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情境介入式教学法进行“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摘要:“免疫调节”一节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关联很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系统不具体,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理解系统的免疫知识。教师在情境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知识构建,完善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完整的知识框架。利用情境介入式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情境中延伸知识。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与重点,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情境介入式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2教材分析2.1内容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2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3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等方面缺乏认识。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渴望。4教学环节4.1.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利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我在课前播放“泡泡男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泡泡男孩”,并思考“泡泡男孩”为什么生活在泡泡中,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关于免疫调节的学习。4.2.依托情境,学习新知“泡泡男孩”没有免疫系统,所以必须生活在泡泡中。那么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视频播放学生所不熟悉的免疫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而师生一起学习免疫系统的调节过程。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感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作用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型构建。依托学生构建的模型,师生共同分析每一种细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理解人体不同免疫细胞的存在地位及功能。动画播放-模型构建-作品展示-知识总结,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相结合,学生会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学而不忘,记忆深刻。4.3.品味情境,运用新知 在师生一起学习免疫调节的过程之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个体整体免疫力的影响。比如个体的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该个体的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几乎全部丧失,即特异性免疫几乎全部丧失;再如艾滋病毒专门攻击人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4.4.超越情境,拓展新知在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知识加深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泡泡男孩”生活在泡泡中的原因,前后呼应,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学习并能自主做出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免疫调节的相关资料,比如器官移植、疫苗等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5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学生经过感知、理解、运用才能真正得到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教师的这一教学行为的改变必将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相关内容,知道一些有关免疫的内容,但由于学生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该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对知识遗忘较多,因此对本部分知识点的认识可能会有些模糊。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等。虽然高一学生通过各科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材料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构建概念图的能力等,但这些能力还不是很强,还需要继续加强培养。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效果分析由于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学生经过感知、理解、运用才能真正得到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教师的这一教学行为的改变必将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2)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评测练习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B.形成浆细胞C.形成效应T细胞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6、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7、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课后反思

我通过《免疫调节》2课时的教学,还是感触颇多的,感觉既有收获,又有遗憾。一、多媒体课件虽然制作耗时费力,但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方便,起到了一些其它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通过课件中的动画展示微观的人体三道防线、HIV侵染T细胞过程等,既能起到对难点的突破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及身体健康的关注。二、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认真学习并熟悉了大纲和考纲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查找了一些有关免疫的资料,并分析了近几年的有关高考题。因此教学中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并通过不同方式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三、由于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适当举例,两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回答问题踊跃。

四、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如免疫的概念、人体的三道防线、抗体和抗原等知识。五、这节课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花费在复习初中有关知识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学生的课堂练习被挤占,教学效果不能较好的体现。今后应安排学生课前复习初中有关知识。另外由于高中生不愿举手发言,又因为担心点名提问时如学生不能及时较好的回答而耽误时间以至于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大多数提问采取集体回答的形式,这样一来,知识的反馈虽然及时,但其只是部分学生对个别知识的反馈,不能反映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一直以来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和设计,而不关注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研究,不注意个体差异,不分析具体的学情,这就要求我们多与学生沟通,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情,如问卷调查、与其它教师交流以及与家长交流。课标分析一、新课标的要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所以学生需要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并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以及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2)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