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文化建设地经验、问题和启示_第1页
寿光市文化建设地经验、问题和启示_第2页
寿光市文化建设地经验、问题和启示_第3页
寿光市文化建设地经验、问题和启示_第4页
寿光市文化建设地经验、问题和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寿光市文化建设的经验、问题和启示【摘要】本文介绍了寿光市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给予人们的启示。一是领导重视,政策扶持;二是经济支撑,物质保障;三是均衡发展,民生幸福。【关键词】文化建设;实践;启示;寿光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寿光市立足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目标,不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建设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寿光市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寿光市在全域整体理念、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品牌立市,特色发展,城乡均衡,协调推进,文化建设步步推进,节节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探索如下:1、谋篇布局,优势整合文化要发展,规划为先导。寿光市通过将全域整体加以地域划分,镇域局部加以有效整合,合理优化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有效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寿光市将全市20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城乡区域布局划分出“10分钟文化圈”,将全市100多万居民全部纳入不同层次的文化圈。在中心城区,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全力打造“城市核心文化圈”,建起了文化中心、健身体育场、蔬菜博物馆、文化产业园、文化公园等32处公共文化设施;在城郊,以承接市区文化为重点,全力打造“城郊辐射文化圈”,建设弥河生态观光园、滨河湿地公园等41处开放式文化场所;在农村,以建设文化惠民“五大工程”为重点,全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圈”,所有镇街道全部建起了文化站(中心),所有村庄建起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通过对全市地域区间的合理规划,优化整合了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了文化产业项目集群化、联动式发展。同时,打破地域限制,镇域局部联合,将双王城水库、巨淀湖、临海北部林地和羊口滨海湿地等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成立了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作为生态文化新区重点打造,实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2、特色发展,品牌建设文化要发展,品牌是关键。文化品牌是城乡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品牌化建设,提高县域文化的知名度,提高引领文化发展,塑造寿光形象。近年来,寿光市立足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建设的特色化,着力打造“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地域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菜文化、盐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扎实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年”活动,突出抓好历史文化中心、陈少敏纪念馆等重点文化项目;二是节会文化品牌。通过精心筹备菜博会,全力打造中国农展会第一品牌,全面提升寿光文化的影响力;三是群众文化品牌。通过开展“群众文艺大汇演”,筹办“周末群众大舞台”,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宣部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3、城乡均衡,共荣共享文化要立市,城乡要均衡。寿光市以县域一体发展、产业均衡提升为理念,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文化滞后经济的局面,坚持从功能布局上促动城乡渗透,从活动开展上推进城乡融合。在功能布局上,面向全域划分出了城市核心文化圈、城郊辐射文化圈、乡村特色文化圈,以此为建设重点,把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以城促乡、城乡互动的良好局面形成。在活动开展上,通过开展全市群众文化大汇演活动,在全市营造了看主流、学先进、扬正气的良好风尚,力创“全国文明城市”。多年来,寿光持续开展了“绿色之春、文明之夏、丰硕之秋、欢乐之冬”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四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城市乡村联办节目,市民农民共享欢乐。“相约春天”音乐舞蹈大赛、庄户剧团大赛、家庭才艺展示等活动,打破了城乡界限,全民共同参与。文艺下乡活动,为农民带去了欢乐,城乡居民互融共享,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寿光推进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概括起来讲,城乡文化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创的局面,离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目前,寿光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配套、不完善,还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社区设施却远没有配套完善,农村居民农忙休闲之余,因设施简单、不配套完善,精神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简单。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短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进,文化建设日益受重视,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但是仍不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文化推进发展的瓶颈。3、人才结构不合理繁荣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专业人才是关键。现阶段,寿光市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结构集中在中老年人,人才结构老龄化。年轻人参与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比例比较小。人才待遇较低、文化建设不被重视、文化设施简单等问题,都制约着文化人才的发展与扩充。下一阶段,围绕存在的问题,要对症下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让文化专业人才更加专业化、年轻化。三、启示1、领导重视,政策扶持近年来,寿光市围绕“深化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这一目标,全面推进规划、产业、建设、文化、民生、党建“六个一体化”建设,文化建设深入推进。2012年,潍坊市委常委、寿光市委书记孙明亮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寿光打造成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的“经济文化强市”。突出抓好“四大文化工程”:文化底蕴挖掘工程、文化项目建设工程、文化事业振兴工程、群众文化繁荣工程,这就为“文化寿光”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在政策上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服务力度,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寿光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若干政策》,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在政策激励下,一批文化产业公司异军突起,全市上下竞相发展文化项目。2、经济支撑,物质保障近年来,寿光市在“深化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的引领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改革10强县市”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00多项,成为江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县级市。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8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32.2%,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域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3014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2940元,增长15%。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寿光市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成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的“经济文化强市”。3、均衡发展,民生幸福近年来,寿光市在均衡理念发展的前提指引下,通过规划、产业、建设、文化、民生、党建六个方面的均衡推进,着力改变文化落后短板的制约;通过城乡均衡文化的均衡推进,着力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短板的影响,全力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