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2年北京通州初二(下)期末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可燃冰B.石油C.天然气D.潮汐能2.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食品夹B.钓鱼竿C.钢丝钳D.船桨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湿衣服晾干B.草叶上形成了露珠C.干冰逐渐变小D.冰块逐渐熔化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清澈的水潭看起来比实际浅B.平静的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形成的阴影D.日偏食时,阳光穿过枝叶缝隙形成月牙形的光斑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摩擦生热B.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产生高温C.古人钻木取火D.电暖气使室温升高6.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B. C. D.7.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C.较大热值 D.较小的质量8.抛实心球时动作示范如图所示,将此过程中球所在位置用数字标记。其中1号位置是发力投掷的起始位置,在3号位置球恰好脱离手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1号位置保持不动时,人对球做了功B.球由2号位置运动到3号位置,人对球不做功C.球由3号位置运动到4号位置,人对球做了功D.球由4号位置运动到5号位置,人对球不做功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碳>ρ空气)()A. B.C. D.10.周末,小明和小华去爬山。他们从山脚下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着不同路径上山(小明走的道路比较陡峭,但是路程短,小华走的道路比较平缓,但是路程长),同时到达山顶。已知,小明的质量为45kg,小华的质量为60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比较多B.他们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C.小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大D.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大11.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5G通讯无人机,它装配有大容量锂电池,机身下方有个电子吊舱,在执行远距离巡线巡检、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任务时,可支持超视距5G信号传输。关于该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加速上升时,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无人机在高空悬停时,电子吊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无人机在飞行时,锂电池提供的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D.无人机在匀速飞行时,电子吊舱的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750N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重力为600N的物体A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额外功为200J,绳子自由端在4s内移动了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00NB.绳端拉力F的功率为350W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5%D.地面对工人支持力为350N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4.小强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比热容c/[J(kg•℃)﹣1]煤油0.8×103铜1083干泥土0.84×103纯水1.0×103铝660水4.2×103铜8.9×103铅328铜0.39×103铝2.7×103锡232铝0.88×103A.水的比热容与质量无关B.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C.液态铝的凝固点是660℃D.质量相等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15.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三、实验解答题(16、17小题每题2分,18小题1分,19、21、22小题每题4分,20、23小题每题3分,24小题5分,共28分)16.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17.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18.在图中,根据光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在方框中填入一个适当的透镜(填符号或文字均可)。19.小月同学做有关水沸腾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1)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这是由于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在图丙中,注射器活塞向___________(选填“左推”或“右拉”)也能使水再次沸腾。20.小楠将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甲图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出焦距。其中,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用它可以模拟人眼患有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时的晶状体,在生活中应当佩戴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21.某实验小组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他们记录数据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前,需将烛焰的焰心、______、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当把物体放在42cm刻线处时,他们前后移动光屏,始终在光屏上没有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3)从图像上可以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22.某实验小组在“比较A、B液体谁更适合做发动机冷却剂”的实验中,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只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甲所示;方案二: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乙所示。实验小组经过讨论,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1)他们一致认为方案二较好,因为该方案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答出一个即可)(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___℃。(3)从图像上看,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比热容。(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___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23.实验桌上除了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1个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一个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绿棋子与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将2个红旗子叠放,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两个叠放的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小军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3)小军实验方案能否用来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答: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24.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臂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的起始位置;(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5.