根据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是否相同,分为:单酮,混酮。52023/6/7(一)醛和酮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2)系统命名法
62023/6/7(一)醛和酮的命名
醛、酮的命名与醇相似。(1)普通命名法醛的命名时,醛羰基编号为1。酮的普通命名法是按照羰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命名,小烃基在前,芳香烃基在前。72023/6/7(2)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编号时从靠近羰基的链端开始。82023/6/7(二)醛和酮的结构
92023/6/7(三)醛和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或脱氢(2)芳环上的酰基化102023/6/7(三)醛和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或脱氢
112023/6/7脱氢:122023/6/7(2)芳环上的酰基化
132023/6/7(3)烃类氧化
芳环上的甲基可以被氧化成醛基,生成芳醛。例如:(4)炔烃水合(P64)142023/6/7(四)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物态:CH2O为气体;C2-C12醛、酮为液体;C13以上醛、酮为固体。沸点: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有b.p:醇>醛、酮>醚>烃。原因:a.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溶解度:与醇相似。低级醛、酮可溶于水;高级醛、酮不溶于水。因为醇、醛、酮都可与水形成氢键:152023/6/7(五)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亲核加成(甲)与氢氰加成(乙)与亚硫酸氢钠加成(丙)与醇加成(丁)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戊)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
(2)α-氢原子的反应(甲)卤化反应(乙)缩合反应(3)氧化和还原(甲)氧化反应(乙)还原反应
162023/6/7(五)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羰基的亲核加成
从
的结构考虑:
a.有双键,可以加成;b.稳定性所以亲核试剂首先进攻C!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其通式为:
172023/6/7(甲)与氢氰酸加成
反应式:
实验证明:①OH-加速其与HCN的反应,H+减慢反应。②
Why?
182023/6/7
以上实验事实说明:HCN与醛、酮的加成是分步进行的,首先由CN-(亲核试剂)首先进攻,也就是说HCN与醛、酮的加成是亲核加成。即:
①
加H+,抑制HCN的电离,使[CN-]↓。②加OH-,抑制了NaCN的电离192023/6/7反应活性:
①HCHO>CH3CHO>ArCHO>CH3COCH3>CH3COR>RCOR>ArCOAr
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活性大于芳香族醛、酮。②p-NO2-C6H4-CHO>ArCHO>p-CH3-C6H4-CHO
③例外:C6H5COCH3>(CH3)3C-CO-C(CH3)3(后者的空间障碍特别大。)反应范围:
HCN能和所有的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进行加成反应。202023/6/7水解、酯化、脱水同时进行用途、意义:制备α-羟基酸、多一个碳的羧酸。212023/6/7(乙)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反应范围:亚硫酸氢钠能和所有的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进行反应。反应活性:
似与HCN的加成。(醛>酮、脂肪族>芳香族)222023/6/7用途:A.鉴别醛酮:例:B.分离提纯醛酮:
在酸或碱的浓度较大时,平衡反应朝着加成产物分解为原来的醛、酮的方向进行:
遇酸或碱分解232023/6/7242023/6/7(丙)与醇加成
醛加醇容易,但酮加醇困难。反应式:
反应机理:252023/6/7
缩醛具有双醚结构,对碱和氧化剂稳定,但遇酸迅速水解为原来的醛和醇:所以,制备缩醛时必须用干燥的HCl气体,体系中不能含水。262023/6/7醛可与一元醇或二元醇生成缩醛或环状缩醛:
酮只能与二元醇生成环状缩酮(因为五元、六元环有特殊稳定性):272023/6/7用途:
保护醛基:282023/6/7
(不断除水)292023/6/7
缩酮在稀酸中水解,生成原来的醇和酮。
缩醛、缩酮对碱、氧化剂稳定。保护羰基:思考302023/6/7(丁)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
RMgX与甲醛反应,水解后得到1°醇;RMgX与其他醛反应,水解后得到2°醇;RMgX与酮反应,水解后得到3°醇。
A.加RMgX
用途:制1°、2°、3°醇。例:312023/6/7
同一种醇可用不同的格氏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作用生成。可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选择合适的原料。
例:用格氏反应制备3-甲基-2-丁醇
方法b:
由于乙醛及2-溴丙烷都很容易得到,故方法a较为合理。
方法a:
322023/6/7
有机锂的亲核性和碱性均比格氏试剂强。例如下列反应格氏试剂不能发生,但有机锂可以:
B.加有机锂332023/6/7(戊)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
所有的醛、酮都能与NH3及其衍生物反应。但醛、酮与NH3反应的产物不稳定,而与NH3的衍生物反应的产物稳定。反应实际上为加成-缩合反应:简单记忆方法:342023/6/7反应实例:
352023/6/7362023/6/7醛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验:372023/6/7作业(P249-):10-1(1)、(2)、(5)、(6)10-2(1)、(2)382023/6/7(2)α-氢原子的反应
的作用:a.亲核加成的场所;
b.使α-H酸性增加:
在碱性条件下,α-H更容易掉下来,所以α-H的反应更容易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392023/6/7(甲)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
羰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一个直接结果是α-C-H键可能电离,而形成的碳负离子与羰基组成p-π共轭体系,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下式所示:因此,醛、酮具有酸性。虽然与醇、酚比较,醛、酮的酸性弱得多,但与炔烃比较则强的多。402023/6/7
在上述的电离可逆平衡中,离解出来的可以重新与α-C结合得到醛或酮,也可以与羰基氧结合,得烯醇。即:
化合物不同结构之间的这种相互转化,叫做互变异构(tautomerism)。412023/6/7(乙)卤化反应
醛的活性更高:
422023/6/7酸催化下进行的卤代反应可以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机理:酸的催化作用是加速形成烯醇。432023/6/7
碱催化下进行的卤代反应速度更快,不会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
卤仿反应——含有CH3CO-的醛、酮在碱性介质中与卤素作用,最后生成卤仿的反应。
442023/6/7讨论:①α-C上只有两个H的醛、酮不起卤仿反应,只有乙醛和甲基酮才能起卤仿反应。②乙醇及可被氧化成甲基酮的醇也能起卤仿反应:
③卤仿反应的用途:
452023/6/7注:鉴别用NaOI,生成的CHI3为有特殊气味的亮黄↓,现象明显;合成用NaOCl,氧化性强,且价格低廉。
b.合成:制备不易得到的羧酸类化合物。例:
a.鉴别:
462023/6/7(丙)羟醛缩合反应
有α-H的醛在稀碱中进行。
高级醛得到β-羟基醛后,更容易失水:
472023/6/7酮的羟醛缩合反应比醛困难: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
(说明)482023/6/7交错羟醛缩合(交叉羟醛缩合):但若采取下列措施:
a.反应物之一为无α-H的醛(如甲醛、芳甲醛);
b.将无α-H的醛先与稀碱混合;
c.再将有α-H的醛滴入。则产物有意义!
