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选择: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知道我国的资源现实,节约资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做到珍惜劳动成果。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到生活中浪费的现象和行为是错误的。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知识目标:知道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对劳动者的不尊重;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体现。二是从道德的角度,深化学生对珍惜劳动成果的认识: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是从国家(国情)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应具有的美德,也是一个国家应该坚持的理财原则。四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让青少年认识到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品德。重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难点:学会节约资源、珍惜劳动成果,落实到行动上。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的:初步懂得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等。通学生自学能解决的: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体现;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珍惜劳动成果跟我国国情有关;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等。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和行为,中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上存在的“没有必要再讲艰苦朴素”的观点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冲击,在生活中落实勤劳节俭的行为有一定难度。学困生遇到的困难:对什么是浪费、什么是节俭的判断标准难以把握;对国情的了解不深入等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两则公益广告:“中国风尚—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悯农”看后你有什么感想?视频描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环节一忆劳动场景,思劳动艰辛我的体验: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劳动经历。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都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环节二看身边现象,析行为本质1、然而现实生活中,不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还普遍存在着。在生活中,存在的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学生列举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爱现象2、采访:如果看到自己用辛苦劳动换来的粮食被人糟蹋浪费,你会有什感受?达成: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对劳动者的不尊重。3、我当编剧:课堂情景剧:在学校餐厅一角,一位同学正将吃不了的很多饭菜倒入泔水桶,你正好看到……设计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要有一段对话内容,并上台表演出来。角色自定2-4个。学生评价总结生成: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也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环节三学革命前辈,识传统美德1、视频:周总理的勤俭故事2、简要介绍毛泽东的节俭故事。3、学生说说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教师呈现,指生读设问:从这些美德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达成: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环节四看国情,寻出路习近平主席继承传统美德,出台系列改进工作作风规定,勤俭节约之风劲吹。可是小文对此感到有疑惑:小文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种类丰富,根本没有必要节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出示资料我国的资源国情贫困人口统计贫困人口生活照片及水资源短缺的照片达成: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我们要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环节五远离奢靡生活,警钟长鸣小文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已经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了。你同意她的观点吗?为什么?呈现:因铺张浪费受处分的案例设问: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警示?教师引导:追求享受,铺张浪费,容易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达成:反面教训告诉我们,对于每个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近年来,我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一系列举措。你知道吗?2013年10月1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简称“三节”)活动。《通知》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将“三节”教育全面纳入课堂教学,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设问:针对国家的这项措施,你打算怎样做?我的承诺书:用以下格式写出自己的承诺珍惜粮食。用餐时吃多少取多少,不剩饭菜,不浪费每一粒粮食。教师呈现:我承诺,学生读我谈收获通过本课学习,我懂得了……,今后我会……完成当堂达标检测。教师升华:配乐散文《珍惜》学生谈感想。学生思考: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自己的感悟。小组合作探究小组4人一组,合作探究上台表演交流、分享美德案例学生讨论勤俭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谈认识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文本,反思自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合作交流学生宣誓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体验得出,劳动很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体现从美德故事中启发得出,勤俭是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发扬反面案例印证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时事引领反思践行教师升华,结束本课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评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些人大吃大喝、疯狂购物、高消费娱乐、婚事大操大办……多年的积蓄顷刻抛洒贻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完全是个人的事,别人无权指责B.这是正确的,因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C.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做到文明消费D.这是应该的,辛辛苦苦地劳动就是为了好好享受生活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具体表现B.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应该好好享受生活,没必要再勤俭节约了C.铺张浪费容易使人走向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D.珍惜劳动成果,我们可以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等小事做起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样做,是因为()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勤俭节约是国家抑制消费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令人痛心的浪费现象:浪费粮食、学习用品等。其实,我们浪费的不仅仅是“东西”,我们丢掉的可能是我们的“心”,一颗高尚的心,一颗能让我们生活幸福的心。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还要提倡勤俭节约是因为()①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②我国资源短缺,粮食产量连年递减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人生活还不富裕④所有用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来之不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5.反对铺张浪费,践行勤俭节约(1)你2013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在我们身边,节俭现象已随处可见。(2)分享:自己或其他同学一些节俭的好做法。(写出3个即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效果分析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教学设计的完善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取舍,力求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构建动场环节,材料新颖,紧扣主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本节课奠定了良好开端。随后,本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忆劳动场景,思劳动艰辛、看身边现象,析行为本质、学革命前辈,识传统美德、看国情,寻出路、远离奢靡生活,警钟长鸣。各环节环环相扣,达成了各自的教学目标。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设计情景表演等环节,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气氛活跃,使课堂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