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题:虹霓小史雨后初霁,我们常常会看见天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我国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关于虹的记载,当时把虹字形象地写成“=”,那时的人们认为彩虹是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到了唐代,人们对彩虹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唐初孔颖达(574—648)在《礼记注疏•月令》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漏则虹生。”这里已粗略地揭示了彩虹的成因。在欧洲,英国科学家罗吉尔•埔想(1214~1292)最早指出彩虹是由太阳光照射空中的雨滴,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而形成的。笛卡尔在1637年用玻璃球注入水来进行实验,得出水对光的折射指数,并能准确计算出彩虹的角度,但无法解释彩虹的七彩颜色。后来牛顿用玻璃棱镜把太阳光散射成彩色光之后,关于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全部被揭示了出来。当空气中富集了大量的水汽,也就是水的小液滴时,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到小水滴上,就会形成彩虹,天空中有时会出现两道彩虹,较明显的那一道是主虹,叫作“虹”,暗一些的是虹,叫作“霓”,如图1所示。当光折射进入水滴后,有一部分会直接穿过,另一部分光在水滴的另一侧内表面发生反射,从入射面再折射出来。白光在发生折射时,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会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它们呈半圆形,在空中很漂亮地排列起来,形成虹。常见的虹色带分明,主要呈现七种颜色,红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橙、黄、绿、青、蓝、紫。当光进入水滴后,经过水滴内壁的两次反射,再从折射面折射出来,形成宽(见图2乙)。宽的色带半圆紫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蓝、青、绿、黄、橙、红,这与虹的色带刚好相反。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线的强度较弱,所以有时也只能看到虹,看不到宽。(1)根据文中对虹和霓的描述可知,图1中标记“___________”(选填“1”或“2”)的那道彩虹称为“霓”。(2)白光经水珠折射之后,会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3)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要想看到彩虹,观察者必须要___________(选填“面”或“背”)对着太阳。所以,我们看到黄昏时的彩虹,它总是出现在___________(选填“东”或“西”)方的天空上。五、计算题(共8分,26题4分,27题4分)26.一辆重力为2N的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5m,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3N,求:(1)拉力F对小车做的功;(2)拉力F的功率。27.如图所示,工地有4t沙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可使重力为400N的沙子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两个滑轮质量相等,麻袋一次可装重1800N的沙子,麻袋质量、绳重和摩擦不计。求:(1)忽略麻袋,将动滑轮和沙子视为一个整体,做受力分析;(2)匀速提升400N沙子时,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3)动滑轮的重力;(4)若工人重力为700N,支架可承担的最大拉力是1600N,绳子和滑轮足够结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此滑轮组一次可以匀速提升沙子的最大重力Gmax。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可燃冰B.石油C.天然气D.潮汐能【答案】D【解析】【详解】A.可燃冰、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需要通过千百万年才能形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C不符合题意;D.潮汐能是由于月球的引力产生的,可再生,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食品夹 B.钓鱼竿C.钢丝钳 D.船桨【答案】C【解析】【详解】A.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湿衣服晾干 B.草叶上形成了露珠C.干冰逐渐变小 D.冰块逐渐熔化【答案】B【解析】【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草叶上形成了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故B符合题意;C.干冰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冰块逐渐熔化,熔化要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清澈的水潭看起来比实际浅B.平静的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形成的阴影D.日偏食时,阳光穿过枝叶缝隙形成月牙形的光斑【答案】A【解析】【详解】A.人看到水感觉变浅,是由于从水底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水潭变浅了,故A符合题意;B.水面倒影的形成原理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树木形成阴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日偏食的形成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发生日偏食时,太阳成为月牙形,故树下的地面上形成月牙形光斑,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摩擦生热B.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产生高温C.古人钻木取火D.电暖气使室温升高【答案】D【解析】【详解】A.双手摩擦生热,克服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B.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产生高温,克服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B不符合;C.古人钻木取火,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D.电暖气使室温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符合。故选D。6.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进气和排气阀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对照四个选项A符合.7.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 D.较小的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A.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散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或散热能力强。故A不符合题意;B.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低说明该液体容易沸腾。故B不符合题意;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的热量更多。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故C符合题意;D.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质量。质量小表示所含物质较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8.抛实心球时动作示范如图所示,将此过程中球所在位置用数字标记。其中1号位置是发力投掷的起始位置,在3号位置球恰好脱离手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1号位置保持不动时,人对球做了功B.球由2号位置运动到3号位置,人对球不做功C.球由3号位置运动到4号位置,人对球做了功D.球由4号位置运动到5号位置,人对球不做功【答案】D【解析】【详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A.球在1号位置保持不动时,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一定的距离。人对球不做功。故A错误;B.球由2号位置运动到3号位置,球受到人手的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所以人对球做功。故B错误;C.球由3号位置运动到4号位置,球脱离了人的手,不受到手的力的作用,所以人对球不做功。故C错误;D.球由4号位置运动到5号位置,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手的力的作用,所以人对球不做功。故D正确。故选D。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碳>ρ空气)()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故A最合理;B.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理;C.