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课题: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执教人: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4部分内容.课标要求——本节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一个区域的资源有很多类型,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本条“标准”要求学生根据某一类或几类资源利用的资料,了解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例如,贵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水资源利用较为困难。在长期的区域发展实践中,贵州积累了许多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发展。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2.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4.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二、教学重点:贵州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三、教学难点:石漠化自然、认为原因的分析环保与资源利用的成效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众多的省区基础上,尤其是在探究北京、新疆等省份做现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探究贵州省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其如何有效地建设生态文明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上,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究。也将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的探究,是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地理知识。五、学习方法:本课采用旅游地理学习法,充分利用多彩贵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适时而又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探究贵州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丰富的图片资料的呈现中,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通过一系列资料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贵州省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在旅游环节的充分准备中,学习并探究其“寒暑适中”突的气候特点,词可以利用昆明,进行知识迁移。由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形,引出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由此突出本课的重点。贵州省资源利用则通过导游介绍,以及相关的图表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石灰岩地貌下,如何有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工程。教具准备:本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资料,通过几个课堂活动的情景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游览中学习地理知识,并从中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与乐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组风景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清水秀,石奇,洞美,被称为“国家公园省”;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被称为“红色文化发源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美贵州之旅。【教师】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执彩链当空舞。欢迎来到多姿多彩、美丽神奇的贵州。有人按测字先生的说法,把贵州的“贵”字拆开,正好是“中”、“一”、“贝”三个字,这样说:“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他有什么宝贝呢?贵州特有的天、地、人三个要素组成,天,气候最适宜人,地,有世界喀斯特奇观,人,我们很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千岛文化”。好!现在大家一起去领略这里的“千岛文化”。【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优美的风景图片和优美的语言,创设大美贵州之旅的主题活动情景,将学生引入感受贵州自然美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显示】“地无三里平”——地表崎岖。“天无三日晴”——湿润多雨。请进入主题活动(一):认识多彩贵州——探究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自主学习(一)阅读P93正文内容,以及图8-57贵州地形分布,完成下列题目:1、贵州的地理位置2、贵州的地形特征3、贵州的气候特点学生回答,师生共同释疑——【显示】贵州省地形图,据图说一说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读图贵州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P93活动: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2、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这种地貌对地表起伏状况有何影响?3、当地有一句俗语——“老太太爬坡比车快”,为什么呢?【归纳】贵州的地形,其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境内高原和山地占据了全省面积的89%,真是“开门见山,闭门见山,千重山,万重山,山山相连”,再加上气候湿润,河流众多,在河流的侵蚀、切割下,地面崎岖不平,遂有了“地无三里平”之说。因为“地无三里平”,所以人们的日常出行就成了问题。【板书】认识多彩贵州【显示】国酒——贵州茅台酒。【提问】茅台酒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无关系?【显示】贵州气候资料,分析贵州气候特点——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说出贵阳的气候特点。贵阳参考气候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5.16.611.016.119.622.223.923.620.616.311.87.4降水量(毫米)20.520.132.887.6164.6225.2177.0126.8100.197.547.418.1归纳: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拓展延伸】法国葡萄酒为什么闻名世界?(优质的原料,独特的工艺,悠久的历史)【教师总结】中国自古就有一句古话:生在苏州,长在长州,吃在广州,醉在贵州,”为什么会醉在贵州呢?因为贵州山清水秀,来到这里的客人很容易被这里的山水所陶醉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贵州山好、水好、土壤好,所以能够酿造出“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并被周恩来总理钦点为国酒的世界三大蒸馏白酒——茅台酒。【问题情境】当地人有一句话,“菜无辣不香”,为什么呢?(空气湿度大,消除湿气)【显示】贵阳图片,“天无三日晴”“蜀犬吠日”打一城市名——贵阳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3~94“活动”2。【归纳】俗话说:“上有苏杭,气候适宜属贵阳.”贵州位于北纬24~29摄氏度,属中亚热带,由于纬度低就不像北方那样寒冷,但贵州海拔又相对较高,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由此又比周边省份凉爽,贵州较高海拔和较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被誉为“天然大空调”。贵州是个不冷不热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介于12~16摄氏度之间,春天有雨或者是一会下雨一会晴,万物复苏使人感到春意更浓,夏季虽然偶尔有较热的日子,但贵州天气多是三天晴两天雨,70%的地方是晚上下雨白天晴,一场大雨之后暑气就会全消就很凉爽了。入秋后天气变凉爽但10月还有“小阳春”算得上是“秋天里的春天”,贵州谚语说“二四八月乱穿衣”,说明春夏秋这几个月的温差不大,穿什么都可以。所以说我们这个天然大空调还真是厉害,处在亚热带却不炎热,地势较高却不寒冷,四季温差不大。【设计意图】通过贵州的“三言两语”引入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相关的活动探究,相关的知识链接等引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贵州崎岖的地表形态和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并理解独特的地理环境由此对贵州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丰富的材料,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深化学习兴趣。【归纳】地势对贵州平均气温和局部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夏不热;贵州纬度较低,难以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所以,冬不冷。【过渡】走一走,瞧一瞧,别忘了动动你的脑。在这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贵州的河流有何特征?【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读图8—57,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观察它们的大致流向。(2)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请解释其主要原因。(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3)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4)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等)【归纳】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过渡】除了水能资源丰富外,贵州还拥有许多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课堂活动】展示贵州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矿产资源的特点。【归纳】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设计意图】本探究活动的设置,贵在引导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气候影响河流的水量、汛期长短等。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下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奠定基础。【显示】贵州滑坡与泥石流图片——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自然灾害?主题活动(二):了解问题贵州——探究贵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原因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P94正文部分,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贵州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师生共同释疑——【归纳】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当地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4“活动”。【归纳】石漠化发生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出在“毁林开荒”这一环节。不合理耕作、滥垦乱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矿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协调当地人地关系,既要采取措施减少人类不合理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又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游览中的所见所闻,就贵州的自然灾害问题作出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贵州石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过渡导入】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请进入主题活动(三):创设生态贵州——探究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相关内容和P.95“贵州的石漠化治理”材料,说一说贵州为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归纳】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有效措施:(1)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生态环境恢复措施;(2)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3)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州初步构建了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过渡】封山育林是贵州恢复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封山育林,在石漠化现象严重的贫困山区必须进行生态移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尽快恢复当地的植被。【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6“活动”。【总结】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必须做到发展和保护并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书自学解读,了解贵州采取的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通过教师解析和师生互动,探究石漠化的根本问题所在,以便于理解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的举措。充分感知人地和谐的重要性。【承接过渡】展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乌江渡水电站、六盘水煤田开发、游览黄果树瀑布的相关图片,——贵州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克服资源劣势发展特色产业,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请进入主题活动(四):感受醉美贵州——探究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教师引导】贵州因地形原因,耕地资源不足,同时地表水资源也比较缺乏。我们以水资源利用为例,来看一看贵州是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课堂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1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等自然原因,使得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特别是地表水非常缺乏。材料2

