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山水游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 山水游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 山水游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 山水游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 山水游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2、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2教学难点:苏轼儒、佛、道在两赋中的反映【教学过程】一、导入正式开始这节课之前,我要给大家打出三个词,第一个词是黄州,第二个词是赤壁,第三个词是苏轼。请大家找一下这三个词之间的联系,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生:苏轼曾经写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们所尊敬的文学家。师:除此之外还有吗?生:苏轼曾经被贬黄州,也是在这个期间游览赤壁,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师:对,上面两个同学说的很好。苏轼在黄州赤壁这个地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等。(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背诵)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留下了那么多佳作?生:被贬,心情郁闷,靠写作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师:对,苏轼当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情郁闷,经常游山玩水,留下了大量的名作,在这个地方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所以我们会说赤壁成就了苏轼。而与此对应的,这些名篇佳作我们记住了这个苏轼笔下的“文赤壁”(湖北黄州市),让它丝毫不逊色于赤壁之战中的“武赤壁”(湖北赤壁市)。二.初探文本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后赤壁赋》找同学起来说一下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把内容大概疏通了一下,先找同学起来回顾一下重要内容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临皋(gāo)黄泥之坂(bǎn)松江之鲈(lú)巉(chán)岩蒙茸(róng)虬(qiú)龙栖鹘(qīhú)悄(qiǎo)然缟(gǎo)衣揖(yī)予曾日月之几何(céng)戛(jiá)然长鸣羽衣翩跹(piānxiān)俛(fǔ)而不答予亦惊寤(wù)二、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步自雪堂名词活用为动词,步行。顾而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予乃摄衣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履巉岩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横江东来名词活用为状语,从东边,掠予舟而西也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羽衣翩跹名词活用为状语,穿着羽衣。三、“顾”的含义顾而乐之看道士顾笑回头看顾安所得酒乎可是四、“而”的用法表承接归而谋诸妇顾而乐之反而登舟听其所止而休焉掠予舟而西也表修饰摄衣而上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俛而不答飞鸣而过我者表转折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有掌握不好的同学课下自己再复习一下。三.文本探究(一)回顾前赤壁赋感情,理后面感情这节课我们的重点还是来探讨这篇文章的精神领域。学习后赤壁赋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前赤壁赋。这两篇是姊妹篇,写作时间前后相差三个多月,很有关联性。我们来看一下前赤壁赋,看一下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非常高兴,有客有酒有诗;然后呢,听到洞箫声,又感到悲伤,引发了很多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后呢,客喜而笑,又非常高兴。那么在前赤壁赋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喜到悲再到喜。因景而喜,由喜转悲,悲人生之短暂,悲人之渺小,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后呢,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中重归于乐。我们来看一下后赤壁赋中作者的心情如何?它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过程,和前赤壁赋有无相同?要来了解这个,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来?读这篇文章。我们先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心情。大家翻开书,我们来一起朗读一下。(二)读文章,理感情好,通过刚才的朗读我想大家都有了一个十分直观的体验。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里面,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文章有四段,我们根据时间线索分为三部分,一两段为游前,第三段为游中,第四段为游后。好,那第一部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乐师:何以见得?生: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那第二部分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生:悲师:哪里看到他悲啊?生:予以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师:我们这里看到作者的心情有乐有悲。那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他为何而乐?第二部分他为何而悲?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一下?生:在黄泥板夜游,有美景,有酒肴师:还有什么补充吗?好,请坐。第一个首先这个地方景美,第二个有朋友相伴,第三个是有酒肴。我们来具体体会他这种快乐的感情。首先第一个景美,那句话是写景的?(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这个景美,美在什么?哪位同学来讲一下。生:人影投在地上,月光很透彻。师:这个氛围是什么样子的?很静谧,很美。真的是是月白风清。第二个有友相伴这个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且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客人。从哪里看出来?(行歌相答)边走边吟诗唱歌,肯定是很开心的。第三个在这样的氛围下,又有酒有肴就更添其乐啊。是刚开始就有酒有肴么?刚开始只有肴,后来谁送来的酒?是贤妻。家有贤妻,夫复何求。这个肯定是乐了。苏轼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好的生活场景。但我们想一下,苏轼当时的实际生活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快乐么?此时的苏轼正在经历人生的什么?大不幸。他当时是被贬到黄州的,他当时在黄州的经济生活也比较拮据。在这样的状态下,他还能有这样的胸怀,他还能在这样的平凡小事找到快乐。我们能看到在这里苏轼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有什么样子的精神品质?豁达。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他是非常的豁达。在这里表现了他的人生态度。(三)解释第三段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之前那么快乐的,为什么变得悲伤了呢?他为什么而悲啊?哪位同学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答: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也。