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读下图,根据图中历史要素能够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隋朝的建立 B.隋朝的统一C.陈朝的灭亡 D.隋朝的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答案1.A由“581年”“杨坚”“长安”及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故选A。2.[2021四川内江中考改编]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50余万水陆大军进攻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知识点1隋的统一答案2.B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隋灭陈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B符合题意。3.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说明当时(

)A.人口数量增多 B.经济快速发展C.疆域空前辽阔 D.行政效率提高知识点1隋的统一答案3.B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国家得以储备较多的物资和粮食。故选B。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都城长安作为隋朝的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而南移。但同时国家又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需要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北方。为此,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开凿大运河C.开创科举制度 D.修建含嘉仓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答案4.B由“国家又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需要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北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选B。5.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的大致走向,比较贴切的是(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答案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D符合题意。6.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通过水道运输粮食)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经济交流C.改变了经济重心

D.促进了物种交换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答案6.B由“江南等地的漕(通过水道运输粮食)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可以看出,大运河开通后,南方的粮食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经济交流。故选B。7.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制逐步确立。下面是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对比表,其中应填入表格中的内容依次是(

)A.隋朝、孝廉、地方B.汉朝、才学、地方C.唐朝、声望、中央D.隋朝、才学、中央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答案7.D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它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故选D。8.[2020江苏宿迁中考]《全球通史》一书指出:“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最直接的作用是(

)A.严重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B.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C.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答案8.B根据“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科举制最直接的作用是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符合题意。9.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的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且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答案9.C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可知,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选C。10.下表是605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隋炀帝的结论是(

)

①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②好大喜功,发动战争③不恤民力,奢侈无度④隋炀帝的这些举动给百姓带来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⑤隋炀帝的这些举动全是为了个人享乐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知识点4隋朝的灭亡答案10.D由“兴建通济渠”“建行宫40余座”“出巡”可以看出,隋炀帝不恤民力,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由“讨伐林邑王国”可以看出,隋炀帝好大喜功,发动战争。这些都需要迫使大量农民服徭役和兵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全是为了个人享乐,排除⑤。故选D。11.“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材料认为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知识点4隋朝的灭亡答案11.B根据“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后……酷虐残暴”可知,秦、隋两朝统治残暴,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灭亡。故选B。1.下面是某一段历史时期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图中a处朝代的建立者(

)①营建了东都洛阳②建立了隋朝③灭陈,统一了全国④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1.D读图可知,a处所代表的朝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故该朝代为隋朝,其建立者是隋文帝。由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于581年建立隋朝,于589年灭陈而统一全国;其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③④均符合题意;营建东都洛阳的是隋炀帝,排除①。故选D。2.[2021山东青岛胶州一模]据文献记载,隋朝大运河的通济渠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在东汉阳渠的基础上扩展而成,西起洛阳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再循洛水入黄河。东段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的板渚,以黄河水为水源……注入淮水。这反映了大运河(

)A.借力于天然河道和古运河B.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C.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成为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答案2.A材料“西段在东汉阳渠的基础上扩展而成”体现了大运河借力于古代运河;由材料“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再循洛水入黄河”“东段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的板渚……注入淮水”可知,大运河借力于天然河道。故选A。3.[2021山东滨州模拟]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答案3.A依据材料“科举制下的考生……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可以看出,科举制下,不问家世,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这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开放性,故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不能体现取士标准多样化的特征,故C错误。D说法绝对,排除。4.[2021广东惠州龙门县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其中,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史实是(

)

A.隋统一全国 B.隋炀帝被杀C.秦王浩称帝 D.宇文化及称丞相答案4.B由所学知识可知,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灭亡。据此及题干信息“宇文化及弑隋太上皇于江都宫”“宇文化及……围江都宫,杀后主于彭城阁”可知,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史实是隋炀帝被杀。故选B。5.历史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具有下列相似之处的两个王朝是(

)①国运短促②结束分裂,统一全国③创建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汉朝和西晋 B.秦朝和汉朝C.秦朝和隋朝 D.汉朝和隋朝答案5.C由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7年;隋朝建于581年,亡于618年,两者都是短暂而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争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被之后的历代王朝沿用,隋朝创建的科举制成为之后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秦朝和隋朝符合题意,故选C。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而文帝和炀帝的政治手法却大相径庭。前者集思广益,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行各种强化体制的举措;而后者却倚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亲自冲锋陷阵,企图一气呵成地达到目的。——摘编自《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所倚仗的“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材料二(大运河开通后)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zhú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大运河开凿的利与弊。(3)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的开通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6.【答案示例】(1)①隋文帝统一全国,使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可能;②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奠定了物质基础。(2)利:①贯通了不同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