——黔中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干流六枝三岔河平寨河段。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贵阳市2020年城市供水需要和贵州省六枝北部等7个县、42个乡镇51.17万亩农田灌溉,解决5个县城和28个乡镇供水,解决农村35万人和31.5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黔中是贵州中部地区,核心区包括贵阳市、安顺市在内的区域,是贵州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1)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贵州许多地方都存在缺水问题的原因。(喀斯特地貌,多渗漏;地形起伏大,水资源易流失;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等)(2)结合材料,想一想,应如何缓解贵州的用水矛盾状况。【归纳】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设计意图】通过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认知,贵州发展经济首先需解决缺水问题,通过资料出示,让学生了解修建水利设施的作用。【课堂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1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492.27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有“江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产地,其4个县、区、特区都是富煤地区,远景储量达844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六盘水成为我国重点煤炭基地,除了传统的国有大矿,大大小小的地方中小煤矿星罗棋布。六盘水市拥有地方大中型煤矿约40处,小型煤矿约300处。贵州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材料2

——

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

,特别是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材料3

——2011年贵州能源生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煤炭(万吨)火电(亿千瓦·时)水电(亿千瓦·时)全国产量247393.940140.746989.45贵州产量130331023.99320.15贵州产量占全国的比例5.27%2.55%4.58%(1)描述贵州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2)分析贵州开发水电的优势条件。(3)近年来,贵州能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归纳】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设计意图】通过“江南煤海”——六盘水煤田相关材料的展示,以及课文正文内容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这一“水火互济”的发展战略。【显示材料】“五子登科”【教师简介】“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在坡度较缓的山腰兴修梯田,种植经济林,既保持水土,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在山麓地带种草,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可以用作绿肥,也可以当做饲料饲养牲畜;“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当地通过兴办农副产业加工业或其他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农田集约种植收谷子”——当地利用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集约经营,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减轻对其他土地的压力。意义——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有利于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贵州“立体农业”材料的解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切实认识——人地协调。【课堂活动】阅读教材正文相关内容和P.97“黄果树瀑布与织金洞”材料,结合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2012年贵州旅游业发展情况指标名称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旅游总人数万人次21401.1825.8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21330.6825.8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70.5020.5旅游总收入亿元1860.1630.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1.6925.1(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目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特点。(2)贵州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3)想一想,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显示】贵州省主要景观图片【归纳】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改善,贵州旅游业增长迅速。“人无三分银”是怎么回事?【教师简介】这里少数民族众多。其中,苗族有一个习俗,如果家里面生了一个女孩,那父母会从小就为他准备盛装,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在节日时穿着银饰的盛装出来,那是身上的银饰最少都有十多斤重,所以我们现在都是每逢节日变身银!【承接过渡】这是一片红色热土。《长征》中“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有著名的遵义会议旧址,还有毛泽东主席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具体的,我们一起来了解。【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8“活动”2、3,了解贵州土地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开发状况及其成功经验。【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景观图片的展示解读,让学生深层次认识到,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自然放入鬼斧神工,红色文化的源远流长,为贵州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充分认识贵州发展经济与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观教育和感恩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辈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画龙点睛——点出本节重难点知识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3.资源特征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1.主要自然灾害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2.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1.建设水利基础设施2.建设煤电基地3.大力发展旅游业【课堂练习】1.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山地、高原2.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D.降水稀少,温差大3.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A.长江B.嘉陵江C.岷江D.北盘江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B.洪涝灾害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5.读贵州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①_______,②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③________,④_________。(3)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⑤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其中,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省会,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煤炭工业基地,______(代号)表示贵州的红色旅游基地。贵州省位于______________(地形区)之上,地势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小组合作,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学习,写一篇反映大美贵州的诗歌、小散文或手抄报,班内展出,优胜小组学校宣传栏展出。【课堂总结】这是一篇神奇的土地,雕镂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痕迹;这是一片多彩的土地,撒下四十九个民族璀璨的文化风情;这是一片辉煌的土地,新中国的从这里走来,改革开放由这里走来,科学发展观从这里走来。古老的贵州,正在以一种文明的生态,走出贫穷,走向富裕,走向世界!