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A相比,仍不够典型,故C不合理;D.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斜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由于密度较大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理;故选A。10.周末,小明和小华去爬山。他们从山脚下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着不同路径上山(小明走的道路比较陡峭,但是路程短,小华走的道路比较平缓,但是路程长),同时到达山顶。已知,小明的质量为45kg,小华的质量为60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比较多B.他们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C.小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大D.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大【答案】C【解析】【详解】AB.小明的质量为45kg,小华的质量为60kg,根据G=mg可知,小明的重力小于小华的重力,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W=Gh=mgh可知,小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比较多,故AB错误;

CD.用时相同,根据可知,小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11.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5G通讯无人机,它装配有大容量锂电池,机身下方有个电子吊舱,在执行远距离巡线巡检、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任务时,可支持超视距5G信号传输。关于该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加速上升时,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无人机在高空悬停时,电子吊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无人机在飞行时,锂电池提供的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D.无人机在匀速飞行时,电子吊舱的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无人机在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机械能增加,故A错误;B.无人机在高空悬停时,电子吊舱的动能不变,势能也不便,机械能保持不变,故B正确;C.无人机在飞行时,锂电池提供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无人机在匀速飞行时,电子吊舱的机械能有可能增加,比如无人机向上匀速飞行,动能虽然未变,但是势能增加,总的机械能也增加,故D错误。故选B。12.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750N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重力为600N的物体A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额外功为200J,绳子自由端在4s内移动了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00NB.绳端拉力F的功率为350W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5%D.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350N【答案】B【解析】【详解】A.由可知,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B.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为2,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由可知,绳端的拉力由可知,绳端拉力F的功率故B正确;C.由可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D.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故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答案】AB【解析】【详解】A.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正确;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故B正确;C.海绵内有空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了,但是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B。14.小强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比热容c/[J(kg•℃)﹣1]煤油0.8×103铜1083干泥土0.84×103纯水1.0×103铝660水4.2×103铜8.9×103铅328铜0.39×103铝2.7×103锡232铝0.88×103A.水比热容与质量无关B.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C.液态铝的凝固点是660℃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答案】ACD【解析】【详解】A.水的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故A正确;B.铜的熔点高于锡,故B错误;C.由图表可知液态铝的凝固点是660℃,故C正确;D.由图表可知,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水小,故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故D正确。故选ACD。15.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答案】ABC【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像中,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等大的,又有缩小的,但是虚像全部是放大的。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三、实验解答题(16、17小题每题2分,18小题1分,19、21、22小题每题4分,20、23小题每题3分,24小题5分,共28分)16.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答案】【解析】【详解】过支点O作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L,如下图17.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答案】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据此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上图所示.【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18.在图中,根据光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在方框中填入一个适当的透镜(填符号或文字均可)。【答案】【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水平光线透过此透镜后光线成向外发散情况,故可由此判断出透镜是凹透镜。结合图像可做图如下19.小月同学做有关水沸腾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1)用如图甲的装置加热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会看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这是由于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在图丙中,注射器活塞向___________(选填“左推”或“右拉”)也能使水再次沸腾。【答案】①.不变②.减小③.降低④.右拉【解析】【详解】(1)[1]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2)[2][3]如图乙,停止加热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上冷水,此时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更易沸腾,故水会重新沸腾。(3)[4]气压越低,沸点越低,为了使水再次沸腾,可降低瓶内气压,活塞应向右拉。20.小楠将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甲图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出焦距。其中,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用它可以模拟人眼患有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时的晶状体,在生活中应当佩戴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答案】①.乙②.近视眼③.凹透镜【解析】【详解】[1]凸透镜的厚度越厚,焦距越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厚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焦距大于10cm的是图丙。