492023/6/7
羟醛缩合的应用:502023/6/7(3)氧化和还原
(甲)氧化反应
醛易氧化成酸:RCHORCOOH[O]=KMnO4、K2Cr2O7+H2SO4、……醛还能被一些弱氧化剂氧化:RCHORCOOH[O]’=Tollen’s、Fehling’s、……Tollen’s:AgNO3的氨溶液Fehling’s:CuSO4(FehlingI)与NaOH+酒石酸钾钠(FehlingII)的混合液
512023/6/7例如:522023/6/7讨论:
a.
氧化性:Tollen’s>Fehling’sTollen’s可氧化所有的醛(包括芳甲醛);
Fehling’s只氧化脂肪醛。
b.
用途:①鉴别醛酮。例:
②合成:532023/6/7
酮类一般不易被氧化。在强氧化条件下,被氧化成碎片,无实际意义。
但工业上:542023/6/7(乙)还原反应
552023/6/7例如:562023/6/7Clemmensen反应(酮和锌汞齐反应,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反应过程:
572023/6/7Wolff-Kishner-Huangminglongreaction:用肼、碱性条件代替金属汞齐、酸性条件:醛、酮和肼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其特点:应用范围广、原料经济、副反应少、产率高、不影响碳碳重键、常压反应。582023/6/7黄鸣龙还原法弥补Clemmensen还原法的不足,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化合物的还原。
对甾酮及大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的还原特别有效。592023/6/7
抗肿瘤药——苯丁酸氮芥中间体的合成[讨论]用什么试剂完成下列转变?602023/6/7例:612023/6/7异丙醇铝作还原剂
醛和酮可通过催化氢化、金属氢化物、溶解金属和异丙醇铝等方法还原成醇。当在还有其他可被还原的基团存在下还原羰基时,异丙醇铝(只能还原醛酮)作还原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例如:
622023/6/7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NaBH4]
氢负离子对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632023/6/7
酮的双分子还原
钠、镁、铝或镁汞剂、铝汞齐为还原剂等。非质子溶剂。最后水解。
产物:邻二叔醇642023/6/7(六)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1,4-亲核加成)652023/6/71,4-亲核加成(Michael反应)
通常情况下,碳碳双键是不会与亲核试剂加成的。但由于在α,β-不饱和醛、酮中,C=C与C=O共轭,亲核试剂不仅能加到羰基上,还能加到碳碳双键上。以3-丁烯-2-酮与氰化氢的加成为例。
662023/6/7讨论:
①空间障碍:亲核试剂主要进攻空间障碍较小的位置。例如:
所以,醛基比酮基更容易被进攻。
②碱性强的试剂(如RMgX、LiAlH4)在羰基上加成(1,2-加成):672023/6/7碱性弱的试剂(如CN-或RNH2)在碳碳双键上加成(1,4-加成):
682023/6/7插烯规律
当一个乙烯基与羰基组成共轭时,不仅羰基的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β-碳上(即共轭体系另一末端)也带有部分正电荷,亲核反应也可发生在β-碳上。如果羰基与多个连续不断的乙烯基相连组成更大的共轭体系时,共轭体系的末端碳也将和羰基碳一样可发生亲核反应。与此相似,与共轭体系末端碳连接的基团(如甲基)也将和与羰基直接相连时具有相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保管使用协议书
- 共同成立子公司协议书
- 保洁员签到合同协议书
- app商城代理协议书
- 花草修剪合同协议书
- 门市出租调价协议书
- 船舶买卖交接协议书
- 门市租房安全协议书
- 南宁房地产合作协议书
- csc公派留学协议书
- 2025年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课件
- 2025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一课
- 茶叶加工考试题及答案
-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之审题立意30道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 21. 三黑和土地 课件
- 挖掘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真题卷权威解读
- 兴安盟2025年兴安盟事业单位春季专项人才引进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西部计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