附板书设计:贵州贵州贵州板图认识多彩贵州了解问题贵州创建生态贵州感受醉美贵州【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主题活动——大美贵州,其中的四个分主题活动——“认识多彩贵州”、“了解问题贵州”、“建设生态贵州”和“走近醉美贵州”的创设,将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逐次展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知识,切实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通过“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等一些地理谚语等问题情境的创设,展示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成功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充分运用丰富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增强了直观效果。【课例点评】本课以主题活动为线索,通过四个分主题活动——“认识多彩贵州”、“了解问题贵州”、“建设生态贵州”和“走近醉美贵州”的创设,将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次第展开,营造了一种边游玩、边探究的学习情境。并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情境的载入,重复再现贵州特色的地理环境特征,突出了重点。并通过一系列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实施,突破生态环境问题缘由、对策的探析这一难点。丰富的画面,灵动的情景,亦诗亦文的语言,渲染了大美贵州这一主题。这是一堂唯美的民族风情大餐,也是一堂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众多的省区基础上,尤其是在探究北京、新疆等省份做现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探究贵州省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其如何有效地建设生态文明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上,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究。也将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的探究,是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地理知识。【效果分析】本课通过一个旅游主题——大美贵州的设计,通过四个分主题活动的衔接,将本节四部分知识内容串联在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参与到认知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特别是教学中利用当地谚语,用“地无三里平”和“老太太爬坡比车快”来说明贵州地表崎岖,用“天无三日晴”和“菜无辣不香”来说明贵州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并通过茅台酒的问题情境引领,学习贵州省的气候特征。通过一系列风景图片的呈现,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为贵州省发展旅游业的认知,做好铺垫。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既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彰显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虽然课程容量大,但给学生一个表较充分地感知。加上课件和地理板图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学会读图、用图。本课,还有一个特色,亦诗亦文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认知快,效果不错。师生互动性强,虽然,在第四部分,教师讲解的比较多一些。但在总体上,还是一堂成功的地理课。【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4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贵州省自然地理环境概况,虽不是本章节环境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但其环境问题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不协调而发,所以,贵州省第一部分内容也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从当地的谚语“八山一水一分田”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说明贵州省崎岖的地表形态,和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交通不便,水资源短缺,耕地不足等问题;同时,还表明了贵州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为第四部分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是贵州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和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石漠化。通过正文内容和活动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导致石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给学生以充分的丰富感知,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的探究,通过正文内容和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内容,让学生对石漠化的治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这部分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要作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能更好地去认识,如何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让荒山披上绿装。如何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当地有限的资源,去发展经济。第四部分,是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通过一系列资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分析当地,首先解决的是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如何利用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挥“水火互济”的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层次发展水电。然后,通过一个活动,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导学提纲课题: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2.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4.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二、学习重点:贵州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三、学习难点:石漠化自然、认为原因的分析环保与资源利用的成效学习过程:主题活动(一):认识多彩贵州——探究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自主学习(一)阅读P93正文内容,以及图8-57贵州地形分布,完成下列题目:1、贵州的地理位置2、贵州的地形特征3、贵州的气候特点阅读贵州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P93活动: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2、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这种地貌对地表起伏状况有何影响?3、当地有一句俗语——“老太太爬坡比车快”,为什么呢?课堂活动:阅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说出贵阳的气候特点。贵阳参考气候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5.16.611.016.119.622.223.923.620.616.311.87.4降水量(毫米)20.520.132.887.6164.6225.2177.0126.8100.197.547.418.1完成P.93~94“活动”2。【拓展延伸】法国葡萄酒为什么闻名世界?【问题情境】当地人有一句话,“菜无辣不香”,为什么呢?主题活动(二):了解问题贵州——探究贵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原因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P94正文部分,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贵州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有哪些?【课堂活动】完成P.94“活动”。主题活动(三):建设生态文明贵州——探究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阅读教材正文相关内容和P.95“贵州的石漠化治理”材料,说一说贵州为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完成P.96“活动”。主题活动(四):走近醉美贵州——探究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课堂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1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等自然原因,使得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特别是地表水非常缺乏。材料2