[2]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乙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3]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21.某实验小组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他们记录数据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需将烛焰的焰心、______、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当把物体放在42cm刻线处时,他们前后移动光屏,始终在光屏上没有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3)从图像上可以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答案】①.凸透镜的中心②.u<f③.u>2f,此时光屏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需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2)[2]由图乙可知,当u=20cm时,v=20cm。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可知,此时像距等于物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即2f=20cm,则f=10cm。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当把物体放在42cm刻线处时,此时的物距为50cm-42cm=8cm<10cm即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他们前后移动光屏,始终在光屏上没有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3)[3]由图甲可知,图中的物距为50cm-20cm=30cm>20cm即u>2f,此时光屏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某实验小组在“比较A、B液体谁更适合做发动机冷却剂”的实验中,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只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甲所示;方案二: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乙所示。实验小组经过讨论,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1)他们一致认为方案二较好,因为该方案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答出一个即可)(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___℃。(3)从图像上看,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比热容。(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___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答案】①.受热均匀②.60③.小于④.B【解析】【详解】(1)[1]方案二中,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这样可以使得两支试管受热均匀。(2)[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当温度达到60℃后,温度不增加了,故A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3)[3]从图像可以看出,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由Q=cmΔt知,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4)[4]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取比热容比较高的液体,通过结果对比,B液体更适合做冷却液。23.实验桌上除了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1个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一个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绿棋子与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将2个红旗子叠放,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两个叠放的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2)小军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3)小军的实验方案能否用来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答: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答案】①.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②.改变了物体的大小③.可以【解析】【详解】(1)[1]实验中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需要改变物体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故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或物距)。(2)[2]实验中没有改变自变量物距,而改变了物体的大小,是错误的。(3)[3]将1个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一个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绿棋子与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将2个红旗子叠放,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两个叠放的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可以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24.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臂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的起始位置;(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详解】(1)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与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分别设计在杠杆的两端,如图所示:(2)1.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挂在A点和B点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弹簧测力计调零。2.在A点处挂上3个钩码,在B点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3.向右移动挂钩码的绳套,增大阻力臂,保持B点不动,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4.继续增大阻力臂,重复步骤3,再做两次,把数据计入表格。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5.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题:虹霓小史雨后初霁,我们常常会看见天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我国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关于虹的记载,当时把虹字形象地写成“=”,那时的人们认为彩虹是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到了唐代,人们对彩虹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唐初孔颖达(574—648)在《礼记注疏•月令》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漏则虹生。”这里已粗略地揭示了彩虹的成因。在欧洲,英国科学家罗吉尔•埔想(1214~1292)最早指出彩虹是由太阳光照射空中的雨滴,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而形成的。笛卡尔在1637年用玻璃球注入水来进行实验,得出水对光的折射指数,并能准确计算出彩虹的角度,但无法解释彩虹的七彩颜色。后来牛顿用玻璃棱镜把太阳光散射成彩色光之后,关于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全部被揭示了出来。当空气中富集了大量的水汽,也就是水的小液滴时,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到小水滴上,就会形成彩虹,天空中有时会出现两道彩虹,较明显的那一道是主虹,叫作“虹”,暗一些的是虹,叫作“霓”,如图1所示。当光折射进入水滴后,有一部分会直接穿过,另一部分光在水滴的另一侧内表面发生反射,从入射面再折射出来。白光在发生折射时,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会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