二客不能从景险生:江山不可复识(三个月之前才来过,物悲人非)二客不能从(我一个人独自在这里,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景险而幽(也加深了作者悲伤的心情)所以作者最后说肃然而恐,在大自然面前人突然变得如此渺小由乐转悲,本来是非常快乐的,但是苏轼的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的人生的不快乐,他的被贬,他的感伤,所以他的内心还是郁结难抒。然后我们来看,前赤壁赋也是有乐到悲,后赤壁赋也是有乐到悲。那我们前赤壁赋是由悲又转回了乐,后赤壁赋也是由乐悲再转回乐么?这里就要回到学习第四段。(四)第四段第四段写了什么?梦回道士这里的道士可以和第三段的哪个地方联系起来看?夜逢孤鹤?为什么?生:道士和鹤一般都在一起。师:作者在说到道士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而这个飞鸣而过我的就是什么?生:鹤。师:这里这个鹤确实是有这件事。苏轼《为杨道士书帖》:“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师:既然鹤是真的了?那这个梦是真梦了,还是假的梦?作者为什么要写夜逢孤鹤和梦回道士?写这些到底要传达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生:写这一段主要想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想纵情山水。更添愁。愁和鹤和道士都有什么关系?鹤和道士都那么逍遥,但我却没有那么逍遥。有没有不同看法?生:虽然说他郁结难抒,但想让自己豁达一点。把自己的志向寓情于景,像鹤那样潇洒一点。还是复归在乐上。生: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道士有一种归隐文化。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方为方外之人。见鹤本为生活真实,而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为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氛围。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师:这里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字:空。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既然是梦,所有的一切都无所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看开了。大家都知道庄周梦蝶。苏轼写这个和庄周梦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物与我相融合。鹤可能是我,我可能是鹤,道士可能是我,我可能是是道士。到最后物我一体。既然物我一体,所以自然而然我就没有那么悲苦了,就没有那么惆怅了。所以,在这里苏轼就完成了对之前的悲的消解。在这里,我就释然了,我就快乐了。就实现了一种精神的突围。我们有没有看过文化苦旅里面,余秋雨的一篇文章《苏东坡突围》“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在这里他是一个读书人,他也想做大业,也想成大事。但就因为几句话就被贬到黄州这个地方,内心十分苦闷。在这里地方我们发现苏轼其实他内心是一个什么人?内心还是一个儒士,还是有儒家想要积极入仕的观点。但到这里,他开始有了道家的思想。开始想开了,想通了。板书:外儒内道。四、主题升华师:我们从苏轼的个例来看,延伸开来,其他的文人,或者说我们自己有哪些精神突围的方式?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分享。陶渊明:寄情山水史铁生:文字李白:喝酒作诗,通过诗歌来寄托他内心深处的感慨结束语:我们都知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中国很多的灿烂文化都是由苦难造就成的。文人对精神的突围造就了很多的名篇佳作。不幸和磨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用内心的明亮和它抗争。勇敢的面对,执着的坚守,也可以豁达和超脱。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文学和生命的高度,往往是由苦难堆砌起来的。苦难是肥料,我们当用它浇灌出艳丽的生命之花。《后赤壁赋》学案设计:时间:2017.2【学习目标】1、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2、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2教学难点:苏轼儒、佛、道在两赋中的反映【知识链接】一.苏轼其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二.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赤壁赋》见必修一)【初读文本】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临皋()黄泥之坂()松江之鲈()巉()岩蒙茸()虬()龙栖鹘()悄()然缟()衣揖()予曾()日月之几何戛()然长鸣羽衣翩跹()予亦惊寤()二、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步自雪堂顾而乐之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横江东来掠予舟而西也羽衣翩跹三、顾的用法四、而的用法【文本探究】一、齐读文本,感受作者心情1、文章一二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感情?2、文章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感情?二、具体感知,体会作者心情1、“梦会道士”可以和第三部分的哪个地方相联系?2、鹤是真鹤,那梦是真梦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他到底想要传达些什么?三、在本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课后赏析】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苏东坡突围》余秋雨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选自人教课标版《语文读本④》,有删改)1.选文第二自然段提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何作用?2.为什么作者说“苏东坡真是好命”?3.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妙处。4.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成熟的相似经历,谈谈你对“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一句的理解。《后赤壁赋》学情分析学生多数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休闲娱乐版的报刊、杂志也是学生的至爱。所有这些,都对语文课堂冲击极大,学生即使接受语文,也大多喜欢快餐文化,而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需细嚼慢咽的精美文章。有的学生把学语文当作完成任务死记硬背,缺乏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班是艺术班,通过对班级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知难而退”的心态。在学习中如果碰到困难,不去想如何克服,而是想逃避,不想看书不想学习。我问到很多学生,为什么上课走神、睡觉?他们普遍说,听不懂,跟不上进度,于是直接不学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这次《后赤壁赋》的学习中,特别强调了余秋雨的一篇文章《苏东坡突围》,“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希望学生们能从古人的文章中,体会到那种知难而进,遇到困难不退缩,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精神突围。《后赤壁赋》效果分析一.学习目标: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的掌握较好,能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能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二.学生当堂积极性较高,能意识到自己遇到困难不应逃避,应该积极面对。但效果需要老师的长期引导。《后赤壁赋》学情分析学生多数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