——黔中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干流六枝三岔河平寨河段。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贵阳市2020年城市供水需要和贵州省六枝北部等7个县、42个乡镇51.17万亩农田灌溉,解决5个县城和28个乡镇供水,解决农村35万人和31.5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黔中是贵州中部地区,核心区包括贵阳市、安顺市在内的区域,是贵州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贵州许多地方都存在缺水问题的原因。结合材料,想一想,应如何缓解贵州的用水矛盾状况。【课堂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1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492.27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有“江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产地,其4个县、区、特区都是富煤地区,远景储量达844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六盘水成为我国重点煤炭基地,除了传统的国有大矿,大大小小的地方中小煤矿星罗棋布。六盘水市拥有地方大中型煤矿约40处,小型煤矿约300处。贵州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材料2

——

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

,特别是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材料3

——2011年贵州能源生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煤炭(万吨)火电(亿千瓦·时)水电(亿千瓦·时)全国产量247393.940140.746989.45贵州产量130331023.99320.15贵州产量占全国的比例5.27%2.55%4.58%(1)描述贵州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2)分析贵州开发水电的优势条件。(3)近年来,贵州能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显示材料】“五子登科”——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分组讨论这种农业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意义。【课堂活动】阅读教材正文相关内容和P.97“黄果树瀑布与织金洞”材料,结合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2012年贵州旅游业发展情况指标名称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旅游总人数万人次21401.1825.8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21330.6825.8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70.5020.5旅游总收入亿元1860.1630.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1.6925.1(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目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特点。(2)贵州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3)想一想,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